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得這話,六部尚書皆是不由一愣。
這閣大臣,並非永久擔任?
每五年還要進行一次重新任命?
他們的肩膀上,頓時到了沉甸甸的力。
若是被踢出了閣,那無疑等於是被踢出了權力的中心。
至於這個表現究竟如何,其實都是陛下來決定的。
閣大臣的權力再大,那也是相對於其他的朝臣而言。
在陛下麵前,一句話便可定其生死。
……
退朝之後,趙麟回到了書房。
他纔剛剛坐下,冇看幾份奏摺,近侍太監便進來稟報,“陛下,項羽將軍回朝了。”
“哦?”
趙麟的眼睛微微一亮,“宣他進來。”
“是。”
近侍太監走了出去。
稍後,一道鐵塔般的人影便走了進來。
此人渾披掛,霸氣無雙,正是從天竺國趕回來的項羽。
“參見陛下。”
項羽在外霸氣無雙,睥睨天下,但是到了趙麟的麵前,卻依舊是服服帖帖,神恭敬地半跪於地,行君臣大禮。
“平。”
趙麟笑著擺了擺手,隨意地說道:“項將軍想必已經知道,朕為什麼召你回朝了吧?”
項羽依舊躬著,微微點了點頭,“聽說東瀛倭寇作,非但無視陛下天威,還攻陷了我朝的附屬國句麗。”
“陛下此番召末將回朝,必是為了剿滅倭寇。”
“不錯。”
趙麟微微頷首,“小小的倭寇,本不勞項將軍出馬。”
“但我大宋朝的主力大軍,皆在西域之中,目前國僅有剛訓練好的新兵十萬人。”
“項將軍你可有把握,率領這十萬新練之兵,剿滅倭寇。”
趙麟的眼中,陡然閃過一抹。
用這種新兵去和士氣正旺的倭寇大軍作戰,風險很大。
趙麟也很清楚,但冇辦法,句麗國已經頂不住了,就快要全境淪陷。
下一步,倭寇一定會繼續東侵,進大宋朝的國境之。
到時候,害的可就是大宋朝的百姓了。
彆人趙麟不放心,但是對於項羽,趙麟卻有這個信心。
當然,行還是不行,最終還是得要問過本人才行。
“何須十萬,至多三萬,足矣。”
項羽冇有一遲疑,便應允了下來,“末將請求對這十萬新練之兵進行篩選,隻挑銳即可,多了對末將而言,也冇什麼大用。”
“好!”
趙麟自然一口答應了下來,“就依卿的請求,你自去軍營挑選吧。”
“朕就在這皇宮之中,等待將軍的佳音了。”
趙麟笑地看著項羽。
“末將領命!”
“十日之日,末將定取敵方總帥首級,獻予陛下!”
項羽向著趙麟抱了抱拳,旋即便大踏步地走出了書房。
他記憶中的項羽,的確不是那種追求兵力數量的武將。
項羽的帶兵理念,是兵不在多而在。
兵不僅戰鬥力強,而且因為人方便管理,嚴明軍紀。
項羽和他人戰,往往都是以勝多,因為他所率領的,都是銳的楚軍。
趙麟的角掀起了一抹弧度。
放眼記憶當中,自古以來最會帶兵打仗之人,不了有項羽的一席之地吧?
就算是新練之兵,到了項羽手裡,恐怕也會化為虎狼之師。
不知天高地厚的倭寇們,不知可做好了準備,迎接他所派出的這頭猛虎?
……
句麗國,義州城。
倭寇大軍,已經對這座句麗國僅存的城池發猛攻,持續了三天三夜。
城下堆滿了東瀛武士的。
但城同樣是哀鴻遍野。
三萬句麗殘軍,戰死了七以上,死傷極其慘重。
句麗太子的模樣十分狼狽,立於城牆之上,臉十分難看。
現在這城中剩下的那點人馬,完全是靠著那點希在撐著。
要不是因為還期盼著大宋朝的援兵,這座城池早就被攻破了。
但是,大宋朝的天兵,卻遲遲冇有到來。
這讓句麗太子極為絕。
“冇想到,這些句麗軍死到臨頭,倒還發了一回。”
此時,在那義州城外的東瀛軍營中,北條義龍遠遠地著那一座千瘡百孔的義州城,角卻忍不住掀起了一抹譏諷之意。
在他看來,這句麗軍不過是垂死掙紮而已。
本改變不了結局。
“傳令下去,再調三千人的敢死隊攻城!”
北條義龍的眼中,陡然閃過一抹翳之,“這場戰鬥,該結束了!”
“攻下城池,一個不留!”
“是!”
在北條義龍的軍令下,三千人的敢死隊很快就組織了起來,對義州城發最後一波攻勢。
著城下麻麻的倭寇士兵,城頭上的句麗大將心急如焚。
他們的弓箭已經用完了。
現在,他們已經冇有任何手段遏止這一波倭寇的敢死隊。
等這群倭寇的敢死隊衝上城頭,他們就都死定了。
“太子殿下,說好的援兵呢?”
句麗大將快步走到句麗太子的麵前,神迫地道。
然而句麗太子卻是一臉的慘然。
句麗王說過,三日之,大宋朝的天兵必到。
然而援兵卻遲遲未到。
冇有援兵,他們怎麼可能守得住城池?
能守到現在,都已經算是奇蹟了。
毫無疑問,他這次是死定了。
“父王,兒臣先走一步了!”
句麗太子忽然舉起佩劍,準備抹脖子自儘。
“王兄,且慢!”
就在這時候,後卻忽然傳來了句麗二王子的聲音。
句麗太子停下了手上的作。
看向了句麗二王子。
隻見得後者正眺著遠,臉上充滿激的神,“援兵!援兵來了!”
句麗太子立刻丟下佩劍,跑到二王子的側,目循著後者所指的方向去,隻見得那視線當中,赫然是有著滾滾的煙塵揚起!
在那煙塵之中,能夠依稀看到飄揚的旗幟,那上麵,儼然是寫著“大宋”兩個醒目的大字!
句麗太子的眼前陡然一亮。
“是大宋朝的天軍來了!”
“有救了!我們有救了!”
句麗太子欣喜若狂,喜極而泣。
“大宋軍來了?”
坐鎮東瀛軍大本營的北條義龍,自然也是第一時間發現了大宋朝軍隊的到來。
但他卻不驚反喜。
句麗國已他的掌中之,隨時都可以攻下。
但和大宋朝軍隊手的機會卻十分難得。
正好藉此機會,將這一大宋朝的援軍殲滅在此,讓那大宋皇帝知道他們東瀛人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