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北頌 第0731章 群英薈萃

《北頌》 第0731章 群英薈萃

(4, 0);

  「你是不是跟先生合謀害我?」

  趙絮盯著包拯厲聲質問。

  包拯面孔略微一紅,他二十多歲的年級,被一個十幾歲的姑娘揪著耳朵,那兒得了。  前往st🎇o.co🍑m閱讀更多

  包拯掙了趙絮的手,面沉重的盯著趙絮道:「姑娘請自重……男不親……」

  趙絮聽到包拯這話,嗔道:「你既然知道我是一個姑娘,為何還跟先生合謀害我?」

  包拯正道:「今日為了姑娘,包拯已經向寇樞撒了慌,此舉已經違背了包拯做人的本意。如今姑娘指責包拯跟寇樞合謀害你,實屬不該。」

  趙絮聞言,是又好氣又好笑,「照你的說法是本姑娘無理取鬧了?」

  包拯鄭重的點頭。

  趙絮被氣笑了,喝斥道:「好你個黑炭頭,竟然敢指責我,你可知我的份?」

  包拯上下打量了趙絮一眼,道:「姑娘能拜到寇樞門下,家世自然非比尋常。但包拯又求不到姑娘頭上,所以不懼姑娘的份。」(5,0);

  「呵!」

  趙絮笑了一聲,盯著包拯哼哼道:「那我要是當朝公主呢?你既然是士子,那就註定要朝,了朝,你就是趙氏之臣。

  我若是當朝公主,便是君。

  你乃趙氏之臣,便是我的臣。

  若我為君,你為臣,你懼不懼我?」

  包拯聽到這話,臉一變,下意識的跟趙絮拉開了距離。

  然後一臉驚愕的盯著趙絮。

  當朝公主,那可都是金枝玉葉,豈會跟他這個窮酸書生混在一起。

  汴京城的富貴人家,都喜歡榜下捉婿,可那是榜下。

  榜文一出,那些窮酸書生們,搖一變,便變了進士,為了離了窮酸書生的範疇,跟汴京城的富貴人家同屬一個階級。

Advertisement

  如此,才能被那些富貴人家召為婿。

  在張榜之前,你見到過那個富貴人家,會爭著搶著將窮酸書生往府上拉?(5,0);

  公主那是富貴人家中的富貴人家,跟他可是有天壤之別的。

  趙絮見包拯一臉驚愕,古靈怪的吐了吐舌頭,哈哈笑著,「騙你的……瞧你嚇的……我朝出了閣的公主,一個個年齡早已超過了四旬。

  未出閣的,只有衛國大長公主和剛誕下還沒來得及賜封號的公主。

  衛國大長公主喜道法,一直在宮裡潛心研讀道典,又是待嫁的年齡,不可能出宮。

  剛誕下的小公主,不過一丁點大,就更出不了宮。

  你覺得,我跟他們像嗎?」

  包拯略微愣了一下,眼前的姑娘,跟皇室諸多公主中的衛國大長公主年齡相仿,只是衛國大長公主趙絮,喜歡佛道兩家的典籍,並不是什麼,據宮裡的傳言稱,公主已經修到了水波不興的地步。

  家為此頭疼不已。

  年前的姑娘,古靈怪,十分調皮,跟傳聞中的衛國大長公主大相逕庭,應該不是公主。

  趙絮拜師寇季的事,是趙禎和寇季私底下決定的,並沒有宣之於眾。(5,0);

  趙絮也是被趙禎私底下送到寇府的。

  汴京城,除了數幾個人以外,大部分人並不知道此事。

  而知道的人,絕對不會將此事宣揚出去。

  因為此事涉及到趙絮的名聲。

  趙絮一個未出閣的姑娘,居住到寇府,甭管是為了什麼,都會被人議論。

  大宋以前沒有,可不代表現在沒有

  以前的皇宮是個篩子,現在的皇宮卻風。

  以前皇室的不會有事。

  現在皇室的,很有可能會死。

  趙禎可不似先帝趙恆。

  趙禎殺起人來,一點兒也不手

  石家一門的冤魂,至今還在菜市哀嚎,沒人敢在這個時候,為一件小事,去挑釁趙禎的威嚴。

  也正是因為如此,衛國大長公主趙絮居住在寇府的事,知道的人不多。(5,0);

