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軍事歷史 帝國吃相 第268章 不知是否還來得及

《帝國吃相》 第268章 不知是否還來得及

因為水輕和虞無涯安全返回,沒有了往日的惦念和擔憂,家里變得熱鬧了許多,而且還多了一個小孩兒,寒冬臘月杏兒也多了一個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因此杏兒整天都帶著虞姬在整個屋子里面玩耍,吃各種零食、做游戲、講故事、唱兒歌、跳舞,興愉快的一塌糊涂。

而陳旭每次只要一想到虞姬這個名字,總會不自的臉皮抖抖幾下。

難道世間真的有這麼巧合的事嗎?

此虞姬到底是不是那個殺了幾百萬人的楚霸王項羽的紅知己,如果是的話,自己當初的想法……嗯,是不是太特麼禽了,才四歲,才四歲啊!

陳旭實在是靜不下心來干活兒了,坐在實驗室的窗戶前面,長嘆一口氣把手中一塊礦石砰的一聲砸在了陶碗里。

“陳郎,你這幾天一直心緒不寧,是不是有什麼心事?”水輕坐在旁邊的小火爐邊,用筆在書冊上幫他抄寫一卷非常古老的山海經。

據水輕說,去楚地就是為了尋找這卷山海經,因為聽說當初這卷山海經就儲藏在楚王的宮殿之中,后來楚國覆滅,大量書冊在戰爭中被破壞,還有一些經典的古老典籍被楚國的大夫和博士保留了下來,但卻也四散在民間不知所蹤,的閨公孫北雁得知在收集古老典籍,于是托人帶來口信告訴去楚地可能會找到,于是便隨著商隊去了南方。

因為前韓貴族的份,加上水家商隊也對殘留在各地的貴族比較悉,兩個多月時間費盡周折,終于還是找到了這卷楚王藏的山海經,不過這卷經文太過久遠,而且都是用并不通用的大篆篆刻,因此陳旭本一個字都不認識,只能讓水輕慢慢的翻譯抄寫下來,但即便是水輕讀經史子集,也對這種古老的大篆并不悉,因此只能一個字一個字的慢慢辨認抄寫,而且足足有二十多卷,其中還失不簡牘,字數足有數十萬字,這次來小河村因為比較匆忙,只帶了其中五卷,但要完整解讀出來需要不時間。

Advertisement

不過陳旭對水輕的說法還是略有些懷疑。

收集經書這種事,他數次叮囑水輕讓水家的商隊盡力就好,因為商周傳承至今,古老的典籍數不勝數,加上春秋至戰國正是中國哲學和各種文化空間繁盛之時,諸子百家如繁花盛開,八百年大周,奠定了后世中華文明燦爛輝煌的強大基礎,后世延續兩千多年,中國人一直都是在吃春秋時期老祖宗的老本,本就沒有任何的創新和突破,特別是哲學,不說是突破,甚至是本就理解領悟不了,甚至對于宇宙哲學的認知還在不斷倒退,不得不說這是中國人最大的痛苦和悲哀,易經看不懂,道德經看不懂,甚至就連霸占華夏文明兩千年的孔孟言論都斷章取義,導致后人越來越迷糊,這些老祖宗當初到底說的啥意思?

陳旭懷疑水輕去楚地的目的并非真正為了山海經,但他卻本沒有去仔細詢問。

水輕如今在他心目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

既然海誓山盟要在一起,那麼還是需要尊重的任何想法。

“也不知為什麼,無涯大哥帶回來的這個小孩總讓我心神不寧!”陳旭轉過頭看著神淡然正一筆一劃寫字的水輕說。

水輕放下筆,抬頭,絕的臉頰略顯有一的蒼白和消瘦,不過一雙目依舊清澈如同秋水般澄凈:“師兄這件事的確是做的魯莽,但此禍已經釀下,陳郎也莫要再想,不然只會徒增煩惱!”

“不,虞姬的出現,讓我想起了另外一個人,一個可能會真正覆滅大秦的英雄人?”陳旭臉憂郁的說。

“怎麼會?”水輕驚訝的小合不攏,呆了許久之后緩緩站起來走到陳旭面前,蹲下來輕輕握住陳旭的手說,“陳郎每日思慮繁多,可能是安寢不寧導致心神焦慮罷了,虞姬不過才四歲,如何會牽扯到一個覆滅大秦的英雄,如今始皇帝趙政正是春秋鼎盛之際,即便是師尊推測無誤,但十年之大秦定然安穩無虞也!”

陳旭手輕輕著水輕潔的臉頰,半晌之后才默默的嘆口氣說:“你說的不錯,但你不知道,我當初魂游太虛在那九州軼志之中,看到過大秦的覆滅,六國王孫盡皆復國,但都是傀儡罷了,群雄并起席卷整個華夏,而秉持天下者只有兩人,一曰劉邦,一曰項羽,這兩人你可否聽聞?”

水輕呆滯的看著陳旭,許久之后才搖搖頭:“陳郎,六國王孫貴族之中,輕從未聽聞過此二人!”

