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重生異能 重生之實業大亨 第217章 (二合一章節)

《重生之實業大亨》 第217章 (二合一章節)

李衛東並不急於大量的採購零部件。

八八年的時候,價闖關導致全國範圍各種商品價格瘋漲,國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對整的經濟秩序進行整頓。

到了八九年的時候,國家採取了更加堅決的調控措施,對財政和信貸支出進行了雙收,管控貨幣發行,控制信貸規模,基建投資,調整經濟結構,控制居民收增長,抑制了過旺的消費需求。

這一系列措施出手之後,的確功的制止了價的上漲,幫助中國渡過了經濟比較困難的那幾年。

所以在未來的兩年,價是相對比較平穩的,採購零部件的事,也就不急於一時。

而下一次的價上漲,要等到九三年,距離現在還有四年的時間。

李衛東的接下來的計劃,是對電爐廠進行擴建。

做勞集型產業,需要一定的規模,生產規模的擴大,也可以降低生產本,當然這是建立在有效管理的基礎上。

電爐廠現在有二百五十多個工人,李衛東並不覺得靠這點人就能完四十萬臺的多士爐訂單,所以電爐廠的擴建,是勢在必行的事

李衛東打算再建幾個廠房,然後再招二百五十個工人,使得電爐廠的規模達到五百人。

製造業當中,超過三百人的企業,已經算是中等規模的企業了。

爲了擴建電爐廠,李衛東又去鎮上,把電爐廠周圍的幾畝地要了過來。

鎮上也很樂於見到電爐廠擴建,一是因爲擴建後的電爐廠,能產生更多的稅收;第二就是擴建後的電爐廠,會招募更多的工人,爲鎮上解決就業的問題。

多招聘二百五十個工人,就意味著有二百五十個家庭可以擺貧困,走向致富之路,貧對於鄉鎮一級的政府還是很重要的事,爲此鎮上也很樂於付出幾畝土地。

Advertisement

……

與此同時,高溫元件廠,郭允元正在與同行通電話。

“喂,老張,上次問你的事,有消息了麼?對,還是訂單的事?哦,你們廠沒有接到加熱棒的大訂單啊!行啊,我知道了,謝謝啊!回頭來青河,咱們好好的喝一頓。”

郭允元放下電話,長出了一口氣。

“這個李衛東,沒有去其他廠家採購加熱棒!他可真夠沉得住氣的。”郭允元自言自語的說道。

四十萬臺多士爐,至需要兩百四十萬的加熱棒,這對於任何一個生產高溫元件的廠家來說,都是一筆鉅額的大訂單。

而這種鉅額訂單,任何廠家接到,都沒有辦法進行瞞,郭允元只需要打一圈電話,便能夠知曉誰家接到了加熱棒的大單。

如今各個高溫元件的生產廠,都沒有接到加熱棒的訂單,也就意味著李衛東沒有去其他廠家購買加熱棒。

這對於郭允元而言,有好有壞,好消息是,那二百四十萬加熱棒的訂單還在。

壞消息是,李衛東那邊是真的能沉住氣,到現在也沒有妥協的意思。

“這年輕人啊,脾氣怎麼就這麼倔啊,你都拿下上億的訂單了,分給我二百多萬的利潤又能怎樣?”郭允元自言自語的說道。

就在此時,敲門聲響起,手下走了進來。

“郭總,我派人去向鎮電爐廠打探消息的人回來了。”手下開口說道。

“電爐廠那邊是什麼況?沒有我們的加熱棒,他們應該沒法繼續生產了吧?”郭允元開口問道。

手下點了點頭:“電爐廠那邊是沒有在生產,而且看這架勢,他們在這個月也沒法進行生產。”

“架勢?什麼架勢?”郭允元開口問道。

“電爐廠那邊在建廠房,向鎮幾個村去了好二百多號的壯勞力呢,再加上他們廠裡原來的工人,差不多得有四五百人在那裡忙活。我估計五月份是完不了工了。”手下開口說道。

“手裡握著四十萬臺烤麪包機的訂單不去生產,反而在建廠房,這是什麼套路?”郭允元頓時迷茫起來。

……

農村建房不需要找專業的施工隊,直接招呼一大羣農民來,就能把房子建起來。

那時候農村裡的農民,多都懂一些建築活,像是和水泥、砌磚、砌瓦、木工等等,這些工地上的活,雖然不能算是很通,但也都略懂一二。

電爐廠裡的工人,都是農民出,建築工地上的活,可難不倒他們,既然廠裡沒有生產任務,大家也樂得去工地搬磚,還能多賺一筆工資。

中國最早一代的農民工,價值觀還是樸實的,很多人只要有工作就行。進廠打工可以,下工地搬磚也行,反正都是賣勞力,只要能賺錢,本不挑活。

放在後世的話,安排流水線上的工人去搬磚,本是不可能的事,給錢也不幹!

後世那些進廠打工的小夥子們,進廠前線來了個知識競答三連問,你們工廠上夜班麼?你們工廠工多麼?你們宿舍有WIFI麼?什麼?宿舍連WIFI都沒有?找誰找誰,大爺不伺候了!走人!

……

馬忠義正在工地上監工,卻被李衛東到辦公室裡。

到了辦公室門口,馬忠義卻沒有進門,而是用巾拍打了上的塵土,同時開口衝裡面問道:“衛東,找我啥事?”

“馬哥,快進來,籤個字。”李衛東指了指面前的一份文件。

馬忠義走進屋,拿起筆了,剛要簽字,卻看到文件的標題寫著“權轉讓協議”幾個字。

馬忠義再一看容,臉頓時大變,他開口問道:“衛東,你這是什麼意思?”

