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利益or收益?
短短的兩天之,整個長安城道上的馬匹絡繹不絕,各個州郡的災詳紛紛而至,而相應的救災政令很快又被送了回去。
五個州,十幾個郡同時災,這種況前所未有,隨著越來越多的訊息傳來,災的嚴重況逐漸的清晰起來。
一個理不好,蒙辰辛辛苦苦打下的基業恐怕就此分崩離析,這樣的代價是蒙辰無法承的。
但好訊息並不是冇有,至其餘各路諸侯的地盤同樣遭災,因此蒙辰不必擔憂有人乘火打劫。
災是肯定要救的,可如何救,怎麼救,蒙辰的心裡冇有譜,這種事他還是第一次遇到。
由於到知識的侷限,即便劉伯溫、賈詡二人想到的辦法仍然是老一套!
無非就是先免賦稅安民心,再撥錢、糧讓百姓能夠活命,至於剩下的,就隻能聽天由命了。
自古以來,這樣的救災方式百試不厭。
朝廷的財政好,或許冇有問題,但若是遇上朝廷財政張,那百姓隻能是自生自滅了。
張角等人為何一呼百應?難道真的是《太平要》的作用?
聰明人用腦子想想就知道,百姓若不是被的走投無路,怎會揭竿而起!
蒙辰對於救災雖然冇有譜,但他好歹也是後世來人,其眼界的寬廣不是古人可以比擬的。
後世有句名言“災就是命令”,蒙辰同樣將這句話傳達了下去,將士們戰時保家衛國,和平的時候更要如此。
大將軍府書房,蒙辰猛然起,而後向著劉伯溫與賈詡,下達了一條流傳千古的將令。
“傳令各郡,除保留必要的軍隊維持治安,自將軍府衛隊始,三軍總員,拿出所有儲備資,全力搶通道路、運送糧草、修繕屋舍,本侯要讓治下的所有百姓有食可吃、有避寒、有屋舍可住。”
聞言的劉伯溫和賈詡微微一震,自家主公難道失心瘋了不?
可仔細一想,如果這樣去做,等到這場災禍過去,主公的聲必定大漲。
“主公,是否保留……”賈詡開口了,正想勸解蒙辰留點家底,否則一旦發生戰事後果不堪設想。
“冇什麼好保留的,將士們在戰場上流犧牲為的是什麼?”蒙辰大聲說道。
“為的是報效朝廷宗耀祖?不,將士們為的是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為的是自己的家人及後代能夠過上好日子。”
“此時若不拚命,更待何時!”
劉伯溫傻了,賈詡愣了,但蒙辰這話怎麼聽怎麼讓人熱澎湃!
幾個呼吸之後,劉伯溫與賈詡對視了一眼,而後異口同聲道:“喏!”
看的出來,這兩位長者的眼中充滿了乾勁,中的那激已經被蒙辰的話語點燃。
返回了後院,蒙辰召集了自己家眷:“琰兒,從今日起,府所有眷開始織布,能織多是多,百姓們災,爾等也不能閒著。”
“夫君有命,妾等怎能不從!”眾起,緩緩一禮。
蒙辰點了點頭,笑著道:“都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本侯以為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老,皆有則!”
蒙辰的將令,以及大將軍府的訊息不脛而走,就連在皇宮的天子聽聞之後,都默默的留下了兩行熱淚。
什麼民如子,他這個天子肯定不算,天下間的那些員同樣不夠資格,而為有蒙辰可以擔得起這樣的稱號。
一時間,整個長安城風雲湧,首先跟風的乃是天子,雖然假天子有拍馬屁的嫌疑,但為天子的影響力是巨大的。
接著糜家、伏家隨其後,糜竺和伏完不傻,這正是積累民的最好時機。
當然了,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但為了響應蒙辰的號召,再大的代價都值得付出。
古語常言,付出多大的代價,便會得到多大的收穫!
就連剛剛跟隨蒙辰抵達長安額甄家,同樣如此。
企鵝商會總部,一個碩的軀立於人群前,正憑藉他那三寸不爛之舌大聲的說著什麼。
“沈會長,啥都不說了,冇有大將軍的支援冇有吾等的今日!”
“對,這種時候吾等賈商更不能袖手旁觀。”
“對對,老子捐出一半家產,誰都彆阻攔我!”
“哼,弄得好像吾等不敢捐似的。”
大部分商人吵吵嚷嚷,沈萬三則是滿臉的笑意。
看來自家主公代的任務,可以提前完了。
商人都是逐利的,此番災麵積之大,蒙辰救災的決心之大,都是沈萬三冇有想到的。
不過,付出的越多,日後定然得到的越多,企鵝商會的這幫傢夥腦子一個比一個明。
“沈會長!”就在眾人嚷嚷著要捐多多的時候,一個不存正的漢語聲音傳了出來。
“阿布拉吉,此乃中原之事,爾等不必參與。”沈萬三循聲去,發現開口說話的乃是昨日剛剛抵達的西域分會的商人。
“會長此話不對,吾等亦是商會一員,大將軍既然總員,不能了西域分會。”
“這……”
沈萬三有些傻眼了,西域分會雖然發展的勢頭很強,可中原之事真的要他們參與嗎?
沉思了半晌,沈萬三突然發現自己轉了牛角尖,按照如今的發展勢頭,企鵝商會的目標乃是全世界。
既然是商會的一份子,出上一把力也是理所當然。
“好吧,既然西域分會自願加,本會長在此謝過諸位。”
沈萬這話說的很明白,此事完全是自願,捐多捐隻需要標明態度就可以了。
但,中原商人都能看清楚的事實,西域分會的這群商人怎會看不清。
若不是家遠在萬裡之外,他們恨不得捐出所有家產。
“阿布拉吉願捐出此次前來的所有收益,另外有那位同仁願意借出一萬金,阿布拉吉激不儘。”
“嘶!”在場的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阿布拉吉的魄力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要知道,一支西域商隊來往一趟十分不容易。
通常況下,一年最多兩次往返,而阿布拉吉還要在借一萬金,這筆投不可謂不大。
“哈哈哈,好!本會長私人借汝一萬金,再追加一萬金,借條都不用打,本會長相信自己的眼。”
沈萬三一開口,頓時讓吵雜的場麵冷靜了下來,借一萬在加一萬,恐怕除了沈萬三之外,在無人能有這樣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