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北頌 第0766章 借雞生蛋!

《北頌》 第0766章 借雞生蛋!

(4, 0);

  「應該的……」

  寇季失笑著說。

  賈昌朝說的沒錯,能不能用簡字,能不能推行簡字,不是他們說了算的。

  大宋第一人趙禎說了也不一定算。

  此事需要跟趙禎,以及廷三位宰輔一起商量,將其當一條政令,推行出去。

  「你們在此繼續編書,推演一下簡字,我去找家和廷三位宰輔商量一下此事。」

  寇季不是那種喜歡拖泥帶水的人,他既然答應了去辦此事,立馬就去辦。

  雖然他現在不想見趙禎,但也得去見。

  老邁的大儒在寇季快要離開的時候,笑呵呵的道:「若是推行簡字,要承擔罵名,老夫可以一力擔之。」  觀看本書最新章節,盡在𝐒𝐓𝐎𝟓𝟓.𝐂𝐎𝐌

  寇季笑道:「不用,我擔得起,要是擔不起了,再找您老。」

  老邁的大儒要起向寇季施禮。(5,0);

  寇季卻笑著離開了賈昌朝等人議事的地方。

  出了賈昌朝等人議事的地方,寇季並沒有急著進宮,而是去了范仲淹、韓琦、文彥博等人學習大食文的地方。

  進了園子,寇季轉就想走。

  為何?

  因為他進了園子,就看到了一個傢伙捧著一卷大食文的書籍在通讀。

  他學了快一年時間大食文了,尚且不能做到通讀大食文書籍,人家半年,就能通讀了,他當然不想見到這傢伙。

  寇季在大宋,那是被所有人讚譽的聰明人。

  可他真的聰明嗎?

  只有他自己知道。

  比起韓琦、歐修、文彥博、范仲淹等一眾萬里挑一挑出來的人傑,他真的不算聰明。

  他的聰明,只是建立在先知、以及龐大的知識之上的,並不是因為他智慧比人高。

Advertisement

  他的智慧真要是冠絕一眾人傑,他在後世也不可能以造假謀生。(5,0);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學習東西方面,他的速度並沒有韓琦等人快。

  園子門口那個傢伙,在韓琦等人中間,並不算是最聰明的,只能算是中層。

  他尚且能通讀大食文。

  那其他人估計對大食文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水平。

  寇季不想進去自取屈辱,所以在門口晃了一下,準備離開。

  只是沒走幾步,就被正準備出門辦事的范仲淹給撞見了。

  「先生?!」

  范仲淹看到了寇季的影以後,立馬追了出來。

  寇季停下了腳步,回頭笑呵呵的盯著范仲淹。

  范仲淹對寇季一禮道:「先生,你可有日子沒到此來了。」

  寇季淡然笑道:「最近有些政務要忙。」

  范仲淹沉聲道:「先生為樞使,自然有許多軍國大事要理,學生能理解。」

  不等寇季繼續開口,范仲淹就繼續道:「有一件事要告訴先生。」(5,0);

  寇季給出了一個願聞其詳的眼神。

  范仲淹沉聲道:「新科進士們學習大食文已經半年了,如今只是勉強通讀大食文而已。學生想請示先生,加快進度,讓他們儘快掌控大食文。

  鴻臚寺派來的那幾個教授大食文的員,只聽先生的。

  學生幾次向他們提出此事,他們都不應允。

  希先生能吩咐他們一聲。」

  寇季搐了一下,一本正經的道:「此事我已經給你了,你看著做就行。回頭我會給鴻臚寺那幾個員傳話,讓他們聽你吩咐。」

  「先生,譯書的事何事進行?」

  「等你們學通的大食文……」

  「此次恩科,是我大宋立國以來,最公正的一次,所以此次網羅出的新科進士,皆是英才,他們學習的速度很快。

  先生要早做準備。」

  「回頭我就吩咐人將你們要譯的書,送到此。」(5,0);

