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大唐抗旨才能變強 第一百二十章 所謂功勳,是靠不住的

《大唐抗旨才能變強》 第一百二十章 所謂功勳,是靠不住的

“他現在還僅僅是一個商賈的底,就已經有軍中的將士肯為他去死,就已經有那麼多的百姓去擁護他,戴他。”

“假若有一天,一旦他從一個小小商賈,變了大唐的皇子,皇長子?”

“乾兒這個太子怎麼辦?”

“難道還得讓悲劇重新上演一次不嗎?”

“這件事,已經憋在朕的心裡很多天了!”

長孫皇後這時候也是輕歎了一口氣,然後輕輕拉住了李世民的手。

“二郎,我不想看到我們的孩子們也會有那麼一幕的發生。”

“秋兒雖說才華橫溢,武藝又那麼出眾。”

“但他從小生活的環境,太質樸,太單純。”

“這場的險惡,權力間的傾軋,對於他來說都太陌生。”

“這也是我求你不要給秋兒安排任何實職的原因。”..

“我不想,看到秋兒到任何的威脅、傷害。”

“不想看到他不開心,不快樂。”

……

再說另一邊,當李秋走出了皇宮後,就直接去了老郡王的府上。

今天在朝堂上,當聽到了那一係列的讓他到震撼的重磅封賞後。

他的心中出於本能,是狂喜的。

他有了正二品的職,有了十三個州的封地,有了一千戶的食邑,並且還被賞賜了一座自己的府邸。

而且看眾人的震撼的表,這芙蓉園應該還非常的牛那種。

在那一瞬間,他想要將這個好訊息去告訴武珝姑娘,告訴應國公,告訴自己的好兄弟羅通,告訴死去的老管家王中……

Advertisement

總之想告訴很多人。

可是,在那種驚喜過後,帶給李秋的卻是強烈的恐慌和不安。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他還是懂的。

尤其是此時的他,看起來認識了很多大人,甚至是連陛下和長孫皇後都已經很悉了。

但是吧……

曆史上那些紅極一時的權臣、重臣,說倒就倒了的例子有太多了。

更何況他一個小小的冇有基的小小商賈?

當李秋來到了老郡王的府上時,恰好大將軍柴紹正在這裡拜訪。

李秋急忙上前施禮。

而柴紹,則是爽朗的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李秋啊,你這小子很不錯,對我的脾氣。”

“今天在承慶殿,我也跟陛下說了,等你完婚之後,就把你要到我的旁。”

“不出十年,保準你戰功赫赫!”

“等那時你再回朝中時,看有誰還敢對你不敬?!”

聽到了他的話,李秋急忙躬謝。

而柴紹呢,則是搖搖頭,無比認真的對他說道:“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當年你嶽丈羅,可是跟我們好的如同親兄弟一般。”

“如今不在了,我們若是不替你們出頭,還有誰能?”

說完,柴紹又跟老郡王告彆。

說軍事急,他今天就得離開長安,趕赴軍中。

隻能等凱旋之時,才能再次來拜訪老郡王了。

唯一的憾,可能就是不一定能趕得上李秋和可心丫頭的婚禮了。

柴紹這個人,是非常有人格魅力的一個人。

書麵上講,就是有俠義之風。

當年他在年輕時,就是名氣極大的關隴集團的核心後代。

在關中,也是朋友遍天下,一呼百應的那種。

他待人事,真誠豪爽,毫不做作,太仗義了。

當柴紹走後,老郡王招招手,把李秋引進了自己的書房。

“李秋啊,聽說今天聖上史無前例的重賞你。”

覺如何?”

李秋撓撓頭,歎息一聲,“王爺,不瞞您說。”

“在聽到封賞之時,小子還是高興的。”

“可是現在,卻想著能不能把這些封賞給退掉。”

老郡王笑著點點頭,“你能意識到這一點,我還是很欣的。”

“其實今天聖上對你的封賞,連我都是很吃驚的。”

“不同尋常,太重了。”

“你的這份封賞,了太多人的利益,幾乎得罪了所有的皇子,士族,以及軍中的將領。”

“若是單純從封賞的角度上看,這簡直就是一副捧殺你的毒藥。”

“可能是嫌你死的不夠快。”

聽到老郡王的話,李秋的臉上一丁點笑模樣都冇了。

“那王爺,我若是去請求陛下,把我的賞賜給去掉呢?”

老郡王笑著搖搖頭,“你呀,還是太不瞭解這場上這群人的心態和秉。”

“此時此刻,就算你將封賞退掉,他們依然會嫉恨你,也不會原諒你。”

“而你呢,反而又把陛下給得罪了。”

“所以呀,既來之則安之。”

“反正你人該得罪的都已經得罪過了,那就倒不如把封賞都了好了。”

“李秋啊,我問你。”

“假如今天陛下將這份封賞放在了李靖上,封德彝上,魏王李泰的上。”

“你認為會出現跟你一樣的軒然大波嗎?”

李秋很認真的搖搖頭,“不會。”

老郡王笑笑,接著問道:“那若是把這份封賞放在一名太監,一個宮,一名侍衛的上呢?會如何?”

聽到此,李秋彷彿是明白了什麼,並冇有搭話。

而老郡王,則繼續跟他解釋,“所以呀,今天這件事的由,不在於陛下給的封賞太大。”

“要是按理說,你這次立下的大功,這樣的封賞也不為過。”

“而之所以出現了這種反響,隻是在於你的基太薄。”

李秋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王爺,我懂了。”

“看來我還是得多立下些戰功、功勳,以求自保。”

出乎了他的意料,老郡王再一次的搖搖頭,“還是不對。”

李秋這一次可真的有點懵了,“還是不對?”

老郡王這時候輕歎了一口氣,站起來到了窗前看了看,然後才低了聲音緩緩的說道。

“李秋啊,這人吶,無論到什麼時候,都不要意氣用事,更不要想當然。”

“而且呢,無論你做什麼事,都要給自己和家人留一條退路。”

“尤其是在這險惡的場之上,朝堂之上。”

“你也是讀過史書之人,你仔細的想一想,這戰功赫赫的功臣,被枉殺的先例還嗎?”

“這功勳啊,隻有遇到明主時,纔會有些用。”

“可是這明主的邊周圍,或許還會有臣。”

“前陣子那剛剛被你救下的張蘊古,就是一個例子。”

“那麼忠心耿耿,兩袖清風,有著厚業績的好,不也差一點就被冤殺?”

“所以呀,你所謂的功勳,是本就靠不住的。”

“李秋啊,你可能還不知道。”

“起初陛下想對你的封地是在人口集,商業繁華的河南汝州、鄭州。”

“可是卻被我建議到了人口稀,地偏遠的幽州!”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