“馬哥,這電爐廠也是你一點點看著建起來的,平日裡生產也全靠你張羅。這3%的份,你就收下吧!”李衛東開口說道。

“那不行,我不能要這份!這電爐廠是你掏錢建起來的,產品是你拿出來的,銷路也是你找的。算起來我什麼都沒幹,怎麼能要你的份呢?”

馬忠義搖了搖頭,接著說道:“而且你也給我發工資了,一個月好幾百快的工資,做完一批訂單還有獎金,比咱們鎮長賺的都多!我也買了托車了,家裡也配上彩電、冰箱、洗機了,我已經滿足的了。”

“馬哥,這企業經營方面,你的確是沒怎麼參與,可企業生產方面,都是靠你在維持,是這一點,你就得拿份!”李衛東開口勸道。

“這不都是我該乾的事麼!而且我馬忠義也沒啥本事,也就能管管生產了。就我乾的這點活,不值得你給我份。”馬忠義繼續拒絕道。

“馬哥,你看王凱平那邊,不也拿了3%的份麼?你平時爲廠子出的力,也不比王凱平,拿3%的份,是理所當然的。”

李衛東話音頓了頓,接著說道:“王凱平是我爸的徒弟,我拿他當兄弟,他也拿我當兄弟,我給他廠裡的孤墳,也算是有福同有難同當。

馬哥,咱們相了也有兩年的時間了吧?李衛東是把你當哥哥待的,你要是也把我李衛東當兄弟的話,就收了這3%的份!”

話到了這個份上,馬忠義只覺得心中一熱。馬忠義本來就是個重重義氣的人,既然李衛東都拿自己當兄弟了,那還有什麼可說的!

於是馬忠義拿起筆,在那份《權轉讓協議》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

……

馬忠義雖然是農民出,但絕對是這向鎮上的一號能人。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以後,李衛東發現馬忠義爲人本分,事公正,而且講義氣,工人們對馬忠義都很服氣。而馬忠義也將電爐廠管理的井井有條,能力方面是沒有問題的。

馬忠義這種格,沒辦法爲優秀的企業家,但絕對是一個好的工廠管理者。李衛東手下正缺這樣的一個人才。

就工廠的管理而言,國、歐洲和日本都有科學的管理模式,而在八九十年代,日本的企業管理是備推崇的,很多管理相關的課程,都拿日本企業的管理模式作爲案例和研究對象。

然而科學的管理,針對的都是有一定文化的工人,如果對方是文盲或者準文盲的話,所謂的發達國家先進管理方法,基本上是沒有用的。

管理一羣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民,靠的還得是馬忠義這種農村出的管理者。現階段的李衛東也不可能找到更高級的管理者。

而以當時中國的國,李衛東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都需要依靠這些文化水平不高的勞者,同樣也需要依靠馬忠義這種人來進行管理。

所以爲了企業未來的發展,李衛東也必須要將馬忠義收歸麾下。而籠絡人才的最好方法,自然就是送份。這種手段自明清時候的商號開始,已經用了好幾百年了,而且屢試不爽。

著馬忠義在《權轉讓協議》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李衛東微微一笑,開口說道;“馬哥,從現在開始,你也算是咱們廠的老闆了,這電爐廠可就了咱們自己的生意了!”

“衛東,你這話說的,把我當外人了不是?”馬忠義調侃著說道。

李衛東則接著說道:“馬哥,既然這是咱們自己的生意,那有幾句掏心窩子的話,我就在這裡說了。”

馬忠義知道李衛東要說重要的事,立刻擺出了一臉正

李衛東則接著說道;“馬哥,等新廠房建好以後,咱們廠還得招工,我已經答應鎮上了,這次招工只要向鎮各村的人,別的鎮的一概不要。你對各個村子都比較瞭解,這招工的事,還得你負責。

到時候儘量挑一些老實本分的人,文化程度低一些沒關係,只要肯聽話,賣力氣幹活就行,的咱們可不要。還有,我估計肯定有人來找你走後門的,到時候你也得把好關,真能幹活的,咱們就留下來,想來混日子的話,就趁早攆走!”

馬忠義很認真的點了點頭:“衛東,這個你放心,這十里八鄉的,我都得很,哪個村裡誰是懶漢、誰是混子,我去問一問就全知道的,到時候絕對不會讓那種濫竽充數的人進咱們廠!”

李衛東接著吩咐道:“還有一件事,以後咱們廠子的規模變大了,你一個怕是管不了方方面面,你看看老職工裡,有沒有比較機靈也能服衆的人,挑選幾個,給他們升個,讓他們給你打個下手。咱們也是時候開始建立管理團隊了。”

“行,我那裡還真有幾個合適的人選,回頭我在仔細觀察一下,挑幾個人出來。”馬忠義回答道。

……

轉眼間,就到了六月初,又到了芒種時節。

郭允元一直在等電爐廠的訂單,然而等了一個月,李衛東並沒有要妥協的跡象。

整個五月份,電爐廠一直在忙於修建新廠房,生產的事被完全拋在了一邊。

郭允元覺得,李衛東是不是忘了那四十萬臺的多士爐訂單,郭允元甚至想親自打電話,提醒一下李衛東,你那四十萬臺的多士爐,可一臺都還沒生產呢!

終於,郭允元沉不住氣了,這畢竟是二百四十萬加熱棒的訂單,拿下這筆訂單的話,夠高溫元件廠吃香喝辣好一陣子的。

於是郭允元親自來到了向鎮電爐廠。

然而電爐廠卻大門閉,裡面什麼聲音都沒有,顯得格外的安靜。

“不是說在建新廠房麼?怎麼會沒有靜?”郭允元下了車,走到大門前,過門往裡面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