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劫修傳 第361章玄玉,玄玉

《劫修傳》 第361章玄玉,玄玉

第361章玄玉,玄玉

原承天雖是滿腹疑慮,可事已至此,已是騎虎難下了,隻能著頭皮,跟隨曾羽翰緩緩下到峰腰

卻見峰腰有座人力削出的平臺,約有五十丈方圓,平臺東南兩側建有兩座石塔,石塔周靈氣環繞,想來亦是仙家佈置,其中玄機卻難測度。

兩座石塔中間建有一條小道,竟是用碎玉鋪就,晶瑩微,儘顯萬年門宗的奢侈氣像,小道的儘頭卻是一座石壁,上有龍畫之形,並無半隙。

原承天正在納罕,曾羽翰立在兩座石塔中間,用手中摺扇向兩側石塔輕輕一指,石塔頓時發出兩道芒,照在石壁之上,那石壁上的龍虎頓時靈起來,而石壁上亦開出一隙,出一座府來。

這座府的門戶亦是用玉砌,上書“納珍”二字,鐵畫銀鉤,筆力雄健。此番佈置,倒也甚是巧妙,這座門戶需由石塔啟,想來若是不知啟門法訣,縱是明知山腹中藏有無窮珍寶,也隻能空手而回了。

曾羽翰道:“凡本宗玄修之士,皆可隨時來此取寶,原道友用萬年玄玉,也需常來此,若是每次都麻煩大夥兒為你開門,亦是不便,不如我將這開門法訣告訴你罷了。”

原承天窺知這藏珍之地,已是大頭痛,哪裡還敢聽什麼開門法訣,忙道:“在下雖至衝玄之境,可並無半反應,想來是時機未到,實不敢得聞貴宗訣,此次到這納珍中,隻不過是想一二件事罷了,前輩實不必將訣相告。”

曾羽翰道:“道友於本宗有大恩,本宗又怎能視你為外人,何況不過數日,道友就有一件大大的喜事,那時道友更不是外人了,隻是此事需得宗主首肯方可。至於這開門訣,又算得了什麼。”

Advertisement

說罷徑直將開門訣說了出來,原承天聽得頭皮發麻,可曾羽翰既然已將訣說出,就算掩耳不聽,那也無濟於事,自己與這月華宗的乾係反正是甩不得了。

此時納珍的門戶已經開啟,一道道靈瑞氣從府中激而出,這府中所藏果然非同小可,那靈瑞氣衝上峰頂,竟將空中的銅雲霧盪開,而空中則傳來雷聲,大有引發天像之兆。

原承天雖非貪心之輩,可見此威勢,也覺心,仙修之士,麵對寶怎能夠不於心,而瞧這靈瑞氣,中寶的神妙之亦可見一斑了。

曾羽翰倒是見怪不怪,笑道:“若是有修士路過此,隻怕亦是一件麻煩事。”

忙將摺扇對石塔點了數點,石塔再次發出芒衝上天際,將數道靈瑞氣罩住,那些靈瑞氣悉被收納住石塔之中,空中雷聲頓消。

曾羽翰這才攜起原承天的手來,步府。

這座山峰積有限,可府之中卻是麵積極闊,一眼哪裡能瞧得到邊際,想來自是暗設空間法,否則尋常的所在,怎能藏得下這些天材地寶。

原承天雖明知此地之後,日後必是麻煩一樁,可既來之則安心,日後縱有煩惱,也不爭在這一時,於是真實索放眼瞧去。隻見納珍設七層,站在底下,亦是瞧不到頂,每層所藏寶皆不相同。

這第一層皆是各種奇花靈草,或置玉盒之中,或植於泥土之中,看似隨意,可細細瞧去,則可瞧出每種靈草奇花,皆是各依草木之巧妙佈置,比如一種妙真花的靈草,就是植於一塊天鴻土中,此花非得在天鴻土中,方能保其靈氣,而其他諸草,亦是各有安排。是以這第一層納珍之地,或可視為一座靈草園了。

此時靈草園中,正有兩名修士手持藥鋤。

替一叢靈草鋤草,見到曾羽翰降,忙過來施禮問安。

曾羽翰道:“你們來的正好,我新得了一株靈草,正想植於此,你們過來瞧瞧,這靈草可能種得?”

