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崇禎八年 第302章 亂起

《崇禎八年》 第302章 亂起

李若鏈為北鎮司長,平日裡最為關注的便是皇帝的一舉一。他常常通過皇帝的聖旨以及口諭去判斷皇帝的喜好以及所中意之人,以便能做出相應的判斷和應對,維護和幫助這些乾纔不致出現大的差池,使其將來為皇帝倚重之人,而眼前這位年輕知府正是需要他出援手之人。

心思細膩的李若鏈早就知道皇帝最為重的重臣是哪幾個,而這些重臣的門下也就順理章的了他關注的目標,正因如此,在他抵達蘇州府的第二天便遣人找到方文,約他尋個方便的時間上門談。

境艱難的方文在接到李若鏈的知會後喜出外,對於孤立無援的他來講,錦衛高的突然出現讓他察覺到機會的來臨,隻要把握得當,那此次罷市事件就是他擺絕境的良機。

他當即以出城拜訪老友的名義,帶著從陝西跟來的仆從便裝來到了蘇州百戶所。

“方知府,本此次乃奉旨南下,置有人妄圖禍江南之事;值此蘇州城山雨來之際,親軍尚需貴府一力相助,以使蘇州百姓不波及過甚,亦能儘快還複往日繁盛之像。貴府對此事有何建言或希冀儘管講來,本自會與貴府一道妥善置此事,以使我皇心安!”

雖然按照李若鏈的份地位來講,本冇必要對方文如此客套,但李若鏈卻有著彆的打算。

李若鏈對大明場中的各種傾軋攻擊等伎倆瞭若指掌,他非常清楚和理解方文目前的境,所以他準備幫助方文清除府衙中的對手,讓方文在蘇州府站穩腳跟,回京後他在向皇帝奏報的時候隻要稍微提及此事,便會在皇帝心目中留下更好的印象。

這一切都是為了錦衛都指揮使的位子。駱養過於中庸,手段也太過溫和,誰都不想得罪,這就導致了有些千戶跋扈難製之像已現,衛中軍紀也有混的苗頭,甚至有人用手中職權暗中敲詐朝廷員,這一切都是李若鏈不能容忍的,在他看來,這些行為都是在給親軍臉上抹黑,是在自尋死路。

Advertisement

倘若這些事端傳到宮中,皇帝很可能會對親軍采取限權的舉措,那好不容易纔恢複昔日榮的親軍怕是會逐漸邊緣化,這種可能出現的局麵是李若鏈本無法接的。

隻要自己能接掌都指揮使的位子,現在衛中出現的種種象就會得到除,一些害群之馬會到應有的置,親軍的地位才能巋然不

“欽差之言實是令下慚不已。下不瞞欽差,自去歲到任至今,下除卻於上繳朝廷賦稅時用過印之外,其餘下發之條文皆被束之高閣;平時置公務之時,六房自經承一下俱行違之事,就算被下尋了錯當堂打了板子,施刑之人亦是做戲於下觀瞧。此次蘇州有人謀劃對抗朝廷一事下也有所耳聞,但卻無力加以阻止。今幸得鎮使奉旨親至,下就此方能到朝廷之威,此間鎮使但有所令,下自是全力配合以供驅使,早日還蘇州府一個朗朗乾坤!”

方文對自己當下遇到的困境毫不掩飾,畢竟治下發生瞭如此重大事件,自己負有無可推卸的責任,現在隻有先講明自己遇到的困難,纔會博得恩主以及皇帝的諒解。

“貴府直言不諱之舉令本佩服,此次有人勾結匪類,禍江南之事對於貴府來言純屬無妄之災,相信聖上及朝廷亦會慮及貴府之難,不會對貴府苛責過甚。貴府年輕有為,若是儘心儘力為聖上辦差,將來勢必前途無量,還貴府切勿行差踏錯,要謹記誰纔是我皇明之主!否則某些人的下場便是例證!”

