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地球消失的三百年 第56章 十三世代(4)

《地球消失的三百年》 第56章 十三世代(4)

巨型星種離開后,先遣大隊迅速將融化的深藍切開,從中摘取了一些湛藍的圓形球,然后統一保存起來。

這些就是“藍晶”的原本模樣,運回新漢后,需要借助中心塔的儀,進行提純與磨制,才能真正進行使用。不然其中所含有的微量毒素,本就會影響定居點。

收回藍晶后,余歲寒命令幸存者快速駕車轉移。防止之前戰斗造的響與熱量,引來更多星種。

因為已經拿到了藍晶,所以車隊不再走蟲道了,而是駛回叢林,盡量走近路,朝著原定目標繼續前進。

幸存的人們,隨意到能開的車輛里,巨大的傷亡與恐怖的遭遇,讓每個運輸艙中都充滿了寂靜,毫沒有取得藍晶的喜悅。

等到余歲寒認為遠離了戰區,可以歇息的時候,恒星已經再次升起。

漸亮,這才是十四世代來到穹窿外的第一個清晨。

事后統計,此次遭遇戰后,遠征軍隊伍損失過半。

十三輛裝甲運輸車中,除四號車折損在蟲中外,此役又損失了三輛,其中,六號車于半空中炸,十號車被腐蝕侵蝕,三號車被劈了兩半。反而是虬木大樹抓住的五號車,雖然車遭到了扭曲,但經過搶修后,勉強還能開。

于是,原本十三輛車的隊伍,只剩下八輛相對完好的裝甲車。共九輛車還能繼續出征。

至于人員上的損失,則更加慘烈。原本的“三百勇士”死亡過半,重傷員反而了很多,幾乎在遭遇戰中傷就很難活下來。數幾十名重傷員,被安排在了兩輛醫療車上,但都缺胳膊斷的,幾乎喪失了戰斗力。

剩下的幸存者們,依然士氣低落,喝著毫無口的能量,不人哇哇大哭起來。人們自發地去給死難者建造墓地,也是通過做些事,不讓自己陷瘋狂。

Advertisement

·

二號車,余歲寒皺著眉頭,拿著個小本子,用鉛筆在記錄著什麼。

周游就在他的邊,在向遠征軍的總指揮,匯報之前擊退星種的況。

就聽周游匯報道:“之前遇到蟲的時候,我曾發過一架偵查無人機,因為飛得太高,被某種未知的力量擊中了。

老師您曾告訴過我,紅星的天空,有極其強大的能量,您管它做‘紅星天譴’。

出來前,我還沒太在意。但當無人機被擊中的時候,我第一反應的,就是您說的天譴!

而隨著無人機的消失,我也發現了天譴的三個特點。”

“哪三個?”

余歲寒看著自己的得意門生,有點考教地問道。

“無人機剛抬升到一定高度,就被天譴準確命中,卻沒有墜毀,而是直接化為灰飛,還沒有造其它范圍傷害,僅僅有一些紅溢出……”周游快速整理了這些觀測況,總結道,“所以天譴的三個特點:響應速度極快、能量層次極高、收束水平極強!”

余歲寒滿意地點頭:“你繼續。”

“好的,老師。”周游回想著在蟲道上的行軍,才道:

“在遇到蟲前的那段路程中,因為參天巨木過,視野其實很差,被麻麻的大樹枝擋著,幾乎看不到天空。

但在這個過程中,我也發現了,時不時就會有暈,從樹枝間的隙冒出來。而且每次出現這種暈,都會伴隨一陣巨大的吼聲。

只不過吼聲太多了,所以大家沒有將其聯系起來而已。

現在想來,應該就是天譴在攻擊某些飛行高度過高的星種。

但駛蟲道后,就大不一樣了!蟲道上的參天巨木,都被蟲清空了,所以視野極為空曠,可以直接看見天空的模樣。

最讓我震驚的,反而不是璀璨的星河,而是泛著淡紅的天空。

幾乎所有十四世代……都從未看過真正的天空,所以對天空的不太敏,以為這就是天空應該有的樣子。

但在中心塔中,我看過無數高保真像素的天空實景,明白天空的主調是藍的。

即便這里不是地球,但在同一片宇宙下,也不應該是紅的星空!只有兩種可能,要不就是我們來到了不同的宇宙,要麼,就是有一個紅的大罩子,像是穹窿一般,將整個紅土之星罩在了里面!”

