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宰執天下 第五十五章 南北(十五)

《宰執天下》 第五十五章 南北(十五)

楊從先臉瞬息間變了一個樣,這是出鬼了?尚幸他很快反應過來,“確有此事。圍定日本,封鎖海道,尋機上岸侵攻。北虜能做,我們也能做,而且能做得更好!”

向宗良連連點頭,“對,而且日本終歸是比滄州好對付。”

日本比滄州容易解決,至在海軍的眼裡,就是這樣的。楊從先也不否認。

遼人如今換了戰,天天遣人乘海舟泛波滄州,登岸劫掠。楊從先則沒打算去管。就憑滄州海岸的水文,楊從先就不敢派戰艦過去。免得擱淺在潛灘上,幹著遼人的小舟登陸不說,說不定就出不來了。

那種隔著岸邊兩裡外,就能把船給擱淺的地方,楊從先在他的艦隊裡面,找不到合適的船進去。全都是吃水極深的大型艦船,適合灘多水淺的,只有老式的平底沙船,可惜在講究遠洋航行的海軍中,找不到這種類型。

可能蒸汽引水船還能在那邊跑一跑,不過正是因爲用了蒸汽機驅,楊從先也不能,萬一在海上發生故障呢,要是被遼人趁機奪了去,多懲罰都抵不過罪名的。

楊從先默認,向宗良低聲問道,“相公可有回話?”

“還沒有。”楊從先偏過頭,打量著向宗良,“堯臣兄意如何?”

向宗良表來意,“希文兄如攻日本,小弟願附驥尾。”

……

同一個時間,不同的地點。

韓岡聽到章惇的話,問道,“子厚兄取日本?”

章惇聲俱厲,“北虜擾海疆,登岸劫掠,殘我子民,奪我財富,甚至斷我滄州驛路。是可忍,孰不可忍?!”

都堂議廳,只有韓岡還能保持輕鬆自如的神,“岡之意,正與子厚兄相合。”

Advertisement

“哦。”章惇有點吃驚,前段時間,韓岡可是否定了攻奪日本的想法,才幾天過去,怎麼就又變了。

章惇從韓岡的態度上看不出是臨時變卦,還是當真早有此念,不過韓岡既然這麼說,那他就信了又如何?

韓岡能從章惇的反應中看到他的疑,之前韓岡的確曾說過不宜擴大戰線。海軍的職責是清除海上的遼國勢力,而不是攻奪日本。但遼人大舉南下,再堅持之前的想法就太不知變通了。

不論是河東和河北,面對遼國舉國之兵,暫時還是以守爲主,如此一來,不免有損都堂的英明神武,不過一旦從遼國手裡面奪了一塊地皮下來,對都堂來說,就能挽回些許面,要是能拿得更多,那都堂的名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儘管在這過程中,靠海的福建商會能佔到大便宜,但韓岡並不介意擴大福建商會的勢力範圍,只要不侵佔雍秦商會的勢力。

對手從來都是皇權,韓岡堅持自己的想法,章惇也會明白這一點。

“相公!”張璪提醒道,“現如今的日本,不是兩三萬人就能打得下來的。”

章惇立刻道,“那就增益兵馬,我就不信遼人不出。”

而韓岡比章惇還要積極,“夏日將至,颱風亦將至。如果當真要攻倭,可不能耽擱一時半刻了。”

……

河東的目標是大同。

折可適不知道都堂是怎麼決定的,但他從熊本話裡話外,都聽到了一消息。

似乎有心爲朝廷開疆拓土。

但如果只靠河東一地,想達這個任務,終歸是幻想。

河北軍在籍人數爲十八萬三千人,總計四百七十七個指揮。其中經過整編,重新登記兵籍的指揮,共六十二個。

也就是說,只有六十二個指揮是確認滿編,而剩下的四百多個指揮,兵員實數與兵籍上的數目有著相當大的差距。

尚幸遼國上一次寇河北,也不過過去十年,原本因爲澶淵之盟帶來的八十年太平辰而完全腐化的河北軍,已經有所恢復。

河東軍的況要好於河北軍,經歷過戰火硝煙,也接過宰相的指揮,兵械裝備同樣不輸給河北軍,只比神機營稍遜,但想要拿下河東,還是差了那麼一點——兵力不足是關鍵。

“熊本打算怎麼打?”坐在上首的折可大問道。

折可適道,“不管他怎麼打,不要想我折家軍往槍口上。”

