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北頌 第0698章 昭勛崇德閣

《北頌》 第0698章 昭勛崇德閣

  朕也不是故意折騰你們,朕如此做,也有朕的用意。

  朕在將士們出征的時候,曾經答應過將士們,在他們功以後,就在此地,封賞他們,並當著文武百的面,為他們誇功。」

  眾臣聞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覺得趙禎是不是有點興師眾。

  趙禎盯著眾臣,繼續道:「朕知道你們中間有些人覺得朕此舉有些興師眾。但朕就是要興師眾,朕就是要藉此,告訴天底下所有人。

  但凡願意為我大宋建功立業的人,不論文武,朕都可以興師眾的為他們誇功,為他們慶賀。

  朕不僅要在此為他們誇功,朕還要在汴京城為他們誇功。

  朕甚至還要在汴京城,立一座昭勛崇德閣,將所有有功於我大宋的文武大臣的繪像懸掛於其中,讓後世子子孫孫都記住他們。」

  滿朝文武、皇親國戚,聽到趙禎這話,都有些容。(5,0);

  趙禎要立昭勛崇德閣?

  怕是跟唐朝的凌煙閣有一拼吧。

  但凡閣之人,地位、名,都會大增。

  更關鍵的是,閣之人,上都如同多了一道免死金牌,是真的可以免死的那種。

  只要不造反,就算是犯天大的錯,估計也會被饒恕一二。

  絕不是各家武勛家中的那些毫無用的丹書鐵卷可以比的。

  更重要的是,只要往後的帝王,沒有將閣之人的畫像從昭勛崇德閣拿出,他們的子孫後輩,也能得到一些朝廷的照顧。

  其中的招勛二字,應對的是武臣。

  崇德二字,應對的是文臣。

Advertisement

  也就是說文臣武將都有機會。

  滿朝文武在容之餘,在思量著自己有沒有機會進到昭勛崇德閣。

  唯有寇季一人,是真真正正的被趙禎的話驚到了。

  史料上記載,宋朝確實建立過昭勛崇德閣。(5,0);

  只不過不是仁宗趙禎在朝的時候,而是南宋理宗趙昀在位的時候建立的。

  裡面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所以民間有一些人稱他們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

  宋朝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所以沒有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有名。

  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建造閣樓的皇帝的緣故。

  另外一部分就是,唐朝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幾乎都是唐太宗李世民在朝的時候的功臣。

  而昭勛閣二十四功臣則是囊括了有宋一朝的所有功臣。

  分別是趙普、曹彬、薛居正、石熙載、潘、李沆、王旦、李繼隆、王曾、呂夷簡、曹瑋、韓琦、曾公亮、富弼、司馬、韓忠彥、呂頤浩、趙鼎、韓世忠、張浚、陳康伯、史浩、葛邲、趙汝愚。

  其中大部分是文臣,武臣之又

  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所以不如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名聲大,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其中一些人,並沒有資格被歸其中。(5,0);

  比如石熙載。

  此人出任過樞使一職。

  但對大宋並沒有太大的貢獻。

  在朝任職期間,也屬於平平淡淡的那種。

  沒太大的建樹,也沒有什麼錯

  還有一些人,有資格進到其中,卻沒有羅列在其中。

  比如高懷德。

  高懷德對大宋的功勞,不能說超過了昭勛閣的所有人,但至能超過一大半。

  如此人,卻沒有被列其中。

  可見昭勛閣二十四功臣的評判,有失公允,所以不被人認可。

  趙禎將兩百多年以後才會出現的東西拿出了,寇季自然覺得驚訝。

  他可從沒有跟趙禎講過類似的事

  他也沒聽說有人跟趙禎講過類似的事

  他倒是沒有懷疑趙禎跟他一樣,是個穿越者。(5,0);