余歲寒驚訝的看著周游,后者竟然從這些細節,思考了這麼深,是他沒有想到的。但他沒有接這個話茬,而是提醒道:“周游,回到原來的話題——之前的遭遇戰中,你的臨場應對思路是什麼。”

周游只能放棄側面打聽辛的打算:

“蟲道被清理后,能看見遠方的天空,偶爾會劃出一道赤紅的閃電,照亮一片天空。閃電閃過,果然能聽見吼聲,而且聲音傳來的方向,和閃電落下的方位,基本相同。于是我就更加確定了那些閃電,就是天譴之力的形態。

自然而然的,我得到兩個結論。

其一,在飛行一定高度后,會遭遇天譴攻擊。

其二,星種遭天譴攻擊后,也會到巨大的痛苦。

于是在遭遇戰中,我發現己方的攻擊,無法擊退星種后,就想到了借無人機高飛故意引來天譴,從而利用天譴擊殺或退星種的作戰方式!

首先,要保證天譴落下的方向要朝向星種本,所以無人機要突破刀足包圍,飛到星種背部才行。這樣無人機被天譴消滅后,余下的天譴威能可以直接落到星種上。

其次,被引來的天譴數量要足夠的多,多到可以溢出能擊退星種的威能,所以我將三號車所有無人機都發了出去。

我本來還有些擔心……因為天譴的能量收束水平太強,打擊完無人機后,害怕溢出的能量,也不足以對星種造太大的傷害,所以只是希能嚇退星種。

畢竟星種常年到天譴威,我猜測應該會對天譴產生某種本能畏懼

沒想到,天譴降下的威能是指數遞進的,二十三架次突破出去的無人機,引來了遠超預期的天譴威能,直接將星種擊傷。

好在,在先遣大隊的幫助下,作戰艱險功了。

憑借這一作戰方法,也功守護了遠征隊伍主!”

余歲寒點頭,合上了小本子。

周游卻沒有離開的意思,又道:“但還有更奇怪的,有那二十三架無人機被擊中前,傳回來了一些畫面。我在車上看到了那些畫面……”

余歲寒挑眉。

“畫面上,是巨型星種長長的背部,我本來以為應該和它腹部一樣,有著厚厚的甲殼。但奇怪的是,上面沒有任何甲殼,只有實的塊,一截截的,看起來和腹臉蟲的腹部反而有點像。”

余歲寒思索片刻,還是為關門弟子做了簡單的解答:

“這和K0375星的特殊有關,因為星球上方的空域,被紅閃電‘天譴’覆蓋,對于這類巨型星種來說,只要不去故意招惹天譴,一般危險都不會從上方出現,所以進化上攻擊和防都疊加在了腹部下方,防止來自地面的攻擊。至于腹臉蟲則不然,它的型太小了,天空離它太遠,并沒有意義,反而是腹部都在地面上,所以更重視背部的防。”

說完之后,余歲寒就讓周游離開了。

他能看出來,后者其實還憋了一肚子話,但他并不想回答。相對而言,在如此大的傷亡下,余歲寒更需要和其他十三世代頭,商討后續的對策。

比如討論……是不是要立類似哨兵的巡邏隊伍。

倒不是為了應對高足蜈蚣類的巨型星種,這種星種離著很遠就能聽見聲音,不需要去放哨。而是為了減遇到殺人樹那樣的況,有哨兵前探的話,如果遇到未知星種的襲擊,在哨兵生命征消失后,隊伍就能立刻改變行進路線,規避可能的危險。這樣的話,就能將遠征軍的整損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圍

