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北頌 第0698章 昭勛崇德閣

《北頌》 第0698章 昭勛崇德閣

(4, 0);

  寇季剛衝到了馬車前,馬車的簾子就被掀開了,向嫣從中探出了腦袋,就看到了寇季。

  「相公……」

  向嫣心頭一喜,低聲呼喚了一聲。

  「嫣兒……」  s🌶️to.co💫m是您獲取最新小說的首選

  寇季臉上也浮現出了燦爛的笑意。

  向嫣掀開了馬車簾子的一角,急忙道:「相公快上來,外面冷。」

  寇季點點頭,等馬車停穩以後,邁步上了馬車。

  進到了馬車的車廂,寇季到一暖流撲面而來。

  馬車只有兩個人,一個向嫣,一個寇天賜。

  伺候的僕人丫鬟一個也沒有。

  寇天賜躺在一張小小的搖床上酣睡,床邊擺著幾個暖壺。

  向嫣坐在一邊,小心翼翼的伺候著。

  寇季了馬車,還想抱著向嫣溫存一下,但看到了寇天賜在睡,只能暫熄了心思,陪坐在向嫣一旁。(5,0);

  向嫣瞧了瞧搖床里睡的寇天賜,又看了看寇季,低聲笑道:「許久沒見兒子,想兒子了吧?」

  寇季陪著向嫣看著搖床里的寇天賜,略微慨道:「我離京才半年,他就長這麼大了?」

  向嫣失笑道:「你整日裡在外奔波,又沒有陪在他邊,自然覺得他長得快。妾整日裡陪著他,倒是沒這種覺。」

  頓了頓,向嫣請功似的對寇季道:「咱兒子會爹了……」

  向嫣不提這個還好,一提起這個,寇季就想到了寇天賜占自己便宜的場面,略微有些臉黑。

  「一歲多大的孩子,會爹了有什麼可稀奇的?」

  寇季一臉不在乎的道。

  向嫣低聲笑道:「他最先學會的是『父皇』二字。」

Advertisement

  寇季一聽這話,臉更黑了。

  「人還沒長大,就這麼勢利了……這兒子不能要了,我們再生一個……」

  向嫣哭笑不得的道:「瞎說,祖父別提多心疼他了,幾乎每個數日,就派人送一封信回京,問一問他的近況。倒是你,出門在外大半年了,也沒給家裡寫過幾封信。」(5,0);

  面對向嫣的指責,寇季臉皮有些發紅,但他上卻格外的強,「祖父能跟我比?祖父如今閒人一個,一天寫八百封信都行,我可不同,我日理萬機,忙的不可開

  樁樁件件都是關乎國朝安危的大事。」

  向嫣瞥了寇季一眼,「妾知道你寇某人功勞大,位高,責任重。所以妾平日裡也不敢給你添麻煩。」

  寇季臉皮頗厚的嘿嘿一笑。

  夫妻二人坐在一起,又說了一會兒話。

  大多時候是向嫣在說,寇季在聽。

  大多說的都是寇天賜在汴京城裡干出的一些趣事。

  寇季沒有提自己遇刺的事,向嫣也沒提自己在汴京城裡威脅的事

  不是夫妻二人不關心此事。

  寇季遇刺,給汴京城傳過信。

  向嫣被威脅,也給寇季傳過信。

  彼此的遭遇,彼此都心知肚明。(5,0);

  一些話要留著到了晚上,在臥房裡說。

  一家三口乘著馬車到了興慶府,沿著主道一路到了興慶宮前,就看到了寇準半瞇著眼,昏昏睡的站在興慶宮門口。

  一些過往的員、皇親國戚,見到了寇準以後,紛紛拱手施禮。

  寇準就像是沒看到他們一般。

  員、皇親國戚,在汴京城裡乾的那些糟心事,寇準比寇季知道的要早,對於惦記寇府產業,惦記著他們祖孫腦袋的人,寇準不願意給好臉

  以寇準如今的年紀,見了趙禎都不需要施禮,更何況是他們。

  寇準在興慶宮門前站著,快要睡著了,見到了寇府的馬車出現以後,立馬就神了,他快速的湊到了馬車前,急聲喊道:「老夫的重孫兒呢?」

  聽到了寇準的聲音,寇季和向嫣趕忙要下車施禮。

  寇準卻沒有在意,追問道:「老夫的重孫兒呢?」

  向嫣趕忙道:「天賜兒剛剛睡下……」(5,0);