  「……」

  寇季又陪著范仲淹聊了一會兒,然後果斷離開了此地。

  並且心中發誓,以後能不來,就不來此地。

  寇季出了瑞聖園,回到了府上別院,換上了服以後,坐著馬車了汴京城。

  到了皇宮門口,亮出了腰牌以後,一路暢通無阻的進到了皇宮。

  到了宮裡,一打聽,得知了趙禎和呂夷簡三人在資事堂,便趕往了資事堂。

  寇季原以為,再次見到趙禎,二人會變得十分尷尬。

  卻沒料到,剛一進資事堂的門,趙禎的聲音就響了起來。

  「四哥,朕正準備派人去傳喚你呢。」

  趙禎呼喚他四哥的時候,還是以前那般語氣,沒有毫的變化。

  寇季聽著,長出了一口氣。

  趙禎並沒有因為劉亨的事跟他產生隔閡。

  這個念頭剛在寇季心裡升起來,寇季就將它驅逐出了腦海。(5,0);

  明明是他在這件事中的損失最大好不好?

  為什麼要照顧趙禎的心

  寇季心中嘀咕了幾句,對趙禎一禮,道:「家想要喚臣,不知道發生了何事?」

  趙禎長嘆了一聲,道:「安南軍闖禍了!」

  寇季略微一愣。

  趙禎憤憤不平的道:「他們未經朕的允許,居然攻得了趾李朝三城之地,簡直是膽大妄為。」

  寇季聞言,臉一變,也變得一臉憤憤不平。

  「確實大膽!臣這就下發文書給陳堯咨,讓他帶領兵馬,去問問安南軍,看看他們還是不是我大宋的臣民。」

  「他們所獲的一切,必須全部收繳。他們若是服,就繼續供給他們糧草,他們若是繼續胡鬧,就斷了他們的糧草。」

  「……」

  趙禎、寇季,你一句,我一句的在哪兒數落著安南軍。

  各種懲罰安南軍的法子從他們裡冒出來,可勒令安南軍撤出趾的話,一句也沒說。(5,0);

  呂夷簡三人坐在一旁,看著趙禎和寇季一唱一和的演戲,角齊齊搐了起來。

  呂夷簡三人原以為,趙禎和寇季會因為劉亨的事產生隔閡。

  如今看到二人這般臉,他們才明白。

  趙禎和寇季君臣,還是和以前一樣。

  臉厚、心黑、深。

  兩個人在哪兒一唱一和的喊了半天,目的是什麼?

  目的就是用一個合理的藉口,將安南軍在趾燒殺搶掠得來的金銀珠寶運回汴京城。

  再準確一點的說,二人就是在找藉口,將安南軍搶到的贓款,合理的洗白。

  趙禎一開口,寇季就明白了趙禎的意思。

  不需要排練,二人就一唱一和的演起了戲。

  「當姐兒還要立牌坊……不要臉……」

  呂夷簡三人心裡齊齊罵了一句。

  安南軍兵出趾的事,他們三個人是知的。(5,0);

  對此,三個人沒有半點看法。

  因為安南軍兵出趾,無論是他們滅了趾,還是趾滅了他們,對大宋而言,都是有好的。

  安南軍若是滅了趾,大宋就能平白的得到一塊疆土。

  趾若是滅了安南軍,朝廷也能順勢將大宋最後一支不遵從朝廷命令的兵馬裁撤。

  如今安南軍在趾搶了三座城,還劫掠了無數金銀珠寶。

  朝廷依照規矩收納他們手裡的繳獲,也是理所應當的事

  趙禎和寇季二人將一件理所應當的事,弄的藏頭尾的,三人自然一臉鄙夷。

  但鄙夷歸鄙夷,三人卻並沒有出聲。

  為何?

