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農門有喜:拐個王爺來種田 第259章請先生

《農門有喜:拐個王爺來種田》 第259章請先生

第259章請先生

這大好的春日,不幹活,吃啥喝啥?

挖了一會兒蚯蚓,腳蹲麻了,站起,抬眼,就瞅見天邊那紅艷似火的晚霞。

景難負,人恩難消啊……」周桂蘭想到徐常林的作,搖了搖頭,再次地下子,換了個地方,繼續挖蚯蚓。

日子總是快,一轉眼,已經兩個月過去了。

周開枝一家子已經搬到家裡來住,幾個小些的孩子幫著小包去外頭挖蚯蚓,順帶把羊羔趕出去吃草,回來時還能挖不的草回來給豬吃。

徐常林和周開枝負擔起了主要的養工作,時不時還得清理豬圈啥的,還將整個院子都種了不的菜,在周桂蘭的強烈要求下,竹屋後頭全種上了甜象草。

而周桂蘭每日的任務,那就是曬太

兩個月下來,覺自個兒要生鏽了,除了坐著曬太,就是站著曬太,偶爾不住了,就在院子裡走。再來,就是喝葯,一天喝三四碗苦藥,還得老太太親自熬。

最要的,是連做飯的權利也被剝奪了,這些人瞅著,就好似看著犯人似的。

既然周桂蘭不能做飯,這做飯的事兒自然就落到了周開枝的頭上。可惜周開枝也是個節省慣了的,所有菜都是在鍋裡煮一煮,加幾粒鹽,最多幾滴油。

Advertisement

周桂蘭覺著這日子沒法兒過了,每回周開枝做飯,就搶著做,最後周開枝為了子,不得已,慢慢把油加多了寫,這菜才稍微有了些滋味。

轉眼,就到了六月了,這天兒已經熱得不行了,村裡人又要忙著割水田裡的稻米了。

那劉艾再次上門了,不好意思地問周桂蘭還要不要書。

周桂蘭也不再拖了,趁著徐常林不在家,趕忙下了山,去看了劉秀才,見他坐在門口洗碗,看來是吃過飯了。

「劉秀才子咋樣了?」周桂蘭笑著打招呼。

那劉秀才瞅見是周桂蘭,趕忙站了起來,手都不曉得往哪兒放:「好多了好多了,多虧了桂蘭你了,要不我們父子去年冬天就都死了。」

「你不用謝我,這是你自個兒的書換來的。」周桂蘭笑著應了一句。

劉秀才自然又是謝了幾句,隻是每一句都是激。

周桂蘭這三個月,一直都在跟著劉秀纔打道,也把這劉秀才的品行都清楚了。這劉秀才本名劉高,除了讀書有些寫迂腐之外,其餘的倒都不錯。

想到自個兒的打算,當下就開口說出了自個兒的來意:「劉秀才,你這家裡沒糧食了是不?」

說到這事兒,劉高的臉就有些僵,隨即嘆了口氣,搖了搖頭:「春耕我又病倒了,如今這到了收時,這是一點兒糧食也得不到……」

還有話他沒說,從去年到今年,這家裡的書都被劉艾拿著去換了糧食,他們才能不至於死,可這家裡也沒書了,到冬天可如何是好?

想到這兒,他又連著咳嗽了好幾聲。

旁邊兒的劉艾瞅著他爹咳嗽了,趕幫著他爹順背。

瞅著他這模樣,再想到王大夫說往後劉秀才就是的模板,就忍不住打了個哆嗦。當下下定決心,就是再難喝的葯也要乖乖喝,每天也要好好曬太,好好彈。

「劉秀才,這商人有商道,莊稼人有莊稼人的道,自然,這讀書人也有讀書人的道。你一個讀書人,去乾莊稼活,那定是比不上那些莊稼人乾自個兒的活的。」周桂蘭調整了自個兒的心神,說道。

劉秀才詫異,抬頭看向周桂蘭,「你這是?」

周桂蘭笑道:「你飽讀詩書,去做莊稼活實在不合適,若是你願意,當先生如何?」

聽到這,劉秀才苦笑搖了搖頭:「這村裡孩子小小年紀都種莊稼,哪兒有人願意讀書的?這花費可得不。」

「我家幾個孩子對讀書識字可是迫切地很,若是你願意,去我家教教我家幾個孩子讀書如何?這樣你們也不用自個兒做飯,一日三餐都在我家吃,每個月給你一兩銀子的工錢,劉艾也能跟著讀書。」

周桂蘭將自個兒早就考慮好的條件說了出來。

「一兩銀子?!」縱使讀了十幾年書的劉高,這會兒也難以剋製自個兒的緒。

他這幾年一年到頭都掙不到填飽肚子的口糧,更別談賺一兩銀子了!

還能吃飽飯!這差事好,著實好!還有他兒子,也能讀書,這真是再好不過!

隻是……

「桂蘭,我曉得你是想幫我們,可我們實在不能收你這多銀子,你能讓我們父子有飯吃,讓我兒子有書讀就夠了!」劉秀才說著,又是連著好幾聲咳嗽。

周桂蘭聽到他的話,笑意更是大了幾分:「若是你如今不要銀子,於我來說是輕鬆不,坦白講,如今我上也沒多銀子,可你這個大秀才,我總不能空手來請不是?」

劉高倒是被的話給驚了一下,好一會兒才訥訥應話:「那……那什麼時候開始?」

「看你的,我這邊兒好說,不過你們今個兒開始就去我家吃飯吧。」周桂蘭笑道。

能去吃飯,劉高當然是高興的。這家裡是一點兒糧食都沒了,他才讓兒子拿最後幾本書去換糧食的……

見他沒反對,周桂蘭當即也就明白了,他這是真的山窮水盡了,當即便讓他和劉艾一塊兒去了自個兒家,做了飯菜讓他們二人在廚房吃飯,則帶著周開枝出去了。

「姐,往後大丫們就開始學識字了,你得好好做飯,不能虧待了先生了。」周桂蘭笑瞇瞇說著。

周開枝眼睛紅腫:「桂蘭,我真是不曉得該咋說,都是姐沒用,還來拖累你……」

「啥拖累不拖累的?你啊,好好幫我把家裡弄好了就得了,這多活兒呢,我一個人哪兒幹得過來?」

周桂蘭倒是如實說了。

兩人還在嘮嗑呢,老太太就來了,說是海霞嫂子家裡的豬仔要賣了,周桂蘭趕忙跟著老太太去看了,挑了五個小豬仔回來。

春天轉眼就過完了,家裡鴨鵝的都長大了不,就是豬,也有六頭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