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帝國吃相 第310章 豐收

《帝國吃相》 第310章 豐收

“大人郡務繁忙,今日怎麼會有空來我們窮鄉僻壤游玩?莫非郡守夫人把您趕出來了?”陳旭笑著打趣說。

江北亭胡須一抖指著撤陳旭說:“你這個人完全沒個正經,言語輕浮不羈,不知道將來去了咸還會得罪多人!”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君子坦,小人常戚戚,旭何必在乎別人的看法!”陳旭很欠揍的飚出幾句后世名言,然后雙手一拱說,“江大人請,今日剛好是清河鎮夏糧收割開鐮之日,正好一起見證一下清河鎮有史以來最喜悅的一次收盛景!”

“走,你說的不錯,我就是為你清河鎮的這次收而來!”江北亭挽著陳旭的手一邊走一邊說。

陳旭骨悚然的被江北亭牽著去河邊。

據他一年多來的了解,挽手是秦朝男人間最信任最親近的一種方式,再繼續親近一點兒,晚上就會抵足而眠,那才真正是超越兄弟的,如果有好朋友來了,一般都是陪好朋友睡,那樣才顯得親切,至于自己的老婆和姬妾,只能獨守空房,甚至還有更加變態的主人,把自己的姬妾殺了給客人吃來表示自己最大的熱

嘔,陳旭越想越惡心,然后把手掙出來捂

很快一群人來到陳旭的試驗田前面。

這二十畝試驗田已經麥穗金黃完全,麥穗比十多戶專門種植的良種田更大一些,陳旭早已檢過了,每頭麥穗的籽粒數超過二十五粒,籽粒同樣飽滿,據他的估計,這二十畝試驗田的畝產要超過八石。

“大人請看,這二十畝試驗田是我專門種下的,采用嚴格的耕細作,加上火,整齊條播,間壟通風,加上今年風調雨順,如果不出意外,這試驗田畝產將達到八石。”陳旭指著麥田說。

Advertisement

“八石?”

江北亭忍不住驚呼,后跟著的七八個郡守府衙的陪同吏全部都臉大變。

“不錯,不是我這試驗田,清河鎮今年夏麥最差的畝產都在四石往上,也就是說,今年清河鎮的夏麥產量足足比去年要提高三倍不止!”陳旭說到這里喜笑開的看著江北亭說,“江大人,去年可說好了,今年清河鎮的稅糧可一石都不能多收!”

“那如何能行……”江北亭后面一個員忍不住嚷。

“如何不行?”陳旭轉頭看著個三十多歲的員冷冷的說。

“大秦有律令,地有所出,必稅四,所以畝產八石必須繳三石二斗稅糧,任何人都概莫能外!”這個員毫不相讓的說。

“哈哈!”陳旭突然哈哈大笑,“你說的是收起來的糧食,如果我收不起來呢?”

“收不起來?怎麼會收不起來?這夏麥已經隨時都可以收割,幾天就會收獲完畢!”這個員滿臉疑的說。

“收不起來的原因多了,比如天氣不好,心不好,有狗,手痛痛,反正就是收不起來……”陳旭翻著白眼兒說。

“好了好了,賢侄勿要胡攪蠻纏,我答應之事自然算話,你們清河鎮今年不不會多繳,而且還會繳!”江北亭哭笑不得的打斷陳旭的話。

“大人何出此言?”陳旭驚喜的問。

江北亭拈著胡須說:“去年你把耕細作之法詳細呈送給我,里面不提到了堆除草,還提到了篩選良種,上次河堤修好之后,我來勒石為你記功之時,便看到你們清河鎮的麥苗長勢喜人,不僅整齊而且茁壯無比,料想你們清河鎮今年的夏麥一定會喜獲收,當時我就想可不可將你們清河鎮的糧食作為良種收購,眼下看來我的想法不錯,你們清河鎮全鎮的夏麥全部都不許作為口糧,必須全部上繳郡府糧庫,明年作為良種配發下去,麥種我會直接從郡守糧庫給予兌換,一石換一石一斗,而且不用稅,賢侄,你看如何?”

“這個……郡守大人,太了點兒吧,我方才還與他們說良種之事,一石我都是一石五斗換的!”陳旭轉頭看著后十多個農戶,“剛才我是這樣說的吧!”

這些農戶跟著陳旭混了一年多了,自然一個個賊,一起點頭都說方才里典就是這麼說的,其中好幾個還嚷嚷著說里典剛才還說了,每石還私人補五錢。

江北亭郁悶的差點讓把胡須揪下來好幾,忍不住臉皮直幾下說:“賢侄,你我不是商賈,何須這般討價還價,錢是不可能的,這樣吧,我與你一石二斗,這是最后的讓步!”

