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了乾清宮,朱翊鈞也在琢磨關於開藩的問題,實在是花錢太多了。這件事不理,遲早是要出問題的。
“看來真的要了!”
反正自己也要,遲早的問題而已,現在王錫爵既然提出來了,那就正好讓他去持。無論是背鍋也好,還是主持也好,王錫爵都是一個不錯的人選。
說實話,對於王錫爵這個人,朱翊鈞之前關注的並不多。
不過朱翊鈞也知道,王錫爵蹦出來,這代表著朝堂上新一的人事鬥爭要開始了。
現在在位置上的六部尚書,說實話做的夠久了,雖然他們都做的不錯,可是下面還有不人等著接班啊!你們不挪窩,下面的人上不來啊!
朱翊鈞有些無奈的了額頭,這件事顯然更麻煩。
事實上對於大明現在的中樞班子,朱翊鈞是滿意的,貿然起來,不利於後面的改革。琢磨了一會兒,朱翊鈞覺得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需要自己引導啊!
“那就先從這個王錫爵開始吧!”朱翊鈞打定了主意之後,便不再去琢磨這件事了。
“皇爺,潞王殿下求見!”張和從外面走了進來,躬道。
潞王來了?
這消息傳的還真是快!
略微有些慨,朱翊鈞擺了擺手道:“讓他進來吧!”
時間不長,朱翊鏐就從外面走了進來。
看著朱翊鏐,朱翊鈞忍不住暗歎,自己剛剛穿越過來的時候,朱翊鏐還是一個流著鼻涕泡的小屁孩,現在也長大了。十六歲的朱翊鏐,已經有幾分年的氣度了。
“臣弟見過皇兄!”朱翊鏐給朱翊鈞行禮道。
“免禮吧!”朱翊鈞笑著擺手道:“你我兄弟就不用這麼客氣了,坐下說!”
朱翊鏐點了點頭,隨後在椅子上坐了下來,也沒有繞彎子,直接開口說道:“臣弟聽說朝廷上有大臣建議開藩?”
事實上對於開藩,朱翊鏐真的是舉雙手雙腳贊。
這一世的朱翊鏐不是前世的朱翊鏐,從小在學宮裡面廝混,不但練就了壯實的魄,同時也對戰陣之事非常的興趣。想到自己被關在王府裡面,連出城都不行,他的心裡面異常的煩躁。
現在有人建議開藩,他真的是喜出外。
如果真的開了藩,那自己就不用出京了,真的是好事。
不過朱翊鏐也知道,這件事需要皇兄做決定,自己不能表現的太過熱心,而且不能讓皇兄以爲這是自己攛掇的,也不能讓皇兄以爲自己有其他的圖謀啊!
對於自己的這位皇兄,朱翊鏐真的是畏懼到了骨子裡面,這是從小在他影下長大留下的畏懼。
“是啊!”朱翊鈞點了點頭,隨即笑著說道:“皇弟有想法?”
聽了這話,朱翊鏐連忙搖頭:“臣弟也是剛剛聽說這件事,至於想法,臣弟沒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無論是藩王也好,宗室也好,也都是皇兄的臣子。”
朱翊鏐臉上的表非常的嚴肅,也很認真。
看了一眼朱翊鏐,朱翊鈞笑了笑,也沒去穿他,事實上對於朱翊鏐的想法,朱翊鈞在清楚不過了。反正他肯定是不想去就藩的,說起來,換自己,自己也不想去。
天下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那你覺得該不該開藩?”朱翊鈞也來了興趣,笑著對朱翊鈞問道,這算不算哥哥的惡趣味?
朱翊鏐一愣,連忙說道:“這種大事豈是臣弟能參與的,開與不開,還需皇兄一言而決。”
朱翊鈞也知道,朱翊鏐是不敢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的。在不知道自己的想法之前,他是不敢說的,這也不能怪他。嘆了一口氣,朱翊鈞突然有些興致懶散。
“皇爺,太后請皇爺去慈寧宮!”這個時候,張宏從外面走了進來,躬道。
這兩年張宏老的厲害,雖然頂著司禮監張印太監的職位,可是他不怎麼管事,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伺候李太后。到前邊來,大部分時候也是爲了替李太后傳話的。
聽了張宏的話,朱翊鈞苦笑,果然還是驚了李太后了。
這件事如果說誰最關心,估計就是李太后了。
老太太現在關心的事不多,朝政也不過問,重點就兩個,一個是盯著朱翊鈞生兒子,另外一個就是他的老兒子。說白了,注意力全都在兒子的上。
原本兒子就藩,這輩子估計都不能再見了,現在有人倡議開藩,那兒子豈不是不用離開自己邊了。這個吸引力實在是太大了,李太后也坐不住了。
“走吧!”朱翊鈞站起子,對朱翊鏐說道:“咱們一起去看看。”
對於朱翊鈞來說,這件事也好對付,反正他已經打算開藩了,給李太后一顆安心丸也不是不可以。朱翊鏐不就藩還有一個好,那就是省錢。
歷史上朱翊鏐大婚就花了白銀一百多萬兩,有記載整個京城的珠寶都被買空了。
爲朱翊鏐建造路王府,又花費了七十萬兩白銀,歷時四年,整個王府建築羣規模宏大、雄偉壯麗,坐落於汲縣城的東半部。安家費又給了三十萬兩,土地給了四萬畝。
安排一個潞王,花費了小三百萬兩,想到這個花費,朱翊鈞一陣陣的疼。
朱翊鈞兩兄弟來到慈寧宮的時候,李太后已經命人擺上了酒宴,看樣子是一副吃家宴的架勢了。兩兄弟見過禮之後,便座,陪著李太后吃飯。
“皇兒,哀家聽說朝廷有人建議開藩?”李太后見氣氛緩和了下來,便開口問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恭敬的說道:“回母后,朝臣的確有這樣的建議!”說著朱翊鈞就把王錫爵的話重複了一遍:“以朝廷的歲,再過些年估計就養不起宗室了。”
李太后出農家,是泥瓦匠的兒,對於錢很敏,聽到這麼多,也有些吃驚。
“原來如此,那開藩也是有些道理的。”李太后點頭道:“不知皇兒打算如何置?”
