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崇禎八年 第238章 名聲

《崇禎八年》 第238章 名聲

隻有將這些大佬們北遷,之後任用自己中意的員掌控府縣,政商合一的東林集團纔會冇了本,勢必會逐漸消亡。全本小說網()

至於新的利益集團的誕生,在嚴格的監督機製製約下,很難再達到現在東林黨集團的規模和危害。

南京政府北遷的打算朱由檢誰都冇告訴,包括負責施工的外戚們,營造房舍也是打著京城擴建的旗號進行的,就算有人懷疑,也絕不會想到皇帝將來會有如此驚人之舉。

解散南京政權的想法肯定會到京城重臣們的一致歡迎。對於南京政府這樣一個超然的存在,朝臣們心裡早就厭煩無比,但同時又無可奈何,因為大明自祖一下的曆代帝王,雖然也有對南京不滿,但始終缺乏勇氣和魄力來打破這個朝廷的枷鎖。

南京各部寺的同仁們對朝廷的某些行文政策本不屑一顧,無數次的直接打臉京城朝廷,擺出一副不服來乾的囂張臉。

隻要朝廷打算懲南京某一位部司高,那就等於捅了馬蜂窩,立刻會有無數的彈章直送京城,各種謾罵攻擊隨之而來,最終京師重臣們不得不著鼻子收回承命。

至於兩京各部司合併後的各級主人選,當然要采取北重南輕的方法,南京來的全部副之,但名稱上並未改變,大家都是重臣,最起碼的麵子還是要給的,但裡子就算了。

朱由檢打算采用新的製:設立左右尚書。

比如吏部,現任吏部尚書周雲將會為左尚書,將來合併過來的南京吏部尚書當然為右尚書,職都是尚書,但在以左為尊的時代,大家都會明白誰說了算。

Advertisement

左右侍郎分彆也是兩人,原先朝廷的左右侍郎全部為左侍郎,南京過來的兩個都是右侍郎。

明年南京政府北遷就先拿吏部下手,然後兵部、戶部、督察院這些重要部司一個一個來。

在朱由檢的計劃中,明年如果對建州的戰爭取得決定果後,南京的四十九個衛所就冇有存在的必要了,他會下旨裁撤全大明的衛所,取消軍戶製度,所有軍戶轉為民戶。

憂外患基本消除的況下,名存實亡的衛所製已經冇有存在的必要。

軍戶們兩百年來到的剝削與種種限製將會徹底廢除,各地衛所的土地在經過丈量後分派給每個軍戶家庭,就依照孫傳庭在西安那套方法施行,給衛所高保留一定數額的田地,其餘的分產到戶,然後輔以各種政策的支援。

軍戶們由佃租上的田地,變為擁有屬於自己的田地,這將會使得全國大量軍戶的生產熱得到最大程度的釋放,極大的提高全大明的糧食產量。尤其是富的江南一帶,單單南京四十九個衛所就占用了數千萬畝田地,而這些田地的產出大都歸屬於衛所的各級將,軍戶們辛苦一年所得也僅隻裹腹而已。

實際上早就有大批的軍戶打破了朝廷名義上的限製,暗地裡從事各種產業,已於普通民戶無異,衛所的將們除了名號以外,與地主土豪冇什麼區彆。

取消衛所製、均分田地等等策略,與後世的打土豪分田地本質是一樣的,隻不過是主導者變朝廷而已,手段相對來說可能會比較和。

隻要衛所將們識時務,那一切都好說,若是有人敢聚眾鬨事,西安左衛就是最好的例子。

關於衛所裁撤改革一事,朱由檢準備給孫傳庭來做。孫白穀在這方麵已經頗有心得,加上其殺伐果斷的格,更有自己為其背書站臺,相信幾年之就能徹底解決這個大明頑疾。

北遷政策肯定會遭到部分南京員士紳們的強烈反對和抵製,這些人們肯定一眼就會看出朱由檢的目的,對於這種毀其本的做法,這夥既得利益者哪會善罷甘休。

至於他們會采取哪些舉措來對抗自己的旨意,朱由檢還未想出來。

前世的他並未有從政的經驗,人生閱曆也並不富,雖然知道會遇到極大的阻力,但卻不清楚對方的各種手段。

既已打算撕破臉,那就見招拆招好了。

明刀也好、暗箭也罷,在強大的武力麵前,一切都如幻影如泡沫。

到時讓孫傳庭帶著一隻秦軍過去就行,五千人應該足夠,再有錦衛的報訊息,對付隻會聚眾謾罵、到揭帖的江南文人應該不問問題。

至於民,若是學滿清的大殺特殺,民也不足懼,但軍隊還是儘量不能對平民用武力,對手無寸鐵的同胞槍,這與流賊有何區彆?

要是有城管就好了,嘖嘖……

孫傳庭也不是屠夫,相信以他的能力,對付江南那幫有文化的流氓應該不在話下。

對付流氓要擺事實、講道理,對付文人要簡單暴,對付有文化的流氓就雙管齊下好了。

先講道理,不服就打到你服為止。

南京的勳貴們肯定不敢出頭,就算自利益到損害,但早就在溫鄉裡迷失自我的勳貴們已經冇了,彆說手中冇有武力,就算有也不敢站出來,否則的話就是整個家族會從這個世界消失。

朱由檢不由得想到,若是自己做此事,從本上傷害到江南士紳們的利益,後世的野史中也許會把自己罵的都臭了,自己的名聲搞不好就會臭萬年。

在這些江南文人筆下,自己的形象可想而知,什麼史上最昏暴君、最強帝國之崇禎敗亡、大明之崇禎昏君、回到明末殺暴君等等。反正就是不顧事實的寫瞎寫,為了讓讀者們找到爽點,可以生搬套的大放狗屁,花錢買這類手抄本小說的人又冇什麼文化,隻要看著爽就行,管他合不合邏輯。

冇看一些辮子戲嗎,紫城裡的侍衛、宮裡的阿哥阿貓都能進後宮裡勾搭皇帝的人,越是這種罔顧史實的東西越招人,這就文化自信,懂不懂?

這些腦殘編劇不知道什麼是後宮嗎?後宮除了皇帝,還有哪個男人能進得去?那些什麼阿哥阿狗的,一年就要搬出宮去,哪有機會去勾搭親爹的人?這些編劇大概都是某朝餘孽,把自己的祖宗描寫的平均智商不超七十,屎覺羅家的後代腦子裡全是屎,偏偏有很多腦殘喜歡屎的味道。

無所謂了,讓老百姓得到實惠、讓社會大步向前纔是最重要的,橫眉冷對千夫指,誰敢罵朕就揍誰。

名聲這東西見仁見智,自己也可以雇一幫寫手化自己嘛,寫一些比如史上最溫和崇禎、崇禎大仁君、哭鼻子的心崇禎、尊老、專門扶倒地老人的好崇禎、最近史實的崇禎大帝等等諸如此類的小說。

雖說這種比較寫實類的小說不討喜,賣不上一個好價錢,但起碼對得起花錢的讀者,讓他們覺著這些小說不是胡說八道、滿胡扯,也讓他們知道,皇帝也不能任胡為,不是想砍誰就砍誰的黑會老大。

嗯,就這麼著吧。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