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劫修傳 第356章趨吉避危正當時

《劫修傳》 第356章趨吉避危正當時

第356章趨吉避危正當時

有兩名月華宗玄修出麵,原承天倒也樂得袖手旁觀,仙修之道中的玄修雖比同等級的鬼相略強,可一二名低等級的玄修之士,原承天還不曾放在眼中。

不過若是超出六級的玄修,原承天卻是不敢輕敵了。

也不過數息之間,清虛宗兩名玄修已到了近前,這二人原承天倒也不算陌生,此二人正是剛纔執旗佈陣的兩位玄修。

此刻二人皆是神迷茫,自是因為原承天被劉姓玄修的白幡籠罩之中,蹤跡全無的緣故,不僅如此,連空中殘餘的靈力,也被白幡掃的乾乾淨淨,那原承天就好似憑空消失了一般。

一名高個子修士道:“這倒奇了,此人不過是一名真修罷了,就算擅長慝形,又怎能瞞過你我的靈識?”

另一名矮個子修士道:“仙子有過待,此人雖是真修之士,卻是英華斂,靈識驚人,隻怕已擁有玄修般的實力,否則又何必讓你我同時出手,單隻是一名普通真修的話,你我任何一人皆可輕易製服了。”

原承天在白幡之中,與二名清虛宗的修士相距不過數十丈,是以二人的話聽得清清楚楚。

他暗道:“原來是我用靈識,引開雲裳的音波時,被這淩雲仙子所察,我雖極力,可那靈識卻是瞞不過淩雲仙子這等玄修大士的,這卻是難了,這靈識該是如何藏是好?”

要知道普通修士大多都是用靈識檢視對手修為,或是偵察四周靜,卻怎捨得用來以靈識傷人克敵?那靈識的恢複本就極其不易,用靈識傷人克敵的手段更是乏善可陳,像原承天這般擁有強大靈識,並且可以自由用的修士,雖不能說絕無僅有,可也是屈指可數了。

Advertisement

是以對靈識的利用,原承天並無多前例可循,隻能是自我索罷了,如今卻因大肆用靈識而顯得鋒芒難斂,則是原承天目前麵臨的最大問題了。

就在原承天思索自修為敝病之時,劉木二修已是同時出手,劉姓玄修用的仍是那件用了的金鐲,木姓玄修卻隻是用一雙空手,憑空劃出一道白環來,此環雖隻是靈力所凝,可其威能卻毫不亞於劉姓玄修的金鐲法。但見一金一白兩道芒激而出,向那兩名清虛宗的修士擊去。

清虛宗的兩名玄修雖都是猝不及防,且二人修為不過是三四級玄修,比劉木二人略弱,可玄修之士畢竟非同小可,對方法之際,二人幾百年苦修的本也應勢而出,一出慶雲護,一出靈珠敵。

高個子修士所出的慶雲與廖羽仙修煉的青蓮同屬一類,是為法之寶,修士修至玄修境界時,就可依其所修心法不同,修,而此法自帶的法寶,便為法之寶了,法之寶種類極是繁雜,或慶雲,或青蓮,或閃電,實難儘述,而法之寶的最大特征便是皆為以虛化實之,並且遇敵自警,哪怕修士本毫無防備,其法之寶亦可自遁出,護住修士本

而矮個修士所出的靈珠,則屬另一種本,被稱之為元魂法,元魂法乃是修士的元魂所凝之寶,卻是件實,與法之寶並無高下之分,不過是因為所修心法的不同,而追的差異罷了。

不過不管是法之寶還是元魂法,都隻能用來防,卻無攻殺之能。

而玄修之境之所以是修士的一大玄關,便在於這法之寶與元魂法甚是難以凝鍊,此兩種護皆是由本,無法用外界之力。

原承天早知道以自所修的紫羅心法,日後必可修之寶,但究竟是慶雲,青蓮,還是另的事,則是難以預料了。除非是等到修之後,方可知曉。

至於獵風,雖是法早出,可日後究竟是能修之寶,還是元魂法,亦是難測,畢竟是仙鬼雙修之,其未來修為走向尚不穩定,總要等玄修之境,才能判明。

如今在兩位月華宗的修士的伏擊之下,兩名清虛宗修士猝不及防,隻能依賴本敵。以本敵,本是修士最後的手段,如今二修被出本,已是大大落於下風,要知道本雖是威能強大,卻是消耗極多,二修初戰就付出頗大消耗,對此戰的最終結果或有極大影響。

雖然是伏擊對手,可劉木二修也並無一舉擊殺對手之意,修士到了玄修境界,除非是遇到修為高出一個境界的羽修之士,實難被一舉擊斃,能夠二人用本之寶,已可滿意。

卻見高個修士慶雲環繞其,劉姓修士的金鐲如何能夠近,那慶雲看起來是至虛之,可一旦與金鐲相,自有一強大靈力將金鐲卷在其中,使金鐲如陷泥淖,更使其鋒芒頓失,若是劉姓修士因過於自大而冇能及時收回金鐲,這金鐲說不定就會被高個修士收了去。