  寇準趕忙降低了一些音調,對寇季和向嫣道:「那你們二人趕進宮去見家,老夫陪著天賜兒一起睡一會兒。」

  寇季和向嫣對視了一眼,一臉苦笑。

  向嫣低聲道:「祖父,天賜兒也在召見之列。」

  寇準聞言,臉有些不好看,絮絮叨叨的道:「一個娃娃,進宮能幹什麼……」

  向嫣苦笑了一聲。

  寇準不滿的嘟囔了一句,「老夫是家之臣,不能違背家的旨意,你帶著天賜兒宮吧。回頭記得帶天賜兒來見老夫。」

  向嫣答應了一聲。

  寇準背負雙手,哼哼著,準備離開。

  寇季急忙問道:「祖父不進宮去瞧瞧?」

  寇準瞥了寇季一眼,不咸不淡的道:「有什麼可瞧的?瞧著一堆不的後輩,站在家面前瑟瑟發抖嗎?」

  寇季聞言有些哭笑不得。

  寇準口中不的後輩,指的是那些文。(5,0);

  在寇準眼裡,那些個滿腹抱怨的文臣,見了城外的百萬軍民以後,大氣都不敢一聲,就屬於不

  寇準說完話,背負雙手就離開了。

  寇季帶著向嫣,到了興慶宮前。

  向嫣不得不喚醒了睡的寇天賜,抱著睡眼惺忪,一臉茫然的寇天賜,陪著寇季進了宮。

  一路沿著大道直行,在無數金甲將士的注目下,一家三口到了興慶宮正殿前。

  年關將近,又是大賞群臣的時候,所以興慶宮外顯得格外喜慶。

  殿殿外,披紅掛彩的,過往的宦、宮娥,一個個喜氣洋洋的。

  殿外站著數千文武員,一個個站的直直的,放眼去,一片綠油油的。

  殿僅有數百員,非紅即紫。

  殿的地火龍燒的十分旺盛。

  文武大臣們進到了其中以後,不下了厚服,給了宦們保管。(5,0);

  寇季帶著向嫣和寇天賜了殿,也將上的大氅等給了宦保管。

  一些人瞧著向嫣一個子進殿,不滿的皺起了眉頭。

  一些人則看著向嫣懷裡的寇天賜,流出了慈的笑容。

  「一晃眼,小傢伙都這麼大了?」

  朱能在寇季一家三口出現以後,湊了過來,盯著寇天賜,一臉歡喜的道。

  寇季笑道:「都一歲半了……」

  「哈哈哈……」

  朱能大笑著對寇天賜道:「阿翁……阿翁有好東西給你……」

  阿翁是祖父的意思。

  私底下的一種法,稱呼自家祖父,或者是旁姓的長輩都可以。

  一般在汴京城,是用來稱呼旁姓長輩的。

  朱能倒是有心讓寇天賜喊他祖父,但寇天賜有一個份太大的乾爹,多得必回一下。

  不然那就是在占家便宜。(5,0);

  占家便宜,那還不被噴死。

  朱能瞪著眼睛,十分期盼的盯著寇天賜。

  寇天賜眨著眼,盯著朱能看了許久,才綿綿的低聲喊了一句。

  「阿……阿翁……」

  「哎!」

  朱能聽到寇天賜自己『阿翁』,痛快的答應了一聲,笑容燦爛。

  朱能果斷的從懷裡取出了一柄鑲嵌著各寶石的小金刀,遞給了寇天賜。

  寇季瞧著,略微一愣,低聲道:「我若沒記錯的話,這是你此次征戰西夏,繳獲到的最珍貴的東西?」

  小金刀的價值不高。

  但持刀之人的份卻很高,無限的拔高了小金刀的價值。

  小金刀是西夏野利部族族長傳承用的金刀。

  朱能在攻打興慶府的時候,跟野利部族的新族長野利遇乞搏了許久,自己挨了幾下,才砍死的野利遇乞。(5,0);