  也正是因為如此,趙絮的話,包拯信了。

  包拯得知趙絮不是公主以後,鬆了一口氣。

  趙絮見此,有些不悅的道:「你不喜歡公主?」

  包拯搖搖頭,坦誠的道:「你若是公主,我不知道該如何面對你。」

  頓了頓,包拯說了一句十分扎心的話,「不過天底下有志氣的讀書人,沒幾個會娶公主……」

  趙絮的心一瞬間被扎了個通,臉上布滿了寒霜。

  包拯還以為趙絮不信他的話,就耐心的給趙絮解釋道:「在我朝,娶公主可不是什麼好事。娶了公主,得了駙馬之位,看似尊貴,但卻失去了仕途。

  有志之士,又豈會因為一個駙馬之位,放棄仕途呢。

  也只有那些碌碌無為、貪慕虛榮的人,才會去娶公主。」

  包拯順手又在趙絮的心臟上扎了兩下,趙絮臉上的寒霜更濃,咬著貝齒,低聲道:「照你的說法,我朝公主,千金之軀,就只能嫁給那些碌碌無為、貪慕虛榮之人?」(5,0);

  包拯十分真誠的點點頭。

  趙絮牙齒咬的咯嘣作響。

  包拯見此,一臉愕然。

  趙絮可能意識到了自己神不對,咬著牙解釋道:「你也說了,我能拜到寇樞門下,份肯定不凡。我確實有些份,從小跟衛國大長公主好。

  聽了你的話,我替生氣。」

  包拯聽到了趙絮的解釋,略微點了點頭。

  趙絮的這個說法,倒是說得過去。

  趙絮不等包拯再次開口,就將《誡》丟到了包拯手裡,「你白天抄的東西被先生看出了破綻,先生罰我再抄一百遍。

  你幫我抄,先生說了,你寫的勾,比我的圓潤,還有其他幾破綻。

  你好好找找,別再讓先生看出了破綻。」

  包拯一臉愕然,「我憑什麼……」

  趙絮兇神惡煞的衝著包拯做了一個鬼臉,「你敢不替我抄,我現在就大喊,說你欺負我……」(5,0);

  包拯聞言,一臉苦笑,「我抄就是了,我就是被寇樞請來做抄錄的,幫你抄寫《誡》,也算是在做工。姑娘千萬別拿自己的名節開玩笑……」

  包拯意識到了自己遇上了一個小魔

  只是小魔明顯有些膽大妄為。

  他知道他算是栽了,就只能依照小魔的吩咐去作。

  左右不過是幾篇《誡》而已。

  趙絮見包拯答應了,哼哼了兩聲,指了指放在桌上的吃食,「我也不是沒良心的人,你幫我抄書,必然傷神,我幫你取了一碗燕,給你補補。」

  包拯瞧了一眼趙絮所指的吃食,確實看到了一盅類似燕窩的東西,他對趙絮拱了拱手,「多謝姑娘……」

  「哼……」

  趙絮哼了一聲,離開了廂房。

  到廂房裡找包拯,指責是假,實則是為了找個藉口將寇季罰抄的任務,到包拯手裡。

  包拯嘆了一口氣,湊到了桌前開始吃東西。(5,0);

  吃完了以後,開始幫趙絮抄書。

  這一抄,就是十數日。

  包拯很努力的在模仿趙絮的筆跡了,可還是瞞不過寇季的雙眼。

  造假,寇季是專業的。

  包拯那點道行,真的不夠寇季看的。

  所以包拯模仿了許久趙絮的筆跡,依舊被寇季看出了破綻。

  寇季果斷給趙絮加倍。

  趙絮自然就找到了包拯頭上。

  寇季從一開始就知道此事,但卻沒有出面去阻止此事,也沒給包拯其他抄錄的活兒。

  十數日後。

  寇府迎來了另一個學子,一個十分年輕的學子,一個子和趙絮一樣跳的學子。

  蘇洵蘇老泉。

  蘇洵此前一直在文昌學館求學,並沒有跟著韓琦等人外出去歷練,主要是他年齡太小的緣故。

  寇季在包拯府十數日後,覺得包拯一個人已經不足以完代給趙絮的任務了,就把蘇洵喚了過來。(5,0);