等周游離開指揮車后,余歲寒又打開本子,在上面記載著:

【腹臉蟲:相比十三年前遇到的蟲群,雖然個積奇怪的小,但數量出現了指數級炸,很可能(劃掉)遲早會威脅到新漢的地基防

【殺人樹:新發現星種,尚不清楚是類植還是類。通過釋放熱源吸引目標靠近,但本無法移,攻擊有距離限制】

【高足蜈蚣:相比十三年前,型大了三倍有余。新發現其弱點,它的背部于不設防狀態,缺乏甲殼與力場的防。該發現或可作研究星種進化路徑的依據之一】

記錄完畢后,余歲寒離開二號車,趕去了十二號車。

十二號醫療車中,慘聲此起彼伏。

高媛正在給趙無敵包扎傷口,這倒是個一點不的漢子。

余歲寒走了過去,問道:“傷口沒事吧?”

趙無敵不屑地撇:“靠,這點小傷,能有個啥事!”

余歲寒卻沒搭話。他詢問的時候,看著的是高媛。

高媛搖搖頭:“只是輕微骨折,不礙事。”

趙無敵有被氣到:“好你個臭大魚(余),竟然不信我!”

余歲寒輕咳一聲,才道:“這不像十三年前,這次我是領隊,我需要知道每個人的況,才不會在分配人時出現失誤。”

趙無敵沒法反駁,啞火了。

高媛收拾了下紗布,又問余歲寒:“余總指,你是來做什麼的,該不會只是看看吧,反正他包扎完就會回二號車。”

余歲寒點頭:“是有事要商量。包扎好后,你也一起過來,我們幾個領隊頭。”

·

到了二號車中,里面的人已經被余歲寒提前清空了。

如今只有十三世代的指揮層,在車中頭。原本是五個人的,但隨著方常夫婦的戰死,只剩下總指揮長余歲寒、副指揮長趙無敵,和醫療分管高媛。

余歲寒開門見山道:“這個世界和十三年前相比,無論地形地貌,還是各類星種,都變得太多了,出現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新況,甚至于能否找到前往1號資儲備點的路,我都開始有些不確定。所以……我想組建前哨衛隊伍,讓他們駕駛單人移機車,環繞在車隊周邊,提前將未知危險進行排除。”

高媛很快明白了前者的意思,盯著余歲寒,語氣嚴厲道:

“前哨?你這是讓他們去送死!”

趙無敵反應慢了半拍,但這時也明白了。

這不是古代打仗,兩邊都是人類,所以派出哨兵,互相探查。

如今敵人就是未知的大自然,所以這就是讓前哨去試錯,本就是去送死,或者說正是有前哨死去了,才能讓車隊發現并遠離危險,死去的前哨才是有價值的。

余歲寒據理力爭,他還是想統一全指揮層的意見:

“這是我能想到的最有效方式,可以用最小的代價保全遠征隊伍。你們想象看……如果之前只是犧牲了五號車,沒有車子向殺人樹開火,從而引來了高足蜈蚣,咳、就本不會出現如今這麼大的傷亡了!”

高媛的桃花眼帶著明顯的怒氣:“人命不能用簡單的數學計算來衡量。如果那些孩子知道,我們無法保護陷危險的人,他們的人心就散了。”

余歲寒在心中苦笑,類似的話自己似乎也和周游說過。但自己并非于私心,而是為了整個遠征軍去尋找最優解,總還是不同的,他這樣安著自己。更加堅定的道:

“危機重重的環境中,人們能選擇的只有生死,人心卻不可能散掉!畢竟,只有在隊伍里才有活下去的機會!為了活下去,隊伍不能散,人心怎麼可能散?他們只會面臨陷地獄時的崩潰,卻絕不會想著丟盔卸甲找地方躲起來,不會想著離開這個隊伍!原因無它,在最簡單的選擇面前,只要是腦袋正常的人,都會想明白——在危機重重的世界里,一個人逃走的死亡概率更大!所以他們只能抱團!”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