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獨占金枝 第360章 仿(六K+)

《獨占金枝》 第360章 仿(六K+)

三十多封……這個數目讓姜韶也不由一愣:這江南道以及楊衍邊到底有多季崇言的人?他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在楊衍邊放人的?

在楊衍這樣生多疑的人邊放人且不被發現絕不是短短半年一年就能夠做到的。畢竟楊衍這樣的人不會隨意對來自己邊時日尚短的人卸下心房。

彼時楊衍遠在江南道,季崇言這個天子近臣則在長安城做陛下最疼的親侄子,兩者相隔可謂天各一方,明面之上也毫無集。如此的話,季崇言為什麼會突然關注起楊衍來?

腦海中一瞬閃過諸多疑問,姜韶下意識的看向季崇言。他目清亮的看著,含笑問道:“姜四小姐,這些可夠?”

姜韶點頭:夠了,足夠了,若是三十多封信中還找不出其中的問題,那便是更多也沒用了。

將匣子里的信搬了出來,看了看日期,最早的一封是今年年初的時候,楊衍剛去長安城的時候寄回給家中的家書。

季崇言這個匣子的主人自然是早已看過這些信了,眼下正幫著姜韶將每封信與信封分拆開來依次在桌上排開。

方才孩子試墨時也是這樣的作,依次排開,一目了然,并不會因為繁雜而看的眼花繚,相反只會讓看的更清楚。

姜韶將手里試好的墨暫且放在了一旁。

林彥見狀便順口問了一句:“怎麼樣?姜四小姐試完了嗎?”

姜韶點頭“嗯”了一聲,指著試好的墨對林彥道:“你看,這是不是同楊家眷的字條一樣了?”

不等林彥開口,季崇言便道:“是一樣。”

林彥:“……”他可以說實話嗎?看不出來!在他看來,這些都是一個樣的。

或許他就是如楊家眷這樣的普通人,這些墨在他看來都差不多,都是黑的。

Advertisement

不過不管如何,姜四小姐和崇言說是就是吧!反正對楊家下手的“主謀”是他二位,想來不會拿這種事開玩笑。

不過晃個神的工夫,那廂的兩位已經開始對著桌上依次排開的信和信封看了起來。

片刻之后,季崇言開口道:“楊家眷都是普通人,楊衍不會給們出太難的難題。”

“信封之上沒有做什麼手腳,”孩子聞言跟著點了下頭,說道,“如果是我,信封接到的人有不,未免麻煩,我也不會在信封上做手腳。”

季崇言“嗯”了一聲,目落到了信的容之上:“這些信的字數并無規律,有長有短,同寄出收到的日子也毫無關系。”

作為匣子的主人,季崇言早將這些信研究過了。

姜韶看向季崇言,沒有出聲打斷他的話,認真的聽著。

孩子來的目而堅定,季崇言抬頭與對視:“字數上應當沒有問題,所以若是有問題的話那就一定是在楊衍的家書寫法之上了。”

“楊衍是個善言之人,文才過人,前朝連中三元的文章直至如今仍然掛在國子監的學堂之外。”季崇言說到這里,頓了一頓,對姜韶道,“他很會寫文章。”

孩子似是已然明白了他的意思,抿莞爾:“所以,一個很會寫文章的人表達自己意思的方法有很多種。”

這般的對話實在是人心里暢快,季崇言聞言眼里也浮現出了一笑意,對孩子說道:“我不太擅長作詩,不過五言絕句、七言律詩這些詩詞歌賦中的規矩我還是懂的。楊衍在外楊大人這個份要遠遠高于其他的份,可在未仕之前,他的五絕七律據聞寫的很是不錯。”

這一點,姜韶也有所耳聞:不過這耳聞倒不是前朝作為江小姐時聽聞的,彼時對這個前朝大靖連中三元的狀元才子并沒有什麼太大的關注,便是知道了也只慨一聲“這人有些生不逢時”了,畢竟彼時前朝大靖的天子是暴君,才不才的也沒太大的用了。

