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帝國吃相 第312章 博浪沙

《帝國吃相》 第312章 博浪沙

七月中旬,秦始皇終于離開泰山行宮,正式啟程沿東方道準備返回咸

此時已經進秋季,夏日常見的暴風驟雨已經幾乎結束,江河之水也日漸平息,加上地中原繁華之地,因此返回的途中天氣晴朗,幾乎再無風波水惡的形出現,即便是沿途經常出現的匪患也了很多,只是路過魏地之時遭遇過一次數十人的匪徒襲擊,但也只是留下了數十而已。

這一日順馳道進三川郡之后,天已近申時,秦始皇覺有些便問及隨行的地理:“前方將于何地駐扎?朕有些乏了!”

“回陛下,即將到達武縣,不過前方有一段難行之路喚作博浪沙,通過之后即可尋找平坦之駐扎歇息,還請陛下稍微忍耐一些。”地理回答。

“博浪沙~”秦始皇霍然從顛簸行駛的馬車上站了起來,然后趕袋之中翻找陳旭寫給他的那封信,結果只拿出來一個錦囊,他這才想起那封信已經在路過庭湖的時候被風卷走了。

看著手中的錦囊,秦始皇沉默片刻便吩咐隊伍停下來,猶豫許久之后打開錦囊,里面有一張白紙,但展開之后上面卻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

“陛下此去東南,旭有一錦囊奉上,有警示一冊,如若路過一名曰博浪沙之地,切莫大意,請提前焚香凈手之后近火觀看,但如若不過此地,則萬萬不可打開!”

秦始皇呆呆的看著這張白紙,然后腦海里慢慢回憶起信上的容。

“喚尚沐令,速速服侍朕洗漱!”

秦始皇命令一下,所有隨行的吏和軍都一頭霧水,馬上就可以在前方駐扎行轅,不知道皇帝為什麼要突然停下洗漱,但卻又都不敢有任何疑問,于是尚沐令帶著一群侍和宮迅速準備清水讓皇帝洗臉洗手。

Advertisement

“準備香案焚香!”洗完之后皇帝再次吩咐。

于是在太卜的指揮下,隨行人員又趕從捆扎好的馬車上取下香案和香料,擺好點燃。

秦始皇走到香案前面的墊之上跪坐下來,等香料完全點燃煙霧繚繞升起之后,這才又讓人取來炭盆生火,然后再次取出錦囊中的白紙慢慢靠近火盆。

片刻之后,在秦始皇驚恐的眼神中,本來完全空白的白紙上竟然慢慢現出一行淡黃的字跡。

“置副車三,主副皆不乘,此乃天機,勿要外傳!”

看著白紙上的字跡,秦始皇驚恐之余手指不斷輕輕抖,忽然白紙中央一紫煙冒起,隨即呼啦一聲,白紙瞬間從中央燒出一大大,等兩邊的侍衛驚呼著將秦始皇手里燃燒的白紙打落,一張白紙已經幾乎燒了灰燼,被河風呼啦一聲卷走。

“陛下,臣記得這錦囊是陳旭送來的,莫非他想害您!”趙高趕表示自己的懷疑。

“太仆勿要語!”秦始皇此時仍舊心頭惴惴,盯著自己的手呆了許久之后轉吩咐:“就此駐扎行轅,置天子副車三,晚間仔細守衛,明早再行!”

“喏~”

……

昔韓都新鄭,北郊外的黃河邊上,有一棟破破爛爛的漁民家的小院子,木桿上掛著幾張破爛的漁網,里面的一棟茅草屋歪歪斜斜,看起來隨時都會傾塌。

一艘小漁船在落日的余暉之中著櫓從黃河對岸的蘆葦從中吱吱呀呀的搖過來,從船上跳下一老一兩個漁民裝束的人很快就走進院子當中,而破舊的茅草屋,一個穿藍服年輕男子走出來,正是去年在咸策劃要刺殺秦始皇的張良。

“張郎君,我們已經打探清楚,皇帝的車馬已經快到博浪沙,但不知為何卻突然扎下行轅,似乎準備明早才會啟程!”年紀大的漁民拱手說。

“真的?”張良愣了一下隨即大喜過

“我們躲在附近河灘上觀察近半個時辰,和前幾日觀察的況一模一樣,應該不會有錯!”漁民說。

“好,哈哈,好,實乃天助我也!”張良握拳大笑,英俊的臉上略微顯得有些猙獰和扭曲,“趙政,既然你自投羅網,此次活該取你命!”

