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韓岡卻年輕得過分,讓人不懷疑起這份規程的出究竟是不是他本人。李師中幕中的一名清客看過之後,便當即搖頭道:“此一篇,必是韓岡剽奪無疑!他決然寫不出來。”
正如寫詩作賦,不可能跳出作者本人的經歷,初出茅廬的韓岡如何能如積年老吏那般面面俱到?
如果只是靠著臆想作出的詩句,便完全無法與融真實的作品相比。沒有親自走過蜀道,李白也寫不出《蜀道難》,不是好酒狂縱的遊俠子,《將進酒》也不會出現。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不是親歷大漠,如何寫得出來?
李師中的那位在王素帳下同樣做過幕賓的清客,當時也對他說,“範文正【范仲淹】帥府陝西之時,曾有《漁家傲》多首。皆是以‘塞下秋來’爲首句,道盡了邊鎮勞苦。但歐六一嘲其爲‘窮寨主’之詞,也做了首《漁家傲》,送與要關中的王尚書,自謂是‘真元帥之事’。當日學生也在場,曾聽著尚書家的幾名家伎按曲而唱,但如今只記了‘戰勝歸來飛捷奏,傾賀酒,玉階遙獻南山壽’這一句,剩下的早忘得一乾二淨。而範文正的‘衡雁去無留意’,卻遍傳天下,至今猶唱。”
李師中來秦州有半年多了,對“白髮將軍征夫淚”已深有會。而歐修並未在關西任過,他的“玉階遙賀南山壽”不過是湊趣敷衍之詞,既乏實,又缺真,當然無法流傳。
歐修再如何自吹自擂,他的這首《漁家傲》也是遠遠比不過范仲淹的“塞下秋來風景異”,反倒是“葉小未蔭”,“笑問鴛鴦二字怎生書”這兩首,由於是真實景,卻是引人之至。當然,正因爲歐修將十四五歲的風寫得骨三分,世間纔有了他帷幕不修,私通侄媳的傳聞。
李師中明白他的清客爲何要提到歐修和范仲淹的《漁家傲》,就是想說完全沒有實務經驗的韓岡,不可能寫出洋洋兩萬言的傷病營制度規程來。但李師中只用一句話就問得清客啞口無言:“不知韓岡抄襲是誰人?”
如果是一個年寫出了有悖於他生平經歷的上佳詞句,多半就可以確認他是剽竊,但有關軍中醫療制度,歷朝歷代都沒有先例,也沒有章程可循,韓岡又是從何剽來?
除非他真的是孫思邈的私淑弟子!——可在李師中翻看過的史書中,孫思邈好像也從來沒有這方面的著述和言論。
如果此份規程的確是韓岡自出機杼,再加上他一言滅盡土豪滿門的手腕,韓岡的才智已足以讓李師中到心驚膽戰。他僅有的缺點,也就是差一個進士出,又早早地出仕,子太過急切了一些。
李師中現在很後悔,早知道韓岡才幹如此,他本就不會同意讓他來經略司任職,危險的苗子只該早點拔除。可如今天子已下特旨,想再改口就沒那麼容易。
遠遠著風姿秀的韓岡,李師中心中火燒火燎的一陣煩躁。自從王韶把韓岡招致門下後,小作也當真是越來越多,讓他不勝其擾。而且同時舉薦韓岡的還有吳衍和張守約,這讓本來已經孤立無援的王韶,等於一下又多了兩個得力的臂助。
“至得把他從王韶邊弄走!如果有機會,栽他一個贓罪那就更好……”
韓岡忽然間一陣骨悚然,方纔他轉間無意中對上的眼神冷溼,讓他只覺得有一條冰冷膩的毒蛇,在背後蜿蜒盤旋。他貌似不經意地四面張,但那道眼神卻再也沒有出現,唯一能確定的,方纔盯著自己的是聚集在春牛旁的秦州員們。
韓岡向那裡去。李師中四平八穩地站定,只是眼皮半耷拉著,大概是在等著鞭牛儀式結束。跟在李師中後的秦路兵馬副總管卻正好往他這裡看來。
韓岡略略低頭,避過那道審視的目。
秦兵馬副總管竇舜卿是個新面孔,就趕在臘月中,他命來秦州上任,據說是爲了頂替了顢頇無用的前任。可竇舜卿鬚眉花白,腰桿也微駝,看起來比張守約還要老上許多,也完全沒有張守約上百戰功的氣勢。乍看上去像個文,而且是庸庸碌碌的文。
正如竇舜卿的外表,韓岡也沒聽說新來的竇副總管有什麼出衆的戰績。好像就在京東【大是山東】打過海盜,還有就是在荊湖北路【今湖北】剿過叛的蠻瑤。
韓岡祖籍京東,自他祖父那一輩才因故遷來關西,聽到竇舜卿爲老家剿滅賊寇的事蹟,倒有幾分親切。但如今的海盜,其實就跟前日死在韓岡手上的過山風差不多,一夥也就十幾人、幾十人的樣子。若是剿滅海盜都能算是戰功,那他韓岡手上的戰績,便已經不比竇副總管在京東差了。
竇舜卿是承繼父蔭而得,其父好像升到了橫班,是朝中總計不超過三十人的高層將領之一。而竇舜卿本人,甚至比他父親還要運亨通,竟是以殿前都虞侯、邕州觀察使的份,來領秦路馬步軍副總管一職!
