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擼袖子大干
「微臣斗膽,想回文青書局。」
黃去病沒有藏著掖著,而是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顧玖挑眉說道:「你這是同崔七搶位置啊。」
「請皇后娘娘見諒。」
顧玖笑了笑,「別張!你想辭,定是經過深思慮,或許你真的不適合府家令一職。當年老祖宗過世,你和你父親替本宮穩住府,一直堅持到今天,你們的功勞本宮一直記著。只是目前的局勢你也清楚,西北即將大,府可是關鍵。」
「正因為府是關鍵,微臣才會在這個時候辭。接下來兩三年,府的重心都將在西北,在西涼。微臣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堅持到那個時候。」
黃去病也很痛苦。
顧玖蹙眉,試著問道:「出了問題?」
黃去病遲疑點頭,「不敢欺瞞娘娘,微臣最近常有走到人生盡頭的覺。」
聞言,顧玖嘆了一聲。
「罷了,本宮不勉強你。既然不適,就回家休養一段時間。你想回文青書局也可以,不過得等一等,先讓本宮想想將崔七安排到哪裡合適,總不能卸磨殺驢。」
「微臣可以給崔七打下手。」
顧玖擺手,「不合適。」
兩個都是人才,哪能全都在文青書局。
打發了黃去病,顧玖派人將劉詔請來。
開門見山,「黃去病要辭,誰來接任府家令一職,你可有合適人選?」
「這個時候辭?」劉詔略有不滿。
顧玖替黃去病開,「你知道他不好,快要撐不住了。強留下他,怕適得其反。」
劉詔板著臉,「盡給朕找麻煩。讓黃駙馬頂一段時間,行不行?」
顧玖搖頭,「黃駙馬頂不住,他沒那本事。」
「臨時讓朕找人,朕去哪裡找。」劉詔暴躁得很,很想將黃去病拉出來暴揍一頓。
宗室部,是個什麼爛樣,劉詔雖然沒全部瞭解,也瞭解了一個七七八八。
要在一群爛人裡面找一個頂樑柱,哪有那麼容易。
顧玖安他,說道:「其實十六叔很合適,奈何……」
十六快死了,也就這幾天的事。
接著,又說道:「劉實也行,他能將國子監管好,可見還是有點能力。」
「劉實不行!」劉詔首先否認了劉實,「管管國子監,教書育人他沒問題。讓他理財管賬,一塌糊塗。國子監的賬目你也看見了,朕向來不管賬,他比朕還不如。看到國子監的賬目,朕就想罷了他的職。」
顧玖蹙眉,「你這是為難我。一時半會,我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宗室那一塊,我不。」
這些年,顧玖忙,和大部分宗室都不怎麼來往。至多逢年過節送送禮。
劉詔蹙眉,心不爽。
「要不讓黃去病再頂一段時間。」
「我看他是頂不住了,才會決定辭。」
「有這麼嚴重?」劉詔不信。
顧玖點頭,指了指頭,又指了指心口,「他為人灑率,府家令一職,是真不適合他。當年我也是趕鴨子上架,著他頂上去。他的確頂住了,這些年府在他的打理下從來都是衝在最前面。如今大局已定,他心頭那口氣一洩,就再也頂不住。」
「讓他再頂一個月,頂不住也要頂。一個月的時間,能不能找到接任的人?」
劉詔問顧玖。
顧玖白了他一眼,「這事本該由你心。」
劉詔耍賴,「能者多勞。府給別人,我不放心。你挑選的人,我百分百放心。」
顧玖說道:「宗室部我不,你讓我找人接任黃去病,一時半會我也是無從下手。」
「看來這宗室學堂得早日開起來,多培養幾個人才出來才行。」劉詔慨一句。
宗室有私塾,給孩子們啟蒙。
只是宮裡頭不重視,加上讀書要花錢,時日一久,啟蒙能認得幾個字算得了賬,很多宗室家庭就不再送孩子去讀書。
因為以前的規矩,宗室員不能科舉,以至於宗室對讀書沒有興趣。
為什麼讀書?