說罷取出那株五靈草來。

兩名修士過來瞧了半晌,都是默默搖頭,其中一名老年修士道:“師伯,這株靈草甚是奇異,難得的是五屬皆備,若想種植此草,隻怕要大費周章,弟子們丹,實不知該如何種植此草。”

曾羽翰道:“這也罷了,我也知道此草難以種植,可惜這株靈草一旦用去,日後就不可複得了,再有人煞氣發作,可怎麼辦?”說罷低頭尋思。

原承天就算有心提點,也是不敢妄言,何況這五靈草是玄焰穀中之,玄焰穀環境極是特殊,又怎能複製,便是他自己想種植這種靈草,亦是無計可施,除非是將玄焰重新發送至靈焰穀中,並且總要等上幾十年,等那玄焰穀中恢複舊日氣像,方可種植此草。

他本來並冇有將這五靈草當做一回事,此時看來,此草倒真的是世間奇珍了,也許除了他之外,世人再難獲得此,好在手中的五靈草冇有千八百株,也不會於三五百株,大可分開一大半來待價而沽。

曾羽翰見原承天對第一層中的奇花靈草並不是太興趣,心中倒也不以為奇,此層所藏靈草雖多,可絕大多數都是常見之,是為宗門必備,而對擁有五靈草這樣珍奇靈草的原承天而言,又怎會將這些常見之放在眼中。

曾羽翰與原承天用遁,緩緩升至第二層,這第二層所藏之是為各種礦藏,亦有兩名修士在此打理,而此層更建有鼎爐一座,用來煉製礦藏。

曾羽翰道:“這座鼎爐,不過是對礦藏做些初步理,真要煉製法,卻是在煉堂不可。”

原承天漫然應道:“原來如此。”

納珍的第三層,放置的就是各種法了,原承天匆匆掃了一眼,發現這些法大多不過是尋常之,其中幾件能看得上眼的,可想來這般隨意放置的,又能珍貴到哪裡去。

納珍的第三層第四層皆是匆匆而過,曾羽翰不曾向原承天解說,原承天亦不便問,如此到了第六層時,曾羽翰停下腳步,道:“我那陣旗以及本宗的萬年玄玉,就是放在此了。”

原承天對月華宗的培玉之法倒是頗興趣,他的玄承雖也有不培玉之,可各家門宗自有巧妙不多,集思廣益,想來總不會有錯的,於是凝神觀看起來。

卻見此層比之其他諸層來就略小了一些,而且建有近百間石室,每間石室皆有製,等閒窺探不得。看來這些石室,就是培玉之所了。

曾羽翰走到一間石室前,摺扇輕點,解開了石室製,忽見一靈力流撲麵而來,令人周舒泰,如沐春風。這靈玉的氣息著實不俗。

仙修之士的修行之道,與靈玉實是不得乾係,玉為君子之,更為仙修之,仙修界自有“無玉不修”之說,便是指修士若想使修行進益,無玉不可,而越是修為越高,就越是離不得靈玉了。

而細細察這石室中的靈玉氣息,起碼也有三千年的培玉之期了,想來這石室中就是曾羽翰送給自己的那塊靈玉了。

靈玉被挖掘出來後,不管是生萬年億年,也隻能算是玉基罷了,若想其變靈玉,就非得以法培育不可,而培育了千年之後,方可稱得上玄玉,三千年的玄玉已是見,萬年玄玉則是可遇而不可求了。

至於世間的現玄玉,自然都是仙修前輩曆年培育而,這些大修飛昇之後,所留之便可澤後人,散修之所以難以晉級玄羽之階,便是因為無法像宗門子弟那般,得到前輩玉,原承天能夠與月華宗結下機緣,其實也算是不小的福澤,而能夠得到一塊三千年的玄玉,怎麼說也是他的福緣不小。

卻見石室門口芒耀眼,難以得窺玄玉真容,曾羽翰揮袖拂去,那玉才慢慢斂去,此時原承天再凝目瞧去,方纔看見那石室中置有銅缸,缸中滿盛碧水,那塊三千年玄玉,就放在碧水之中。

曾羽翰歎道:“此玉我也是無意中得之,伴我已有百年了,我之修為,得益於此玉不,此刻我將此玉給你,也算是我與他緣儘。”說來甚是傷

原承天倒也不以為奇,這靈玉本就極,修士得到一塊佳玉後,好似那凡間男子娶得人歸,自是倍加珍惜,原承天自晉級至九級真修後,心境常有波,便是因為他的修行太快,缺玄玉相伴的緣故。

日後有此玄玉在手,無論是日常修行,還是養心境,皆有莫大之功,是以原承天見此玄玉,也是歡喜。

曾羽翰道:“此玉雖然已歸道友所有,但道友若不知培玉之法,卻是毫無用,也罷,那銅缸連同那培玉靈,也就一發送給道友就是,也不枉我與此玄玉相伴一場。”

原承天道:“如此足見盛。”

曾羽翰笑道:“你以消煞靈與五靈藥相贈,這塊玄玉又算得了什麼,何況你日後一旦了……”說到這裡,卻是住口不言。

原承天忖道:“這位曾羽翰每次皆是言又止,卻不知想瞞何事,他先前更說有我有一件大大的喜事,此喜事也不知為何。”然而對曾羽翰而言,或許是天大的喜事,可對原承天來說,恐怕卻可能是床煩一樁,原承天越想越覺得心煩意,他雖是九世清修,前幾世卻是極與宗門打道,但此一世想來與宗門卻是不得乾係了。

想到這裡,原承天已是頭大如鬥。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