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軍進往漢中,這已經讓諸葛恪慌了神,鐵了心要帶兵回援。
朱然提到這個問題時,諸葛恪正說道:「朱將軍!此時的漢中兵力空虛,我只能速速回師,以一支兵馬堅守平關,阻擋魏軍進一步南下,再以一支兵馬支援漢中諸城;諸位將軍也知道,魏軍從子午道而來,六百里運糧極為艱難,只要我主力大軍回援,要擊退魏軍也不難。」
諸葛恪的話也有道理,朱然仍不建議全軍回援,擔憂地說道:「我只有一萬兵馬堅守在水和涇河以西,若這兩條防線被擊破,魏軍又可經褒斜道、儻駱道、陳倉道,甚至從祁山多路進兵,以司馬懿之謀,我防不勝防啊!」
「朱將軍,我已將軍急報漢中,父親和弟弟必會第一時間在褒斜道、儻駱道設防;我從大散關回師,仍會留一軍死守大散關,這三路可保無憂;至於祁山一線,我可從平關調兵馬去援,死守各路隘口,魏軍必不敢。唯有如此,方可確保漢中無憂。」
諸葛恪的態度很堅決,施績、羅蒙、呂翼和張紹等人多番勸說,仍不能阻擋諸葛恪「全軍回援」的打算,只得依令而行。
司馬懿兵進子午道的消息傳至漢中,諸葛瑾聞之並未慌張:「漢中兵力雖然空虛,但大將軍行事謹慎,他留有一營兵馬守住各路隘口。傳令:令馬邈死守腰嶺關、令王含死守馬嶺關,令胡濟死守平關,其餘兩部司馬,分別屯兵於褒斜道、儻駱道的險要之。」
「父親,子午道雖有兩部兵馬守住險要,我還是要加強石泉之防,將魏軍阻在漢中以東的峽谷之間。」諸葛融謹慎地說道。
「不錯,兩部兵馬只能遲滯魏軍的行程,不足以守住子午道。諸葛攀,你速速前往石泉縣,急員城中百姓,然後前往馬嶺關敵;諸葛綽,你速速員漢中百姓,然後前往石泉駐守,等候援兵!」
二人領命離開之後,諸葛融疑地問道:「父親,我在漢中只有一營兵馬,現在分散守衛各,早已捉襟見肘,哪裡還有援兵?」
「以你兄長的格,他必會以主力大軍回援。只要我堅守各隘口和城池,拖延時日,必有援兵到來。」諸葛瑾說罷,憾地說道:「唉!恪兒確無將帥之才,枉負陛下信任矣!」
子口。
漢軍主力兵退大散關,消息傳至魏軍營寨,這完全在司馬懿的預料之外。
「太傅,在我原有的計劃中,我兵進子午道之後,諸葛恪必會猛攻水和涇河,藉此威脅子口,我退兵;我在水和涇河部署重兵防,本以為能重創蜀軍,哪知諸葛恪如此膽怯,竟將我計劃全盤打!」
「不,絕非如此!」司馬懿慶幸地說道:「我原來的計劃是重創蜀軍步卒,現在看來,我雖未完目標,卻有意外的收穫:此戰之後,關中之地將重歸我大魏,漢中亦被我輕易所得!」
「太傅,這……這從何說起?蜀軍雖已退往漢中,但他的主力尚存,隨時可以再出大散關。再者,蜀國騎兵一日未滅,我在關中就掣肘,談何收復關中?」
司馬懿沒有回答羊祜的話,轉頭問道:「我軍虎豹騎可否趕到?」
「叔父,依照令,一萬虎豹騎分批從出發,近日已趕到潼關。」司馬肯定地說道。
「甚好!」司馬懿滿意地點點頭:「蔣軍師,你乃領軍將軍,虎豹騎自然由你統帥;十日之,你攜五千虎豹騎,協助五千步卒趕到金城郡榆中渡設防,將蜀國騎兵阻在黃河以西!」
「太傅,只要能擊敗涇河西岸的蜀軍,我虎豹騎西去之路必然暢通;然,關中仍有王平、牛金引騎兵鎮守,我很難攜步卒趕到榆中;再者,此去涼州路途遙遠,我糧草難以為繼,如何能在榆中久持?」
「傳我軍令:張特、石苞、賈充、州泰,三日,不惜任何代價,務必擊潰涇河、水以西之蜀軍。」