當然是因為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可以科舉做。所以才有那麼多人,前赴後繼,一代接一代,讀到死考到死。
當讀書無法科舉,不能改變命運的時候,宗室對讀書的態度自然就變了得過且過,略微認識幾個字就。
加上讀書要花錢,使得一部分貧困宗室,更是抗拒讀書。
以至於,宗室裡面不識字的文盲,那是片片。
也就是有錢的宗室,會花錢請先生教導家中子弟。
有錢人畢竟是數。
能讀書,還要讀出個名堂的宗室,更是麟角。
以至於劉詔如今想在宗室部,矮個子裡面拔高個,都是困難重重。
顧玖提醒他,「是建立學堂,免費讀書還不夠。你得對宗室開放科舉,大家才有力讀書。否則寒窗苦讀十幾載,卻不能科舉出仕,你說誰樂意花那個時間讀書?還有,你得放開宗室從軍的口子,多給他們一條謀生的路。照著老祖宗的做法,將宗室圈養,的確沒幾個宗室敢造反,但同時也將宗室養一群不事生產的廢。這樣一群拖後的宗室,對大周可沒好。」
劉詔點點頭,「皇祖父同父皇對待宗室,還是太過謹慎小心。父皇雖然放開了宗室從軍的口子,卻又設定了各種限制。以至於這麼多年,宗室從軍的那些人,竟然沒有一個能穎而出。」
「就該一視同仁,而不是區別對待。先帝的做法,說不好聽,就是歧視宗室。」
顧玖不上吐槽,心頭還嘀咕了幾句。
宗文德帝也不想想,他要是沒能登基稱帝,也就一宗室,同樣會被歧視,會被各種祖宗家法束縛,一輩子鬱鬱不得志。
大周的宗室不好當。
唯有大周的公主郡主們,活得最瀟灑。
可以說,們是這個時代,活得最瀟灑的一群人。
祖宗家法,對公主郡主總是格外包容。
劉詔笑了笑,「你這話讓父皇聽見,他的棺材板快蓋不住了。」
顧玖卻說道:「先帝如果在天有靈,也會贊同我的說法。偌大宗室,幾萬人,要找一個人擔任府家令都找不出來,不可悲嗎?」
劉詔握住的手,「那就從我們這一代開始改變。對宗室開放科舉,以及放開從軍的標準,宗室部肯定贊。唯獨需要擔心的是朝臣,可能反對聲音很大。」
一代代文臣武將,各種鬥,各種撕,歸結底其實就是為了限制皇權,限制宗室,壯大文權柄,壯大武將的權柄。
這裡面又涉及到文同武將之間的撕,暫且不提。
當皇權被限制,利益自然會找上各位朝臣。
宗室在百年前,在太宗年代,已經被文臣武將功閹割限制。
如今劉詔想要推翻當年的決定,對宗室放開科舉和軍武,朝臣必然反對到底。
一旦放開,不出十年,朝堂上就會有宗室的聲音。
再過二十年,部堂高被宗室竊據,也不是不可能。
宗室勢大,必然會損害文臣武將的利益,萬萬不可。
事關利益之爭,沒有人會妥協。
正所謂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劉詔此舉,等於是在殺文臣武將的父母,勢必遭到前所未有的反撲。
劉詔有點愁,他接著說道:「太宗皇帝當年就是承不住力,加上那時候各路宗室蠢蠢,反心不死,這才順水推舟將宗室關進籠子裡圈養。如今要把宗室從籠子裡面放出來,朕可算開了先例。不出意外,史定會罵朕為昏君。」
「讓宗室去對付那幫文臣武將。那些公主郡主,是時候為宗室出點力。」顧玖擅長借力打力。
這是一場混戰,和劉詔暫時不會親自下場。
先讓宗室和文臣武將混戰,誰輸誰贏不重要,關鍵是要將這潭水攪渾,才好渾水魚。
劉詔點點頭,「朕會先召見宗室族老,商量初級學堂的事,之後再說放開科舉和軍武一事。」
宗室是把雙刃劍。
如果是在太祖太宗朝,宗室就是朝廷不穩的最大因素,所以必須關起來。
大周國祚近兩百年,宗室早就被養廢了,不復百年前那般犀利彪悍。
這個時候將宗室放出來,同文臣武將打擂臺,正是時候。
朝堂上不能只有一種聲音,也不能只有一方利益。
朝堂必須是個大雜燴,多種聲音多種利益織,互相制衡。
三方勢力,才最穩定。
文臣武將兩邊斗,遲早會分出勝負。
不是東風倒西風,就是西風倒東風,這絕非好事。
等於朝堂了某些利益關聯的一言堂。
三足鼎立,方能長久。
與其放任宦手朝政,不如將宗室放出來攪局。
兩口子都是行派。
西北開戰的事還沒定論,劉詔就忙著召見宗室族老,定調子,開辦宗室免費學堂。
學堂包三餐,包四季服鞋帽,筆墨紙硯。
凡是年滿五週歲至十六週歲,無論男,必須送到學堂讀書。誰敢攔著孩子讀書,無爵位罰半年米糧,有爵奪爵。
為一人,她賭上整個家族,卻換來抄家滅族的下場。她以為的恩人,親手把她拉入地獄,毀了她天真,碎了她的愛情。既然如此,地獄爬出來的她,誓要親手捏碎他的一切!情愛一場,祭我年少輕狂!然而,複仇路上,那單純善良的小王爺,一點一點把她吃乾抹淨,等她有所防備的時候,竟是再無退路。“王爺,我隻為報恩。”“你趁我癡傻,將我吃乾抹淨,現在怎麼,想擦嘴不認賬?”蘇南衣欲哭無淚,吃乾抹淨的人到底是誰?“年少,不懂事……”“天下於我,不過囊中取物,而你,入了我的籠子,敢跑,我打斷你的腿!”寵妃天下
世人皆知,南桑國的攝政王風嘯寒暴戾恣睢,權勢滔天,上至皇帝,下至平頭百姓,無一人敢招惹。某日,竟然有一個小女娃當街的踩了攝政王殿下一腳,攝政王殿下不僅不發火還蹲下身輕聲細語的哄人。 風嘯寒:爹爹錯了,爹爹再給你買一串。 氣呼呼的風無虞:哼! 屬下們:哈哈哈哈!叫王爺犯賤偏要去招惹小郡主,這下好了吧,小郡主生氣了吧,快哄吧。 這下整個南桑都知道了,高傲狠厲的攝政王殿下因為惹女兒生氣,當街卑微的哄女兒。 一身傲骨的風嘯寒:此生能讓我俯首稱臣的,只有我的女兒風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