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199章 賺錢的門路

《逃荒不慌,三歲福寶寵全家》 第199章 賺錢的門路

今日是跟凌把式的媳婦約好,給村里母驢配種的日子。

小野為一匹與眾不同的高大野驢,每日拉著車往返村里和鎮上,早就被人盯上了。

等繁重的春耕過去,就有人牽著春心漾的母驢上門借種。

謝玲花擔心小野暴躁的脾氣,傷到別人溫順的家驢,只說讓們等驢休息的時候再來。

當然,配種是有報酬的。

程小棠沒想到小野除了拉車外,還有賺錢的能力。

驚喜之余,看了眼懷里的兔子,這只五斤重的大野兔,好像也是公的。

不知道野兔和家兔,有沒有生隔離。

一進院子,就看到高大的野驢雄赳赳氣昂昂地站在院子里。自小野來到關凌村后,吃飽喝足,打架屢戰屢勝,越發驕傲起來。

凌把式家的母驢剛滿三歲,正是繁育的好時候。去年定了楓林村的一只健壯種驢,連定金都了。

然而凌把式一看到老程家的大野驢,毫不猶豫地舍棄了十文錢的定金。

驢一胎要懷一年,要配,就配最好的!

“凌嫂子等久了吧?”謝玲花放下背簍,一臉歉意地迎了上去,“昨天事太多給忘了,實在對不住。”

凌把式媳婦笑著擺擺手,“我也是剛來,不著急。”

“小棠寶是上山打獵去了?”

程小棠乖巧地點頭,“是噠,凌嬸嬸好。”

“這兔子可真是見的,棠寶果然是有個有福氣的孩子。”凌把式媳婦笑著夸道。

Advertisement

凌把式家只有兩個兒子,兒媳生的又全是孫子,一家都是鬧心的臭小子,格外稀罕糯可的棠寶。

另一家人是凌把式的親戚,也跟謝玲花約好了。

他們牽來的是一頭六歲母驢,之前生過一胎,相對比較強壯,還能給小母驢打個樣。

程老太心里沒譜,主道:“大家都是鄉親,這次就算試試,不收錢了。”

“我們也是第一次養野驢,還不知道能不能配上。”

凌把式媳婦笑呵呵道:“程大娘,您就收下吧。”

“咱們這兒的規矩都是先收錢,一次配不上再配兩次。我看這驢比一般種驢都強壯,肯定沒問題的。”

“那也用不了這麼多。”

“要的,便宜了別家有種驢的還該不高興了。”

大人們商量價錢的時候,程小棠欣驢頭囑咐道:“小野,你可要好好爭氣。”

“回頭給你買好吃的麥芽糖。”

小野像是聽懂了,尾一甩一甩的,咧出兩排齊整的大牙。

牲口配種在村里是正事,沒什麼需要避諱的。

然而程老太覺得自家孩子已經是讀書人,不適合再看這種俗的場面,就將幾個小的都趕出去玩。

剩下大人們圍著一公兩母三頭驢子,一邊觀察,一邊流。

要是能順利配上種,小野作為方圓百里最強壯的公驢,未來就能賺源源不斷的錢。

算起來,可不比一個年男丁

程小棠不由得想起當初送給盧縣令的七頭野驢,不知有幾頭是公驢,說不定已經被收割掉繁衍的能力。

太可惜了。

兄妹三人慢悠悠地溜達著,分彼此這些天的經歷。

一想到明天又要去學堂,程天壽就覺得頭疼。

他在丙班是到了幾個新朋友,可讀書哪有上山下水好玩。

九曲河的水比臘月時漲了許多,沒有大人在,程天壽也不敢帶著妹妹靠近,否則不了一頓胖揍。

“二哥,你什麼時候能長高啊?”程天壽嘆氣。

要是大哥在就好了。

程天祿瞅了一眼小弟,淡淡道:“在你長高之前。”

“我以后肯定比你高!”程天壽信心滿滿,“娘說了,吃得多才長得高。”

程小棠深以為然,“二哥,你現在是長的關鍵時刻,不能再瘦了。以后要是比我矮,就找不到媳婦啦。”

程天祿好笑地妹妹的臉,“你能長多高?”

“肯定比三嬸高一個頭。”程小棠哼道。

程天壽嘿嘿笑,“一定可以的。”

“確實。”程天祿也很認可,毫不覺得拿三嬸做例子有什麼問題。

長者不尊,就不配獲得敬重。

兄妹三人溜達著,就溜達到了棠寶那塊荒地上。

雖然暫時只開出了三分大,也是正經跟府報備過的,不管種什麼,五年都免稅。

按照農村開荒的習慣,里面被種上了能養地的大豆。

“豆子發芽啦!”程天壽開心地著綠油油的葉子,發現有長得不一樣的,“咦,這個是不是雜草啊?”

“不要拔!”程小棠嚇了一跳,立即出聲制止。

“好,棠寶說不拔就不拔。”程天壽從善如流,轉而捉起蟲子,“葉子這麼大,說不定會長特別大的豆子。”

不得不說,程天壽不經意間,真相了。

那幾株與眾不同的綠苗,就是程小棠埋進去的土豆。只等著后挖出來,驚艷所有人。

對種地了解太,即便手上著不種子,也不舍得拿良田做實驗。

倒是土豆,程小棠因為特別喜歡吃,有些淺顯的了解。

不需要多沃的地,無需心照顧,只要在苗時期保證水分就能收獲,是非常懂事的糧食。

當然,若是想高產的話,料也不可或缺。

在古代,開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很多由于各種原因失地的農民,寧愿去當地主家的佃農,都不愿意開荒,就是因為養地比開荒更耗費心力。

主要是缺一樣最重要的東西——化

在沒有化工技況下,農民們施主要用的是還是糞和泥土及草木灰制料。

而如今糧食畝產低,平均四五畝地只夠養活一個人。

像崔縣令安置難民的政策,一個年男丁分到二十畝地,就是按照一家人的口糧來制定的。

這還是老天賞臉,糧食收的況下,才能讓全家吃飽飯。

人都不夠吃的時候,就更沒有余糧養鴨豬,漚的原料就很有限。

這就形了惡循環的困局:

地不夠導致糧食不夠吃,糧食不夠吃就沒有多余的料,以至于荒地沒人開墾。

程小棠托著下蹲在田埂上,在腦海中搜索出荒養田的工。能提高效率,節省人力,卻解決不了料的核心問題。

書到用時方恨

程小棠原本以為有金手指在,就能輕松地走上人生巔峰。

結果一到實踐的時候,就發現要吃飽飯不難,想帶著全家發家致富,是挑戰。

想到這里,程小棠靈一閃,試著在系統商城里搜索《永樂大典》。

果然,出現了悉的提示音。

【當前商城不支持兌換該品,請開啟四級商城】

四級商城,提供的就是珍貴的書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