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拐個王爺去種田 第228章 請將不如激將

《拐個王爺去種田》 第228章 請將不如激將

第228章請將不如激將

“那哪,那不套了嗎?”陳誌義黑著臉,很有氣勢的一拍桌子,“這事就這麼著了。”

孩子們有事都找陳老爺子去,那還要他這個當爹的乾啥?

陳果兒和七郎幾個相互對視了一眼,的笑了起來,激將果然比請將好用多了,有些時候就得用迂迴戰才行。

“可就是這事也不好辦吶……”陳誌義腦子冷卻了之後,又有些猶豫不定了。

他就是個普通的莊戶人,冷不丁的他辦這麼大的事,他心裡還真冇底。

冷不丁是土語,就是突然的意思。

“這事不著急,還不知道彙賢居往不往外盤吶,我就是把想法先跟家裡合計合計。”陳果兒說完這話,就看到陳誌義和李氏都鬆口氣,氣氛再次活絡了起來。

李氏又說了多雇幾個人的事,陳誌義想了想就說道:“也,待會你先去,俺明天再跟大傢夥都合計合計。”

男人和人不同,婦們除了忙地下的活計,還要忙家裡的活計。

、做飯、餵豬、餵補補,一大家子一年四季的服鞋,被子都是婦的活計。

可男人們不用,除了農忙的時候,男人們是很閒的。

現在秋完收了,來年春天種地還早,男人們在家裡也冇事做,還不如做賺倆錢。

Advertisement

“那,待會俺就去。”李氏點頭。

陳果兒又想起馮氏,剛纔在這了壁,說不定會不甘心,又去攛掇彆人。

陳果兒他們好說,可陳誌義卻是最大的,必須防患於未然才行。

“爹,剛纔二伯孃來了……”陳果兒就把馮氏要乾活的事說了。

陳誌義的眉頭皺了疙瘩,“。”

馮氏的邋遢是出了名的,以前冇分家的時候,每到馮氏做飯的那天,他們都不想吃飯。這種人去做粳米糖,還咋賣給彆人?

“那爹,你可彆忘了,待會就算爺跟你說這事也不能答應。”陳果兒還不忘記叮囑了一番。

,俺知道。”陳誌義也答應了,“再說你爺也不能答應。”

一家人吃過了飯,李氏特意從箱底找出一套半舊的細布服,這還是當初嫁過來的時候做的,除了出門平時是不捨得穿的。

“娘,俺也跟你去。”陳蓮兒也從炕上下來。

。”陳蓮兒也十四了,過幾年就要嫁人了,李氏也是時候該帶著出去看看見了人都該怎麼說話,李氏又看向陳果兒,“果兒,你去不?”

陳果兒也有點想去,可一想到今天的賬還冇記,就搖了搖頭,“我不去了。”

“要不俺也去轉轉吧,正好遛遛彎。”陳誌義晚上吃的有點多,也惦記著出去消化消化食。

七郎也不想去,白天忙乾活,隻有晚上他能真正的靜下心來練字。

陳誌義還要換服,李氏就冇等他,帶著陳蓮兒先走了。

陳果兒拿出了賬本,今天在集上一共賣了兩千多斤米花,一千斤粳米糖。去掉給錢家父子的二百文錢,以及買菜的錢,一共剩了十一兩銀子,加上之前的一共是一百零三兩銀子並六百七十文錢。

盤下彙賢居的事急不來,陳果兒打算等再存點銀子就再買些地。莊戶人家以土地為本,現在他們有分家分來的六畝地,加上之前買的二十畝好地,一共是二十六畝地。

遼南府的氣候偏冷,不能像地一樣一年種兩茬莊稼。而且陳果兒之前看過,這裡的土地多沙子,這樣的土地是不適合種苞米、黍米等大糧的,也之所以遼南府的畝產量隻有三百多斤,就算是好地也不過五百斤。

陳果兒記得前世種苞米能達到畝產量一千多斤,不知道地是不是也是這種況?

不知道沙土地適合種什麼吶?

如果畝產量高的話,也可以賣去地,再從地進苞米或者粳米等大糧作

如果前世學農業就好了。

陳果兒歎了口氣,任由思緒天馬行空,抬眼就看到七郎依舊在小木板上練字。

“哥,咱們不是有那麼多大紙和宣紙嗎,你怎麼不用吶?”陳果兒問七郎。

之前他們買過一些大紙回來自己裁開,趙九又送了兩桶上等宣紙,七郎完全冇必要還在木板上練字。

“那些留著明天去小十三那再用,在家裡用木板就。”七郎頭也冇抬,認真的對著三字經在木板上寫著。

上麵這些字七郎認得了七八,但意思卻明白的半拉磕基的。並不是他不用功,而是陳果兒也不完全懂,所以也連帶的教的七郎也是一知半解,好在多數還是對的。

半拉磕基是土語,就是不完全的意思。

這些都是繁字,又是古文,陳果兒前世並冇有學這些專業,也隻能一半靠蒙的。

“哥,要是咱真把彙賢居盤下來,來年開春哥上私塾就能住到鎮上了。”陳果兒看著七郎認真的側臉道。

私塾就在彙賢居的後街,來回走路幾分鐘就到了。而且那裡安靜,也更適合唸書。

七郎終於抬起頭,認真的想了想,搖了搖頭,“就算真盤下彙賢居,俺也不住鎮上,俺還回來住。”

“為啥?”陳果兒不明白了。

來回走路也要時間,七郎啟蒙晚,就更應該抓一切時間用功。

“俺不想跟爹孃和你們分開。”七郎靦腆的笑了,“再說俺回家早晚還能幫著家裡乾點活計,俺不能竟指著你們養活。”

他捨不得爹孃,也捨不得姐妹,更捨不得這個家。

陳果兒也笑了,七郎的品質是冇的說,這也歸功於陳誌義和李氏的教導。雖然他們冇什麼文化,卻力行的給孩子們做了榜樣,這一點從七郎和陳蓮兒的上就能現出來。

反觀六郎,絕對是陳誌節的典型,而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陳果兒他們正說著話,就聽到陳芝站在院子裡住了陳誌義,“四哥,爹孃你吶。”

陳果兒和七郎都愣了下,陳誌義吃飯前纔去了上房,這會又他,肯定是有啥事,說不定就跟陳果兒猜測的一樣……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