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穿越時空 崇禎八年 第132章 西進

《崇禎八年》 第132章 西進

府東南的舞河是漢水的一條支流,由於數月來並未降雨,原先寬闊的河道變得僅有數長寬,湍急的河水也已了涓涓流淌的小溪。全本小說網()

此時舞河南岸人頭攢,到是人喊馬嘶聲,從壽州敗退的高迎祥部正在集結渡河。

高迎祥在壽州遭到四路軍數萬人馬的圍攻,最後在遼東騎兵發衝鋒之際僥倖逃後,便一路向西狂奔,馬不停蹄的穿過汝、南兩府,到達鄖府附近。

一路上收攏殘兵敗將,然後一直往西逃竄。到達鄖府附近方纔停下歇息數日。之後清點人數,一萬多騎隻剩下不到三千,步卒不到萬人,整個隊伍士氣十分低落。

高迎祥看到苦心經營多年的隊伍,由鼎盛時期的數十萬各路人馬,落到現今隻剩點零頭,不悲從中來,在深夜無人時忍不住潸然淚下,原本豪萬丈的緒也是一落千丈。

思前想後,高迎祥不由對張獻忠恨之骨。

他們是賊,軍剿賊,被軍大敗無可厚非,尤其是敗在天下聞名的盧閻王手中,這個傳出去並不丟人。因為盧閻王太能打了,手下的河北兵也是百戰兵,更兼有遼東騎兵助陣,還有那隻守城的不知名的兵馬,好像朝廷算準了他要打壽州後,調集了大明最銳的人馬來圍攻他一般。

一切都怪那個該死的黃虎!日他的!怪他有意延誤戰機,導致一個小小的壽州竟然數日也未攻下。

種種跡象表明,守城的軍是在黃虎兩次攻城未果時才趕到的,其他幾路軍也是數日後方纔抵達壽州。

要是黃虎接令後當日破城,那前來增援的軍說不定也了他們的盤中餐,然後闖營一路北向,盧閻王隻能跟在他們屁後麵吃土,哪來的此次大敗!

Advertisement

要是一切如常,他高迎祥說不定已經坐在開封的周王府裡飲酒作樂了!

這個該千刀萬剮的黃虎,這個雜碎!莫不是他與軍早有勾連不

他從自己的大營離開的當晚,獻營人聲鼎沸,當時真以為是獻營訌。現在想來,那個雜碎當夜就帶著銳離開了!

自己還是大意了!近幾年屢敗軍,各路人馬爭相來投,手下有數萬人馬的大頭領見到自己都要尊稱一句“闖王”,一切一切都太順了!還真以為自己天下無敵了,以為京城那張椅子總有一天會到自己坐坐了,現在想來,彷彿隻是做了一場大夢一樣!

難道就這樣算了嘛?不!他高迎祥從一個馬販子,混到現在統領天下數十萬人馬的義軍首領,其間經曆過數次失敗,但每次不都熬過去了嗎?隊伍從最初的數百騎,擴展到最盛時的一萬多騎。

現在不就是敗了一次嗎?不過是敗的有點慘而已,但也比剛起家時強出太多。自己一定要振作起來!現在首要的便是要打回陝北老家,招兵買馬,不用多久,闖營的大名會再次讓軍膽寒!

想到這裡,高迎祥霍地起,大手一揮,大聲下令:“渡河!”

高迎祥不知道的是,讓他恨之骨的張獻忠,此時早已在離此地百裡外的襄山區紮下了腳,打算就地經營,等勢力壯大後就會率兵川,準備在到有天險與世外隔絕的四川,打出一片屬於自己的新天地。

秦良玉率領五千白桿兵,經過數百裡的艱苦跋涉,從崎嶇狹窄的山路一路向北,穿過夔州、保寧兩府,曆經月餘之後終於抵達陝西漢中府。

這一路距離並不是很遙遠,但行軍條件十分惡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雖然白桿兵慣於爬山登崖,但由於隊伍中無人到過陝西,所以每到一都要用銀錢雇傭當地嚮導帶路,以免大軍迷失方向。

幸好旱災暫時還未波及到川北地區,大河小溪水量充沛。大軍一路沿河行軍,飲水冇有為行軍的障礙。

早已得到孫傳庭指令的漢中知府焦潤生,派員引領白桿兵至城東的大營後,順便邀請秦良玉、馬祥麟等川軍主將到城中赴宴,以示親近之,但被秦良玉婉言謝絕,焦潤生打心裡瞧不起的秦良玉,見如此,也就冇再相邀。

秦良玉自知部下喜飲酒耍錢,軍紀略微散漫一些,平時是在家鄉倒也無關要,但這次前來陝西乃是客兵,一旦招惹出事端來怕是不好庇護。再加上皇帝剛剛下旨褒獎川軍,這時候出事那不了打皇帝的臉嗎?於是嚴令部下將領約束士卒,營門加派崗哨,所有士卒一律不得出營。

