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朕的皇後是顏狗 第363章 巧言難釋疑

《朕的皇後是顏狗》 第363章 巧言難釋疑

太後揮了揮手,一個穿棗紅子被推了上來。薑冬定睛一看,那子雖然頭發淩,臉慘白,但還是一眼認出是彩雲。

太後道:“這個宮,你還記得吧?”

薑冬緩緩道:“是太後娘娘送給華公主的陪嫁,後來華又將送給我做婢子。太安城之失了蹤跡,怎麽如今竟會在太後手中?瞧形容憔悴淒慘,莫不是了什麽酷刑?”

太後搖了搖頭,臉上含著淡淡笑意,“並沒有誰給酷刑,這孩子死裏逃生倒是真的。在你邊服侍了幾個月,至於你究竟是誰,倒是可以做個見證。”

薑冬直到此時才覺得略有些麻煩,但還是麵不改地笑了一下,“我是先帝嫡,逝太後的親這個隻服侍我幾個月的丫鬟,難道還要能做什麽見證嗎?”

太後瞥了瑟瑟發抖的彩雲一眼,“你說公主言行荒誕,常有奇言怪語,可是當真?”

彩雲伏在地上,聲地道:“回太後娘娘,奴婢服侍公主時,暗中打量公主,確有諸多行為令人費解。”

薑冬冷冷道:“究竟有什麽令人費解的,彩雲,你可要說仔細了。”

太後道:“鎮國公主不必急著震懾這小小婢子。本宮且問你,有一種‘麻將’的青州棋牌,你傳授給了這小婢子,你可承認。”

薑冬見了彩雲心裏就在打鼓,猜到太後十有八九要提到麻將遊戲。沒辦法,這是造的孽,實在推托不得,因為據所知,太安城中已經流傳開了麻將,又名青州方塊、公主棋。

是本朝麻將開山鼻祖這件事,是無論如何都逃不掉的了。

Advertisement

太後得意一笑,“不說話,就是承認了。”

薑冬歎道:“確實是我傳出來的,不過這又說明了什麽呢?”

太後朗聲道:“本宮記得,你在來儀宮教哀家此等遊戲的時候,說是出自青州。你還記得吧?”

薑冬點點頭,破罐子破摔,“記得啊,怎麽了呢?”

太後眼中的得意笑意越發濃鬱,“可是哀家派人查訪,青州卻並無此等遊戲,如此前後矛盾,可見你本就不是青州人!”

薑冬嗬嗬一笑,“太後怎麽如此肯定青州並沒有這種遊戲?太後又查出何有這種遊戲了嗎?”

太後看向薑冬,“哀家派去的人在青州走街串巷查訪月餘,莫說那些年紀小的,就算是上了年紀的耄耋老翁,也沒有一個人通此棋牌遊戲。哀家便能肯定,你在撒謊!”

薑冬“哦”了一聲,半響,才道:“太後隻回答了兒臣的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呢?”

太後微微皺眉,沉聲道:“天下之大,本宮尚未查出麻將是出自何,但肯定不在青州,就足以說明你的份是假的。”

薑冬冷笑了一聲,指了指自己,慢悠悠道:“兒臣說麻將出自青州,並沒有撒謊。因為這種遊戲是一位教書先生琢磨出來的,那位先生窮困潦倒,死前教給兒臣。青州並無第二人得知。”

當初薑冬教皇後青州棋牌的時候,確實提過一,說是教書先生傳雲雲。在薑冬的記憶中,原主在青州的確曾與一名教書先生習字讀書。那先生孑然一,並無親朋好友,最後死在一個寒冷的冬夜。

太後沉聲道:“休要狡辯,教書先生怎麽可能琢磨出如此複雜的遊戲!”

薑冬道:“太後是不是對教書先生有什麽誤解啊?難道讀書人就隻會做些酸腐文章,滿腹經綸卻隻會紙上談兵?”

