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崇禎八年 第210章 廢除

《崇禎八年》 第210章 廢除

見皇帝再次提到信慘劇,並且聽到竟有員如此有悖人倫的言論,眾臣儘皆心下略不安。不人雖是私心甚重,但最起碼的良知未泯,對於這種極端之言行亦是反無比。

吏部尚書周雲奏道:“啟稟聖上,京察將於殿試後舉行,臣定會要求部諸人,對京師各署衙員從嚴覈查,絕不容許此等斯文敗類存府之!還聖上寬心!”

仁奏道:“臣為首輔,亦為員中有此等言論恥!吏部天之言亦是閣諸人之心聲,閣亦會全力支援此次京察事宜;若是臣等之門下有言行違法朝廷律例者,臣等絕不予以請托包容,必將其驅離朝廷!”

朱由檢點頭讚道:“首輔與周卿俱為朕信賴之臣,適才二卿之言甚合朕意;從嚴治吏不能隻停留於口中,要有嚴格之章程與行。京察之意便是清除吏中害群之馬,吏部上下共同擔負起此間重任!”

仁與周雲施禮退回。

朱由檢喝了口水接著開口道:“南直隸等六省農戶因繳納金花銀而致生活困頓,此朕之責也!朕決意從下月起,將六省所納金花銀全部廢除!其境農戶,除卻正常計征之項外,府不許再行征繳任何附加之項!朕會遣錦代朕巡查探訪,一旦發現有員另行加征者,一律就地免職,且終不予任用!”

因為金花銀是皇家的私財,所以用錦衛代替皇帝巡查六省,朝臣們也說不出彆的來。

雖然已經猜出皇帝要廢除金花銀,但現在聽到皇帝親口說出這個訊息後,殿文臣大鐺們皆是容不已。

Advertisement

當然了,王承恩除外。

聽到皇帝張一說,宮裡每年就了一百萬兩的進項,王承恩腹誹不已:皇爺啊皇爺,您自登基以來,為了省下銀錢剿賊安民,全家上下日常都是節儉度日;現在好不容易手中有了大筆銀子,可也經不住您這個散財法啊,唉!百姓是不容易,可您就容易嗎?母儀天下的皇後都要在宮裡設織機織布補家用,這事兒傳出去人家都不信啊!不行,皇爺散了財,東廠得替皇爺找補回來才。皇後、小爺、公主平日打賞手下也就幾兩銀子,還不如外頭一個豪門管家出手闊綽!得讓王世勤多加探查,逮幾條大魚,給皇爺家撈回一些外財。

李邦華心激盪之下,出列施禮後大聲奏道:“聖上此舉將使無數百姓益!此已非拔一而利天下,實是儘舍私財而寬百姓之用!聖上單憑此行便已遠超曆朝曆代之明君!實乃千古未有之仁君、聖君也!臣為能與聖上在位間任職而深榮耀!將來青史之上但願有臣之姓名!”

儀表堂堂的楊嗣昌也是被皇帝前無古人的舉措深深打,他整理一下冠後出列拜道:“臣聞:堯舜罪己,其興也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聖上將民生之艱歸罪於自,而非責怪群臣,可見聖上懷之寬廣、襟之博大!此正為大明中興之兆也!臣亦如製憲所言,為能與聖上共事而深自豪!臣亦願附驥尾,追隨聖上創建千古未有之基業!”

仁被二人搶了風頭後心下略不滿,他出列施禮後奏道:“臣以為,製憲、本兵之言乃天下吏之心聲也!金花免征後,六省百姓溫飽已無疑問!千萬百姓在懷天恩之時,亦能多積錢糧,使其生活日漸寬裕!聖上行此前所未有之舉,天下民心儘歸矣!老臣為大明賀!為蒼生賀!”

其他眾臣工也是紛紛出言盛讚皇帝的這一舉措,這回都是由衷之言,因為朱由檢的行為的確是曆史上從未有過之事。

朱由檢心也是大好,他笑著擺手讓眾人歸列,開口道:“此事朕會下旨,閣用印後行文六省即可;接下來該議一議山西、河南之災民如何安置了。”

王應熊奏道:“聖上既是發帑賑災,兩省亦可效仿陝西、山東之舉打井屯田;隻要渡過今年,來年夏秋收穫之後兩省災民應會安定!”

朱由檢搖頭,將自己所慮之事說出後道:“陝西、山東之策無法大規模於山西、河南推行,現今之計唯有移民他方可解燃眉之急。朕意將河南汝寧、南兩府災民移往臨近之湖廣荊襄兩府,倚靠其境繁多之水係養災民,此策實於山東之法一般無二,督察院諸卿可以攜旨前往。山西之災民,朕意用鄭氏船隊,分批次移往臺灣;據鄭氏之人所言,臺灣氣候地理儘皆適宜安居,此土自古為我華夏有之,現今島上地廣人稀,恰好適合大明子民屯田安置。好生經營數年,大明就會多出一個之糧倉!”

仁奏道:“老臣亦聞臺灣瘴氣蚊蟲肆,且其常年熱多雨;北地之民移往其地,恐有不適之癥!去之前如何防治瘴氣疫病實乃必為之課業;福建、廣東兩地多有民眾往來於爪哇、呂宋等地,當地醫者於防治瘴疫之事頗有心得,臣建議責令當地府招募郎中,隨同移民前往臺灣,以防病害生髮!”

朱由檢讚道:“溫卿實是老謀國之言,此事就由閣行文地方即可;山西災民眾多,議事過後須即刻著手進行移民相關事宜,朕會下諭旨給鄭氏,著其準備妥當。戶部調供用庫之糧米沿途每三十裡設置臨時倉,以供災民食用!今日議事便到此為止,眾卿退下吧!”

朱由檢帶著王承恩走下座向後殿行去,廷王德化等人跟其後,眾臣等皇帝的影消失後方纔轉離去。

“皇爺,據老奴所知,鄭氏運糧船隊每次約在三十餘艘上下,若是運送災民去臺灣,怕是一次運不了多人啊!”

王承恩跟在朱由檢後,邊走邊稟道。

鄭家運糧船隊現在換了一千料的大船,三十餘艘每次可運糧二十萬石左右。但貨可以堆放,運人的話總不能把人摞起來吧?這樣的船隻每艘大約能裝載四百餘人,三十餘艘每次能運走一萬多人,對於目前無法計數的山西災民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

“大伴,你去司禮監擬旨製鐵券,加封鄭芝龍為靖海伯,賜鐵券!擢鄭芝豹為福建總兵!擢鄭芝為副總兵!”

朱由檢終於下了決心,以爵位賞功鄭家,促其全力幫助朝廷渡過眼下的難關。

雖說大明向來隻以軍功封爵,但鄭家船隊一年多來已向京師運送了近百萬石稻米,並且隻收取了二十萬兩銀子。這還是朱由檢覺著不能白要人家付出,強行派人將銀子送到鄭芝的宅邸,不然鄭芝本不會索要。

這百萬石稻米,在這米貴銀賤的災荒之年足可以活人無數,單單這一點,給鄭芝龍封伯毫無問題。何況這次還要鄭家加大船隻的投,若是鄭芝龍答應朱由檢的要求,那就意味著鄭家要減往來於南洋、日本的商船數量,其收到很大的損失。

用爵位換取鄭家的徹底投靠,相信鄭芝龍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