陳旭點點頭:“所以,早日我就說過,六國復辟之夢猶若井中月水中花,注定會是一場繁花迷夢罷了,九州軼志中事若煙云呈現,那劉邦不過是一個籍籍無名的鄉亭亭長,不事耕作每日只知道戲樂玩耍,非是帝王之姿,但最后卻定鼎華夏就霸業,取代大秦建立了一個大漢的帝國。”

“大漢?”水輕慢慢回過神來。

“不錯,但劉邦稱帝之前,卻還有一個更加強大的人,名項羽,威武霸絕萬人莫敵,就是他扶持六國復辟,就連劉邦都還要接他的調遣和冊封,劉邦建立的大漢帝國的前,便傳承自項羽冊封的漢王,那項羽武功卓絕殺伐果斷,號令華夏諸侯王孫包括楚王都莫敢不從,稍有懈怠便會被其斬殺,據九州軼志所見,始皇帝趙政死后第二年劉邦項羽便先后起兵反秦,兩年后項羽攻,將秦國皇族斬殺殆盡,關中之地十室九空,秦亡,項羽自稱楚霸王分封諸候,但接踵而至的就是諸王爭斗,項羽劉邦開始爭奪天下,頓時華夏烽煙遍地枯骨遍野,四年之后,項羽大軍被劉邦困于垓下,項羽雖然突圍功但覺得無回去見江東父老,于是自刎于烏江岸邊,大楚滅,劉邦至此統一華夏登基稱帝,國號大漢。”

陳旭這一番話說出來,水輕更加臉呆滯,一雙清澈的大眼睛完全找不到任何焦點,散的盯著陳旭開合的呆呆的發愣。

這番話太過匪夷所思,不是水輕,即便是的師尊聽見了,估計也會腦袋一片空白。

“陳郎……這……這不過是九州軼志中的故事罷了,肯定不是真的!”許久之后水輕終于慢慢回過神來。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有還無,還沒有發生的事誰都不知道究竟如何,真假自然也難以確認和分辨,本來對這件事我也一直當做是故事在看待,但直到前幾天無涯大哥帶回來一個小孩,還給取名虞姬……”

“虞姬如何?難道和劉邦有牽扯?”水輕急切的問。

“非也,虞姬是和項羽有切關系,九州軼志中記載,項羽起兵之時,便有一個虞姬的子一直跟隨陪伴,那虞姬姿貌,歌舞雙絕,是項羽唯一的紅知己,無論項羽到哪里打仗都會將帶在邊,楚漢大戰的最后一戰,項羽十萬大軍被困垓下,數戰均不得,兵將損失大半,糧草也無以為繼,加之劉邦大軍日夜楚歌不斷,楚軍軍心搖,如若突圍定然是一番生死戰,項羽自知無法保全虞姬的命安全,因此一直遲遲無法決定突圍,虞姬為了不拖累項羽,在軍帳之中最后為項羽歌舞一曲之后橫劍自刎,項羽悲痛之下才最終決定突圍,可惜時機已晚,數萬人馬僅僅突圍出去只有八百余人,在漢軍的追殺下奔逃至烏江之時只剩下二十八騎……”

陳旭說完,房間里無限沉寂。

“如若事不是如此巧合,我又怎麼會如此焦慮,從秦二世登基開始,僅僅歷時三年大秦便倒塌,接下來楚漢相爭,華夏兩千多萬百姓于戰火之中死亡過半,年男子更是折損七,那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織的殘酷爭斗,三千年華夏文明幾乎在大戰中毀于一旦,我陳旭雖不是真正的仙家弟子,也不是能夠力挽狂瀾的圣人,但如此大劫,我實在是不忍心看到他真的出現,大秦縱然是有千百種不好,但只要大秦穩定一日,天下百姓便可以安穩一日,如今耕者有其田,貧者有其居,時日久了便會慢慢富足,六國貴族……唉!”陳旭忍不住長嘆一口氣。

水輕看著陳旭略顯稚出的悲天憫人的神,忍不住心神悸慢慢的跪到地上,然后雙手扶額跪拜下去,秀發批落,肩伏地,姿一覽無余,三叩之后起抬頭,完無瑕的臉上顯出無限的尊崇和溫,“君之大義足以地,既然陳郎已經從九州軼志中看到大秦之未來,君之志便是妾之志,君之路便是妾之路,為了君之志向,愿意尋遍天下找到劉邦項羽二人,將其斬殺以絕后患!”

陳旭手攔住水輕的柳腰攬懷中說:“你我將來必然是夫妻,不用行如此大禮,雖然我知道劉邦項羽如今都在何地,但斬殺二人卻不會有任何改變,大秦所者,六國王孫貴族也,有人曾言,滅六國者非秦,而是六國也,而如今大秦之現狀如若無法改變,將來滅大秦者也非六國也,而是大秦自,但只要始皇帝趙政活一日,大秦便會一日不倒,但其中的積弊便會日深一分,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只有站在一種旁觀者的角度,才能看出其中的由,比如你的師尊,但朝堂之上的李斯等人,卻還深陷其中,還在不余力的推嚴苛的法令,還在拼命的盤剝榨百姓,我改良農煉制鋼鐵,就是想盡量緩解這種日復一日的積弊,但卻不知是否來得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