接連數日,白桿兵除了兩日一次訓外都是無所事事,漢中府每三日送來一次糧草,也無敵送達。

秦良玉遣探馬四哨探,都回報未見大賊寇活跡象,附近百裡之隻有數隻小山寇存在。

為防士氣日久懈怠,秦良玉向焦潤生通告後,將白桿兵分為每五百人一組,由各自的哨管帶隊,番外出剿賊,漢中府自是樂見其

冇用幾日,漢中周邊的匪患為之一清,當地百姓俱是拍手稱快,眾多縣鄉士紳以為是府派兵剿賊,紛紛趕至漢中府,對焦潤生剿賊有功表達謝意並送上厚禮。焦潤生躺著便收到大禮,欣喜之餘遂上奏巡衙門表功,並表示在他的英明決策和正確指揮下,客軍才取得瞭如此好的戰績。

就在焦潤生暗自高興之時,突然接到漢縣告急文書,闖賊高迎祥率部西來,現已攻克興安縣並大肆搶掠,正在向漢進發,漢知縣遂連夜遣人趕赴漢中、西安尋求救兵。並直言流賊人馬足有數萬,求救信送達之時,漢怕是已被攻陷。送信的目的是讓巡大人和漢中及早預防,自己定當與城俱亡,絕不失了朝廷的麵以及文人的氣節等等。

焦潤生接報大驚失,興安離漢不過數十裡的距離,流賊一日可達。而漢離漢中也隻有三百裡左右,漢縣送信的差役騎馬跑了兩天纔到達漢中,也就說不出意外的話,此時的漢已經陷落了,城裡的百姓是何形不知,知縣、主簿等員肯定是全家赴難了。

三百裡兩天能到已經是很快了。馬的力也是有限的,高速奔馳二十幾裡就要休息,不然本跟不上,這還是在營養供給充足的條件下下。普通馬基本就是那種快步小跑的速度,而非戰場上騎兵衝鋒時那種馬速最高峰,那種衝鋒距離往往很短,發過後戰馬需要充分的歇息和養分。那些所謂的日行千裡、夜行八百的寶馬,隻存在於神話故事中。

焦潤生顧不上傷其類的哀傷,立即吩咐轎伺候,這時候顧不上自持份了,趕去川軍大營商議對策纔是正道。

便袍的秦良玉在大帳接待了焦潤生。對焦潤生談不上惡,這種文人骨子裡慣有的傲慢與偏見見的太多了。自己奉命前來是為了剿賊,也不用顧及當地員的臉。況且自己已經是正一品的左都督,雖然是榮銜,但在品級上已經是武將中最高的,就算見到閣老也隻需拱手見禮,而不必大禮參拜。

焦潤生把漢況簡要敘說一遍,秦良玉即刻吩咐拿地圖來。

馬祥麟將一副簡陋的輿圖放置在大案上,秦良玉俯細細觀瞧起來,焦潤生連忙湊到近前。雖然他看不懂地圖上標識的山川河流,但並不妨礙他裝出很行的樣子。

就在秦良玉看著輿圖思襯對策時,焦潤生麵帶微笑的開口道:“秦將軍,川軍遠來漢中短短十餘日,周圍匪患就為之一清!本久聞白桿兵之大名,今日方知名不虛傳呀!漢中周邊鄉紳百姓亦是對秦將軍讚不絕口,都言將軍可與古之木蘭媲!為答謝川軍剿匪有功,本將遣人送二十隻羊、十頭豬、米麪兩百石至軍中,用以犒賞川軍將士!另贈將軍銀五百兩以示漢中士紳謝之意,還請將軍遣人查收!”

秦良玉抬頭微微一笑,拱了拱手道:“既然漢中百姓一片盛,那本將便卻之不恭了!還請焦大人代川軍對漢中父老表示謝之意!”

焦潤生心中略不滿,心道:“難道你不知道我說的鄉紳百姓都是托詞不?這都是本拿出來的真金白銀!雖然是從鄉紳們送來的謝銀中拿出來的!可那已經算我的家產了!”

他笑著拱手還禮道:“哪裡哪裡,秦將軍太過客氣!那接下來秦將軍打算如何敵?闖賊勢大,據聞部下有數萬之多!本認為我軍兵力稍顯薄弱,不利與其野戰!隻要據守漢中府城,賊亦難以攻破!賊久攻不下,定會移往他,到時將軍就是大功一件!本自會上本朝廷,言明將軍之功!”

秦良玉笑道:“焦大人,你來看!”

焦潤生低頭順著秦良玉的手指方向看去。

秦良玉手指點在石泉縣的位置說道:“現下漢恐已不保,石泉距漢隻有三十裡上下!賊在興安、漢飽掠之後,定會攻打石泉!石泉既破,賊西往漢中則再無阻礙!”

焦潤生點頭稱是,但在他心裡,隻要保住漢中就可,彆的他管不了。

秦良玉繼續道:“據本將所知,賊軍紀向來散漫,每破一城,必要劫掠樂數日!此時漢雖破,但石泉暫時無憂!本將會即刻出兵前往石泉,但願能趕得上解石泉之圍!”

焦潤生立刻雙手擺道:“秦將軍莫要自誤!漢中至石泉兩百餘裡,川軍大部俱是步卒,趕至石泉需得數日,石泉已是落賊手!到時士卒疲憊,哪裡是以逸待勞之流賊對手?何況兵力懸殊過甚,現下遠赴石泉乃不智之舉!本覺得將軍隻要保住我漢中即可!其餘力所未逮也!”

秦良玉冇有理會焦潤生,沉聲下令道:“祥麟,點兵聚將!半個時辰後全軍向東進發!貽誤者斬之!”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