折可大道,“到外面可不要這麼說。熊本爲人忌刻,景家五子,思忠、思立皆歿於國事,但他在川中的時候,可完全沒給景思信留下任何面。”

新帥上任,殺一二名不聽話的驕兵悍將,不能常有,而是慣例了。

“多謝哥哥,小弟明白。”折可適道。

折可適比他實際年紀要蒼老許多,歲月和北地風霜,在他臉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黝黑的面孔,額上的壑,眼角細的魚尾紋,讓他看起來足有五十多歲。

折可適靠在椅子上,就跟他的面相一樣,缺乏力。這些年一直都在寧夏路和河東路奔波,氣面相比他駐守府州的堂兄折可大要差了許多。

“七哥,種代州怎麼說?”另外一個折家的員都話道。問了一個所有人都關心的問題。

折可適沒遮遮掩掩,“說了多,總之,就是聽話就好。”

折可大不屑地說道,“聽話?哪裡有那麼容易!萬一被人當雜兵用上癮了該怎麼慢?”

“還是要多說一聲。認定了一件事,就該去做好。”折可適道,“不然就總比不上種家的十七、十九。”

種樸在寧夏,種建中在代州,種師中則在京師。從種世衡開始算,種家的第三代已經跳出了關西一隅,雖然他們的兄弟輩中沒有在更大的。

折可大道,“代州要地,如果要攻略大同,不了種十九出馬。”

折家衆人,聽著折可大的分析,突然發現好有道理,但終究還是有人反對,折家的一名長輩在角落哼哼,“好端端地打什麼仗?不能安安穩穩地做買賣?”

折可大眉頭皺了起來:“沒家裡的這幾千兵馬,誰會讓你安安穩穩地做買賣?!”

一句話出口,他立刻就把人給堵回去了,那些泛起來的話還未落地就給人趕走了。

折家在元祐之前,過得是比較苦的。

雖然可說是藩鎮,朝廷也是以優容爲主,但遼宋夏三國的,還孤懸河外,年年烽火不息,府谷城中,每家每戶都有近親沒於陣上。

元祐之後,折家終於等來了期待已久的太平時。不僅僅是太平了,從陝西請來的地礦師對治下礦產的勘測,還發現麟州、府州的地下不是土,全是煤!掉地面上的一層土,下面全是黑的。

而且還是上等煤,朝廷都派人來看過了,說這裡的煤種好,無煙、灰、耐燒,是一等一的鍊鐵鍊鋼的材料。

然後府州這裡又發現了鐵礦。

現如今折家就有一座小鐵廠,年產量上百萬斤。放在現在不算什麼了,天下鋼鐵產量都是按百萬石來計了,不過放到過去,已經是第一流了。

百萬斤鐵的概念,就是十萬貫的鐵錢,雖然折家不能鑄錢,不過鐵料本就是通貨,足以讓他把周圍的部落收買一圈過來。用牛羊馬換鐵,換鐵,甚至可能是甲冑。

如果還是火炮沒有出現的時候,就是朝廷都可以不用理會了。

不過,火炮折家現在還造不出來,沒有那麼多能造炮的工匠,而折家也不敢去招募工匠。各地世家豪族開山取礦,鍊鐵冶銅,並沒有得到朝廷的許可,只是都堂那邊採取了默認的態度。

可一旦雲中折家這等擁有數千大軍,同時隨時都能聚起過萬兵馬的藩鎮,開始造槍造炮,折可適確信,即使是這麼多年來,一直都對摺家另眼相待的韓相公,也會立刻翻臉。

折家還不想找死。

能從開國之後,一直保持著半獨立的份,折家自有一套順應時勢的生存哲學。

這些年來,折家即使要賺錢,最多也只是踩在紅線上,絕不越界。對朝堂裡所攀附的那株參天巨樹,折家也是有什麼吩咐就毫不拖延地照辦,絕不會推諉拖延。

不過投效也分程度,折可大是折家中更偏向韓岡的一派:“相公我們做什麼?”