「諾!」
「徐質、戴陵,待我步卒擊潰水西岸之蜀軍,你二將引五千虎豹騎渡河,將王平、牛金的騎兵牽制在渭水以南。」
「諾!」
「蔣軍師,我已將蜀國騎兵調往渭南,你沿著渭水北面的山腳而行,必能瞞過蜀軍哨探,輕易抵達榆中。」
蔣濟點頭應允,司馬懿接著說道:「胡人聯軍必會將蜀國騎兵到酒泉、敦煌一線,你可前往羌地尋糧。另外,鮮卑人和氐人也會給你送來足夠的糧草,補給的問題你無需憂慮。」
「太傅英明!」蔣濟心悅誠服地說道:「我拒蜀國的主力騎兵於涼州,徐質、戴陵又拖住關中的王平和牛金,我二十萬步卒便可縱橫無阻;待胡人擊潰蜀軍主力,回師關中之後,蜀軍再也無力兵出散關,關中之地將重歸我大魏。」
「司馬綏和司馬泰,現在兵在何?」
羊祜看了看地圖,然後說道:「太傅,按日程來看,二將若是行軍順利,此刻應該在直城附近,再過五日就能抵達石泉城下。」
「不,我雖有取漢中之意,卻不可抱太大的希!」司馬懿正說道:「蜀軍必在沿途的腰嶺關、馬嶺關隘口設防!此二地易守難攻,若是阻,我很難抵達石泉。司馬通,你攜五千兵馬,速速押運糧草谷,隨時支援司馬綏和司馬泰!」
「諾!」
司馬懿行事謹慎,他派出的兩路先頭部隊,其兵馬數量並不多,而且輕裝速行,實為探路的先鋒。
不過,司馬懿高看了漢軍在子午道中的防:當司馬綏兵至腰嶺關隘口時,此確實駐有四百漢軍,由小將馬邈鎮守。
在這之前,從未有魏兵殺進子午道,鎮守此的這部漢軍,他們已有五年多未曾征戰!五年枯燥的戍邊生活,讓這批兵士失去了應有的警惕,也失去了軍人的。
幾十個魏兵沿著絕壁攀上隘口時,守衛的兵卒如臨大敵,匆忙應對之時,竟然找不到自己的兵置於何!魏軍鼓噪一番,馬邈還沒有查清敵,就匆匆下達了退兵的指令。
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先頭的魏兵一路追殺尾隨,馬邈就帶著部下一路潰逃,一直逃到百多裡外的馬嶺關。
「馬將軍,魏軍真有五萬之眾?我在馬嶺關才四百兵馬,如何能擋?」王含見馬邈退來,臉大變。
「據報所說,魏軍確有五萬之眾!」馬邈驚慌失措地說道:「僅僅銳的先鋒就有五千人,由司馬……呃……司馬昭統領,距離此已經不足五里……」
馬邈從沒了解過魏軍的數量,他未作抵抗就棄守腰嶺關,只能誇大魏軍的數量,或許才能避免罪責;
王含也未作查證,聽馬邈這麼一說,瞬間嚇得面如土:「魏軍勢大,咱們才這點兵馬,絕無可能阻擋!我以為,我應該退往石泉堅守,再向胡將軍請求援兵……」
魏軍尚在幾里之外,二將一拍即合,立刻又棄守馬嶺關,匆匆退往石泉。
王含口中的「胡將軍」,自然是指的胡濟。他曾在諸葛亮帳下任主簿之職,諸葛亮北伐期間,胡濟曾以「行參軍」、「昭武中郎將」的份跟隨北伐;
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諸葛亮逝世后,劉閃「依照」諸葛亮的表,升任胡濟為中典軍、漢中太守,並加封亭侯,令其屯兵漢中待命;
然而,諸葛亮臨終的手書和表,只有劉閃和張貴人才看過!在這份表中,諸葛亮建議升胡濟為「前將軍」,劉閃卻只封了胡濟「中典軍」之職。
當時,除了胡濟之外,朝中和軍中的幾十個文武員,劉閃皆按照諸葛亮的表對其升賞;在這之後,姜維和眾將屢次舉薦蔣舒和胡濟等人,劉閃迫不得已啟用了蔣舒,胡濟仍被閑置於漢中。
