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北頌 第0731章 群英薈萃

《北頌》 第0731章 群英薈萃

  范仲淹略微愣了一下,果斷道:「對他們而言,自然是好事,可對先生而言,卻不是什麼好事。」

  寇季笑道:「此次恩科,我已經跟家商量過了。在恩科的時候,由家和三位宰當場出題。所以中間不存在舞弊的可能。

  在科考過後,我也會將士子們的文章張出去,供給所有人閱覽。

  士子們是不是憑藉真本事被朝廷取中的,一目了然。

  所以舞弊的事,已經不需要擔心了。」

  范仲淹一臉愕然。

  家和三宰當場出題?

  那可是比殿試才有的殊榮。

  寇季直接拿到會試上用,他還真不知道說什麼好。

  不過家和三宰能答應,那他就算有什麼建議,也只能保留。

  若真如寇季所言,由家和三宰當場出題的話,確實不存在作弊的可能。

  除非家和三宰配合著寇季作弊。(5,0);

  但那可能嗎?

  如此一來,寇季邀請這些士子府又是為了什麼,提前收買人心?

  那家為什麼會答應?

  要知道,寇季收買人心的話,最張的肯定是家才對。

  寇季似乎看出了范仲淹心中的疑,笑著道:「此事是前幾日,我和家商量過後定下的,所以沒來得及告知你。」

  范仲淹緩緩點頭。

  寇季說的話,和他所作的事對不上。

  那麼必然是近期出現了什麼變數,范仲淹自然理解。

  寇季在范仲淹點頭以後,繼續道:「我之所以讓他們住在寇府,並且讓府上的人好吃好喝的伺候著他們,主要是為了補償他們。」

Advertisement

  范仲淹眉頭皺著,心中充滿了疑

  寇季卻沒有多做解釋。

  此次恩科選取進士,主要是用來修書的。

  修的是智慧館裡的書,以及一些寇季夾帶的私貨。(5,0);

  他們在修書的同時,必然會被書中的一些知識所影響。

  有人會在印證了那些書里的知識以後,深陷其中,為那些知識的信徒。

  當他們為科學知識的信徒以後,註定要為儒生們要對付的那批人,註定會被所有儒生所針對。

  他們要承擔罵名,要承擔神和上的各種摧殘。

  他們也會化為鬥士,跟儒生們斗下去。

  當然了,那都是以後的事

  在智慧館裡的書籍徹底整理完了以後,寇季是不會讓它們面世的,也不會讓他們將書籍的容傳揚出去。

  即便是要傳揚,寇季也會選擇一個比較穩妥,比較容易讓人接的方式。

  比如套著儒家的殼子,稱之為儒家新學。

  但即便如此,依然會有爭鬥發生。

  寇府的士子,要跟寇季一起,參與到爭鬥中。

  所以寇季才將他們納到府上,讓他們吃好了喝好了,順便讓他們互相結實一番,結下深厚的友誼,以方便以後的爭鬥。(5,0);

  趙禎正是知道寇季的目的,所以他不會去懷疑寇季,反而暗中在背後支持著寇季。

  范仲淹在暗中猜測寇季所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寇季則靜靜的站在正廳門口等待著什麼。

  許久許久以後。

  寇季等的人出現了。

  一行風塵僕僕的人,跟范仲淹京是一樣的打扮,在寇府僕人引領下,進到了寇府

  范仲淹看到了他們以後,有些愕然。

  寇季則笑瞇瞇的看著他們,靜等著他們向自己施禮。

  為首的人,領著其他人,到了寇季面前以後,拱手道:「學生文彥博……」

  「學生歐修……」

  「學生韓琦……」

  「……」

  一個個下拜以後,齊聲道:「見過先生……」

  范仲淹指著文彥博,「你……你……你們是……」(5,0);

  文彥博對范仲淹一禮,「學生見過范侍郎,學生等人都是文昌學館的學生。此前份去河西曆練,是因為學館裡的規矩。

  還請范侍郎恕罪。」

  范仲淹哭笑不得的搖頭道:「我說河西怎麼突然多了一批英才出來,還以為是上天眷顧,沒想到是文昌學館的學生。

  我早該想到了……」

  歐修在范仲淹說完話以後,對范仲淹一禮,道:「失禮之,還范侍郎海涵。」

  范仲淹擺擺手,「罷了罷了,你們也是因為學館的規矩。」

  「多謝范侍郎……」

  寇季在他們說完話以後,笑著道:「你們一路舟車勞頓,先下去洗漱一番,然後一起到飯廳用飯。」

  「多謝先生……」

  「……」

  歐修和文彥博等人,謝過了寇季以後,在寇府僕人的引領下,去了洗漱的地方。

  泡在熱乎乎的水裡。(5,0);

  文彥博左右打量了歐修等人一眼,道:「剛才門的時候,我仔細瞧了一下,寇府別院可住著不讀書人,應該都是今科科舉的士子。

  先生將他們請到府上,也請了我們府,是不是有什麼心思……」

  幾個人在文昌學館是同窗,到了河西以後又互相扶持著過活,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如今坐在一起,自然是暢所言。

  歐修取下了蓋在臉上的汗巾,問道:「我們為何喚寇樞一句先生?」

  韓琦臉道:「那是因為我們在河西,看到了寇樞指點河西員的富民之道,也看到了河西的百姓是如何從無到有,一步一步富起來的。

  寇樞之道,跟我們此前見過的所有為之道,都不同。

  場上如今絕大多數的員都覺得,夜不閉戶、路不拾的治所,便稱得上是大治。

  以前我對此深信不疑。

  可去了一趟河西以後,我才發現,真正的大治,不僅僅要做到夜不閉戶、路不拾,還要做到錢糧充足。(5,0);

  如此才算得上是大治。

  寇樞摒棄了以前的為之道,推行出了一套新的為之道。

  讓我們看到了如何做,如何為百姓謀福。

  所以我們稱他為先生。」

  歐修緩緩點頭,「先生冒天下之大不韙,將有才的士子全部納到府中,必然是為了做一件有利於百姓的大事。

  這件大事他一個人做不了,需要我們幫忙,所以才請我們府。」

  富弼在一旁點頭道:「家並非是昏君,這從家近些年的所作所為就不難看出。先生若是藉此網羅天下英才的話,家一定不會坐視不理。如今先生將有才的士子納到府中,家卻並沒有說什麼,也沒有做什麼,顯然是先生的做法,已經得到了家的認可。

  我若猜測的沒錯的話,先生此次要做的事,恐怕跟此前的兵製革新相仿。

  家和先生此前推行兵製革新的時候,也是如此。

  事先沒有一點兒風聲,通過一步步的疑陣,吸引了所有人的目,然後再暗中推行兵製革新。(5,0);

  等到所有人反應過來的時候,家和先生已經完了兵制的革新。」

  文彥博一臉凝重的道:「你們說的,我都知道,我只是想提醒你們,先生做事,有時候春風化雨,有時候用雷霆手段。但無一例外,都充滿了腥。

  我們要是參與進去,很有可能有命之憂。」

  歐修看向了文彥博,沉聲道:「你已經猜出了先生要做什麼?」

  文彥博看向了歐修等人,皺眉道:「我能猜得出來,你們難道就猜不出來?」

  韓琦挨個看了幾個人一眼,聲音沉重的道:「兵製革新已經完,剩下的就只能是……」

  「文制!」

  幾個人皆深吸了一口氣,異口同聲的說出了這兩個字。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