駐紮在開封府界的十萬京營軍,分屬兩司三衙統領。兩司是殿前司和侍衛親軍司,而侍衛親軍司又分爲侍衛親軍馬軍司和侍衛親軍步軍司,這兩司與殿前司便合稱三衙。其中殿前都虞侯便是殿前司排名第三的統兵,僅次於殿前都指、副都指揮使,統領著京城外拱衛天子的班直侍衛,以及捧日、天武等上位軍。
不過放到竇舜卿這裡,殿前都虞侯就不是實領的差遣,而是與向寶“帶械”的加銜一樣,是一個榮譽的頭銜。比起天子邊的宿衛,殿前司統兵當然要遠遠高出一大截。向寶能讓前任副總管形同虛設,但在竇舜卿面前卻本擡不起頭來。
在關西,名位能與竇舜卿相抗衡的武臣,也就只有宣徽南院使、靜難軍節度留後、判延州兼鄜延經略使——郭逵一人。
而觀察使一職,同樣是武臣中屈指可數的位,世稱爲貴,僅次於節度使和節度留後,排在武臣等級的第三級,其下是防使,團練使和刺史。
通常這等貴,不僅是給武將,更多是封給宗室或是外戚,偶爾也有文臣得以加銜。濮王的第十三子趙曙,也就是英宗皇帝,被仁宗過繼來爲皇子前,便是個團練使,人稱十三團練,比竇舜卿的觀察使還低兩級。
以竇舜卿如今的位品級,已經達到在國史中留下一份傳記的資格。一般來說,階升到竇舜卿、郭逵這般地步,名位便已做到了頂,天下武臣中也不過三五人的地步。就該喝著熱茶,曬著太,等待致仕了。
前任的那位讓人印象模糊的秦兵馬副總管,已算得上老邁無用,而竇舜卿的年紀比他還大上一點。郭逵是在陝西、河北都留下累累功勳的宿將,所以當開拓橫山的戰略需要一個穩妥的後方時,他便被趙頊欽點去鎮守延州。
可竇舜卿的才世間並無傳說,只是他的籍貫是相州,與兩朝顧命的元老大臣韓琦是鄉里鄉親,他能得升高位,多得韓琦助力。而韓琦如今是反變法一派的主心骨,縱然離開了京城回到相州,他的影依然盤踞在變法一派的頭頂上。
王韶就很擔心竇舜卿來秦州後,會與韓琦一呼一應,使得拓邊之計淪爲空談。韓岡現在遠遠地盯著竇舜卿,他已經忘記了追查眼神的主人,而推算著新來的副都總管會給秦州場帶來什麼樣的變局。
“玉昆!”