  蘇洵在拜會了寇季以後,就被寇季安排到了包拯旁邊住下。

  蘇洵見到包拯的第一眼,說的第一句話,十分的不客氣。

  蘇洵年齡比包拯小,個頭卻跟包拯相當,還略微比包拯富態一點,也比包拯白,所以見到了包拯,他第一句話就是。

  「你可真黑……」

  包拯上下瞥了蘇洵一眼,不咸不淡的道:「墨也是黑的,無墨不文……」

  蘇洵眼前一亮,對包拯道:「比一比?」

  自從韓琦等人去了河西以後,蘇洵儼然了文昌學館的學霸級學生。

  文昌學館的那些學生,沒一個是他對手的。

  他子跳,又好鬥,喜歡跟人一較長短。

  文昌學館的那些學生,很快被他打趴下了。

  蘇洵在文昌學館沒對手,閒的發慌。

  見了包拯,自然起了意。(5,0);

  他心思活絡,知道包拯能被寇季留在府中,必然有過人之,所以就盯上了包拯。

  包拯瞧出了蘇洵心中的鬥志,也沒有認慫。

  決定教訓一下蘇洵這個出言不遜的小子。

  趙絮在二人對上的時候,恰巧路過,然後給二人做了裁判。

  二人在趙絮的主持下,鬥起了詩文。

  然後。

  蘇洵完敗。

  斗詞。

  蘇洵完敗。

  斗經。

  蘇洵完敗。

  幾場比斗下來,包拯將蘇洵的死死的。

  包拯在寇季面前,謹言慎行,那是敬重寇季的份。

  但是面對蘇洵,那是鋒芒畢

  蘇洵毫不是包拯的對手。

  蘇洵敗給了包拯以後,立馬回房去發圖強了。(5,0);

  包拯也回房開始溫書了。

  只是兩個人,都沒有逃趙絮的魔掌,被趙絮給逮住,幫抄寫《誡》。

  往後一段日子。

  一個又一個的士子,進到了寇府。

  蘇洵照例,挨個上門挑戰,有輸有贏。

  一直到,歐修等人回京……

  年關將近。

  寇府上熱鬧非凡。

  寇府聚的士子多,每日詩作賦的本就熱鬧。

  又臨近年節,士子們遠在他鄉,沒辦法回家跟家人團聚,就只能借著寇府,找一家的溫暖。

  所以他們閒暇的時候,幫著寇府的僕人一起準備年貨,跟寇府的僕人打了一團,自然更加熱鬧。

  寇季、范仲淹並肩站在正廳門口,看著那往來的士子們。

  范仲淹略微有些遲疑的道:「先生,您說說,住在您府上的士子,今科會有幾人高中?」(5,0);

  寇季笑道:「差不多全部吧……」

  范仲淹嚇了一跳,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擔憂,「先生,此前您提醒過我,要低調行事,謹防發生舞弊案,您也拒絕了那些士子們投卷。

  可您如今邀請這些士子們進到府上,又打算取中他們,會不會跟您的本意不符?

  此事若是傳揚了出去,肯定會被人詬病。

  到時候滿朝文武都會針對您的。」

  頓了頓,范仲淹又補充了一句,「家那邊,恐怕也會對此頗有微詞。」

  科舉取士,是幫朝廷選才。

  選出的英才,那都是家的人。

  如今寇季將一幫士子邀請到府上,並且打算取中他們,有一種把控科舉的意思。

  滿朝文武能答應?

  家能答應?

  科舉乃是公,豈會容寇季一人所掌?

  寇季沒有回答范仲淹的問題,而是笑著反問道:「你覺得我取中他們,對他們而言,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5,0);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