  可以說小金刀是朱能冒著生命危險換來的,依照武人們的習,類似的東西他們會自己珍藏的。

  趙禎、寇季二人在戰後清點繳獲的時候,都沒有收繳回去。

  因為他們知道武人喜歡珍藏類似的東西。

  所以遷就著武人。

  朱能聽到了寇季的話,大大咧咧的笑道:「我有野利遇乞的腦袋就夠了。刀子就送給天賜兒玩,等天賜兒長大了,我再去幫他弄一個更好的。」

  寇季知道朱能一片好意,不能拒絕,就代替寇天賜謝過了朱能。

  朱能開了一個頭,其他人自然不能裝作看不見。

  一個個在寇季和向嫣抱著寇天賜路過的時候,都湊上來送一些見面禮。

  即便是他們心裡看不慣此事,也得在面子上應付一番。

  他們其中一些人給寇天賜送見面禮,那是給寇季面子。

  另一些人給寇天賜送禮,那是給趙禎面子。(5,0);

  一家三口一路走到了殿中,有些尷尬了。

  呂夷簡、張知白二人剛剛跟遼人和談完,如今還在班師回朝的路上。

  王曾依舊在汴京城裡坐鎮。

  寇季找不到個合適的地方站著。

  依照他如今西北經略安使的十分,站在朱紅相的地方剛剛好。

  可他不是一般的西北經略安使,他往朱紅相的地方一站,那些個著紫服的人,一個個都往他後跑。

  寇季找不到地方站,向嫣就更找不到地方了。

  寇天賜正式的職,只是一個七品的太子侍讀。

  但他頭上還掛著趙禎乾兒子的名頭。

  殿的文臣班列里,沒寇天賜的位置。

  皇親國戚坐的地方,向嫣又不好意思去。

  夫妻二人猶豫了許久,最後還是一個宦出面,帶著向嫣抱著寇天賜,坐到了皇親國戚一列。(5,0);

  寇季無奈的往文臣之首一站。

  正所謂山中無老虎,寇季稱大王。

  呂夷簡、張知白、王曾三個宰相不在,文臣們沒人敢去居於首位,只能寇季頂上。

  文武兩班站定,皇親國戚坐定。

  趙禎才攜手曹皇后,出現在了正殿中。

  趙禎原本是吩咐曹皇后去歇息的,但是考慮到此地並非汴京城,興慶宮正殿也不是垂拱殿,所以就帶著曹皇后一起出現在了正殿中。

  趙禎攜手曹皇后坐定。

  陳琳宣了一聲。

  滿朝文武、皇親國戚,齊齊躬施禮。

  「臣等參見家……」

  「臣等參見皇后……」

  趙禎極威嚴的道:「眾卿不必多禮……」

  曹皇后笑容和藹的附和了一句。

  滿朝文武、皇親國戚,齊齊直起腰。(5,0);

  趙禎吩咐道:「賜座!」

  皇親國戚躬謝座以後,才緩緩坐下。

  趙禎環視殿的所有人,微微直了腰板,鄭重的宣告道:「今歲,我大宋先征遼國,再征西夏,如今遼國已經俯首,西夏已經伏誅。

  我大宋已經今非昔比,再無強敵敢跟我大宋囂。」

  正殿所有人,聽到了趙禎的話以後,齊齊施禮。

  「為大宋賀,為家賀!」

  趙禎繼續道:「朕繼位之初,我大宋羸弱,周遭強敵環伺,我大宋百姓,時時刻刻都在為兵災擔憂。朕夙興夜寐,對政務,對兵事,不敢有半點怠慢。

  文臣們勤於政務,幫朕安定天下。

  將士們拼命廝殺,為朕開疆拓土。

  正是我們君臣一心,才造就了今日的大宋。」

  正殿所有人再次施禮,高聲道:「為大宋,為家,臣等萬死不辭。」

  趙禎緩緩點頭,「很好……朕很欣……」(5,0);

  趙禎環視眾臣道:「朕特意召你們所有人到此,長途跋涉,舟車勞頓的,你們中間一些人有怨言,朕心裡清楚。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