“嗯?”耳邊一聲喚,把韓岡從思緒中驚醒,王厚帶著王舜臣不知何時到了他的邊。被搶去位置的幾人裡嘟嘟囔囔還在抱怨著,但幫王厚推開人羣的王舜臣只一瞪眼,他們便如落水狗一樣抖了幾下,乖乖地讓了開去。
“昨天回來,大人爲了上報碩託、隆博兩部的事,便連夜去翻經略司架閣庫【注1】裡的故紙堆,想找出過去理蕃部相爭的堂扎,好對著寫奏章。最後想找的沒找到,卻找到了一個更有用的……玉昆你猜,大人找到了什麼?”王厚很是興,鞭牛已經快到了王韶,他也不去看,對著韓岡扯出一大段來。
“沒頭沒腦的,我怎麼可能猜得到……”韓岡聲音突然一頓,將視線投到排在員隊列中的王韶臉上。雖然他裝得若無其事,但已經很悉王韶的韓岡,還是能看出明顯地著喜。
“是與古渭有關?還是抓到經略相公的把柄?”韓岡猜測著。王韶不是沉不住氣的人,能讓他興如此,定然是有助於拓邊計劃的重要報。而王韶翻的又是政事堂下發的公文——這稱爲堂扎——還與蕃部事務無關,那需要猜測的範圍就很小了。
注1:架閣庫就是中國古代的檔案館。一般來說,無論中樞還是地方的衙門,都會設有架閣庫,用以存放過往公文和賬簿、名籍等。
洛傾城穿越了,穿越之後的身份還挺顯赫,什麼勞什子的神女在世,還即將要給一個妖孽王爺的當王妃。但讓她怎麼都無法理解的是:身邊跟著自己的這個便宜兒子是怎麼回事?好在妖孽王爺不介意,可有件事洛傾城卻很想說清楚——哎呀我去,我說這位親啊,大家不過捧場做戲,咱就是爲了混口飯假成親,這衣服您還是好好的穿著吧!
夏稻花穿越了,後腦勺上破了個大洞,誰幹的? 好消息,辛苦經營的超市跟來了! 壞消息,她住的縣城遭遇了侵略! 夏稻花在戰火中捨命救人,救出來一個帥哥,帶出來三個拖油瓶,和好幾波敵軍與刺客; 夏稻花抗旨不遵,結果竟然當上了攝政王,還被先帝託孤? 聽說夏稻花還沒嫁人,媒人踩破了門檻; 大將軍揮揮手把他們都趕走:攝政王今天不相親!
顧卿卿穿越了,還被她后奶賣給一個病秧子沖喜。隔壁村的徐行,常年吃藥還短命,十里八鄉都知道徐家是個火坑。顧卿卿嫁到徐家,都說她要當小瓜婦!結果作為天才毒醫的她,不僅治好了那個病秧子相公的病,還開鋪子,做生意,將小日子越過越紅火。就連她那病秧子相公,也考中科舉,一步一步權傾朝野。只是,位極人臣的他,此刻卻在她的耳邊低喃。“卿卿,該給我生個孩子了!”
蘇家行醫幾十代,代代相傳到了蘇老爺子這一代卻沒落了,兒子孫子孫女不是那塊料。現如今他愁啊,愁的頭發都白了,這不,這會兒又在逼著兒子們生娃娃呢。突然有一天,蘇家最小的孫女忽然不呆不傻了還聰明的緊,教啥會啥!蘇老爺子這下不愁了,見人就炫耀。蘇暖表示:我一個活了二十幾年的人能不聰明嗎?蘇老大蘇老二表示:謝謝侄女至于是謝啥呢?當然是謝以后終于沒人逼著他們生娃娃了呀!
簡介: 沈枝熹隻想和宋漣舟要個孩子,卻不想對他負責。因為娘親說過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永遠都靠不住,男人唯一的用處,就是幫女人懷上一個孩子。厭惡男人的第一課,就是她的親生父親為她上的。她從未見過自己的生父,當年她父親讓她母親未婚先孕卻不負責,一走了之讓她們母女受盡了白眼。後來,她又被青梅竹馬背叛設計,因此徹底對男人死了心。但她需要一個屬於自己的血脈,所以救下了一個重傷卻長相貌美的男人。更慶幸的是,那個男人還是個瞎子。瞎子好呀,他不知道她長什麽樣,以後也就不用擔心他會回來糾纏。於是沈枝熹將他藏在了她的私密住處,日日撩撥,夜夜廝磨。懷上孩子後,又立即抽身棄了他。她走的幹淨,被棄的瞎子卻發了瘋。三年後,沈枝熹同女兒被擄至月京城,竟又遇上了當年那個瞎子。隻不過彼時的瞎子不僅眼睛好了,還搖身一變成了當朝國舅,皇後的親弟弟。看著他和自己的女兒長的八分像的臉,沈枝熹心焦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