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宰執天下 第四十二章 南北(二)

《宰執天下》 第四十二章 南北(二)

不是年節,不是上元,也不是冬至,更不是一年一度兩大聯賽總決賽的日子。

但東京城中,還是到都能聽到噼裡啪啦的鞭炮聲。

街頭巷尾,路上的行人臉上都帶著笑容,人人都是歡天喜地。酒樓之上,高朋滿座,一罈罈好酒端上來,掌櫃的忘了提醒小二多摻些水,客人則沒忘多撒一把賞錢。

大宋的海軍,到遼國家門口打了一仗,生生地贏了下來。不僅贏了,還是以一當十的贏。

開國以來,對遼作戰,從來沒有過如此讓人暢快淋漓的大捷。這哪能不讓東京百萬軍民欣喜狂?

說起來,大宋對北方死敵的戰爭,過去不是沒有過勝利。最近的一次,就在十幾年前,不僅勝了,還順手從遼國上割了一塊地回來。

但那場勝利消息傳來,東京士民,決然沒有今日的狂歡。

因爲那樣的勝利,不過是驅逐攻的遼軍,絕非主遼境。

強盜闖進了家裡,好不容易纔趕了出去,家裡的罈罈罐罐還被打爛了一堆,這樣的勝利,哪家哪戶都不想有第二次。

而今日的海上大捷,則讓人恨不得來得更多一點。

“只要在國境上擺下數萬兵馬,就能從大宋訛走千里國土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已經是郡王之封的趙世將,只穿了平民的服飾,拄著柺杖立於州橋橋頭上,他的側,一名著襴衫的中年人正低聲複述著今日報上社論的容。

趙世將靜靜地聽著,他看到路邊上幾個醉鬼,提著酒瓶歪歪倒倒,大聲唱著三年前北門鐵工隊奪取總冠軍後唱的得勝歌,轉進了一旁的橫街中,沒一會兒提了一長串鞭炮出來,噼裡啪啦的就在街街邊放了起來。

Advertisement

兩名巡卒吹著哨子趕了過來,將這羣醉鬼給趕走。街上除了正常的行車走路之外,止一切攤販,止婚喪隊伍吹吹打打,當然也止煙花竹。

不過他們得了街上的鞭炮,東京城中其他街巷裡的鞭炮聲,可沒人能絕得掉。

鞭炮裡面都是火藥,軍中對火藥需求極多,民間的量就了,鞭炮的價格可比過去貴了不,但就這樣,幾乎每條街巷,都有鞭炮響起。

中年人在神木然的大宗正邊低語,“宗正,你想過會有這一天嗎?!”

“只要在國境上擺下數萬兵馬,就能從大宋訛走千里國土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這句話指是誰?不正是熙宗皇帝曾經割讓出去的那幾百里土地。

這一次社論的容,來自於都堂,突然間舊事重提,不就是爲了趁機打擊熙宗皇帝的名聲嗎?都堂之心,已經可以說是路人皆知。

“司馬昭之心,已是路人皆知。”中年男子冷笑著質問道,“宗正,你覺得你這個位置現在很風嗎?”

趙世將現在是大宗正司,所有宗室員都在他的管轄之下。

太后、天子不臨朝,絕足不出宮中,需要祭祀太廟的時候,就由大宗正出面代行禮節。

太宗一系,在濮王府案之後,便告沉寂。濮王府中大半被貶責南荒,剩下的則俯首帖耳地過活。

而太祖一脈,其他不說,出自太祖系的兩個孩子現在還養在宮中,說不定哪一天就——甚至不是說不定,在宗室們眼中,皇帝肯定不會有自己的裔,必然會過繼一人來即位。

因而趙世將還能回上一句,“比過去強點。”

中年男子冷笑著,“堂堂議政,參加過幾次議政會議?還不是要著頭。”

趙世將默然無言。

作爲大宗正,九卿之一的趙世將還有議政的份,還是開府儀同三司,但趙世將從來都沒參加過議政會議。

中年人小勝一把,微微一笑,回頭著北面的朱雀門,“昔年太祖修開封城牆,大宮室,功後,曾令人將大慶殿到南薰門一條線上的門戶都敞開,從南薰門外能一直看到大慶殿榻上的太祖皇帝,要世人知道他心中無毫邪曲。時至今日,已經沒幾個人知道這件事了。再過些年,又有幾人記得大宋的太祖?”

