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皇帝舉行早朝大朝會。
所謂大朝會,那就是朝中七品以上的員都要參加。當然,很多人都只是站班,真正能與皇帝說上話的人,一般也只是四品以上的員。
朝會開始之后,立即就有都察院左都史周致遠拱手上前一步:“皇上,臣有本啟奏。”
皇帝問道:“周卿所奏何事?”
周致遠:“皇上,前工部尚書楊建勛不學無,冒他人之功欺君,實乃膽大妄為,臣等俱以為其罪有應得。然,工部尚書之位,由工部右侍郎代之似有欠妥。一者,本朝設左右侍郎,左主,右主外,左為先,右為后,今皇上立右而棄立左,且周左侍郎并無大錯,而張右侍郎亦無大功,故臣認為,立張右侍郞代工部尚書之職尚需三思。”
周致遠剛說完,禮部尚書黎國民立即上前:“臣附議。”
接著,以前跟隨黎國民的那些人一個個上前附儀,葉小注意了一下,有戶部右侍郎祥,都察院右僉史孟賢希,這兩人都是梅立忻的嫡婿。還有一些其他員,不用想就知道,這些人都是梅派人員。
但也有大理寺左卿莫文翰,禮部左侍郎于世賢,兵部尚書顧秉義等人支持張德才代理工部尚書一職。
一時之間,雙方是槍舌劍,爭論不休。葉小都聽得有些頭痛了,皇上就可想而知了。
最后,皇帝拍了龍案,大喝一聲:“夠了,由張卿代工部尚書之職乃朕親自決定,且亦只是代任,尚無正式任命,爾等竟如此質疑于朕,是何居心?諸位大臣,如今陜西已有反賊,四川大旱,南廣蝗災。八月秋收在即,糧稅征收迫在眉睫,爾等無解決之法,無應對之策,卻在朕親自任命一名代任尚書之職一事上爭論個沒完沒了,是朕沒有這個權力,還是覺得朕剛才所說之事都不如張卿是否代任工部尚書之職重要?”
朝堂頓時雀無聲。
皇帝又道:“朕召七品以上朝皆來參加朝會,主要是議一議糧稅征收之事宜,去年因韃靼兵禍,向民間加征糧稅,今年邊疆兵禍已退,然國庫和朕的帑皆仍不充裕,諸位大臣有何良策,是繼續加征,還是給百姓減負?一起前來議議。”
禮部尚書黎國民拱手上前:“皇上,臣以為,雖然如今韃靼兵災已退,然陜西反賊又起,必須下大力氣派兵剿滅,如若不然,恐釀大禍。然兵馬,須糧草先行,既然去年因為兵禍能加征糧稅,說明我大榮百姓富庶,今秋收剛過,雖不在去年之基礎之上再加征,卻也斷不可減征,否則,剿滅反賊無糧無錢,恐大患。”
戶部尚書李向榮上前:“黎尚書所言有理,臣附議。”
這時,禮部左侍郎于世賢上前拱手道:“皇上,臣以為黎大人所言不妥,陜西有反賊,當剿之無錯,然若以此為由,仍按去年征糧,將加劇百姓荒。臣聞陜西有反賊,乃是由一群民搶奪富戶糧倉而始,而后愈演愈烈,乃至搶奪府糧倉,若是今年糧稅不能有所遞減,恐造其余地方亦生民,民一多,反賊勢必愈多,如此,反大患。”
黎國民白了于世賢一眼,這個于世賢,最近好像是專門與他這個頂頭上司扛上了。
兵部尚書顧秉義上前:“臣以為于侍郎所言極是,臣附議。”
戶部尚書李向榮沒想到最需要糧食的顧秉義反而反對征糧,不由心里十分不痛快。
你要糧要錢之時,只知道向戶部手,這些年就你們兵部花銷最大,你作為兵部尚書不幫忙爭取征糧,反而要唱反調。
于是他直接問顧秉義道:“顧大人,若是你要出兵陜西,戶部缺糧缺錢,你當如何解決?”