“張郎君切莫大意,如今皇帝的哨探都已經遍布河岸十多里,如若要夜襲的話恐怕不太容易!”年輕漁民忍不住提醒說。

“襲營乃是下策,既然他明日啟程,剛好留給我籌謀之機,你們兩個準備一番,吃飽喝足之后送我和大力士渡河,我要找個地方蔽埋伏明日襲趙政的車隊,這大河兩岸皆都遍布蘆葦,地形也都顛簸起伏不平,車極易陷黃沙之中,只等車隊緩慢而過,就是我取趙政狗命之時!”張良激的臉都開始漲紅。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已經到了酉時。

此時落日已經只余一抹殘紅,天漸暗,河風漸起,大河兩岸層層丈余高的蘆葦呼嘯搖擺,遠遠近近的野狼嚎之聲此起彼伏,白日看起來祥和寧靜的大河似乎突然間變了一副荒涼的原始區。

暗的暮下,一艘漁船吱呀吱呀的劃到河對岸,然后藏在蘆葦叢中慢慢順流而下,快到博浪沙的時候,船艙中走出來兩個人。

一個穿勁裝,正是張良。

另一個相貌極其丑陋古怪,型魁梧,高足有九尺有余,上長滿黃褐發,下一條短,赤腳,雜的紅頭發如同野人,大高鼻藍眼寬額,渾虬結,胳膊比普通人大,肩上扛著一個烏黑的巨大鐵錐,鐵錐的尾端還用鎖鏈連接在怪人的手腕上的鐵箍之上。

兩人下船之后在兩個漁民的帶領下鉆進河灘上層層的蘆葦叢中。

此時天已經昏暗無比,呼嘯的夜風之中還能聽到不斷有踢踢踏踏來回奔馳的馬蹄聲。

幾頭覓食的野狼突然出現在四人前方,走在前方的兩個漁民出腰間的匕首,張良也拔出腰間的長劍,扛著大鐵錐的怪人突然沖了出去,手中舞鐵鏈將大鐵錐砸了出去。

“砰~嗷嗚~~”

伴隨著一聲巨響和野狼的慘嚎,一頭野狼直接就被大鐵錐攔腰砸爛,剩下幾頭嚇的掉頭四散,瞬間就消失的無影無蹤,而就在張良和兩個漁民嚇的魂不附的時候,怪人直接丟下鐵錘撲到狼尸上撕下一條后就大口撕咬起來,鮮淋漓看得人骨悚然。

“剛才是何聲音?”騎馬巡邏而過的兩個軍哨探停下來側耳細聽。

“想來是野狼爭斗,此距離行轅足有十里,無妨,走吧!”