  他只是有點懷疑,趙禎是不是在大戰期間,曾經在他睡覺的時候,派人進過他的帳篷,聽他講過什麼夢話。

  畢竟,睡著了以後,你自己會做什麼,別人不告訴你,你自己是不知道的。

  就在寇季胡思想的時候。

  趙禎已經開始吩咐陳琳,為將士們誇功。

  「召有功將士上殿!」

  陳琳高喝了一聲。

  一些功勞足夠大,有資格出現在滿朝文武面前的將士,披著盔甲,進到了殿中。

  他們向趙禎施禮過後,就端端正正的站在了殿中。

  陳琳捧著一卷文書,開始細細的論起了將士們的功力高。

  小到斬敵幾首。

  大到攻城拔寨,無一不記錄在案,無一不宣講給滿朝文武聽。

  不止陳琳一個人在宣講。

  在陳琳宣講的同時,殿外還有八個前侍衛,將他的話重複給那些站在殿外的員聽。(5,0);

  誇功的場面持續了一日。

  這一日,可以說是武人們最驕傲的一日。

  因為被誇贊到的九九是武人,僅有那麼七八個文臣。

  而那被誇贊到的七八個文臣,也是因為在戰場上建立了功勳,才被誇贊的。

  比如有一個推

  跟隨著校尉一起去掃平一個小部族。

  剛進到了小部族所在的位置,校尉就被小部族的神死。

  將士們作一團。

  推臨危不,親自抄起刀,砍殺了幾個逃跑的將士,然後自己先士卒,帶著其他將士殺進了小部族,掃平了小部族。

  他雖然是文,卻在戰場上建立了不小的功勞,也被拿到了滿朝文武面前誇讚。

  一場誇功大會結束以後。

  武臣們志得意滿的離開了興慶宮正殿。

  文臣們一個個垂著腦袋,像是霜打的茄子。(5,0);

  文臣們倒是想找個由頭,殺一殺武臣的威風。

  但是在興慶府,他們卻不敢。

  興慶府外,如今兵馬眾多,其中不乏一些過武臣恩惠,願意為武臣捨命的人。

  他們今日在殿上找了武臣麻煩,難保行走在興慶府的時候,不被那些自作主張的報恩之人給砍七八塊。

  寇季在文武大臣們離開興慶宮正殿的時候,跟著出了興慶宮正殿,他站在門口,盯著那抬頭離去的武臣,又看著那垂頭喪氣的離去的文臣,低聲嘟囔了一句。

  「真想將韓琦從河西調過來,讓他站在這裡,看他能不能理直氣壯的喊出那句『東華門外唱名方乃好兒郎』……」

  「韓琦是誰?」

  陳琳不知道何時出現在了寇季側,低聲詢問。

  寇季並沒有因為說了不該說的話產生慌,反而十分淡定的看向了陳琳,道:「一個覺得武人不如文人的讀書人……」

  陳琳不屑的道:「大部分讀書人,也就活一張……刀架在了脖子上,他們改口比誰都快……」(5,0);

  寇季不想跟陳琳探討這個問題,所以詢問道:「你不在裡面伺候家,跑到出來做什麼?」

  陳琳無奈的道:「家在滿朝文武離去以後,將賜爺抱過去玩了一會兒,賜爺一泡神水,將不賜封詔書給污了。

  家召你進去陪他一起重新草擬詔書。」

  寇季愕然道:「給中書舍人去做不就好了嗎?」

  陳琳瞥了寇季一眼道:「賜爺犯的錯,總不能讓別人擔過吧?家在類似的事上還是十分公允的。」

  寇季橫了陳琳一眼,「說真話!」

  陳琳淡淡的道:「家覺得,有些人的封賞,應該變一二,所以找你商量。」

  寇季瞪了陳琳一眼,邁步了興慶宮正殿。

  陳琳似乎習慣了被寇季瞪,也沒有生氣,跟著寇季就進了興慶宮正殿。

  寇季一進正殿,就看到了寇天賜正坐在龍案上,面前堆著一堆的聖旨,他正在撕著玩。(5,0);

  趙禎笑瞇瞇的坐在一旁,低聲引道:「一生父皇聽聽……」

  寇天賜一邊撕著聖旨,一邊的喊著。

  「父皇……」

  趙禎的笑容那一個燦爛。

  曹皇后瞧著也是一臉笑意,只是眼底有一的憂傷。

  向嫣在哪兒坐立不安。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