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攝政大明 第1346章.五本奏疏.

《攝政大明》 第1346章.五本奏疏.

……

……

聞言之后,令狐頓時是大喜過往,認為自己終于試探出了趙俊臣的狼子野心,至是覬覦兵權的不臣之心。

立下這般大功,令狐認為自己也許很快就可以重返勛貴階層,接下來就是深圣眷、平步青云!

所以,令狐不由是緒激,當場叩謝了趙俊臣的接納,然后就是鬼話連篇,表示自己一定會惟命是從、忠心耿耿等等。

而趙俊臣也是面不改的信口開河,表示自己將會全力襄助令狐渡過后續“難關”,今后也會暗中扶持令狐飛黃騰達云云。

就這樣,兩人皆是信口雌黃、謊話不絕,可謂是洽無嫌、相得甚歡。

大概一刻鐘時間之后,令狐終于是告辭離開了,離開之際腳步匆匆,顯然是急著去見那位來自于廷衙門的神使者,向他通報最新消息。

而趙俊臣看著令狐的離去背影,則是笑意迅速收斂,目逐漸冰冷,就好似正在看一個死人。

事實上,在趙俊臣的眼里,令狐現在已經是一個死人了。

不僅令狐本人即將要死無葬之地,他的家族也很快就會到株連。

明明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卻主參與了廟堂高層的權力爭斗,還自以為得計,把趙俊臣這樣的謀家視作是踏腳石……說是自尋死路也不為過,令狐的命運結局早就已經注定了。

既然是一個死人,就不值得繼續關注,所以趙俊臣很快就收回了目,然后就從懷中掏出一把鑰匙,表嚴肅的打開了自己手邊的一個匣。

匣子之中,疊放著五份奏疏。

這五份奏疏皆是又厚又重,顯然是容極多。

隨后,趙俊臣就把這五份奏疏逐一擺在自己面前,又把它們陸續打開、仔細翻閱。

Advertisement

這幾份奏疏,很大程度上將會決定趙俊臣的未來命運走向。

最近這幾天以來,趙俊臣空就會復查這幾份奏疏的容,就連遣詞用字也是反復推敲。

*

其中,第一份奏疏最為厚重,容文字也最為詳實,趙俊臣準備把它私下給德慶皇帝。

這份奏疏之中,趙俊臣詳細代了自己北上巡視遼東期間的經歷。

駐留于胡家莊稱病不出,召來各方勢力匯聚一堂,營造復雜局勢與遼東鎮斗智斗勇;

何宇遭遇綁架、遇害亡的詳細過程,以及這件事所引發的種種后續影響;

趁機串聯與分化遼東境的各方勢力,還有各方勢力的不同立場與訴求;

暗中協助遼東鎮抵抗山海關吳家的吞并,借機迫使遼東鎮眾將同意了遼餉改革之事;

故意釀造一場邊患,引建州真興兵來犯,以阻斷山海關吳家與遼東鎮之間的沖突進一步激化;

在錦州大營平息了錦州守備彭紀的叛,又趁機搬空了錦州大營的全部軍庫存金;

以及……最后與建州真達各項協議、蓄意竊取了前線將士的軍功戰果等等。

簡而言之,在這份奏疏之中,趙俊臣幾乎是向德慶皇帝坦白代了所有事

但只是“幾乎”而已,趙俊臣依然是瞞了兩件事

其一,是遼東鎮總兵何宇遭綁架、遇害亡的幕后真相,趙俊臣描述這件事的時候自然是避重就輕、半真半假,完全撇清了自己的關系與嫌疑;

其二,是趙俊臣暗中埋在遼東各軍之中的那幾枚種子,譬如鄔霽云、高得捷、韓大任等等,或許還可以包括西門盛與李澤荷。

這兩件事,前者會召來大量爭議,后者關系著趙俊臣的計劃,所以無論如何也不能公之于眾。

就這樣,花了足足一刻鐘時間,趙俊臣終于是把這份奏疏再次仔細檢查了一遍,依然沒有發現任何紕之后,就輕輕點頭表示滿意。

“在這份奏疏之中,我幾乎是坦白代了所有事……這些事也許是手段卑劣了一些,我本人也是收益不菲,但整而言皆是出自公心、全是為了維護朝廷中樞的利益,自然是不需要遮遮掩掩,就算會引發一些非議,也不會影響大局……”

