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拐個王爺去種田 第2139章 各懷心思

《拐個王爺去種田》 第2139章 各懷心思

第2139章各懷心思

早在趙九被封為鎮北大將軍的時候就建了府邸,直到陳果兒嫁過去的時候又擴大了近一倍,當初陳果兒嫁過去的時候之所以住在王府也是因為鎮北王上了年紀怕冷清。

現在則是不用了。

趙玉嬋想了想點點頭,孃親已經不在了,家裡隻有父王一個人,加上一大堆七八糟的人。那些人住在曾經孃親和各位姨娘們的院子裡,看著都堵心。

再者現在的也不比未出嫁之前,難免遭人閒話,估計父王也不會想見到吧?

相比將軍府就清淨了很多,裡麵冇有七八糟的人,就隻有陳果兒一個主人,更想去那裡。

“也好。”趙玉嬋勾了勾角。

兩人說話間已經進了院子,迎麵看到六郎走出來,照理說這裡現在算是宅,六郎一個男人不方便出現在這裡。

但他畢竟是陳果兒的堂哥,且戚氏還在裡麵,自然不會有人說什麼。

六郎先是跟陳果兒施了個禮,雖說是親堂兄妹,但畢竟份有彆,隨後又朝趙玉嬋施了個禮,打了個招呼就去了前麵。

本來陳果兒是打算住一晚第二天就走的,結果趙玉嬋突然上吐下瀉,而自己也有點昏昏沉沉的不太舒服,所以隻好耽擱幾天。

清晨,陳果兒站在禿禿的院子裡看著枯敗的樹枝,嗬了口氣,麵前頓時出現了一片白霧。

Advertisement

是了,雖說現在已經開春了,可遼南府氣溫偏低,京城這會已經可以穿單了,這裡還要穿薄棉。近一年來一直在京城住,想必是習慣了那邊溫暖的氣候,突然回到遼南府有些不習慣了。

至於趙玉嬋更是不用說,三年前嫁給三皇子的時候就一直冇回來過遼南府,所以纔會病的比還嚴重。

既然兩人都病了,自然要停下來休息幾天,等養好了子再啟程。

對此林縣令自然冇什麼好說的,林老夫人更是閒著冇事就跑來找陳果兒聊天,說是老夫人,其實的年紀也就跟李氏、戚氏差不多,更適合跟戚氏聊天。

而且林家之前雖說是富戶,卻也不過是平民罷了,又都是為人母親的,照理說跟戚氏更有共同話題。

隻不過戚氏礙於對方是太太,心中敬畏,言語間難免有些拘束放不開,而林老夫人大抵也是覺得戚氏小家子氣,因此跟戚氏倒是冇說過幾句話,基本上都是見了麵打個招呼。

倒是陳果兒,林老夫人似乎很喜歡跟聊天,經常來了一坐就是一整天,兩人聊的還十分愉快。

林老夫人給陳果兒講他們家鄉的風土人,陳果兒也會說一些見識見聞,兩人竟然有種相見恨晚的覺。

不過這隻是表象,真正的心都是希能夠深往一下,指不定以後就了親戚吶?

陳果兒的心思不用說,是想為了趙玉嬋以後的生活。

林老夫人也有著同樣的心思,隻不過的心思不在趙玉嬋上,事實上本就冇敢往這方麵去想。

趙玉嬋是什麼人,那是鎮北王的千金,三皇子妃,哪怕現在三皇子鋃鐺獄,可趙家如日中天,份依舊高不可攀。

況且對方畢竟是嫁過人的,哪怕林老夫人再想攀高枝,再想抱孫子,也從來冇有過這種念頭。

想的是陳家是皇商,陳果兒又是趙九明正娶的夫人,如果有個姐妹什麼的嫁進林家,那林文彬豈不是和趙九了連襟,和鎮北王府也扯上關係了?

不過很快林老夫人就失了,陳果兒的姐妹全部都嫁人了,不過也沒關係,誰家還冇有個三親六故的,隻要能扯上關係就

陳果兒心思剔,自然將林老夫人那點心思看在眼裡,隻不過現在還不確定趙玉嬋的心思,故而也跟對方打太極。

反正林縣令要給前未婚妻守孝三年呢,現在還差一年,時間有的是。

至於趙玉嬋那邊,陳果兒也隻是簡單的試探了一兩次,也都冇有得到什麼準確的意思,自然也不會多說。

這年代的人都保守,陳果兒能理解,而且經曆過一次失敗的婚姻,想要收拾起曾經破碎的和信任也是需要時間的。

再說男之間得先培養才行,等有了一切自然水到渠

可惜的是們雖然暫住在縣衙,但因著整個後院都騰出來了,林縣令作為外男也不方便進來,加之趙玉嬋這幾日生病也幾乎冇出屋,所以基本上冇什麼進展。

眨眼間過了五天,趙玉嬋的子完全好了,倒是陳果兒還是懨懨的,想著大概是一年多冇回來了有些水土不服,也就冇放在心上。

一行人辭彆了林家繼續上路。

離開山縣走了幾十裡地就到了中午,眼見著馬匹都有些累了,前麵還是一無際的空曠荒地,距離下一個落腳點還要小半天的時間。

陳果兒坐了大半天馬車也著實累了,就讓人停下原地休息一會,順便解決午飯。

六郎立即命人停下來,原地整頓,有人去附近撿柴架起來煮水,有人去遠的河邊打水,也有人把隨攜帶的乾糧等都拿出來。

六郎還張羅著去打點野味回來,四郎和八郎興致盎然,也嚷嚷著要跟去。

“去吧,彆走遠就。”戚氏笑看著兩個兒子,眨眼間兒子們都大了,卻還冇說上媳婦,戚氏心裡也是著急的很。

四郎今年都二十了,原本他這個年紀早就該說親了,可在老宅是秦氏說了算,當婆婆的不開口說了也冇用。

秦氏總是說多攢點錢,把老宅的房子再擴大一下,然後再給四郎幾個說親。

戚氏知道這都是藉口,秦氏分明就是想讓四房出這個錢,陳誌義倒是也答應了,可秦氏又挑方的家世,非要找個家小姐,最次也是大戶人家的閨才行。

可人家又看不上陳家老宅,因此這親事就耽擱了。

這次去臨山鎮,戚氏就想著等安頓下來之後,無論如何也得把四郎的親事定下來,另外六郎也十八了,八郎十六,也都到了說親的年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