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崇禎八年 第207章 盛怒

《崇禎八年》 第207章 盛怒

當日下午未時左右,隨著如雷般的馬蹄聲響,不遠有大塵煙沖天而起,在值守城門的壯班和兩側災民們驚恐不已的注視下,一隊鮮怒馬的騎士影驀的出現在眾人的視線之中。

距城門數十步時,馬隊的馬速降了下來,戰馬飛奔帶起的大團塵土海浪般撲向值守的壯班們,嗆得一眾人等咳嗽不止。待所有塵埃落定時,十餘騎已在壯班們麵前十幾步外一字排開,整個信城東門外變得雀無聲,所有人都被這隻馬隊散發出的威勢所懾服。

穿藍罩服的王安一揮手,趙升驅馬來至目瞪口呆的壯班們跟前,大聲喝道:“錦衛辦差!讓路!”

喝聲讓愣在原地的壯班們醒過神來,由於上午在城門外坐班的衙役和書吏已經不見蹤影,一名頭目模樣的人趕命人去將拒馬挪開,王誌安催馬當先向城行去。

州衙門的後宅,年近六旬的知州徐雲生正在屋與新納的小妾盤點銀兩。

幾個數尺見方的箱子擺放著大小不一的銀錠和銀餜子,這是城幾家糧店送來的這個月的分

徐雲生蹉跎半生,一直屢試不中,其各種往來花銷、路費等等也是不小的數額,家裡已是日漸拮據,家人對他中舉已是不抱希

然而天無絕人之路,年過五旬後的徐雲生突然走了狗屎運,先是於崇禎六年鄉試中舉,並於次年會試上榜,雖是名次排在大後麵,但最後也落了個同進士出

由於河南各地屢遭流賊肆,所以河南各府縣了新科進士們畏之如虎之地,徐雲生則是大膽請任,最終謀得了信州知州一職後走馬上任,至今已曆三年有餘。

Advertisement

幸運的是地偏遠、靠近湖廣的信州並未遭嚴重的兵災,這三年間其治下甚為安定,這就給徐雲生大膽撈錢提供了有利時機。

他自知年歲已長、朝中無人,想在仕途上再進一步已是很難做到,那自己這麼多年辛苦勞累、飽讀聖賢書是為了什麼?

既然當不了大,那就撈錢吧,總得給後代子孫留下點財富吧?

三年來他通過各種手段,與州同知、通判等人沆瀣一氣大肆斂財,然後再令人送回老家藏起來。

自崇禎九年起,隨著各地旱越來越厲害,糧價也隨之節節攀升,這讓徐雲生等人看到了發財的機會,經過上下串通後,的糧食便被堂而皇之的擺在糧店公開出售。

徐雲生等人還以賑濟災民為藉口,向巡衙門、佈政使司手討要錢糧,這些上麵撥付的銀錢資不出意外都落他們的囊中。

“老爺,這個月比上月多了足有二百兩呀!老爺答應的金釵、金鈿這回該給奴家買了吧?”

剛滿十八歲的小妾聲道。

徐雲生寵溺的了一下小妾的鼻頭,笑嗬嗬的道:“買買買!明日你便去買回來!老爺最是疼你咧!嗬嗬嗬!”

小妾笑嘻嘻的道:“老爺最好了!奴家幾輩子修來的福氣才能跟了老爺!”

就在這時,門外突然有人接話道:“你的福氣怕是今日便了了!不然就得跟著你家老爺去地下福嘍!”

二人適才沉浸於盤點銀兩帶來的極度快本未曾注意到外麵有人靠近的聲音。

徐雲生聞言大怒,厲聲喝道:“哪個該死的奴婢如此大膽!信不信本將你投進大牢裡!”

吱呀聲響中,並未從裡麵銷上的房門被人推開,王誌安邁步而,趙升與張順跟在後。

徐雲生看見進來的三個陌生男子後,心下有種不好的預,他起戟指最前麵的王誌安喝問道:“爾是何人?可知本是誰?誰給你們的膽子敢擅闖本私宅?來人!將這幾人打將出去!”

趙升上前一步,從懷中掏出腰牌衝著徐雲生晃了一晃,沉聲道:“我等乃錦緹騎!徐雲生,你的案子發了!”

十餘日後王誌安上呈的文書擺在了乾清宮的案上,正在與閣老重臣們商議如何應對山西等地旱災的朱由檢拿起後看了起來,駱養呈上文書後便躲在了司禮監大鐺們的一側。

片刻之後,隻聽“啪”的一聲脆響,一個白瓷描金鏤空茶盞落在殿中的金磚上摔得碎,一眾大臣、大鐺們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了一跳。

駱養早就知道皇帝會發怒,當他看完王誌安的文書時,心中也是氣憤不已,恨不得一刀將這些狗賊的小**割下後再塞進他們的中。

“無恥之尤!罪該萬死!枉讀聖賢書!你們讀書人就是如此替朕育萬民不?此等畜生,簡直比流賊還要惡毒殘忍!經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讀書人的良心呢?”

朱由檢猛地從座上站起,雙目圓睜,指著殿的眾臣大聲嗬斥道,麵上的神也是猙獰無比。

皇帝的這一舉讓殿眾人相顧失廷大們趕跪倒在地,外臣們則是麵麵相覷。

雖然幾年前皇帝頗為急躁易怒,有時也會出言嗬斥大臣,但從未有如此有辱斯文的魯之舉。

自崇禎八年後,隨著天下局勢的逐漸好轉,皇帝更是變得溫和寬厚起來,眾臣已經習慣了不笑不說話的天子了。

到底何事讓皇帝如此憤怒?

仁出列施禮後正道:“聖上息怒!老臣敢問何事竟讓聖上發此無名之火?還請聖上予以示下!”

李邦華昂然出列施禮道:“老臣敢請聖上自重!適才聖上惡語加之天下讀書人上,實是大大不妥!還請聖上收回適才所言!”

朱由檢旁的王承恩怒目看向李邦華。

“大伴,把文書給諸位飽讀詩書的臣子們拿去!讓他們看看所謂的讀書人是何德行!”

朱由檢語帶嘲諷的吩咐道。

王承恩躬案上拿起文書,邁步走下階向溫仁行去,路過李邦華邊時,鼻子裡哼了一聲,李邦華神坦然,毫不懼。

仁接過王承恩遞來的文書快速瀏覽起來,麵上的表時而憤怒時而慘然,看完之後他一語不發,將文書於王應熊手中。

王誌安在文書中將信州一事原原本本的敘述一遍,並且將自己帶人拿下知州、州同知、通判之事向皇帝請罪。畢竟他隻是個錦衛百戶,在冇有刑科駕帖的況下擅自捉拿朝廷從五品、正六品、從六品的員與法不合。

很快殿眾人將文書傳看一遍後,王承恩將文書拿回放到了案之上。

仁帶頭跪倒在地,一眾文臣也先後跪俯在他的後。

“老臣自讀書之日起,便以為生民立命作為此生最大之抱負!臣也相信,前賢之名言,亦是天下多數讀書人終為之進之權責!但老臣亦知,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天下讀書人何止千萬,其中難免有禽顯現!今信知州徐某等人行此惡劣之事,實為我輩之恥也!臣請聖上依律予以嚴懲,以儆效尤!”

仁麵沉重的稟道。

“臣附議!”

“老臣附議!”

“臣請聖上對此僚施以極刑!”

“臣心中死!恨不得親自手執利刃將此賊碎萬段!”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