趙世將沉默著,沒有任何反應。像是聽見了,又像是沒聽見。

中年人道,“權臣當道,最先開刀的肯定是宗室。現在能容你,是因爲要用你,等到沒用了,他們又會怎麼做?宗正,我可不信你不後悔。”

趙世將二人站在街頭,卻與街上歡快的氣氛格格不,頗爲顯眼,來來往往的行人中,十個裡面說也有兩三個,會看他們這一對老傢伙一眼。

趙世將不耐煩起來,冷聲道,“你要做什麼儘管去做,別把我拖進去,也別把宗室都拖進去。”

中年人嘿嘿慘笑起來,“我單人孤能做什麼?玉碎殿前?到了外面怕就是我死於急病。有了報紙,那一干賊想要指鹿爲馬都容易了千百倍。”

趙世將回頭盯了中年人一眼。

玉碎殿前?有氣節的士大夫能幹得出來,養尊優的宗室會有這個膽子?說來說去,還是不忿大宋天下被外姓人指手畫腳。

“皇帝終究落不到他人上。”他淡漠地說道。

都想做皇帝,就都做不得皇帝。韓岡馬上就不做宰相了,等章惇死,他也回不來。韓岡把大議會說了幾十年,想改口都改不了了。就算轟走了趙家,到時候,他能不要臉皮自己做皇帝?

之於臣下之手,那還是皇帝嗎?!”中年男人又質問。

“總比熙宗還在時要強。”趙世將的態度愈發地冷淡了。

反倒是中年男人變得激起來,“你果真要翻趙居的案子?”

“是趙世居!”趙世將一下翻了臉,“是南侯府上的趙世居!”

熙寧八年的趙世居謀反案,已經過了近二十年,但趙世將這些年來,沒有一日忘卻。自真宗之後,太宗一系待太祖、秦王之後,都是大加優,看起來已是一族和睦。誰想到熙宗皇帝倒好,八竿子打不著的牽連,就把謀反罪名加到趙世居的頭上,經此一事,太祖後人這纔看清了皇位上的真面目。太宗皇帝的後代,可是從來也沒有放鬆過對太祖後人的警惕,趙世居也不過是隻被拉出來殺儆猴的罷了。

見趙世將了真怒,中年人口氣就緩了下來,“趙世居誠然冤枉,但他結士大夫,又怪得了誰?”

“我天天結士大夫,誰能說我不是?!”趙世將眼睛瞪了起來,“如今宗室子弟考進士,考諸科的更是多得是,一個比一個用功,現在還有哪家會攔著他們上進?!”

中年人譏諷道:“宗正可是賽馬總會的老會首。”

趙世將怒極反笑:“是啊,老夫剛開蒙時也曾想過考進士,是誰得老夫只能飛鷹走馬的?”

中年人張口駁,但他和趙世將的爭吵驚了周圍,多道視線投了過來,視線中充滿了好奇。

中年人沉默了下來,過了片刻,待周圍視線都散了開去,他才低聲道,“宗正別忘了沈括也曾是主審。”

“蹇周輔死了,鄧綰也死了,範百祿這輩子都沒機會再進一步。就是沈括,有兩位宰相支持,他敢攔著?!”趙世將重重地哼了一聲。

趙世居謀反案,將案子扯起來的蹇周輔,煽風點火的是鄧綰,將事鬧大、往新黨黨魁王安石上推的是範鎮的侄子範百祿,沈括雖與範百祿同爲主審,但他可是息事寧人的一派。翻案之後,罪名也不在他上。

何況要爲趙世居一案翻案,可是兩位宰相都同意的,以沈括的格,恐怕連多說一句都不敢。

趙世將現在的心力都放在這樁陳年舊案上,他與趙世居的不深,但只要知道趙世居是太祖之後這一點就夠了。

他回頭著朱雀門,“前日,是你那兄弟來說好話,今天就是你來說怪話,可惜老夫是油鹽不進,你們就別多費脣舌了!”

中年人一直都是七變幻,直到此刻,他更是帶著輕鬆的笑容,“只要宗正能聽得就是。人心總是會變的,那些佞也不是一開始就敢做反,不過是一步步的膽子越來越大罷了。如果那些佞不做大逆不道之事,那一切休提。如果當真做出來了,即使我不來找宗正,宗正也會來找我的。”

話聲剛落,他就告辭離開。好象是在擔心有朝廷的細作盯著,走得很快,穿過了一橫街,就立刻像影子一般,消失在圍牆後的巷道中。

趙世將沒,他還想著中年人離去前的那幾句話,“不是一開始就想著?”

趙世將自嘲著搖頭,別人倒罷了,那位即將卸任的宰相,可是從先帝駕崩後就開始有了反心的。

議政會議的召開,就是大議會的前,當士大夫開始自,要掌握天下大權的皇帝就了累贅了。

趙世將可不信,韓岡當年提出議政之制的時候,不是爲大議會做準備。

如今海上大捷,證明沒有皇帝,宰輔們統帥的朝堂同樣能安攘外,又功地邁出一步的韓岡,也不知現在在何,又在計劃著什麼。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