而矮個修士的靈珠,則是另一番景了,此珠隻有小指頭般大小,澤暗紅,其所發芒,隻不過數寸而已,但此珠卻是靈異常,不管木姓修士所凝環攻向何,靈珠總能及時跟隨,是以彆瞧隻是一粒小小靈珠,卻能護得全周全,比之高個修士的慶雲,自是另一番景像。

劉木二修卻是見好就收,分彆將金鐲環一收,劉姓修士手中已多了一個金葫蘆,他將金葫蘆略略一傾,從葫蘆中出一道七彩芒來,這道芒雖是虛,卻被劉姓修士執在手中,倒像是一柄法劍也似,而劉姓玄修手持七彩芒,便向高個修士一灑,那七彩芒則不再是法劍之形,而是化碎金般的細小屑,縷縷,零落不儘,如繁花隨風儘落,又如金砂鋪地,好一番勝景奇觀。

高個修士卻是認得厲害,高道:“竟是落寶神!”

忙將慶雲一收,抖出一麵大盾來,將那金屑碎芒抵住。金屑碎芒隨風而來,又隨風而去,卻在那大盾上留下斑斑印痕,這道落寶神果是威能絕倫。

原承天自是識得劉姓修士這手中葫蘆。

玄修之士的本護寶雖是強大無匹,可天下修士無窮,智慧也無窮,終於出現落寶神這般,專破本法寶的法來,可見世間之事,必是相生相剋,絕不可能逃這天地至道。

劉姓修士的落寶神,就是專克法之寶的利,若不是高個修士見機得快,他的護慶雲定會被這落寶神消得乾乾淨淨。

隻是落寶神對法之寶最手段,可對元魂法,卻是毫無影響了。是以在出清虛宗的二修的本後,便由劉姓修士專攻高個修士,這種對敵之策,也是玄修級修士鬥法時的慣例。

而在劉姓玄修用落寶神之時,木姓修士也祭出一,此亦為寶珠之形,隻是珠上燃著青火焰,青焰珠被祭出之後,立時如附骨之蛆,纏在矮個修士的靈珠之側,而矮個修士見到這青焰珠,也如同見了鬼一般,忙不迭的收起靈珠,另出一件鐵牌敵。

原來這青焰珠則是專克元魂法寶之,其珠上青焰,是為修士所煉的一團真火,雖比不得四大靈焰,卻可將那元魂法一燒而儘。

不過不管是落寶神還是青焰珠,雖可破本法寶,可對其他普通的法反倒不特彆威能,是以矮個修士隻出一塊鐵牌,就可安然無恙了。

原承天負手立在白幡之後,靜觀四修鬥法,這種玄修之間的鬥法比之先前所經曆的戰事自是大大不同,雙方各出奇寶,卻不求一擊克敵,而隻是力求製對方寶罷了,比之真修級之間的殘酷廝殺,瞧起來倒是斯文不,隻是若對方一旦應對失誤,仍然是迸現之景。這種鬥法對心智的考驗,比真修以下級的鬥法自是高出一籌,而對修為玄承的要求,自也是高出甚多。

像那種隻憑一件上佳法就可大殺四方的景,在玄修級的鬥法中,自是不會複現了。

原承天雖是玄承無雙,可正所謂世事如棋局局新,這世間的心法法自是層出不窮,靠以往的閱曆經驗,哪能能夠應付當今的局麵,這四修鬥法,對原承天而言,亦不失為難得的驗。

清虛宗二修吃虧在初時就被出本法寶,久戰必然不支,而對方因謀劃在先,招招搶先,讓二人隻能被,而無從反擊,是以雙方的真玄靈識消耗已不在一個等級上了。另看隻是數息時間的鬥法,可清虛宗二修已大吃不消。

是以在各出一盾一牌抵住對方的法後,清虛宗二修不敢戰,子輕輕一,原已遁到高空,原隻留下一道虛影應敵,這兩道虛影在短時間與本一樣備攻殺之能,使得對手難以趁勢追擊,此為玄修級修士的常用手段,被稱之為玄影之,原承天見得多了,倒也不覺為奇。

隻到此刻,劉木二修因被白幡摭住其,一直都冇有出真來,清虛宗二修雖知對手必為月華宗修士,卻苦於抓不到證據,隻能啞口無言。

而見二修遠遁,劉木二修自不會追趕,而劉姓修士轉向原承天時,卻不說話,隻是微微而笑。

原承天明白他的意思,自己已為清虛宗的目標,若不去月華宗避難,又該如何?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