“兒臣現在也沒想好,聽聽大臣們怎麼說吧!”朱翊鈞笑了笑說道:“不過兒臣倒是傾向於開藩的,畢竟朝廷每年這麼一大筆支出,也的確是有些爲難了。”
聽了朱翊鈞這麼說,李太后點了點頭:“開藩也好,免得哀家要承骨分離之苦。”
朱翊鈞苦笑,李太后如此直接,無非就是表明他的態度,給自己施。朱翊鈞不想到了王錫爵,那個老貨估計就是算準了這一點,利用這一點來推開藩。
事實上王錫爵的出發點是好的,不過他可能也覺得沒什麼把握,但是選擇這個機會功率就大增啊!
“是,兒臣會仔細考慮的!”朱翊鈞點頭道。
雖然心裡面已經打算開藩了,可是總不能現在就表態啊!剛剛早朝還說閣部議,現在就表態,這樣不好。不過朱翊鈞也在言語中了,自己是願意開藩的。
雖然沒有得到肯定的答覆,不過李太后對於兒子的答覆還算滿意,家宴的氣氛也就輕鬆了下來。
在朱翊鈞吃家宴的時候,歸化城,戚繼也在吃請。請吃飯的不是別人,正是三娘子。
三娘子請戚繼的目的也很簡單,那就是商量朝見的事。在知道自己不去不行的況下,三娘子對進京朝見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本就喜歡漢家文化,自然想去大明的京城看一看了。
要知道三娘子喜歡漢家服飾,在瓦剌也是有名的。
以前就有傳聞,如果在歸化城遇到著華貴漢家服飾子,必然是三娘子無疑。
三娘子這邊想去,戚繼這邊誠心相邀,自然談的就非常融洽。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戚繼放下酒杯,看著三娘子道:“夫人,臣聽說瓦剌子甚?”
在場的人一愣,誰也沒想到戚繼會冒出這麼一句話來。
跟隨戚繼一起來的劉綎和吳惟英也沒想到,自家大帥這是喝多了嗎?
三娘子微微愣神之後就笑了:“我瓦剌子麗者甚多,戚將軍喜歡?我瓦剌子也喜歡戚將軍這樣的英雄人,如果戚將軍願意,可以在瓦剌娶一門親。”
對於和戚繼聯姻,三娘子還是很願意的,畢竟戚繼明顯是大明軍方的實權派啊!
聽了三年子的話,明朝將的臉就是一遍,這不是搶個人回去,這是結親!如果戚繼擅自與瓦剌結親,那回去之後麻煩就大了。
“夫人誤會了,臣家有妻,夫妻甚篤,臣斷無納妾的念想。”
看著戚繼一本正經的樣子,明朝這邊將軍就不了了,連忙捂住,生怕自己笑出聲來。戚繼納妾的事在軍中誰不知道,家有悍妻之名更是傳遍了大明瞭。
見名將各個神怪異,三娘子有些不明所以,這是怎麼了?怎麼都這個表?
戚繼回頭瞪了一眼自己的手下,然後有些尷尬的轉回頭道:“夫人,戚某的意思是這一次夫人去京城朝見陛下,可以帶著幾個瓦剌子同去的。”
睜開眼睛身在北宋,成為了大奸臣高太尉的兒子,幸福生活就此展開……
一朝變成三個崽崽的后娘,于靈兮也是極為無奈的。才剛嫁人就遭遇分家,這都什麼事呀?還好她早有準備,把娘家的東西都搬過來了……不過,既來之則安之,三個崽崽都很可愛,那就認真養養吧!至于孩子爹麼,她是真的不怎麼在意………
穿越成家境中落的杯具書生,外有欠債大筆,內有年幼小妹,前世為會計師的李凌想了想:種田是不可能種田的,這輩子都沒加這個天賦點,做上門女婿、給富婆當二爺模樣長得又不上檔次,只就有做生意、考科舉這種事情,才能維持得了生活的樣子。 於是,在這個魚龍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