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玄幻奇幻 劫修傳 第353章琴中妙道不曾悟

《劫修傳》 第353章琴中妙道不曾悟

第353章琴中妙道不曾悟

妙韻八音的一大神奇之,就是可擇人而聞,哪怕是在千萬人中,琴者想將琴聲送進誰的耳中,皆可準確無誤,比如那《淩音穿石》的殺人之音,就可將目標瞬間刺殺於人群之中,而四周之人卻無毫異常,《滿座皆聽》也自然如是。

隻是若想將琴聲準確的傳進目標的耳中,對修士的靈識便是很大的考驗了,劉姓修士之所以將參戰修士的人數定為三十人,便是因為這已是林清越靈識的極限了。

如今林清越與雲裳同時弄琴絃,同奏這曲《滿座皆聽》,可那月華宗的修士,卻聽不到雲裳所之曲,清虛宗的修士也不聞林清越所奏之音,是以如何能最大的提升已方修士的修為,就端看二的修為了。

不過原承天卻是一個例外,二之琴聲,他無一,皆是聽得真真切切,說來不也奇怪,那瑤琴音波亦是一種靈力流罷了,而以他的強大靈識,若想捕捉到這陣中的任何靈力波,皆是輕而易舉之事。

是以原承天此時倒了評判兩琴藝的裁判一般。

初聽之下,便知道那雲裳的琴道果是高明,其分音認人之實超出清越不,其琴聲分為二十九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最令人驚歎的是,一旦琴音認準一人,那麼不管此人在陣中如何縱橫飛掠,這道琴音總是不離不棄不斷,及時準確的送進此人耳中。

而林清越的分音認人之,則是略遜一籌,的二十九道琴音倒也能分得明白,隻是場中修士的位置一旦有所變化,的琴音便有些跟不上了,總是要慢上半拍,方能將妙音送及。

不僅如此,雲裳琴音之中所藏的靈力流,自也比林清越高出不。那《滿座皆聽》的妙,就在於以琴音激盪四周靈力,以四兩撥千斤之玄妙法力,將這無儘靈力化音波,送進目標琴者渾不著力,可聽琴者卻是益無窮,其所消耗的靈力皆可及時得到補充。

Advertisement

雲裳的琴道既高,其音波所化靈力自然也比林清越充沛許多,隻是一點在雙方修士的鬥法之初還看不出好來,可一旦雙方呈僵持之局,雲裳的琴道就愈發顯出優勢來。

而林清越唯一的好,恐怕就是的《滿座皆聽》雅正平和,甚是聽了,然而此次較藝,比的不是那音韻,而是修為,林清越這唯一的好,對扭轉場上戰況實無半點益

原承天正想大做一番手腳,擾雲裳的琴聲,卻發現場中戰況,竟發生著不可思議的變化,此刻清虛宗的二十九名修士中,竟又是死了兩人,傷了五人,而月華宗這邊,卻隻是傷了三人而已。

若論起雙方的實力,可謂是半斤半兩,而若論琴道優劣,雲裳自是勝了一籌,可為何場麵優勢卻漸漸傾向於月華宗?原承天著實覺得不可思議?

莫非月華宗哪位玄修之士暗施玄妙之法,以相助已方弟子嗎?

可是諸位真修是在混元陣中鬥法,若是異樣靈力侵其中,護陣的四名修士立時可知,如今清虛宗的兩名玄修之士雖是麵凝重,可並未出聲指責月華宗弄鬼。

何況原承天在陣中,這混元陣本是尋常陣法,原承天對陣法之變自是再清楚不過,若是有異樣靈力侵,他也絕不可能一無所察。

那麼這月華宗漸占優勢之局,卻是何因?

陣外的月華宗修士見已方已占優勢,無不歡欣鼓舞,隻不過三名玄修之士卻是神茫然,看來亦是不知已方何以能夠如此。要知道自從那雲裳出場,三名玄修之士已知對方早有準備,那雲裳的修為可比清越高得多了。

而清虛宗這邊,眾修更是愁眉鎖了,隻有那名淩雲仙子在沉片刻之後,忽的抬起頭來,向清越的方向,微微的點了點頭。而瞧向雲裳時,卻是麵,甚至出一來。

原承天心中一,暗道:“莫非清越與雲裳的琴道,並非我所想的那般,難不清越竟是超過了雲裳不?”