顧尚書道:“李大人,解決錢糧之法,不唯有加征糧稅一途,眾大臣群策群力,總能找到解決之法。如今百姓因去年加征糧稅,很多人家早已斷糧,好不容易熬到了秋收,若是再如去年一般收糧收稅,百姓見不到希,無異于是涸澤而漁,殺取卵。”
李向榮憤怒地道:“好,既然顧大人如此說了,只要能解決我們戶部和皇上帑之中所缺糧稅,我亦希能在去年之基礎上減征糧稅。皇上,不如就依顧大人所言,今天的朝會就群策群力,在減輕百姓負擔之基礎上想想如何征收錢糧。”
皇帝點了點頭道:“嗯,就依顧尚書所言,諸位大臣皆是飽學之士,想必想出一個既不用向百姓加征,又能解決朝廷之策來。有哪位卿先說?”
朝堂之上,上百員,卻再無人上前。
皇帝心想,平時這些人若是進行黨爭,那個個都是能言會道,典故、道理每人都能講一大堆,到真正要解決朝廷困難之時,卻都拿不出一個好的方案。
見沒有人回答,皇帝又說道:“剿滅陜西反賊,和如何解決糧稅都是目前之大事,諸卿若是有好的主意,能既不引起民變,又能解決糧稅之困,當屬立功,若是方法甚妙,朕可以應允加一級。”
可朝堂之上仍無人應答。
皇帝開始點名左都史周致遠:“周卿,你在彈劾員之時,思維極為敏捷,不如將這思維用于幫朝廷解決糧錢困難如何?”
這是皇帝明顯在譏諷周致遠只知道部斗爭,若是真有本事,你出個好的主意試試。
左都史是朝中言,歷史上有個不文的規定,言都是為了糾正皇帝和大臣錯誤而設的,歷代皇帝都對言尊敬有加,方顯得這個皇帝善于納諫,是個開明君主。
隨后就出現了朝堂不殺言的規矩。
所以這些言議政是最大膽的,有不人還以敢于挑皇帝的錯,皇帝改變主意為榮。
有的甚至還以死諫為榮,即他說的皇上若聽不進去,他愿意撞死于朝堂之上,以博得一個忠臣的名。
今天皇帝這樣說,明顯是有些厭煩周致遠他們這些言了。
周致遠聽到皇帝這樣一說,立即反駁皇帝道:“皇上,臣乃都察院左都史,職責便是監察百,為皇上正視聽。皇上不敢正視問題,執意任張右侍郎為代任尚書,已是不能令群臣信服,現在故意再扯上糧稅之爭扯開問題,臣以為,朝議應該一個一個解決,先談完張右侍郎代任尚書之職,再議糧稅之事。”
葉小在下面不由得好笑,這些大權在握之人,到這個時候,還在計較個人職權范圍的事,不為大局著想,還在呈口舌之爭。
不料,葉小這不經意的微笑,雖然站得很遠,仍然被皇帝看到了。
皇帝也不管周致遠了,反而看向葉小道:“營繕清吏司葉卿,朕見你似有話要說,不如前來說說你的想法如何?”
葉小沒想到皇帝突然讓他答話,只得從后面上前,拱手回答:“皇上,臣位卑言輕,豈敢妄議?”
睜開眼睛身在北宋,成為了大奸臣高太尉的兒子,幸福生活就此展開……
一朝變成三個崽崽的后娘,于靈兮也是極為無奈的。才剛嫁人就遭遇分家,這都什麼事呀?還好她早有準備,把娘家的東西都搬過來了……不過,既來之則安之,三個崽崽都很可愛,那就認真養養吧!至于孩子爹麼,她是真的不怎麼在意………
穿越成家境中落的杯具書生,外有欠債大筆,內有年幼小妹,前世為會計師的李凌想了想:種田是不可能種田的,這輩子都沒加這個天賦點,做上門女婿、給富婆當二爺模樣長得又不上檔次,只就有做生意、考科舉這種事情,才能維持得了生活的樣子。 於是,在這個魚龍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