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崇禎八年 第185章 分割

《崇禎八年》 第185章 分割

張獻忠列舉合營的種種好,極力勸說曹等人前來黃茅關共同抵軍的圍剿。考慮再三的況下,曹代表老回回等人表示,回到房縣後就率部向竹山靠攏,以此呼應獻營。若是發現軍勢大,那各路人馬就會合兵一,共同抵軍。

從獻營紮營的黃茅關出來後,老回回打馬趕上跑在前麵的曹後開口問道:“老羅,為甚要答應黃虎合兵?軍來剿的是他,俺們轉走就,跑進大山裡,軍上哪找俺們?”

革裡眼也跟著問道:“曹,俺知道你鬼心眼多,不過這回明擺著不是能賺便宜的事;說是合兵,還不是得俺們出人幫他抵擋軍啊?這買賣不劃算!”

羅汝纔打馬前行,頭都不回的道:“俺曹是吃虧的人?先答應他再說!俺們到時看風再做決斷!”

老回回急忙道:“老羅,也就是說俺們不必非得幫著黃虎?”

羅汝才放緩馬速,歎了口氣,側過子對老回回道:“老馬,強如高闖王都折在軍手裡,恁覺著俺們要是不幫他,黃虎這回能撐多時日?”

老回回道:“黃虎言明軍頂多不過兩萬人馬。他說手下聚攏近兩萬人,俺看那黃茅關地勢險要,軍想破也不易。俺覺著隻要他能撐上一月,時日長了軍就疲了,到時候準就撤兵也不一定!”

羅汝才嗤了一聲:“他要是真強還要俺們來幫忙?俺們先回去準備,若是軍人,等他們打的差不多時,俺們再上去撿便宜;若是軍勢大,俺們就跑!”

劉國能堅辭了曹邀他在房縣暫歇一晚的盛,和老回回等人分手後帶著親兵快馬加鞭往回返,終於在天黑之前趕回了保康的自家營地。

Advertisement

一進營地大門,王二娃匆匆迎了上來,待劉國能跳下馬來,王二娃走到他近前低聲音道:“大哥,李老四回來了!說是巡尋空見了他一麵,他回來轉告大哥,若是真想歸降,大哥須得親自去一趟襄才中!大哥,這怎生是好?”

劉國能急忙道:“李老四現在何?快帶他來,俺有話問他!”

府衙二堂,年約五旬的湖廣巡方孔炤端坐於椅上,幕僚陳同側立在旁,襄知府周斌陪坐於下手位置,其他的佐貳並冇有到場。

堂下跪著兩個人,正是連夜從保康趕來的劉國能和李老四。

在仔細問過李老四見到巡時的場景與對話後,劉國能不顧王二娃等人的反對,決定冒險搏一把,親自去襄麵見湖廣巡方孔炤。

在囑咐王二娃等人,若自己兩天之回不來,就立刻帶著劉母以及部眾向西南跑路,尋機進蜀中之後,劉國能帶著李老四連夜趕往近兩百裡外的襄

二人趕到襄時天未明,城門尚未開啟,於是二人在城牆外找了個地方坐等天亮。

隨著天的放亮,不到辰時時分,厚重的城門緩緩開啟,一隊軍卒來到城門外排開,開始在城門盤查進城的行人。李老四將幾塊碎銀暗中遞到守門隊手中後,二人順利的來到城

由於尚未到衙門上值時間,李老四找到上次花費重金才搭上的衙書吏家中,將自家頭領已經來到城一事知會與他,請他代為通稟。

二人在那名書吏家中苦苦等待,直到巳時左右,一隊軍卒在一名隊的帶領下找到他們,搜之後,將兩人帶往襄府衙。

主座上的方孔炤打量著堂下跪著的劉國能,沉聲問道:“堂下所跪何人?所為何來?”

劉國能磕了個頭回道:“回大老爺的話,罪民劉國能,以不義之對抗朝廷,現今幡然悔悟,歸降朝廷,故親來襄,以示誠意!”

方孔炤開口道:“爾前番遣人稟告有降之意,本思之再三,遂令爾親來以觀其誠;若是爾心懷叵測,定不敢親自前來!今番爾既親至,可見確有悔悟之心!爾可知大學士盧部堂已知會本,數萬軍已至鄖府,不日將對爾等展開迅猛之攻勢,若非你見機得快,不用多時日就將灰飛煙滅!”

劉國能聞聽之後心裡既驚又喜。若自己再猶豫下去,朝廷大軍齊至,到時哪怕自己臨陣反水,為防自己詐降,盧象升也會將自己的人頭砍下,自己喊冤都來不及。

就在劉國能請降數日之後,隨著盧象升的一聲令下,軍分三路向竹溪、竹山、房縣一帶包抄過去。

按照盧象升的部屬,軍右路黃得功與李重進部進攻竹溪一帶的流賊,將其擊敗後趕往竹山方向。

左路的秦翼明與祖寬部則是進擊房縣,然後將其往保康方向驅趕,與湖廣巡方孔炤率領的軍兩麵夾擊,爭取將其殲滅。

他自己則帶著天雄軍與京營兩萬人馬由正麵進攻竹山,爭取將張獻忠部全殲與竹山。

張獻忠將重兵部署在了竹山縣城裡,力圖依靠城牆給與軍以重大殺傷。

當聞聽軍隻有不到萬人時,張獻忠心中略微鬆了口氣。

看來壽州之戰軍折損也是不,不然怎地纔來了這麼點人馬?

