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三國:開局截胡了大耳賊 第264章謀劃江東

《三國:開局截胡了大耳賊》 第264章謀劃江東

第264章謀劃江東唐周獲取了許貢的信任。

是整個計劃中的第一環。

劉磐聽完了諸葛亮和司馬懿的稟告。

臉上帶起了笑意,顯然對唐周那邊的進展很滿意。

荀彧上前稟道:

「大王,雖然事進展的順利,但江東之地宜緩不宜急。的急了,讓他們三人擰繩反而不。」

「不如徐徐圖之,先讓他們三人彼此消耗方是上策。」

劉磐點了點頭。

他也是這樣想的。

兔子急了還咬人呢。

這三隻狡猾的兔子一起咬人的話,搞不好會把人咬死。

還是讓他們先鬥一番。

最好把三隻兔子搞死一隻。

然後再出兵江東為妙。

司馬懿說道:「唐周目前雖然取得了許貢的信任,但也需要時間安排後續的事,絕非一朝一夕可以達的。」

「趁著這段時間,就以朝廷的名義不斷向三人施迫他們找出馬賊元兇,令他們不得安寧!」

諸葛亮也道:「我軍則在這段時間可以坐山觀虎鬥,趁機養蓄銳籌備糧草,為大戰做好準備。」

這倆人一正一奇。

司馬懿立足於江東部分化獻策。

而諸葛亮則是建議提前進戰備狀態。

配合的十分默契。

劉磐點頭表示贊同。

這兩步其實就是一步。

一邊分化江東部的三個人。

挑起他們之間的爭端。

一邊積極地籌備糧草、兵馬。

Advertisement

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一顆紅心兩手準備嘛。

郭嘉忽然說道:「江東之地有長江之險,丹之兵為天下雄兵。我軍雖然做了多方準備,但也要提防他們的困之鬥。」

「臣建議儘可能把風險降到最低,不如拉曹夥!」

大多數人都隻看到了利好的一麵。

隻有郭嘉看到了不利的一麵。

正如他所說。

江東有長江天險扼守。

河流、湖泊繁多,再加上江東士兵善於水戰。

可謂是易守難攻。

就算劉磐做了多方準備。

也不能保證能夠一口吞下江東。

畢竟江東的三個人可不像張魯、呂布等人那麼好對付。

在大家興緻高昂的時候站出來潑冷水。

顯然是件很不明智的事

可郭嘉就那麼做了。

在他的眼裡隻有勝和敗。

不摻雜個人

荀彧再次站了出來。

表示支援郭嘉的論斷:

「若按照實力劃分,袁大於劉繇大於孫策。可若按照危險來劃分,則完全相反。」

「孫策的威脅無疑是最大的。所以大王才會派出刺客針對孫策這頭江東猛虎。」

「但若是孫策一旦死,必然激起劉繇和袁同仇敵愾之心。為我軍攻克江東增加不難度。」

「不如聯合曹一起出兵,由他牽製袁,我們來對付孫策和劉繇。」

郭嘉點頭道:「曹野心昭昭,一定會答應出兵幫忙的。到時候大王可以許給他長江之北的地盤為好,我軍與曹劃江而治。」

長江之所以被為天險。

完全是因為長江中下遊這一段水流湍急,險象環生。

把長江之北的地方讓給曹

看上去是利益平分。

實則就地域而言,劉磐這邊是佔便宜的。

畢竟江東三分之二的地盤都在長江之南。

隻有三分之一的地方在長江之北。

不過這也是實力決定的。

劉磐對付孫策、劉繇兩個人。

隻需要牽製袁一人即可。

劉磐當然要拿更多的地盤了。

再者說。

被限製在兗、豫二州之地

他想南下就隻能渡過長江天險。

劉磐則不同。

麒麟軍想要進的地盤有多種路徑。

從河、荊州北部等地都能前往。

不一定非要強行渡江。

看似公平的平分長江南北。

貌似劉磐、曹共同主宰長江。

可一旦日後他們之間開戰的話。

表麵上的公平就會被立刻打破。

所佔據的長江天險隻能淪為馬其諾防線。

中看不中用罷了。

郭嘉的戰略眼還是很長遠的。

既丟擲了曹無法拒絕的

他協助攻打江東。

又在不知不覺中限製了曹日後的發展。

更為兩軍日後有可能發的大戰埋下了一個獲勝的因素。

一石三鳥啊!

經過郭嘉、荀彧分析。

人們狂熱的頭腦逐漸清醒了下來。

細細的琢磨了一番後,認可了他們提出來的方案。

以麒麟軍一軍之力攻打江東的確是存在風險的。

如果能把曹拉到自己的戰船上。

的確是個不錯的主意。

能夠為麒麟軍分擔不風險。

劉磐想了一陣子。

決定採納他們的意見。

聯合曹共同攻打江東。

是一代梟雄。

如非必要,劉磐是不想讓他獲得好的。

但眼下形勢不容有失。

進攻江東一旦失利的話,就會對整個局勢產生巨大的影響。

甚至有可能搖到劉磐的基。

畢竟江東的三個人無論是誰都要比張魯之流明的多了。

進攻江東的戰鬥一定會比漢中之戰困難好幾倍。

在聯合出兵攻打江東之際。

同時限製曹的發展。

的確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了。

「稍後我親筆修書給曹,商議聯合進兵之事。不過我軍也要做好大戰的準備。此戰隻許勝,不許敗!」

劉磐做出了決斷。

接下來進到了任務分配的環節。

「通知唐周按計劃行事。一年之,本王要見到孫策人頭落地!」

「諾!」

諸葛亮和司馬懿雙雙彎腰行禮。

落到了荀彧的上,劉磐開口又道:

「荀令君,十個月之籌集出可供十萬大軍持久作戰的糧草,有沒有問題?」

荀彧暗中盤算了一下,又和農穀司和鹽鐵司的監令商量了片刻。

然後才給出了答案:「稟大王!十個月之,臣等必定能籌集到十萬大軍一年的糧草!」

「好!」劉磐一拍桌案。

隨即看向了高順:「懷德將軍,一年之你給我再訓練出兩萬勁卒來,能不能做到?」

高順毫不猶豫的上前大聲答道:「稟大王!無需一年!八個月即可!遲了一天,末將提頭來見!」

「好!」劉磐就欣賞高順這子韌勁。

說到做到,從無虛言。

「通知各地守軍,加強防備,整頓軍務!為一年之後的大戰做好準備!」

劉磐最後定下了調子。

現在就看曹會作何選擇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