若是觀場上戰況,雖是月華宗占了優勢,可若強說這是清越之能,卻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可若是認定這不是清越之功,則是更難索解。畢竟陣中諸修剛開始時還可依仗本真玄法力,可越到最後,《滿座皆聽》的威能就越發顯現出來,而清虛宗諸修與月華宗諸修相比,的確能較清楚的看出有方寸漸之像了。

對此景,若說不是清越的琴道超過了雲裳,那就無從解釋麵前現像了,可那清越的修為琴道,無一是雲裳的對手,為何效果卻大相徑庭?場上除了淩雲仙子似有所悟之外,其他人皆是心中茫然了。

原承天凝神瞧看清越琴,有心要將此事的緣由探查明白,卻見那清越自琴聲初起之後,便是渾然忘我,一心隻想將中所學儘發揮,至於場上戰況如何,哪裡曾去理會?這也是琴癡的好了,隻要是琴聲一起,其心裡就隻有琴音妙韻,指下絃,不要說周遭事務,便是有人持刀相,隻怕也是瞧不見了。

而雲裳那邊,雖也是從容不迫,雅量高致,可比起清越的心無旁騖,雲裳則未免分心略多。

那場中已方修士若是形危急,雲裳雖不會抬頭去瞧,可靈識中自有反應,於是不免神,而若是已方修士將對手擊落殺傷,那靈識中的資訊傳來,雲裳自又是神一暢。

一個是關心場上變化,一個是渾然不覺,細究起來,反倒是雲裳的好了,畢竟那雲裳不管場上如何變化,其琴音仍是從容不迫,源源不斷。那麼這場中形勢之變,究竟是怎樣的原因?

原承天微微搖頭不已,此事之奇,實為平生未遇,而以他的窮究問底之,自要將其明悟徹個明明白白不可。

而若想一探其中玄奧,也隻能從雙方的琴音中辯察,於是他放出靈識,再次將那雲裳的琴音捕捉過來,細聽此韻。

雲裳的《滿座皆聽》果然是藏強大靈力,其音耳之後,立時化涓滴真玄進,其音雄渾有力,其靈力甚是充沛,雖是聲音略嫌嘈雜,可能如此快速的補充真玄,又怎能算是錯

原承天聽了片刻之後,再將清越的琴音用靈識捕捉過來,這清越的琴聲果是聽,顯是將原承天所傳之發揮了六七,雖比不得九瓏的神音妙韻,可也是極難得了。

而就在清越的琴聲初聞之際,原承天忽然覺得心中如被一洗,甚是愉悅,剛纔聽那雲裳之琴所生出的煩惡之念竟是全消了。

其實聽聞雲裳之琴所生的煩惡之念甚是細微,原承天聽其琴之時,幾乎是無從覺察,也隻是被那清越的琴聲如水洗來,方覺得中一暢,方知此有煩惡之唸了。

原承天霍然明白過了,心中暗道:“是了,雲裳這一曲《滿座皆聽》雖是定位準,琴聲所化之靈充沛之極,可是卻失了琴中至道,其聲既無音韻之,自是令人煩惡叢生,這心中煩惡不知不覺之中,卻是傷了修士心境,而修士若是心境不穩,又怎能從容鬥法。而清越對音韻之,向來苛求備至,我本以為違背了妙韻八音之玄機,想不到卻反是做的對了,那妙韻八音本為琴中妙,既是琴中妙,自然必須先符合琴中至道,方能再及其餘。”

原承天對琴道接不多,也是此世因遇到了九瓏,方纔寄於琴,因此對這琴中至道,也是此刻方纔悟出,他向來隻是視那瑤琴為一件普通的法罷了,是以當雲裳所之音雖是音嘈雜,可因其化玄有,反倒視其為正道了。

現在看來,卻是大錯而特錯了,那琴中妙道,豈是俗人所能理會,將瑤琴視為普通法,更是錯的離譜。

世事多艱,世人原本是為破愁解悶,洗盪心,方纔製出諸多樂來,而樂若無化煩解憂之能,豈非就是破銅爛鐵?而以林清越觀之,此雖是修為淺薄,其琴道亦不算如何高明,然而正因其一心追求音韻之,不離琴中至道,故而在不知不覺之中,竟勝過了雲裳。

此雖為林清越的有意之舉,但此戰的意義卻是讓原承天對那世間萬,更生敬畏之心,原來就是那小小的琴技,亦是暗藏無窮玄機,天道之修更不知是怎樣的艱難了。

眼瞧著場上變化已是越來越傾向於月華宗了,場外的清虛宗修士,皆是臉大變,而淩雲仙子更是麵罩寒霜,隻是恪於雙方約定,不便手罷了。

甚重的雲裳竟是不如對方一名靈脩,自是讓憤怒異常。

便在這時,雲裳所之音忽的一變,卻見指在在弦上一劃,一道無形音波就向清越擊來,正是妙韻八音中最為淩厲的《淩音穿石》。

雲裳既為參戰三十名修士之一,自然可以向對方任一人手,先前清虛宗自恃雲裳琴道高明,不屑於向清越手,而此刻瞧來,那清越卻是月華宗的致勝之因了。

此時不殺清越,更待何時!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