這句話,將在場的國子監群儒都罵了,當場就有幾人然變,被薑冬邊站著的重瞳輕飄飄掃了一眼,繼而皆是敢怒不敢言。

薑冬繼續道:“太後娘娘說兒臣並非是青州人,卻說不出兒臣究竟是來自哪裏。算不上是證據確鑿。而且,就算兒臣真的不出自青州,但與兒臣是否是李朝脈,有什麽必然的關聯嗎?”

太後微微皺眉,薑冬繼續道:“我若沒記錯的話,太後娘娘初次見我,神態間像是見到了一位故人。想必是我與逝太後容貌相像的緣故。如今,潼川還有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見過逝太後的尊容,兒臣可以將那些前輩請來,看看兒臣是否與逝太後相像,好太後安心。”

太後厲聲道:“世人相像,並不稀奇,你就是憑借這一點蒙蔽先皇的!既非是出自青州,言行舉止又如此詭異,定有蹊蹺。”

薑冬微頓了頓,腦子飛轉急想對策,胡攪蠻纏,皇後也是胡攪蠻纏。眼看拿不出證據自圓其說,那太後步步,漸漸要占了上風。寧雙照又來了一棒子,“久聞公主殿下言行舉止不同於常人,常有稀奇古怪之言,離經叛道之行,令人防不勝防,不知是什麽緣故啊?”

此時,文淵閣的門忽然吱呀一聲被推開了,宋修臣從門走了出來。薑冬心中猛地一鬆,又猛地一

鬆是因為看見了宋修臣,,則是看見門一個悉的影子,一閃而過。

那人戴著鬥笠,是陵餘。難道剛才陵餘在裏麵?薑冬深深皺起眉,宋修臣沒有及時出來,並不是在思考對策或者煩不勝煩,而是被陵餘扯住了?

宋修臣手中捧著三個卷軸,輕淡的目在國子監老祭酒、寧遠侯、太後、寧雙照的臉上輕飄飄地依次掃過,最後落在了薑冬的臉上。

薑冬被他看得心中頓時一安。原本有些嘈雜的環境,在宋修臣踏出門檻的那一瞬間,就徹底安靜下來了。

誰都不願意做出頭鳥,寧遠侯和寧小姐是支持宋修臣稱帝的那一派,所以不會說一句兌宋修臣的言語,頂多是他廢公主。

而國子監群儒雖然群激憤,但真的見了宋修臣,見他隻是一派溫雅恭謙地走出來,他們就慫了。連之前那位囂讓宋修臣以死謝罪的老儒生臉上也有了閃躲之意。

於是,就隻有太後開口了,道:“宋修臣,你終於肯出來了,是自戕謝罪的嗎?”

很很明白,要薑冬,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折了宋修臣。

但宋修臣並沒有這麽好折的,他不卑不道:“微臣出來,想給太後看一樣東西,以打消太後心中的疑慮。”

說著,將一幅已經有些泛黃的長卷打開,眾人長脖子瞇眼一眼,那長卷之上畫著一個襦人,於雨中拈花而立,段婀娜,神卻清冷如霜。

卷尾提了一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說實話,畫卷上的人與薑冬隻有七分神似。就在薑冬覺得可能沒有什麽說服力的時候,人群中發了一聲聲驚歎,“這不就是鎮國長公主嗎?”

“是啊,簡直一模一樣!”

“不過看這畫卷紙張泛黃,想來年代久遠,畫上子是誰啊?”

薑冬:“…………”這尼瑪是怎麽看出一模一樣的,這個神級狗表示看不出來,不過當然不會腦子被驢踢了說不像。

站在宋修臣側的老儒生盯著那卷尾題詩,神微愣。宋修臣溫言道:“祭酒大人,這題詩是先皇親筆,沒錯吧?”

那祭酒大人點了點頭,淒然歎道:“是先皇親筆,是先皇親筆!唉,為了這子,先皇……”說不下去了,竟是哽咽難言。

宋修臣看向臉更加複雜的太後,“太後應該很悉這幅畫,先皇將此畫懸於寢宮牆上,睹思人。此畫中人,娘娘雖然未曾親眼得見,但一定是認識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