!”陳旭高興的合不攏

“哈哈,那就好,趕開鐮收割,我要馬上看到產量究竟如何?”江北亭也笑的很是暢快,陳旭頓時有一種上當騙的覺。

“敲鑼,開鐮!”陳旭對著游繳劉坡打個手勢。

很快隨著一聲銅鑼敲響,哐哐哐哐的聲音中,整個清河鎮站在田間地頭早已準備好的男幾乎同時揮起鐮刀開始收割,同時粒機也忽忽轉起來,男的歡聲笑語也隨即在田野之中傳開,安詳寧靜的清河鎮,似乎眨眼之間就變了一副歡騰的收場景。

而銅鑼響起的同時,七八個帶著草帽手持鐮刀的農夫也已經踏進陳旭的試驗田,彎腰開始收割,隨著青黃的壯麥稈一片片倒伏下來,另有一群人開始把割倒的麥子抱到粒機旁邊,此時粒機早已被一個魁梧的小伙子轉的呼呼作響,另一個中年農夫把抱過來的麥子送粒機當中,伴隨著噗噗啦啦的聲音響起,金的麥粒便從出口蹦跳著落下面的一個藤筐之中。

“賢侄,與我一把鐮刀!”江北亭將上的長袍塞進腰帶里面,作為郡守,他要與民同樂。

陳旭臉有些黑,心說眼下沒有新聞記者,又有沒有電臺的轉播,你瞎湊什麼熱鬧,你下去割麥子我豈不是也要跟著下去表示一下?

看著江北亭堅持的模樣,陳旭只好找來兩把鐮刀,挽起袖子陪著江北亭下田割麥子。

忽忽一個小時過去,陳旭累的像條狗一樣渾罷手坐到田邊一棵大樹下陪著江北亭和幾個吏喝涼茶,而此時艷高照,已經午時,火辣辣的下來,幾乎農田里沒有任何遮擋,但收割麥子的鄉民卻似乎神更加充沛,一個個曬的黢黑汗流浹背的仍在大聲談笑。

“民心可用也!”江北亭用袖子著額頭的汗一邊喝涼茶一邊夸獎干活兒的農夫。

陳旭忍不住使勁兒翻白眼兒,然后鬼使神差的看了一眼站在旁邊抱著一瓶冰凍葡萄果醋,著一新麥稈兒慢慢喝的江楚月,發現臉上依舊沒有太多緒,神平淡,似乎對眼前的一切都漠不關心。

這個小娘皮大半年沒見,似乎轉子了?

但這個樣子又覺有些不太對勁,似乎就像失去了靈魂一樣。

陳旭數次準備張問問江北亭,但最后還是把話咽了回去。

對于江楚月,陳旭說不上有好,但也并不特別討厭,畢竟從小生慣養的十三四歲的刁蠻一些很正常,只要沒有太大的惡習,陳旭基本上都能忍

他也知道江北亭的意思,以前反復提醒過數次,不過都被他用各種理由推了。

娶老婆這種事,還是要娶溫漂亮的。

因此他雖然覺江楚月或許經歷了一場什麼巨大的變故導致心大變,但最后還是決定不沾染這層無謂的因果。

一個時辰過后,二十畝試驗田收割超過三分之一,三臺粒機時刻不停的轉,數十麻袋下來的麥粒擺在一起,牛全和幾個壯實的年輕人正在挨著用木斗稱量。

“怎麼樣?”看著牛全滿頭大汗的跑過來,陳旭趕問。

收了,里典大人收了!”牛全激的連聲嚷嚷,“收割下來的我們經過測量,已經超過五十石,畝產超過八石!”

陳旭心里一塊石頭落地,心一下變得舒暢無比,似乎剛才割麥子手上擼出來的幾個水泡都突然間不火辣辣的痛了。

“好好!”江北亭站起來,忍不住激的胡子眉都在抖抖,這個數據是他親自參加親眼所見,自然造不得假。

很快其他一些地方的稱量數據也都陸續傳來,十多家良種試驗田幾乎都達到了陳旭開始的預測,畝產都在六石以上,而那些普通的農戶也均在四石以上,其中許多達到了五石。

這個數據把江北亭更是喜的合不攏,連聲夸獎陳旭,“賢侄,清河鎮畝產八石的收獲我要詳細呈送咸,在陛下面前為清河鎮鄉親請功!”

陳旭無所謂的聳聳肩,只要不讓多繳稅,請不請功都無所謂。

得到想要的答案,江北亭再三叮囑陳旭一定要把整個清河鎮的小麥都曬干之后歸倉,過一個月之后他便會安排商隊過來用普通麥子把這些收獲的麥子換走,陳旭自然是滿口答應。

清河鎮全鎮六百多戶人,主要的糧田都集中在小清河兩岸,接近兩萬畝,也是最沃的良田,下面還有十一個村子,大部分地理位置都還不錯,每戶也有二三十畝田,全鎮加起來的農田近三萬畝,其中小麥播種近一半,按照最低畝產四石來算,足足會收獲六萬石小麥,算下來就是一千八百噸。

,這是一個天文數字啊。

陳旭算清楚之后瞬間有些失神。

在這樣一個全靠牛馬馱運和肩挑背扛的年代,要把這麼多糧食從山里面弄出來,然后歸倉,這個工程可不小,但一個月時間再加上兩的額外收獲的刺激,同時修理河堤之后還剩下一百多輛獨車,想來應該問題不大。

于是陳旭除開安排鎮上的木匠石匠趕把糧庫修葺擴大之外,其他的問題全部都暫時拋到腦后,監督人把試驗田收完之后就返回小河村,自己家里還有十多畝麥子要收獲。

而就在夏麥收獲之時,巡游東南的秦始皇車駕也終于在六月底到達瑯琊郡。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