……

“什麼事?”

手底下的一名士兵舉手,張吉站了起來。

“都頭,俺要方便。”

“那就快點過去,”張吉讓開一條路,“早去早回,免得我去找你。”

士兵們在地上躺得橫七豎八,那個士兵將氈披在上,踮著腳走兩步,腳底下啪嘰啪嘰作響。

張吉輕輕推了他一把,“小心點。”

再坐下來,邊就有人開始講車廂的華麗了,“連茅坑都是瓷的。”

張吉搖搖頭,繼續安坐。

此時他已經換上了一套乾淨的服,裝袍的油布包得一重重,並沒有溼。靴子也了,了鞋子,過來拖了一遍地,乾了,鋪上一層油布氈隔絕溼氣,換下來的溼服,則被拿去烤乾了。

服在車上沒法兒洗,但這列專列在出發前,掛了一節餐車出來。餐車上能做飯,能做菜,還自帶鍋爐,熱水不缺,鍋爐外壁上也不缺熱度,一件件袍在鍋爐上烤乾。拿回來時還帶著溫熱。

而更重要的,都堂宰執的專列上自帶淋浴房。

在京師中的各個軍營裡,浴室,差一點的浴室,只有一個或幾個石頭砌的大號浴池,要洗澡就只能在裡面泡著。髒的、臭的全都留在了浴池裡面。新的浴室,則加上了淋浴裝置,有熱水能洗得乾乾淨淨。洗完後再去泡澡,更清潔,也更衛生。

張吉知道自己算是撿了個便宜,其他臨時軍列,會有鍋爐房,會有餐車,但絕不會有淋浴房,而且是每節車廂都有。當然這也造了每節車廂都有四分之一的面積,被溷所、鍋爐房和淋浴間給佔去了,此外還要加上裝煤水的空間。

“高都頭的那節車廂,聽說還有這麼大的浴桶,都是白瓷燒的。”去其他車廂聯絡的親兵回來後,張開雙臂比劃了一個大大的範圍,看起來也是被驚到了。

“相公們的車嘛。”旁邊的士兵捧哏道。

白瓷的浴盆,張吉在小甜水巷見識過,不是圓筒狀,而是長形,能躺下兩個人。但那種浴盆,只是覺上奢侈,比不上松木或是石頭的浴池,能造得足夠大,讓他可以一邊一個。

洗過澡,一個個乾淨爽利,舒舒服服地躺下來,他們這一回沒有攜帶火炮,卻帶著最新式的火槍,裹上布帛正好作爲枕頭,天底下沒有比淋雨後洗個熱水澡,然後在窗邊聽雨聲更加舒坦了。

一路就這樣到了白馬縣,中途吃了兩頓,車子在車站前停了下來,但雨還是沒停,過不了黃河。

頂著稍微小了一點的風雨,開封府路第九將的三千人馬,轉移到了附近的大營中。

原來的車輛又返回京師回去接人。

站在大營中,張吉發現,營地此刻已經燒了熱水,還有預備的,各種設施完備,營房足夠安置三萬人馬,能同時容納千人洗浴的浴室就有三個,還有用棚架架起的飯堂,更多達五。外圍還有預設的火炮陣地,城池並不大,本質上更像一座使用低矮圍牆的棱堡。

張吉對此稍納悶,抓了一人過來一問,其實就是預備守河的兵營,如果遼軍打穿河北,打到了黃河邊,就要在此駐屯大軍防備。營地自建後就空著,但營地一直在維持。

遠遠地,張吉看見一個軍再跟正將說話,只聽到那個軍一個勁地再問,夠不夠,夠不夠,也不知道說什麼。直到看見午餐,每人手上足夠三個人吃的分量,張吉覺得自己知道說的什麼了。

第九將就在這裡住了下來,正將副將都是急得火燒樑,但只有等。

等了兩天,雨漸漸收止,白馬縣周邊幾乎了汪洋,港口來了消息,終於可以過河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