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一品代嫁 第201頁

《一品代嫁》 第201頁

杭州城中,沿海的戰況尚未傳過來,倒是有一個大消息先傳遍了杭州城——朝廷派的欽差來了!

說是巡察江浙,可誰不知道,這位欽差就是為了袁沈兩家爭功之事才來的

而且啊,這位欽差是誰呢是朝廷里素以鐵骨錚錚直言敢諫著稱的強項史司儼啊!

什麼,你只知道司儼是強項史嗎那你消息未免有點太不靈通了!聽說司儼的次子,跟袁二爺私甚好啊。而袁家那位庶出的姑娘,也跟司史的兒是手帕,還因司姑娘的引薦,認識了佑王府的小郡主呢。

并且啊,還有件事你不知道吧當初去京城的是袁氏族里三位姑娘,這會兒回來的可就只剩大房那一位了,袁大將軍的兩個兒都留在京城了。

留京城干嗎嫡出的那位當然是進宮了,這會兒都封了昭儀呢!至于庶出的那位,人家聽說是與小郡主投契,被留住在佑王府啦!瞧瞧,這份兒本事!

什麼,你說袁家長房那位姑娘也不差姑娘不差是不差,可沒這份兒命啊。誰跟司家好的不是的親哥哥呢誰進宮的不是的親姊妹呢

啊,你說太后是的親姑姑呃,這個,那大概只好怨親爹沒本事了。

Advertisement

哦哦,扯遠了扯遠了,這不是說欽差呢麼嘖嘖,朝廷派這麼位欽差過來,顯然是偏向袁家呀。

你說這做得太明顯呵呵,你可知道司儼的名聲那是先帝都贊許過的,誰敢說他會徇私到時候他查出來的結果,那就是板上釘釘的!沒聽司史在朝廷上是怎麼請命的麼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人家就是不避這個嫌!

你說這麼一來司史應該是會秉公執法嘿嘿,那……大概是會的吧,畢竟皇上也說了,要派個忠直清正之人過來,總不見得明說是要護著袁家吧

沒有沒有,我可沒有質疑司史什麼啊。人家后頭可跟著一大群清流呢,萬一給我扣個誣陷朝廷命的帽子,那后頭是跟著來的折子就能砸死我。

是是是,我一個閑人,大人們哪會為了我費筆墨呢,人家知道我是誰呢。我可是連司史長啥樣兒都沒見過。

為啥沒見過我當然也跑去看來著,但司史沒面啊,聽說是水土不服,在路上就病了,是不肯回京城,一路走到杭州,這不就病得起不來了嗎聽說隨行的人趕往回報信,又在這邊忙著請人診治呢。

沒見杭州城里的名醫們過去這你就不知道了吧,人家袁府里現就有個太醫,早送過去啦!哪來的就是當初皇上從京城送過來,把沈家大爺給救回來的那一位呀!

你瞧瞧人家袁家會辦事不太醫,當初是皇上派過來的,還治過沈家大爺,這樣的人三邊都沾著,誰也不會說他是袁家買通的人。這麼著既給欽差賣了好兒,又外人挑不出病來,這才刀切豆腐兩面呢。相比之下,沈家這會兒好像就送了點藥材過去,真是人比得沒眼看了。

哎,也不怪沈家這樣,畢竟家里男丁都不在,只剩下些眷,能做得什麼人家嘛,頭發長見識短,沒了男人指點,可不就手忙腳,不知該怎麼辦嘍……

許碧聽著九煉活靈活現地學了一通,忍不住好笑:“司史真是水土不服”他也不是一生下來就在京城當的,聽說當年也輾轉了好些地方,也做過巡察史,雖說江浙一帶沒怎麼來過,可也不至于就病到起不了床吧

九煉嘿嘿一笑:“這個,小的哪兒知道呢那可是欽差大人,驛站那邊把得跟鐵籠子似的,鳥都飛不進去一只,小的都是聽街上的傳言才知道的呢。”

許碧笑啐他:“你就弄鬼吧!再跟我說你不知道就街上那些傳言,最早也是你們放出去的吧”

九煉把脖子一,嘿嘿笑道:“什麼都瞞不過!最初沈六他們是往外放了點消息,后頭就不是了。”要說這些市井閑人也是有些本事的,給他們一個線頭,他們就能扯出一張大網來,有些消息還出奇地準確,簡直不知他們都是怎麼知道的。

“魚有魚道,蝦有蝦道。”九煉攤攤手,“還有些事,大概是他們自己瞎猜的。”

市井之中的傳言就是如此。每過一個人,就會被加工一次,所以后頭可能傳得越來越離譜,但也可能恰好就符合了事實。因此沈六他們只需要放一點兒消息就行,這樣即使有人想追查源頭,也不太可能——誰還會記得數日之前是在哪里、又是聽誰說了那麼一句語焉不詳的閑話呢

“王醫那邊沒給送點消息出來”王醫摔了自己的,這傷筋骨一百天,如今剛剛養得痊愈。因為邊的藥莫名其妙死在了袁家,袁家對他也是好吃好喝地養著,這會兒送去給司儼治病倒是正好。

九煉搖了搖頭:“大爺怕袁家并不能放心,不讓我們輕易與王醫聯系。”

許碧皺皺眉:“袁家還是疑心他了”

“寧枉勿縱。”這個九煉倒是很理解,“若換了是大爺,也不會輕易放心,除非他回了京城。”所以他們從不私下里接醫,這段時間他在袁家真就是養病的。

“不過,驛站那邊看得很。小的琢磨著,只怕司史也疑心有人暗地里做手腳了。”司儼若真是個傻子,也當不了這些年的。只是他如今疑心的是誰,還不好說。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