李若鏈的神變得肅穆起來。

方文趕忙起拱手施禮,口稱不敢。

“貴府於府衙中可有親信之人?過幾日待平息之後須得用到。現下還請貴府提筆,將府衙中對朝廷心懷貳心之人列出,到時親軍自會將其一併拿下!之後貴府即刻遣人出麵,安民眾、恢複市井之繁榮,若有傷亡還需卹無辜、修繕被毀屋舍,後續事宜全勞貴府用心置了!寫完之後貴府且回吧,然後以生病為由閉門不出為好,府衙公務由佐貳置,其他事自有本料理!”

李若鏈指著桌子上的筆墨紙硯開口道。

方文愣怔一下後頓時大喜過。有了李若鏈這句話,那他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將府衙裡的政敵全部打倒。

有了勾結匪類、禍江南這個大筐,那就是什麼都可以往裡裝的。

把方文留下的名單給手下的校尉之後,李若鏈坐了下來沉思起來。

一切都已安排妥當,現在就看蘇州府的罷市行為會到何等程度了,李若鏈希那些人鬨得越大越好。對於這幫視皇帝如無的江南紳,他是發自心的憎恨與厭惡,恨不得將這些人統統抄家滅族。

罷市之初,蘇州城市民的心態與揚州府彆無二致,但不同的是,由於徐啟明等人采取了非常手段,梁琦便順水推舟將其團夥全部拿下,罷市行之持續不到兩天便被終結,因此城並未發生大的,市井秩序恢複的很快。

但蘇州府推焦雲峰以及鉅商黃誌、王作海等人卻並未采用過激手段,而是暗中員家族中的一些讀書之人書寫揭帖到發放張,蠱民眾群起反抗所謂朝廷與民爭利之暴行。

揭帖中晦的對朱由檢進行了人攻擊,說他是自太祖以來大明唯一的暴君,宮中嬪妃無數,每日開銷驚人,這次征稅之舉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貪慾才進行的,這是典型的為了皇室私利而置江南百姓與水火之中。揭帖中甚至暗指,肆北地的流賊也是因他過度盤剝百姓,為了生存下去,北地的百姓才紛紛揭竿而起反抗暴政的。

隨著流言的蔓延開來,加上糧米油鹽的缺,在有心人的鼓下,本就有抗稅先例的蘇州市民開始起來。先是相鄰之人聚在一起議論商稅一事,後來議論變了罵街和聲討,一場場小規模的集會最後在罵聲一片中解散。

雖然城中不滿和憤慨的緒正在醞釀之中,但因為大部分人家還有存糧能渡過幾日,所以蘇州城還算平靜。

但是到了罷市的第四天,這種表麵平靜的氛圍被打破了,原因就是大部分市民家中冇糧了。

在李若鏈的吩咐下,蘇州城中的四海商行也加了罷市行,幾糧店以及雜貨店都已停業,家在城的夥計們都分到了足夠十天食用的糧米,然後運回家中藏了起來。

家中已經斷糧或者接近斷糧的市民們再也忍耐不住,先是有小部分人走上街頭開始指桑罵槐,隨後人越聚越多,最終在有人喊出“找府討要說法”的口號後,街上的人群開始自發的向蘇州知府衙門行去。

隨著城中大部分住戶中都有人加到隊伍裡來,黃誌等人雇傭的一些城中潑皮無賴也在其中。在路過四海商行的一糧店時,幾個混混指著商鋪喊道:“此店便是宮裡開的!狗皇帝掙著百姓的銀錢還要加稅,不讓咱們活了!咱今日便把他給搶了!”

一個混混跑上前去跳起來踹了門板一下,隨著咣噹之聲想過,門板毫未,另一名混混高喊:“砸開店門!裡麵有糧食!”

這聲高喊激發了人們的戾氣,有人上前開始用子去撞擊門板,然後更多的人加進來,在眾人的合力撞擊下,數塊門板轟然倒地,人們開始爭先向店湧去。

隨著訊息的傳開,四海商行其他店鋪也被民眾相繼闖,但不管是糧店還是油鹽雜貨,裡麵存儲的資大部分早就被裝上船運到其他地方,闖的人們收穫並不大。

之中,也不知是誰趁機將放起了火,冇過多久,數火頭在城的幾個地方也燃燒起來。在大火的刺激下,失去理智的人們開始了對沿街商鋪和住戶的打砸搶,繁華的蘇州城頓時了起來。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