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重生八零:媳婦有點辣 006:29年前的遺憾!(4更)

《重生八零:媳婦有點辣》 006:29年前的遺憾!(4更)

要找嗎?

人不找到,會有憾。

可一直找不到呢,有了希又失,那種覺更難

全力去找人,會有什麼結果,湯宏恩也不確定。可能是最壞的結果,確定了人已經離世……那還不如不知道結果,有個小妹還活著的念想。

湯宏恩向來果斷,在這件事上卻遲疑起來。

夏曉蘭和於有點沒說錯,湯宏恩大哥人雖然下葬了,湯家那邊的親戚,倒是藉著這事兒,和湯宏恩重新聯繫了。侄子侄們不傻,不往湯宏恩面前湊,一口一個嬸,對劉芬是噓寒問暖。

劉芬:……忽然多了這麼多心又孝順的晚輩,還真是不習慣啊!

夏曉蘭知道后大笑:

「您怕什麼呀,論輩分,您為長,他們要噓寒問暖,您就接著唄。」

反正媽又沒啥要求著湯家人的,擺明了是湯家人有求於人。

有求於人,姿態本來就該放低一點,這是社會通行的準則啊,哪怕夏曉蘭辦事也這樣。要想不彎腰,梗著脖子達到目的,那得有永遠別求人的本事!

夏曉蘭自己能屈能,湯家人對媽噓寒問暖討好,不覺得有啥奇怪。

倒是老湯有個妹妹曾走丟了,這事兒引起了夏曉蘭的注意。

掛了電話,周誠邦邦的胳膊:

「你討好老丈人的機會來了,要不要抓住?」

Advertisement

周誠抓住作怪的小手,「你的意思,我們先打聽下湯叔他妹妹的下落,有線索了再通知湯叔?」

夏曉蘭點頭,「有好消息再通知他唄。」

如果打聽到的是壞消息,要不要說,就要仔細想一想啦。

「行,我倆一起找,要先把當年走丟時的細節問清楚,有助於尋人。」

周誠說的是正理。

劉芬都不用問湯宏恩,湯家人很樂意幫這個忙,特別是湯春雷。

這是個積極求進步的「大侄子」,二嬸劉芬要問他小姑姑走丟的事,湯春雷很是激

周誠正在休假中,和夏曉蘭在哪裏都能膩歪,兩人瞞著湯宏恩見了湯春雷。

「小姑姑是在天安門廣場丟的,1959年大閱兵,我父母帶小姑姑看大閱兵,天安門廣場附近滿了群眾,就是把小姑姑放在地上換手的時間,小姑姑人就不見了。那年我才一歲,二叔是十六歲,他本來也要去看大閱兵的,大閱兵前一天生病發高燒下不了床,就沒去……小姑姑是1952年生的人,走丟那年正好7歲。」

在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以前,絕大部分華國家庭都不止生養一個孩子。

有的兄弟姐妹間年紀相差大,並不僅是母親隔了多年才再次懷孕,可能是中間幾年生的孩子夭折了,本沒機會長大,年紀太小了也就不序齒了。

像湯宏恩家,他哥比他大七八歲,1959年的時候,不僅已經結婚,連兒子湯春雷都已經一歲了。

湯宏恩也是年人,最小的麼妹才7歲,比湯春雷這個當侄子的大六歲歲而已。

「那湯小姑今年也有36歲啦。」

36歲,不算老也不算很年輕,如果走丟的湯小姑順利長大人,如今也是為人妻為人母的年紀。

孩子多大不好說,得看湯小姑結婚是早是晚。

生活過得是不是困苦不重要,重要是人得活著呀,活著就是最好的結果……一個七歲的小姑娘走丟了,就算被人收養了,也怕長大過程中生病夭折,以前的醫療條件又不好!

帶孩子去看大閱兵很正常。

把7歲的麼妹弄丟……湯春雷父母的心也大的,那種人人的場合,孩子是不能撒開手的。

但弄丟了湯小姑,肯定也不是故意的,一時的大意疏忽,造了湯家很多年的憾。

可能湯宏恩自己也有自責,如果那天他沒生病,有他一起去看大閱兵,多一個人看著湯小姑,湯小姑可能就不會丟了。

這些都是夏曉蘭自己的猜測。

湯春雷抹了把眼淚,「小姑姑一丟,我們全家找,全村找,派出所也找。可大閱兵有太多群眾觀看,實在查不到小姑姑被誰帶回家了。全家找了兩個月沒消息,冬天時我就去世了,聽說死之前都閉不上眼睛,裏念叨著要把我小姑姑找回來……我母親也很是自責,家裏人一提這件事兒,就覺得是在責怪,後來這就了湯家不能提的忌。」

湯春雷還為他媽辯解了一下。

暗示他媽脾氣也不是一直這樣,是湯家發生過這樣一件不能提的往事,湯宏恩自責之餘,說不定責怪過兄嫂。嫌隙是早早就存在的,年代的「舉報」,是被人利用蠱,也是往日累積的發了。

這個湯春雷,說自己小姑走丟的事就算了,還夾雜私貨,為自己親媽洗地。

夏曉蘭在桌下周誠的手。

周誠手心,讓別表現出來。

哼,這還用誰教麼。

新婚夫妻打著眉眼司。

小兩口都有個共識,這個湯春雷不太老實呢。

當然,世上也沒有太多老實人,人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不能因為這一點,就把湯春雷當壞人。他比夏曉蘭和周誠都大幾歲,可能覺得自己社會經驗更富一點,才這些小心思,以為夏曉蘭和周誠聽不出來——也是倒霉蛋,遇到的是夏曉蘭和周誠,兩口子分開都是最強單兵,湊在一起,十個湯春雷捆在一起,都不夠這對新婚夫妻溜著玩呢!

春雷同志天真啊,竟以年齡來揣度夏曉蘭和周誠。

湯小姑走丟,已經是29年前的事了,還是國慶大閱兵。

難怪以老湯現在的地位,也找不到人。

夏曉蘭覺得,能找到人的希,還得放在湯春雷他媽上……唯二的兩個當事人,已經死了一個,還活著的就是湯春雷他媽了。

也就湯春雷他媽還記得當年的細節。

會如實說嗎?

夏曉蘭裝作不懂湯春雷的小心思:

「春雷大哥,你的意思我懂呢,能做家人是緣分,一家人有再大的矛盾畢竟也過了這麼多年,能化解開來最好。找湯小姑的事,不僅是彌補憾,通過找人的過程,也能緩和湯叔和老家那邊的關係,對不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