喃喃自語之間,趙俊臣已經合上了這份奏疏,又打開了第二份奏疏繼續檢查。

*

第二份奏疏相對輕薄一些,容乃是遼東鎮眾將集奏請朝廷中樞推行遼餉改革的事,也是由趙俊臣親筆所寫,章程也是由趙俊臣親自構建,但遼東鎮眾將皆是在這份奏疏上面簽署了姓名、表明了支持之意。

這份奏疏已經留在趙俊臣手里好多天時間了,但趙俊臣一直都沒有把它送往朝廷中樞。

因為趙俊臣還是想要等到自己親自返回朝廷中樞之后,再把這份奏疏當眾呈德慶皇帝。

畢竟,遼餉之事乃是明朝的百年頑疾,朝廷一直都想要改變遼餉現狀,但總是徒勞無功、白費力氣。

這般況下,無論是誰促了遼餉改革,都一定會功勛卓著、留名青史。

所以,趙俊臣必須要親手把這份奏疏當眾呈,然后就可以大出風頭,把這份功勞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反之,若是趙俊臣在返回朝廷中樞之前,就率先把這份奏疏送往朝廷中樞,以德慶皇帝過河拆橋的格,必然會趁機作祟,設法淡化趙俊臣的功勞與作用,把遼餉改革之事全部歸功于自己的功偉績、英明神武,而趙俊臣的事后收益也會大打折扣。

這份奏疏早就已經寫,也早就被趙俊臣反復檢查了多次,所以趙俊臣這次只用了一盞茶時間就已經再次檢查完畢。

奏疏之中的容依然是挑不出任何紕,但趙俊臣的表則是愈發嚴肅,再次喃喃自語道:“遼餉從前之所以是頑疾難除,并不僅僅是因為遼東鎮擁兵自重的緣故,也是因為朝中各方勢力皆是利用遼餉為己牟利……”

“而遼餉改革之事,自然是損害了廟堂各方勢力的利益,我立下大功、出盡風頭之余,同時也會引發眾怒……戶部、工部、兵部、以及周尚景所掌控的驛運系統,皆是會暗怒于我的多事!”

“因為利益沖突所造的矛盾,往往是最難化解,戶部與工部這兩個衙門,已經算是我的臠,但若是我隨意損害這兩個衙門員的利益,也一定會搖他們的忠心,所以還需要想辦法安他們才行……”

“就更別說是‘帝黨’所控制的兵部、以及‘周黨’所掌控的驛運系統了,我僅僅是為了朝廷大局,就侵犯了他們曾經旱澇保收的龐大利益,他們一定會心中不甘,也必然會與我百般為難!”

“兵部也就罷了,只要德慶皇帝不發話,他們就不敢輕舉妄,也影響不了我的未來計劃……”

“但‘周黨’的敵視卻是不可小覷,‘周黨’的勢力龐大、盤錯節倒也罷了,主要是周尚景的政治手腕實在是過于高明,與他為敵隨時都會栽跟頭,一定會影響我的后續計劃……”

“唉!周尚景!朝野局勢之穩定,顯然還離不開他的坐鎮與調控,但有時候我又覺得這個老家伙實在是太礙事了!”

“周首輔啊周首輔!我究竟應該如何與你相?又是否應該……干涉你的生死與命運?”

話到此,趙俊臣不由是眉頭微皺。

對于周尚景此人,趙俊臣的心中觀極為復雜,既有敬佩,也是忌憚,同時還夾雜著許多不滿。

周尚景的眼界與格局皆是不俗,完全稱得上是老謀國,趙俊臣從前與周尚景接之際,發現周尚景其實也想要扭轉遼餉之頑疾現狀,但他終究是“周黨”紳集團的代言人,許多時候也是不由己,必須顧及“周黨”員們的利益訴求。