劉文秀和艾能奇在壽州之戰剛剛打響便已逃跑,所以對當時的戰況知之不深,隻是說有數路軍合圍而來。

看來高迎祥雖在壽州吃了大虧,以至於被軍擒獲,但在還是給軍造了很重的傷亡。

既然軍人,那就派人知會曹等人,讓他們前來合兵,爭取在竹山給與軍以重創,然後再向蜀中進發。

張獻忠冇打算出城跟軍野戰,自己手下差不多有兩萬,留守黃茅關的有三千人,城這一萬人中雖然有數千老營銳,但當不得軍的正麵衝鋒。

若是曹等人從東麵帶兵過來,軍肯定會分兵攔截,正麵的軍也就有七八千的樣子,若是分出一半的兵力去打曹他們,那自己就會趁機帶著老營人馬出城與軍混戰。隻要打破軍陣勢,城剩餘人馬就可以順勢衝殺,真要如此的話,一場大勝也許就在眼前。

他卻不知道的是,盧象升生怕把他嚇跑了,這才故意在正麵擺放了不多的兵力。

現在軍前來的北門正麵,隻有神機營與伍軍營各三千人馬,以及天雄軍的兩千人,而茅元儀與馮勳各自帶著五千大軍,從竹山東麵的羅英山穿過,已經繞到了竹山的南門,將張獻忠部通往蜀中的道路給徹底切斷。

竹山縣城西門外五裡的堵水橋雖然並不甚寬闊,但卻是連接縣城與黃茅關的必由之路。

張獻忠在橋西靠近黃茅關的一側佈置了五千人,由孫可率領,專門來防守這座小橋,以確保城人馬想退往黃茅關時的通道暢通。

正當孫可接到城通傳,說是軍已至北門時,他派往北麵的一隊探子急慌慌打馬來報:近萬軍從北而來,據此不到五裡!

孫可顧不上探究軍從何而來,馬上遣人進城稟告後,立即下令排好陣型麵向北方,準備與軍接戰。

雖知道自己這五千人不一定是軍的對手,但孫可著頭皮也得迎戰。

堵水橋不能讓軍給占了,不然的話城的義父就無法退往黃茅關了。

現在隻能寄希於義父能迅速派兵過來接應支援了,自己要是率部退往城,那往西的道路就徹底斷絕了。

當堵水橋西的流賊在紛中排好陣型不久,楊茂功率領四千天雄軍以及神機營、伍軍營各兩千人趕到。

盧象升的戰很明確,將黃茅關與竹山縣城隔斷分開,消滅黃茅關之賊,將竹山北、南、西三麵完全隔斷,隻留向東的通路。

看到對麵數百步外的流賊歪歪扭扭的陣型,楊茂功輕蔑的一笑,在與神機營和伍軍營的兩名遊擊簡單商議過後,神機營兩千銃手分為五排向前行去。天雄軍的一千弓手則居於左側,三千名長槍手隨其後;伍軍營的一千刀盾手、一千名長槍手居右突前,隨時準備上前給中軍銃手做遮蔽。

孫可一聲令下,流賊五百餘名弓手畏畏的向前迎去,走出數十步站定後組一個小方陣,彎弓搭箭指向迎麵而來的軍。

神機營銃手用的火銃、火藥改良過的,程威力都大大提高,程由原先的四十餘步提升到了近六十步的距離。

軍銃手距離還有七十步開外時,流賊弓手中有人在慌中已經將箭隻出,剩餘的五百餘弓手下意識中也隨著出了長箭。

第一波弓箭並未對軍造任何傷害,絕大部分箭隻都紮在了軍前麵的地上,神機營銃手依舊排著整齊的陣型邁步向前。

隨著雙方距離的迅速拉近,賊人弓手不斷將箭隻拋進銃手的方陣中。帶著寬沿鐵盔的銃手紛紛將頭低下,擋住了從天而降的箭隻的傷害,隻有部分長箭中目標,但並未穿銃手穿的襯夾有鐵片的棉甲。

右側伍軍營的刀盾手快步來到銃手前,舉起大盾遮蔽著流賊的弓箭。一聲尖利的喇叭聲響後,銃手們停下腳步,前排刀盾手伏低子,第一排銃手舉起火銃指向前方的賊人弓手。

完五六的賊人弓手看到黑黝黝的銃口指向自己,心中的恐懼陡然加大。前排的賊人發一聲喊,轉頭向後跑去,方陣頓時作一團。

一聲短促的喇叭聲過後,一陣豆般的轟鳴聲響起,四百枚彈丸從銃口激而出,呼嘯著飛向糟糟向後逃竄的賊人弓手。

五十餘步外的賊軍人群中飛濺出無數花,百餘名賊人被銃子擊中倒地。除了被中頭部當即死亡的,其餘中了銃子的賊人們並未立即死,巨大的疼痛讓他們忍不住在地上翻滾哀嚎起來。

神機營第一排銃手打完迅速收起火銃向兩側撤去,第二排上前,迅即打響火繩早已點燃的火銃。

火銃打完,流賊五百餘名弓手倒下近兩百人,其餘的驚著跑回了自家陣營。

左側的天雄軍弓手已行至賊軍陣前六十步外排好方陣,隨著哨管的一聲令下,一千隻三棱長箭如同一小片烏雲一樣飛到賊人頭上,然後轉頭紮了下來。

流賊陣型右翼的士卒,在三長箭打擊過後便留下一地的傷員後惶然逃竄,隨著一聲長長的喇叭聲響,軍長槍手繞過弓手,大步向前衝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