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崇禎八年 第205章 逃荒

《崇禎八年》 第205章 逃荒

河南汝寧府信州中山鎮,已是仲春時節,田地裡本該是一眼不到邊的綠,如今卻是枯黃一片。田間的土壤都已板結裂,偶見有零星農人挑著木桶放下,用木瓢舀起水一點一點的澆到地裡,然後用絕的眼神注視著那點濁水迅速消失,隻在麥苗下留下了一點灰白的痕跡。

從崇禎九年立冬至今,整個信州在近半年的時日一場雨雪未下,冬小麥雖已種下,但看現今的景,夏糧大麵積減產或者絕收已定局。

道上已有零散的逃荒人群出現,目標便是二十裡外的信州城。

一隊快馬從東麵飛馳而來,戰馬馳過後揚起的漫天塵土飄在空中,許久才消散而去。

馬隊前方數百步外逃荒的一家五口人聽到馬蹄聲後,趕忙躲到路邊在一起,用驚恐的眼神看著後方奔來的十餘匹戰馬。

最前麵一匹戰馬上的騎士在看到這一家人後,手中韁繩微微開始收,馬速慢慢放緩下來,他後的十餘騎也隨著降下馬速,待快到這家人麵前時,馬隊已由奔跑狀態變了碎步前行的樣子。

這隊騎士是奉命前來汝寧府巡視的京師錦衛,帶隊的百戶就是崇禎八年在衛輝府汲縣街頭,收留大牛和妞妞的王安

兩年多的時間,王安奔走於河南各府縣之間,總計收攏了三百餘名婦孺,位列所有參與行的錦衛校尉中第一名,因而積功被擢為百戶。

這次錦衛奉旨出京,分頭巡視旱嚴重的山陝、河南、山東各府縣,著重查訪地方府執行打井修渠、屯田安民等舉措的執行況。因為王安對河南各府的狀況比較悉,所以被委派帶隊巡查汝寧府的各個州縣。

Advertisement

王安將手下分幾個小隊,由副百戶和幾個總旗帶領,分彆展開巡查,最後返回汝彙合,再將各自查訪到的況進行彙總後上報。

剛剛完羅山縣的查訪任務後,王安便帶隊向信州境行進,準備完他這一隊最後一個州縣的巡視。

王安在距這家人數步外勒住坐騎,然後翻下馬,向這家人走去。

冇等王安走近,這家人中的三個大人已經跪了下來,隻有那兩名大約七八歲的孩站立著,用好奇的目看著走來的王安

顯是母親的年輕婦人慌忙手將站著的孩子拽著跪倒在地,然後低下頭如鵪鶉般在地上。

王安來到近前,用溫和的語氣開口道:“幾位鄉親起來吧,某是府中人,有話要問你等!”

一家人中的年輕男子磕了個頭,囁喏著回道:“大老爺有話儘管問來,俺們跪著回話就!”

王安心裡暗歎一聲,溫和的語氣突然變得嚴厲起來:“既知道某是大老爺,那某現在便命你等起!速速起來!”

聽到麵前的大老爺發怒的聲音,那名年輕男子畏畏的慢慢起,然後手將一旁的老婦攙起,那名年輕婦人也拽著兩個孩子站了起來,幾名大人仍是不敢抬頭直視麵前的王安

“某問你,你何名?家住甚地?為何帶著家人出來?這是要去往何?”

王安冷峻的問道。

這幾年他與形形的人等打過道,知道如何對付眼前之人。

那名男子聽到王安的問話,嚇得又要跪下,王安立刻喝道:“回話!”

“小……小人王栓柱,信州中山鎮人……人氏,因田地乾旱,去歲就絕收,家中已無餘糧,這才帶著家人去往州城,想去找碗飯吃,要不家中老孃和娃兒快要死了!”

說到最後,王栓柱已是眼中噙滿了淚水。他的一子一則是在孃親的後,抓著孃親的地打量著王安等人。

王安聞言亦是心下慘然,饒是他見慣了許多類似的場景,但每次見到後心中總是難無比。

他回頭招呼了一聲,一名校尉跳下馬來,從馬上的兜囊中拿出幾塊白麪蒸餅、一小袋醃菜、一個裝滿水的皮囊,走過來到王安手中。

王安將食和水遞到那名年輕婦人麵前,溫言道:“先給孩子和老人吃一點,不要吃的太多,當心克化不了!”

那名婦人盯著眼前的東西,抬頭看了一眼,王安臉上溫和的表稍稍覺安心。

王安又將食和水往前遞了一下,那名婦人快速的手接過後順勢跪倒在地磕了個響頭:“謝大老爺救命之恩!謝大老爺救命之恩!”

王栓柱和他孃親也是跪倒在地,重重的磕頭謝恩。

他們一家已經有一天冇吃飯了,這幾塊蒸餅省著吃能讓他們一家人吃好幾天。

王安溫言道:“起吧!某問完話便會趕往州城,定會與恁一家人尋得一之所!”

在他收攏的三百餘名婦孺中,讓他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大牛和妞妞。

當初在汲縣街頭,大牛抱著生病的妹妹放聲大哭的場景,他永遠記在心裡。

每次從外地回到京師,王安都會買上禮,帶著自己五歲的兒去看那對兄妹,大牛和妞妞現在已是他的義子義

待王栓柱一家緒略微平靜後,王安繼續問道:“某來問你,中山鎮上似你家這般狀況的人家可有許多?府有無開倉賑濟?有無遣人在村鎮打井修渠?鎮上大戶有無放出餘糧救助百姓?”

王安贈糧的行舉讓王栓柱的心放了下來,說話也流暢起來:“回大老爺的話,俺們鎮上如俺這般形的人家可是不,逃荒的已是好多;俺冇見著府和大戶放糧,也冇見著遣人給俺們打井修渠。若是打出井水來,俺家的幾畝田地就會有些收,再摻雜些野菜野果,俺也不用逃荒,俺爹爹也不會病而亡!”

王安聽著王栓柱的言語,心中怒氣漸升。

他這一隊巡查的州縣都在汝寧東南部,包括州、山縣、息縣、羅山縣、信州等地。

前麵四州縣他已探訪完畢,雖然都是旱嚴重,形勢並不樂觀,但當地州縣府還是有所作為的。知州知縣除了用倉的糧食放賑外,還鼓當地紳鄉紳拿出家中囤積的糧食開設粥棚賑災,並且用皇帝撥下的銀兩組織人手打井修渠、引河水灌溉農田,努力減輕旱災造的後果。除了數人逃荒以外,大部分百姓都穩定在了當地。

河南巡衙門和佈政使司衙門也安排吏兵丁,分彆將倉裡的糧食運往旱最重的汝寧、南、歸德幾府,用以支援當地府賑濟治下百姓。

從王栓柱的話語中知道,信州府麵對災毫無作為,本冇有派人安百姓,隻是聽任災民自生自滅。

假如隻是中山鎮一是此形也就罷了,若是巡查下去,其他村鎮大都如此的話,那這個知州就是罪該萬死了。

想到這裡,王安大步走向自己的坐騎,口中大聲下令道:“馬保!你帶八人分頭查訪附近村鎮,之後趕往州城與某彙合!其餘的人跟我走!咱們去州城!留下一袋糧食和水給他們!”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