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攝政大明 第1346章.五本奏疏.

《攝政大明》 第1346章.五本奏疏.

但實際上,當趙俊臣把這份奏疏呈給德慶皇帝之后,徐郃就注定是與遼東鎮總兵之位無緣了。

不過,徐郃并無這般見識,這份奏疏還是他前段時間主懇求趙俊臣寫的,趙俊臣當時心中譏笑徐郃的無知,表面上也是猶豫不決,但最終還是“勉為其難”的答應了徐郃的懇求。

現在趙俊臣占了遼東鎮太多好,這份奏疏至是可以緩和趙俊臣與徐郃之間的關系,徐郃畢竟是遼東鎮的代任總兵,趙俊臣只要暫時穩住他,再加上李澤荷的暗中投效,那麼至在西門盛正式接任總兵之前,遼東鎮并不會出現太大變數。

接下來,趙俊臣又打開了第四份奏疏。

翻閱這份奏疏之際,趙俊臣的表間再次閃過了譏諷之,但下一刻就已是搖頭輕嘆。

這份奏疏的容,是趙俊臣彈劾令狐倒賣軍械、賄賂兵部員、罪行即將曝之際也依然是死不悔改,還想要文武勾結、投效朝廷大員尋求庇護。

這里所講的朝廷大員,自然是指趙俊臣自己。

簡而言之,在這份奏疏之中,趙俊臣依然是態度坦誠、毫無保留,把令狐想要投效自己的事經過如實稟報于德慶皇帝。

當然,按照趙俊臣的說法,他之所以是遲遲沒有拒絕令狐,最終還答應了令狐的投效,乃是因為趙俊臣想要盡大程度的穩定遼東局勢,不希令狐之下狗急跳墻引發更多變數……總而言之,趙俊臣表示自己至始至終都沒有覬覦兵權之心。

Advertisement

待趙俊臣把這份奏疏呈于德慶皇帝之后,不僅是趁機證明了自己的忠誠,進一步化解德慶皇帝的猜忌,對于德慶皇帝而言也是反將一軍。

畢竟,趙俊臣坦白代了這件事之后,德慶皇帝為了掩蓋自己的暗中試探,就一定會直接拋棄令狐、徹底坐實令狐的諸般罪行,所以令狐一定會慘死,別說是重返勛貴階層了,整個家族也會到牽連、徹底破敗。

與此同時,因為令狐表示自己曾經犯下了賄賂兵部員的罪行,所以德慶皇帝還需要出手整頓兵部,兵部這個“帝黨”核心衙門接下來一定是飛狗跳,說不定還能讓趙俊臣尋到可趁之機。

不過,趙俊臣把這份奏疏呈于德慶皇帝之后,自己也一定會承許多不利影響。

這份奏疏乃是一份疏,只會呈于德慶皇帝一個人審閱,但以德慶皇帝的帝王心手段,事后必然會把這份奏疏的容泄出去,表面上是贊許趙俊臣大公無私、忠心耿耿、謹守臣子本份,立場堅定的拒絕了邊軍高層武的投靠……

但實際上,這件事一旦泄出去之后,趙俊臣將來想要滲兵權、結各軍武之際,就一定會阻礙重重、事倍功半。

因為令狐的前車之鑒,到時候已經廣為人知,所以各軍武自然是不愿意信任趙俊臣的結與親近。

這是趙俊臣目前階段必須要承的代價。

“幸好我滲各軍的計劃已經大致準備完畢,重要棋子也皆已經布置妥當,還在底層路線上投了大量資源……否則今后就再也別想手兵權了……”

說話間,趙俊臣又翻開最后一份奏疏繼續查看。

與前四份奏疏不同,這份奏疏才剛剛寫不久,而且是由李澤荷親自執筆所寫,容是建議明朝進行一系列重大軍事改革。

不同與趙俊臣的遼餉改革,這份奏疏所提議的改革范圍極為廣闊,不僅是針對遼東鎮,也不僅是針對后勤糧餉,而是包括了明朝各地的全部軍隊,以及與軍事相關的所有環節。

不論是后勤補給、又或是軍隊編制、再或是作戰模式、乃至于指揮系等等,所有環節皆有涉及,也皆是要進行徹底改革。

在這份奏疏之中,李澤荷先是從自所觀察的遼東鎮種種弊病出發,可謂是幽察微、因小見大,一針見的指出了明朝軍隊系的種種弊端,還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建議,全篇容皆是遠見卓識、真知灼見,堪稱是一篇足以流傳百年的雄文。

但也可以想見,這份奏疏一旦曝之后,就一定會引發軒然大波,李澤荷也一定會到明朝軍隊全的仇視,不僅是再也無法立足于軍中,也許就連命也會不保。

尤其是李澤荷的所有論點皆是引申于遼東鎮的種種弊病,所以就相當于正面彈劾了遼東鎮的所有武,更是會讓他徹底自絕于遼東鎮,為遼東鎮不共戴天的生死仇敵!

審閱這份奏疏的時候,趙俊臣的表倒是輕松了許多,但眼中的譏諷之意則是更為濃郁。

“這是李澤荷給我的投名狀,自然是要留在手里,不能呈上去……但如果我將來僥幸贏了德慶皇帝,徹底掌控了自命運與朝廷大局,倒是可以把這份奏疏拋出去試試反應,當然還是要以李澤荷的名義,畢竟我自己是不愿意得罪全軍武的……”

“這份奏疏的容,乃是我自己的心所系,改革方法借鑒了后世各國的軍隊模式,遠遠超過了這個時代人們的見識,一旦是得以實現,李澤荷就一定到全的仇視與打,但也會到后世之人的傳頌與拜,說不定還會被稱為明朝最偉大的軍事家……所以他即使是犧牲了仕途與命,我也不算虧待了他……”

“李澤荷看似聰明,但實際上全是小聰明,不知輕重緩急,也不知進退取舍,更沒有遠期規劃,像是無頭蒼蠅一般到撞、盲目逐利,看似是占盡了短期好,但長遠境則是越來越差……如今只是為了瞞自己雙面間諜的事,就拱手向我送出了更大的把柄……”

“先是荏、繡花枕頭一般的關武元,為了朝野公認的當代名將,一時間風頭無兩,而李澤荷這個短視淺薄之輩,未來也很可能會留名青史、被傳頌為遠見卓識的軍事大家……”

“歷史洪流之下,所有人皆是不由己,有些人心高命薄、天妒英才,有些人恰巧站在風口、懵懵懂懂的一飛沖天,但命運饋贈的禮卻早就在暗中標好了價格……嘿,還真是諷刺,也真是有趣……”

*

當趙俊臣再次檢查了這五份奏疏之后,眼看著天已晚,就仔細收好了所有奏疏,把匣隨攜帶,然后就前往清河堡鎮守府的臥室休息了。

一夜無話,時間很快就已是第二天清晨。

在趙俊臣起床之后洗漱更之際,各軍將士皆已經集合完畢,而趙俊臣也沒有耽擱時間,現之后只是揚鞭指向北方,然后就率領各軍將士浩浩的奔向了順方向。

……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