除此之外,所謂百姓沿路撒花旁觀的狀元才子雖然厲害,可作為江小姐,雖然對江公那個生父沒什麼印象了,可那萬卷藏書以及江公的傳聞聽了太多了。

楊衍再厲害,彼時名也遠不及江公,更何況江公又驟然逝世于名盛之時,這樣難再得的名士更是讓他盛名無兩,以至于連中三元的才子在看來也不過爾爾。

姜韶于詩詞之上始終屬于外行,不過這的原主——那個胖乎乎天真純善的孩子卻是格外有天賦:收集了不楊衍寫過的五絕七律,給出過評價:“楊三元”的文才斐然。

楊衍因為連中三元,有個“楊三元”的外號。

當然,文采斐然的“楊三元”后來用權勢為兒楊唯嫻庇護“欺負”了孩子賭氣一般在那些收集的楊衍的詩句之上劃的七八糟。不過即便畫的七八糟,那些詩詞并沒有“遭罪”,是以還是能清楚的看到楊衍那些詩詞的。

孩子拿起第一封信道:“此信寄出時是二月初五,這封信里五字短句有兩句,七字短句有五句。”

一旁看著姜韶同季崇言說話的林彥這才恍然回過神來:“難道是信里的五字短句是月份,七字短句是日子,若是數目皆對得上,那便是楊衍所寫?”

孩子含笑點頭道:“應當就是如此。如果一封是巧合、兩封也可能是巧合,甚至三封、四封都有可能是巧合,可若是所有信中‘五絕七律’都能與日期對得上,那就絕對不會是巧合了。”

林彥:“……”

還不待他開口,那廂隔著長桌說話的兩人再次開口了。

“楊衍想到的這個方法其實很厲害!”孩子垂眸看著桌上的信,忍不住慨,“能把書信容同‘五絕七律’如此結合起來寫起來不突兀的實在不簡單。”

“其次,數五字短句和七字短句于楊家眷而言很容易做到。”季崇言接話道。

林彥這才找到了話的時候,連忙說道:“不錯,楊衍確實厲害,不過你二人也不差。”

這麼刁鉆的法子他一時半會兒是想不到的,而且……他看向那里隔著長桌不自覺的靠向對方的兩人,忍不住角:他同崇言那麼多年的了,還是頭一回說正事的時候有種自己被“排到外頭”去了的覺。

那兩人一句接一句的,他本無話。

原本他還以為這世上除了自己之外鮮有人能跟得上崇言這般想法稀奇古怪的人,眼下才發現還當真有。

楊衍同楊家眷的家書來往方法既然找到了,那眼下就是要回信了。

要不突兀的用楊衍的口吻來回信,還要恰到好的摻“五絕七律”的短句,這也不容易吧!

那廂旁人不進話的兩人也在此時再次開口了。

“那這楊老夫人的信你來回還是我來回?”季崇言開口問道。

姜韶想了想看過的季崇言寫的東西,認真道:“我來吧!畢竟我是才……”

“噗!”正認真想辦法的林彥沒料到孩子會突然來了這麼一句,才口的茶水險些沒噴出來。

那廂半點不像開玩笑的樣子說話的孩子朝他笑了笑,繼而收了笑,繼續認真的對季崇言道:“我是才,你若是信我,這信便由我來回如何?”

“好。”季崇言想也不想便點頭應了下來。

這般好說話的崇言當真是前所未見。

出去買文砂紙的的盧也在此時帶著紙回來了,孩子便干脆走到另一旁的書桌前,從那也不知道裝了多東西的匣子里取出一罐膏藥,開始粘合松刀紙和文砂紙。

粘合紙張這種事在模仿字跡、用楊衍口吻來回信以及摻雜“五絕七律”這些要求之下顯然已是最簡單的了。

林彥在一旁站了片刻之后,默了默,問孩子要了一罐膏藥試著粘合了起來。

只是即便是以為的最簡單的事,當真做起來才發現此事委實是個細致活,林彥垂眸認真的學著孩子刷膏藥粘紙……呃,第一張就歪了。

看著自己歪了的紙,他還是頭一回發現自己的手一點都不靈巧的。自己歪紙的工夫,那廂的孩子卻已經粘好了兩張。

紙張鋪開,粘合,再鋪開,一氣呵,看著當真簡單的很,可做起來,卻好似沒有那般簡單。林彥默了默,沒有再浪費紙張,而是走到季崇言旁看季崇言一邊磨墨一邊同孩子說話。

“姜四小姐近些時日可好?”

