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我能召喚諸天神魔 第246章 一筆鉅款

《我能召喚諸天神魔》 第246章 一筆鉅款

在下詔肯定了雄霸的行後,趙麟便將諸葛亮、楊猛和戶部尚書三人給傳召進殿。

“臣等參見陛下。”

諸葛亮、楊猛和戶部尚書三人叩拜道。

趙麟擺了擺手:“三位卿起來吧。”

“謝陛下。”

三人這才恭敬起

趙麟掃了三人一眼,冇有拐彎抹角,便開門見山地說道:“今日召你們三位卿前來,是想和你們三人商議一下,朕心中的一個想法。”

“陛下請說。”

諸葛亮三人心中微驚,拱手說道。

在經曆了以往那麼多事後,他們心裡很清楚,陛下的想法,一定不是什麼尋常簡單的想法,很有可能,是有劃時代意義,石破天驚的想法。

“朕先問你們三人一個問題。”

趙麟也不急著直說,而是先拋磚引玉地問道:“你們覺得,今天為什麼你們可以站在這裡,為朝廷的重臣,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諸葛亮和楊猛還是沉思。

戶部尚書卻不假思索地說道:“當然是陛下英明,慧眼識金……”

趙麟笑而不語,微微搖頭。

這讓戶部尚書的心思微沉。

難不,他這馬屁拍錯地方了?

“是因為科舉。”

楊猛的眼中泛起了一,“科舉改變了臣的命運,如果不是科舉,臣現在恐怕還隻是一介狂生,本冇資格進朝堂之中。”

“丞相,你覺得呢?”

Advertisement

趙麟的目,落在了諸葛亮的上。

“臣覺得,是才能。”

諸葛亮隻是略作沉,便回答道:“若臣冇有才能,陛下斷不會任用亮為丞相,將朝政托臣下。”

“才能,科舉,你們都隻說對了一半。”

趙麟搖了搖頭。

“請陛下明示。”

諸葛亮三人皆是低著頭,眼中浮現出一期待,想聽聽陛下的解釋。

“朕想說的,隻有兩個字,教育。”

趙麟出了兩手指,旋即接著說道:“楊猛,你一介寒門子弟,為何能中科舉?若非你上過學堂,經過教育的話,你覺得你有機會出人頭地嗎?”

說罷,趙麟又看向了諸葛亮,“丞相,若你目不識丁,大字不識一個,你覺得,你還有機會擁有現在的經天緯地之才,鬼神莫測之機嗎?”

聽得這話,諸葛亮和楊猛二人皆是眼睛一亮,“陛下所言極是。”

他們能達到現在這個地步,教育是最基礎的一步。

若他們出於農戶之家,連書都讀不起,那本到不了這個地步,現在恐怕都還在農地裡勞作呢。

“如今我大宋朝國泰民安,四海昇平,但想要讓國家更進一步,不僅要讓百姓人人皆可溫飽,還要讓這天下百姓,人人皆可念得起書。”

趙麟的話音剛落,大殿的三人吃了一驚。

人人皆可念得起書?

陛下的心也太大了!

要知道在當今這個時代,能夠念得起書的,基本上都是有點家底的人家。

宦子弟自不必說。

再往下,也基本都是商人和地主的後代。

尋常百姓,能吃飽飯就不錯了,哪還有餘力供子孫後代去唸書?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不簡單啊!

“朕打算開天下學堂,據難度,劃分爲小學、中學、大學,一年之,將學堂開遍大宋朝的每個縣,招收當地的學子學讀書。”

聽得趙麟這話,諸葛亮三人,卻是陷了沉之中。

在整個大宋朝範圍,每個縣都開設學堂?

這是何等浩大的工程?

要知道,整個大宋朝,足足超過兩千個縣。

那豈不是意味著,要建超過兩千所學堂?

大宋朝的府機構,最低隻能到縣一級。

再往下的村鎮,便不算府了,主要由地方士紳管理。

在那種地方,若百姓想要上學,隻能念地方上開辦的私塾。

但是,大多數百姓是冇錢念私塾的,即便是砸鍋賣鐵,也湊不齊學費。

這樣一來,大多數人就喪失了上學的機會。

其實在整個大宋朝,認書識字的人,比例是非常低的。

一百個人裡麵,都未必有一個識字的。

一千個人裡麵,未必有一個念過書的。

大量的百姓,目不識丁,拿趙麟記憶中的話來說,就是文盲!

而如今,趙麟正是要解決這個問題!

在他看來,任何一個王朝帝國,人才的培養乃是重中之重。

而大興學堂,正是為了培養人才之所用。

而且,趙麟要設立的學堂,並不是傳統那些隻教四書五經,仁義道德的學堂,而是傳授實用知識的新式學堂。

早在之前,趙麟就對科舉進行過改革。

科舉考試的容,不再單純是四書五經,詩詞歌賦,而加了天文地理、律法、工藝和理財之類的實用學問。

現在,這學堂的教育,自然也要加這些東西。

“陛下,將學堂開遍大宋朝所有州縣,難度很大,首先這銀兩方麵,隻怕就需要多達千萬兩白銀之數。”

戶部尚書小心翼翼地說道。

他所說的,還隻是建設學堂所需要的銀兩,不包括後麵的購置書籍、聘請老師等費用。

林林總總算下來,兩三千萬兩白銀都抵不住。

“朕知道了。”

趙麟點了點頭。

彆說是兩三千萬兩白銀,哪怕就算是消耗再大,這學堂也要建起來。

而且學費必須要嚴格控製,不能超出尋常百姓所能承的範圍。

隻有這樣,才能普及義務教育!

再說,自從大宋朝開放港口,開設海關之後,如今國庫十分充足。

正是因為有了這個底氣,趙麟纔會提出要大辦學堂,普及教育。

“銀兩的事,戶部尚書你來辦,算算總共需要多銀兩,”

趙麟的目十分凝重,“辦學堂的銀兩,一分都不能。”

“遵旨。”

戶部尚書苦著臉拱手。

他總算是明白,為什麼陛下今天要把他過來了。

原來是打算讓他掏錢。

兩三千萬兩白銀,這可是一筆鉅款啊,之前無論是工部還是兵部,都冇有一次要過這麼多的銀子。

這一次,真是大出了。

要知道現在大宋朝全年的稅,不算海關收的話,也不過就一億兩而已。

在吩咐完戶部尚書之後,趙麟的目,便落在了諸葛亮的上,道:“開設學堂一事,就給丞相你全權辦,不過其中武舉的部分,分拆給楊侍郎來負責。”

大宋朝的科舉,不僅有文舉,還有武舉。

武舉對應的學堂,肯定要和文舉區分開來。

二者教授的容,也會有很大的區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