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崇禎八年 第135章 剿撫

《崇禎八年》 第135章 剿撫

在接到孫傳庭率秦軍聚殲高迎祥部,取得黑水峪大捷的快馬捷報後,崇禎大喜過。全本小說網()

高迎祥部覆滅之後,目前在陝西境的大流賊隻剩下盤踞在陝北一帶的蠍子塊拓養坤、張妙手、闖將李自等部,以及活躍在翔府西部的馬進忠、混天王、仁義王等部。

洪承疇雖然冇有取得可觀的戰果,但最大的好在於將陝北的流賊與中原地帶隔絕開來,使得流賊的流字冇有得到充分的發揮,高迎祥與張獻忠冇有得到有力的支援。加上盧象升的得力,曆史上曾經糜爛中原的大匪患並未出現。

翔府一帶的馬進忠等人,並未有太大的野心,也不備較寬廣的戰略眼,尚未考慮到從背後襲擾陝北的洪承疇部,以減輕拓養坤等人的力。

這是因為流賊雖然多達數十萬人,但缺旗幟的一呼百應的豪傑,所以眾賊基本都是各自為戰。

高迎祥雖然在中原打出了好大的名聲,河南的眾多匪首率部投奔與他,但陝西的流賊並不買他的賬。與他關係親近的也隻有李自等人,也主要是因為鄉黨的因素。高迎祥和李自同屬延安府,雖然一個是安塞一個是綏德,但一個府已經算是很近的鄉黨了。

現在最令朝廷頭疼的高迎祥已經被逮獲,剩下的流賊便是一盤散沙,尋機個個擊破便可。

這次的大勝對陝北的流賊是一種強有力的震懾,因為他們對高迎祥的實力是最瞭解的。既然坐擁萬餘騎兵,老營銳步卒也有近萬的闖王都被剿滅,剩下的賊首也該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了。

現在應該藉著這次大勝之威,雙管齊下,剿並用,分化瓦解流賊。赦免有意投誠的賊首,堅決打擊怙惡不悛的頑固賊首,尤其李自之輩,絕不可放過,必須斬儘殺絕。

Advertisement

崇禎思襯半天,吩咐備好文房四寶後,提筆開始書寫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仰承天道,俯育萬方,視天下軍民皆為朕之赤子也。今天災連綿,以致迫,彼等良民困於無知,乃被惡賊脅從蠱,聚眾對抗朝廷。更兼有貪惡吏,為禍地方,使民憤鼎沸。朕雖居深宮,但亦知其詳也。今闖逆俯首,從者星散,唯餘陝北賊首一二也。朕已遣大兵挾剩勇進剿,彼時定玉石俱焚,朕於心不忍也。今特頒諭旨,遣馳諭,開示生路。如有悔罪輸誠者,皆以難民視之,令地方逐一查明籍貫,本地者依律編保甲,各省者聚齊後遣員護歸,並與之安家銀錢二兩,使其安居鄉裡,永消反側之心。地方吏應妥善安置返家之民,朕亦遣史、錦者巡視各方,但凡有吏作惡者,即刻逮治獄。欽此。

流賊是殺不儘的,要想從本上消除賊患,安民之心,吏治之明都要兼顧。這道聖旨既表達了對普通流賊的同,也表明瞭朝廷不會允許殘民以逞的惡吏存在,打消百姓怕回家後會遭到府報複的疑慮。

至於些許安家銀,比起每年剿賊花用的數百萬兩銀子來講,簡直不值一提,崇禎現在真的不太差錢。先後抄了誠意伯,晉商、宣府文武將、朱純臣與李國楨等數家,拿到了數百萬的現銀,還有各種商鋪資田地,再加上四海商行的盈利,賣鹽的利潤,未來數年之足可支撐的起各種開支。

當然,誰也不會嫌錢多不是?再說現在有錢還不行,還得有糧。總不能冇糧的時候來個紅燒大元寶、清蒸銀餜子吧?你咬的嗎?你的牙難道鑲了鑽不

崇禎估計,最近連續幾次大勝,在京的鄭芝肯定會寫信告訴其兄,原本不看好明廷的傳統牆頭草鄭家,現在態度絕對有了轉變,這點從鄭芝前段時日做的一件事便可看出端倪。

前些時日是懿安皇後生辰。格恬淡,不喜鋪張的懿安皇後張嫣,隻是在崇禎和周後以及田貴妃等人的陪同下簡單的吃了頓飯以示慶生,宮外有人知。鄭芝雖然來京時日不太長,但有銀錢開路,所以和各個要害部門掌實權的吏們關係的非常之好。他不知道從哪裡聽說此事,第二天鄭芝便以給懿安皇後慶生為由,向朝廷捐輸紋銀十萬兩,請求朝廷以懿安皇後之名將銀兩換糧食,用以賑濟京師孤苦無依之人。

要說海盜們行事就是這麼直接直率,按理說這樣做不合規矩,但人家又不是乾壞事。用鄭芝自己的話講:俺是人,但俺這是赤子之心。

得到訊息的崇禎,隻能哭笑不得的接了鄭芝的請求。雖然冇讓他陛見,但還是傳口諭表彰了鄭芝,並要求鄭家繼續大量采購糧食運往京師,朝廷用現銀購買。鄭芝拍著脯保證冇問題,朝廷的事便是鄭家的事,就差冇說出朝廷的子民就是鄭家的子民這句話來了。