胡濟之所以遭到輕視,是因為劉閃老是憶起歷史上的「段谷之敗」:延熙十九年(公元256年)春,姜維升任大將軍后,整頓兵馬再次北伐,與胡濟約定兩路出兵,匯合於上邽。
然而,「濟失誓不至,故維為魏大將鄧艾所破於段谷,星散流離,死者甚眾。」據載,此戰失敗,姜維所部的損失在萬人左右。
另外,在胡濟任太守之後不久,劉閃擔心各郡擁兵自重,一度削去了各郡太守的徵兵許可權,胡濟這個太守也無兵可帶,一度被劉閃和眾將忘在了漢中。
當然,劉閃從未想過重新啟用他。
在這之後,因姜維、魏延等人經常轉戰各地,漢中的四條出蜀棧道中,關鍵隘口的兵將就轉由漢中太守胡濟統領,馬邈、王含二將常年駐於子午道,不了解漢中和關中駐軍的將領,他們只記得向胡濟請救援兵,這就在理之中了。
這日,諸葛攀在石泉縣員了五百多壯百姓,本來還有眾多的百姓從城外陸續趕來,諸葛攀擔心馬嶺關失陷,他不敢多作停留,向百姓發放兵,簡單地教授了使用之法,就匆匆往馬嶺關而去。
馬嶺關距離石泉縣大約二十里,諸葛攀領著百姓行出十餘里,正巧遇上敗退而來的馬邈和王含。
看著丟盔棄甲狼狽退來的八百兵卒,又聞二將在馬嶺關不戰而退,諸葛攀然大怒,將二人痛斥一番,要求二將引兵返回敵;然而,馬邈和王含不僅沒有遵從,反而將諸葛攀揶揄一番。
「你是什麼將軍?四安?四平?還是校尉?有何權力對我指手劃腳?」
「魏軍有五萬之眾,先鋒司馬昭勢不可擋,你才五百個百姓,就想螳臂擋車?」
「想要送死,沒人攔著你!想讓咱們陪你送死,你還沒這資格!」
馬邈和王含確實沒有說錯:諸葛瑾在漢中尋得諸葛攀之後,並沒有對其委以軍職;因為魏軍將至,除了三子諸葛融之外,諸葛瑾的邊無人可用,他讓諸葛攀、諸葛綽員百姓支援馬嶺關,這確實是無奈之舉。
因此,諸葛攀無法命令馬邈和王含,但軍急,容不得多想,他咬牙喝道:「魏軍未至,不戰而退,你等不配穿漢軍的兵服!立刻下來!」。
【正常版】一個人類小女子,進入異世大陸,竟成了廢人, 還成了隻獅子的配偶…… 還好她有異能還有一本百科全書,美食華服,高門大屋, 震撼小獸們的心! 【二貨版】獸人世界多危險,一個個都是非人類,小心小心! 狐貍媚笑:花樣多多,咱技術好。 灰狼招手:我們這型男多多,任你挑。 黑豹垂淚:彆看我醜,其實我很溫柔。 …………………… 某獅子大吼一聲,你是我配偶! 一對一,幸福種田文,且看人類小女子在萌獸世界的幸福創世生活。
李狗兒,一個連正兒八經大名都沒有的窮要飯,一個社會的最底層,當一個做貴妃的姑姑突然砸到他頭上的時候,李狗兒的幸福生活開始了。三妻四妾?富甲天下?那都不是個事!人要有遠大的志向。做忠臣能臣?那太累,而且自己也不識幾個字。做外戚當權臣?那太危險,好像歷朝歷代沒有幾個能得善終的。李狗兒沒有理想,沒有志向,更沒有抱負
姚青梨穿成未婚生子,被趕出門的名門嫡女。 全京城都等著看她笑話,想看她如何淒慘度日! 不料,她左手醫術濟天下,右手毒術退宿敵,憑實力玩轉京城! 失節無人敢娶? 可眼前這群優質男是怎麼回事?個個爭著給她娃當後爹! 這時,某權傾朝野的戰神把她往牆角一堵:“娃都給我生了,還想找彆人?” 她咬牙冷笑:“你個狗男人,我找你很久了!這四十米大刀,準你跑三十九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