  因為趙禎和寇季這麼做,有他們的用意。

  其用意就是為了安其他的藩屬,以及應對趾隨後派來告狀的使節。

  呂夷簡三人覺得,以寇季的子,在安趾使節的時候,搞不好還會做一些其他的事。(5,0);

  比如,問一問人家要不要武,要不要兵甲……

  反正寇季販賣大宋的武和兵甲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此前大宋整頓兵制的時候,他就十分大方的將一部分淘汰的兵甲,高價賣給了元山國。

  武勛們此前販賣武的時候,那都是的,被逮住的就得掉腦袋。

  寇季倒好,明正大的大批量往出販賣。

  呂夷簡等人不僅不能因此對寇季喊打喊殺,還得著鼻子夸寇家賣得好。

  能不好嗎?

  一萬套龍神衛的兵甲,賣給了元山國,得來的錢財,裝備了一萬林衛以後,居然還盈餘了十萬貫。

  朝廷不僅沒有在軍隊更換軍備的時候付巨額的錢財,反而因此賺了十萬貫。

  要知道,朝廷以往更換軍備,那都是在燒錢。

  往往一套軍備更換下來,朝廷十數年的積蓄,會因此花一個乾乾淨淨。(5,0);

  朝廷也會跟著傷筋骨。

  可如今朝廷不僅沒有花錢,反而還賺了。

  呂夷簡等人沒理由不誇讚寇季。

  反正那些淘汰下的兵甲,放在倉庫里也是發霉,重鑄的話,需要支出一大筆費用。

  如今輕而易舉的就將它們換錢,換新的軍備。

  十分劃算。

  至於其他的藩屬拿了大宋的軍備以後,會不會對大宋形威脅,呂夷簡三人一點兒也不擔心。

  以寇季的黑心腸,絕對不可能幹出捨己為人的事

  估著,寇季應該想將大宋所有的兵甲賣出去,用換來的錢財,幫大宋所有的兵馬裝備上火槍和火炮。

  就在呂夷簡三人心中暗自瞎想的時候。

  趙禎和寇季已經演完了戲,趙禎還十分真誠的對呂夷簡三人道:「呂卿,你們三人以為如何?」

  呂夷簡三人雖然沒注意聽趙禎和寇季二人的話,但三人已經是老江湖了,知道如何應對眼前的局面。(5,0);

  當即,三人齊齊拱手施禮道:「兵事如今已經歸了樞院掌管,家和寇樞覺得怎麼做妥當,便怎麼做,臣等沒有異議。」

  趙禎滿意的點點頭道:「如此甚好,那朕便下旨給陳堯咨,讓他全權去理此事。」

  說完這話,趙禎吩咐人草詔,蓋上了印璽以後,派人送出了宮。

  做完了此事以後。

  寇季略微拱了拱手道:「臣此次宮,是有一件要事,要跟家和呂公三人相商。」

  趙禎、呂夷簡三人的目齊齊落在了寇季上。

  他們都知道,寇季一般不開口,開口都是大事。

  寇季見他們四人盯著自己,也沒有賣關子,直言道:「編撰音韻書籍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困難,所以臣有一個提議,想跟家和呂公三人商量一番。」

  寇季當即將編撰音韻書籍遇到的困難說了一下,同時將自己的解決方法也一併說了出來。

  趙禎、呂夷簡、王曾、張知白四人聽完以後,神各異,關注點也不同。(5,0);

  趙禎率先開口道:「簡字當真比現有的字更容易學習?」

  寇季沒有言語,吩咐宮娥取了筆墨,利用已有的一些簡字,寫了一篇字。

  又提筆揮毫,寫了一篇繁字的文章。

  寇季拿起了兩篇字,向趙禎展示了一下,笑道:「諸位從小就飽讀詩書,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筆畫越多的字,越難寫,也越難記。

  簡字,就是在不失其形的況下,減字的筆畫,讓字變的更好寫,更好記。

  以前寫一個字的時間,簡化以後,可以寫兩個字。

  以前記一個字的時間,簡化以後,可以記兩個字。

  簡字的好不言而喻。

  鄉間的許多土夫子,因為蒙學字的時候,記不住字,就將其當蠢笨之人,擋在門外。

  鄉間的百姓,也因為字的筆畫太多,記不住字,因此對讀書而卻步。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