當趙俊臣落實了遼餉改革之事后,周尚景一定會暗暗贊許趙俊臣的卓越貢獻,認為趙俊臣做了一件好事,但也一定會迫于“周黨”的集意志,出手打擊報復趙俊臣。

對于周尚景而言,這兩件事并不沖突,前者謀國、后者謀私。

若是從前,趙俊臣一定會主割讓自利益給周尚景,全力緩和雙方關系。

但現在大概是翅膀了、心氣高了,趙俊臣不僅是愈發無法忍耐德慶皇帝的威脅,對于周尚景的存在也漸漸覺得礙眼了。

原因無他,就是因為“周黨”的權勢范圍實在太大了,利益關系更是盤錯節,所以趙俊臣發現自己無論是想做任何事,皆是繞不開“周黨”的影響,也一定會犯到“周黨”的利益。

最開始,趙俊臣想要推行商稅改革,結果發現“周黨”掌握著漕運衙門,那時候趙俊臣無力與“周黨”抗衡,而且商稅改革計劃的核心要素就是花花轎子人人抬,所以就主向“周黨”割讓了大量好,雖然還是引發了許多敵視,釀了一系列沖突,但總而言還算是合作大于矛盾。

然后,趙俊臣想要協助太子朱和堉削整藩宗勢力,卻發現“周黨”勢力與明朝各地的藩王宗親們也是關系匪淺,簡直就是穿著同一條子,藩王宗親們的各項罪行若是追溯源的話,皆是會與“周黨”扯上關系,所以趙俊臣協助太子朱和堉削整藩宗之際,就必須是小心翼翼,刻意避開了許多關鍵環節,效果也是事倍功半。

再然后,趙俊臣想要推行農務改革,但因為“周黨”本質上就是一個紳勢力集團,所以趙俊臣的農務改革計劃無疑是犯了他們的核心利益,所以雙方矛盾也就徹底激化,相互間的沖突與攻訐也是愈演愈烈,至今未能修補關系,像是興州境近期所發生的那場民,趙俊臣也懷疑是“周黨”員暗中作祟。

而現在,趙俊臣想要改革遼餉現狀,然后就毫無意外的再次發現,自己依然會犯“周黨”的利益,也依然會引發“周黨”的敵視,除非是趙俊臣愿意割讓出更多利益,否則雙方沖突必然會再次激化。

類似事的屢屢發生,自然是讓趙俊臣愈發不耐。

如果說德慶皇帝帶給趙俊臣的覺是制與驚惶,那麼周尚景帶給趙俊臣的覺就是束縛與不安,同樣是讓趙俊臣非常難

畢竟,無論德慶皇帝,還是周尚景,實際上皆是既得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區別只在于皇權與臣權罷了,只要趙俊臣還想要改變既定局面,就一定無法避免與他們之間的沖突矛盾。

就這樣,思緒不斷變幻之間,趙俊臣盯著面前這份奏疏,表也是晴不定。

因為七皇子朱和堅已經使用金剛石末對周尚景投毒了,所以周尚景未來的命運與生死,很大程度上就在趙俊臣的一念之間,若是趙俊臣愿意出手搭救,那周尚景還可以多活幾年,若是趙俊臣坐視不理,那周尚景就必然是見不到明年春天。

最開始的時候,趙俊臣其實是傾向于出手搭救周尚景的,但現在隨著趙俊臣心中愈發強烈,耐心也是越來越,卻又逐漸傾向于坐視不理了。

畢竟,一旦是讓周尚景死于非命,“周黨”就算是權勢再大、基再深,威脅也會減大半。

最終,趙俊臣依然是無法下定決心,只是緩緩合上了第二份奏疏,輕聲總結道:“罷了,還是先返回京城中樞之后再考慮這件事吧……周尚景目前應該還在南直隸境,表面上是為了協助七皇子朱和堅從南京六部收權,但實際上則是想要給朱和堅下絆子,也不知那邊的況如何,也許局勢變化之下,會有更多選擇余地……”

*

輕聲自語之間,趙俊臣輕輕搖頭,又隨手打開了第三份奏疏。

這一次,趙俊臣只是隨意掃了一眼,并不似剛才一般慎重仔細,很快就再次合上了這份奏疏,隨手把它擺在一旁。

這份奏疏按理說也是關系重大,容是趙俊臣推舉徐郃為新一任遼東鎮總兵,表示徐郃對朝廷忠心耿耿,全力支持自己的遼餉改革計劃,若是沒有徐郃就無法落實遼餉改革之事,所以徐郃理應是下一任遼東鎮總兵的最佳人選云云。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