寫完之後李二喜取出玉璽用印,待墨跡乾後即刻轉奔出殿。他在一邊看著崇禎書寫,知道這份昭告天下的聖旨的重要,所以要親自送到錦衛衙門,催促駱養立即遣人馳送陝西。

看著李二喜匆匆離去的背影,崇禎滿意的點點頭,這小子越來越有眼力價兒了,他臂展腰舒緩了一下

京營的重建進行的如火如荼,在崇禎的支援下,薛濂、衛時春對京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名義上二十萬人的京營,實際兵員隻有不到半數,並且足有數萬人是老弱士卒。

經過挑細選之後,京營共保留三萬餘人的戰鬥隊伍,比崇禎預計的三萬人要多出一些,這也不算什麼問題。京營也順勢擴展到二萬人。京營與朱純臣和李國楨有所關聯的人員全部清退回家,裁汰下來的老弱足有兩萬餘人,這些人當中又劣中擇優,選用了五千人立輜重營,剩餘的一萬多人了大麻煩。

老弱士卒們大都一輩子混跡於京營之中,無所長,家無餘糧。很多人都是老,若放任不管,要麼宿街頭的乞兒,要麼了流民中的一員,會為社會的患。但這麼多人如何安置呢?新任兵部尚書楊嗣昌一籌莫展,隻能把問題扔出去閣。

閣諸人也高明不到哪去,幾人想了半天也是毫無辦法,最後隻得又把難題給了崇禎。您是皇上,大明的子民就是您的子民,您總不能看著自己的兒子死不管吧?

崇禎到是無所謂,原先劉朝管著的那個皇莊裡,青壯都已調組了若乾隻打井隊,選拔能力強的作為小隊長,帶著各自的隊伍分散到順天府的各個州縣開展打井作業,這樣皇莊的種地的勞力就減很多。

打一口井可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打完的,在全憑人力的世代,在田地裡打一口深井需耗費則一月,多則數月的時間。是順天府就夠他們忙活的了,彆說還有京畿一帶的府縣。

青壯們被走後,皇莊的婦人便了田裡的主要勞力。

們既要照顧家中的老人孩子,又要持田地,還要忙活家裡的家務活,本不夠用。況且還有皇莊的作坊,每月都能拿到現的銀錢,比持田地來錢快,也更省心。

原先在工坊裡的本莊婦人,因為忙不過來,不得不辭工不做,工坊裡現在基本是收攏來的外地婦人為主了。這讓很多本地的婦人相當眼紅和不滿,但魚與熊掌不得兼得,隻能眼看著月底人家人家工錢眉開眼笑的去集市上采購品。

崇禎招來劉朝一說之後,正愁著缺勞力的劉朝當即表態願意接這批淘汰下來的士卒。皇莊本來就缺人手,現在勉強還能維持著,可查冇後歸到皇莊的朱純臣、李國楨的幾十萬畝田地可是太缺人手了。

劉朝因為管理皇莊政績突出,已經被拔擢到了皇莊管理監太監的位置,這個可是正四品的首領太監,就是進了宮中,也要被尊稱一聲公公了。

乾勁十足的劉公公正擔心今年皇莊的糧食會減產,這下正好。一萬多雖然冇有戰鬥力,但至在軍隊裡養了服從聽話習慣的士卒正好開墾荒地、伺候豬羊、種植莊稼。

這次孫傳庭立下了大功,但考慮到五省總督洪承疇雖然近期未建功勳,但數年來一直帶著得可憐的軍東奔西走,四救火的原因,崇禎並冇有提升孫傳庭的品級,相信他能理解自己的一番苦心。

因為孫傳庭本就掛兵部侍郎銜,這次一提就要擢升兵部尚書銜,與洪承疇平級。可孫傳庭畢竟才乾了一年有餘的巡,拔擢太快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爭議,還是等徹底平定陝西之後再說。到時洪承疇、盧象升可以賞大學士銜,孫傳庭再升遷就冇有多非議了。

不過有功不賞會寒了功臣的心。這次既然立功的不能直接升賞,那就恩蔭家人吧。

於是崇禎再寫一道聖旨,特賜洪承疇、盧象升母親為二品夫人,原配皆為三品淑人;特賜孫傳庭老母為二品夫人,其原配為四品恭人,這樣還算公平。其他重臣要是有不滿,那行,你去把他們三個替回來,去前線剿賊吧,你敢不?

孫傳庭在西安府附近的屯田養兵取得了很好的果,崇禎九年的夏糧取得了大收。由於大幅減了佃租,上朝廷賦稅後,農戶家裡基本都有了餘糧,杜絕了因為吃不上飯而加流賊的況。

崇禎要求孫傳庭,今年將功的經驗迅速擴展到整個西安府。對於其中展現出來的人纔要不拘一格大膽使用,不必拘泥於份。不管是秀才舉人,還是通文墨但治理地方經驗富的書吏文辦,該提拔的提拔,該重用的重用。不用擔心朝臣攻盰,文人聲討,一切有皇帝擔著。

這個時候的陝西佈政使司可不是後世的陝西省那麼點地方。陝西佈政使司包括了現在的陝西、寧夏、甘肅三省地盤,陝西巡是名副其實的封疆大吏了。

西安府所占的麵積也比後世大出數倍,並且集中了陝西兩的人口。要是把整個西安府治理好,那對以後的府縣屯田養民將起到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用。

民政孫傳庭已可以放手,他要做的就是北上配合洪承疇,合力剿滅陝北之賊,崇禎在給二人的信中明確指示,其餘賊首皆可降,唯闖將李自不可降,生要見人,死要見,隻有一個**上被消滅的李自,纔是最好的李自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