孩子點頭,手里紙的速度不急不緩,沒有浪費一張,道:“還不錯,家里的長輩近些時日有些鬧脾氣,不過問題不大。”

嗯,寶陵的事崇言日日都會關注的,是以林彥也是知曉的。

問題確實不大,都關進去了,確實不大!林彥角,瞥向一旁一手拎起袖子緩緩磨墨的季崇言:愈發覺得此時的崇言有點紅袖添香,哦不,是藍袖添香的味道了。

說話的工夫,孩子手頭的一沓紙已經粘完了,將手里的工推到一旁,取出最先粘合好的一張紙放到自己的面前,挑了一支狼毫沾著崇言磨得墨開始回信。

林彥是看到過孩子的字的:確實頗應的上“才”的名頭,有子的清秀其卻自有一番字骨,聽聞東平伯如命,為搜羅了不名家字帖,孩子的字應當是習自那些字帖。

就照品來看,東平伯那些字帖的錢可沒白花。

不過眼下落筆的第一個字卻與原先的清秀字骨截然不同,字跡風格多變詭譎,乍看似,細看卻自有一番韻味。

這字跡……不就是楊衍那一手“石”

楊衍本人便是個會多種字的書畫“高手”,寫于奏本之上,日常出現在人前的是一種,家書上的又是另一種。

林彥神驚異的看著認真寫字的孩子,下意識的看了眼一旁的季崇言:還是那樣一如既往的含笑欣賞,沒有半點異

若不是這些天崇言一直同自己呆在一起,他都要忍不住懷疑面前這個季崇言芯子里是不是換了個人了?

這是崇言?他還記得幾年前有一回自己那老上峰紀峰翻了本不知哪里的字帖,一時間上了頭,便嘗試著用里頭的字寫了封信與他,結果崇言看到了,當即拿了信便同他一道堵住了“可疑”的紀大人,“追問”了好一番,才把被問出了一頭冷汗的紀大人給放了。

仿佛察覺到了林彥驚異的目,季崇言笑著對他解釋道:“姜四小姐是才,會一點這個也沒什麼奇怪的。”

林彥:“……”

楊衍自創的“石”可不易模仿,可眼下姜四小姐……好吧!誠如崇言所言,才嘛,會一點也不奇怪。

“楊家那里有需要,姜四小姐可以來晏城尋我。”季崇言接著說道。

這算是一個承諾了,孩子垂著的眼睫,手中寫信的速度不變,眼瞼卻抬了抬,頓了頓,問他:“晏城近些時日不忙嗎?”

“不忙,”季崇言手里磨墨的速度也沒有任何變化,笑著同閑聊,“我和林彥近些時日在釣魚。”

釣魚?林彥看向季崇言:他怎麼不知道?釣什麼……呃,不對,確實是在釣魚,不過這條魚大的很,是方家藏在背后的

“那釣上來的魚季世子準備怎麼辦?”孩子手中寫信的速度仍然沒有任何改變,兩人仿佛只是再尋常不過的在閑聊,“養著?還是放了?又或者燒了吃?”

季崇言注視著低頭認真寫信的孩子,目沒有片刻移開,頓了頓猜到:“我眼下也不知道。不如先看看釣上來的魚是適合養著還是吃了吧!”

孩子“嗯”了一聲,沒有多說。

季崇言便又道:“不過做魚這種事還是姜四小姐擅長,我在京城找遍了食肆酒樓都沒找到合心意的,姜四小姐若是喜歡,給你也可以。”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