兩個軍稍作停留之后便策馬離開,四周再次恢復了寧靜,耳的都是呼呼啦啦的風聲,四周皆是高低搖擺起伏的蘆葦叢,河灘更顯荒涼孤寂。

蘆葦叢中,趴在地上聽著馬蹄聲遠去,張良這才臉蒼白的爬起來,對著魁梧的怪人低聲呵斥了幾聲,大怪人依依不舍的丟下手中的狼,乖乖的跟著張良和兩個漁民往蘆葦深鉆去。

一夜忽忽而過,轉眼已是第二天卯時末。

七月天氣,正是秋高氣爽的季節。

黃河沿岸大片大片的蘆葦綿延千里,草綠花白,雪白的蘆花如雪,在河風的吹拂下高低起伏,如同一片潔白的云霧翻騰。

河岸邊的沙丘起起伏伏,站在一些高高的沙丘上,還能看三兩艘漁舟,在晨曦的芒下過波粼粼的河水順流而下。

船頭站立著一個兩個黝黑干瘦的漁民,驚訝的忘記舟,目瞪口呆的看著河岸邊麻麻的軍策馬而過,遮天蔽日的旌旗迎風招展,隊伍綿延數里,低沉的牛角號在天幕下長久的回

馳道在平坦本應寬五十步,上鋪木軌,每隔三丈植一棵樹。

但黃河沿岸是松的沙土,加上蘆葦重生,去年秋冬時節修好的馳道,經春歷夏眼下又到了秋季,馳道之上被砍掉的蘆葦荒草早已重生如舊,而且經歷夏日的暴雨和河水暴漲沖刷之后,馳道早已大范圍崩潰,木軌掩埋到泥沙之下,而且地面沙丘高低起伏,加上沙子松,巡游隊伍只能沿著南來北往的商旅驅馬行車留下的小道前行,騎馬都不能走的太快,馬車更是猶如在泥濘中行走一般,車深陷如沙土之中深達半尺,加上蘆葦叢生道路狹窄,數千軍只能前后護送著馬車慢慢前行。

此地名曰博浪沙,地名既是由此而來。

巡游隊伍中,四駕六馬拉乘的天子馬車最為顯眼,前后左右都有軍護衛,每乘之間相隔十丈,在車夫的鞭笞下,六匹駿馬拉扯著豪華的馬車在沙丘之中艱難的前行。

而在巡游隊伍后方隨行大臣的馬車之中,有一輛看起來不起眼的雙馬拉乘的車上,秦始皇臉平靜的坐在上面,目視前方氣勢威嚴,四周跟隨的都是化裝仆從的玄武衛。

所有人都不知道皇帝昨天為何要突然提前駐扎行轅。

所有人也不知道為何皇帝會突然要求添置三幅天子車駕。

所有人都不知道為何皇帝會舍棄玉輦坐一輛普通拉貨的馬車。

所有人也都在想陳旭給皇帝的錦囊之中那張白紙之上到底寫了些什麼?

但皇帝想做的事,誰都不敢太過質疑,皇帝不說,誰都不會去問。

隨行的大臣不是齊魯兩地的儒生博士,也不是民間的方家士,可以自由自在的隨意批評皇帝,因為皇帝就是他們的食父母,就是他們賴以秉權伺位的靠山,因此在所有大臣心中,皇帝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始皇帝威臨天下,誰都不敢置喙他的決定。

車馬在沙浪和蘆葦叢中慢慢前行,馬鞭的聲音噼噼啪啪不絕于耳,地形越來越松難行,許多軍都干脆下馬幫忙推車,因此隊伍也越拉越長,前后綿延近十里。

在兩座數丈高的低矮沙丘之間,馳道從夾中穿行而過,兩邊蘆葦麻麻,車隊行經此,必然會被沙丘阻擋,因此速度更加緩慢,許多軍都下馬幫忙推車。

左側的沙丘之上,蘆葦從中趴著兩個人,上蓋著野草。

張良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陸續而過的軍和車馬,當他看到六馬拉乘的天子車駕的時候,眼睛都直了。

一輛……二輛……三輛……四輛……

短短不過數十丈的馳道上,竟然接連駛來四輛天子乘坐的馬車。

看到這個形,張良的眼睛睜的大大的,張的大大的,滿臉的懵,同時心里一烏云籠罩,覺到事似乎已經超出了自己的預測和掌控。

直到第一輛天子車駕快要通過夾之時,張良才清醒過來仔細觀察,片刻之后,他的眼睛落在第三輛車上,這輛車最為豪華,馬匹也格外神駿。

張良在心里糾結許久之后,看著第一輛天子車已經快要通過了,于是咬咬牙拍拍旁邊正在打瞌睡的怪人,用手指著第三輛馬車低聲說:“打爛……吃……飽……”

怪人頓時神一震,然后哇呀怪一聲跳起來,提著大鐵錐就直接沖了出去,奔跑之中手中的大鐵錐舞起來,只見一對著正在推車的軍橫掃過去,頓時噗噗之聲不絕于耳,本就來不及反應過來的數十個軍直接就被鐵錐擊飛出去,一個個如同破爛的布娃娃一般凌空散開飛濺,頓時一濃郁的腥氣息彌漫出來。

“有刺客~~”

伴隨著無數驚恐的怒吼和咆哮,前后左右的軍都作一團,有的出大劍撲向怪人,有的尋找自己的戰馬,有的后退保護馬車,但慌之中本就沒有任何章法,怪人如同一頭野,大吼著舞鎖鏈,大鐵錐四面八方橫掃出去,狹窄的馳道上頓時人仰馬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