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轉眼三個月便已過去,在這三個月中,南昆大地發生了兩件最大之事,其一,墨王妃誕下世子,雖過程多有驚險,不過最后王妃與世子母子兩人皆順利度過了生死難關。
墨王后繼有人,自是可喜可賀、普天同慶。
其二,南昆大軍分別拿下西漠與京城,自此整個南昆與東明所有疆土全都全為一,除了一些地方一些小軍還沒有完全清除之,真正意義上的中原江山基本盡落墨王之手。
墨離以建立新朝,定都南昆,國號大墨,為大墨第一任皇帝,史稱元帝。而他同時策封發妻韓江雪為后,立長子墨安為太子,只待太子墨安的百日宴后再擇吉日正式行登基儀式。
從此之后,南昆也好,西漠也罷,還是原來的東明,所有百姓皆共同見證改韓換代,為大墨子民,怕對于所有百姓來說都是個無比歡欣鼓舞的好事,因為他們的日子在他們所擁的新皇帶治理下將會越來越好。
登基大典諸多事宜并不需要墨離心什麼,自有專門負責的員辦,新任朝廷在不到一個月的功夫便走上了正軌,毫無錯以及大之,這一切都與墨離之前的諸多努力分不開,一個斬新而充滿了生機的時代從容顯現于世人之間。
再過兩天,首先要迎來大墨建國以來第一件最為隆重的喜事。那便是小太子墨安的百日宴。
墨安之名為墨離親自所取,期平安之意。這孩子出生之際險些沒有保住命,為父母者。自是希孩子將來的人生能夠平平安安順順利利,不再有這些兇險。同時,墨離也希以安一字讓孩子將來永遠能夠記得其母生他時所經歷的兇險與痛苦。
孩子滿月之際,墨離并沒有舉辦什麼宴會,因為韓江雪生產之際子所創比一般產婦要厲害得多,所以月子足足坐了兩個月多,一連調養了近百天整個人才恢復得個八八九九。所以墨離索直接舉辦百日宴。畢竟他希孩子如此重要的日子,他的母親能夠親自出席。
至于登基大典的日期更是推后在百日宴會兩個月。如此一來韓江雪的也可以完全得以恢復,也不至于會影響到全程參與,與他一起共那份殊榮。再加上各國邦也將為大墨日后一個非常重要的國策之一,所以大典日期也不適合過于匆忙。
如今舉國上下都在熱議著即將舉辦的百日宴以及兩個月后的大典。而墨王府更是張燈結彩,喜氣盈盈,作著百日宴的最后準備。
雖然已經稱帝,不過南昆并無現的宮殿,所以如今墨離等人還是暫時居于原先的墨王府。而實際上,墨離也并沒有打算大興土木,建什麼華麗的新宮殿,那樣太過勞民傷財。
如今剛剛立國,一切都理百業待興之際。哪里都需要銀子,每一個舉措都得對得起大墨的子民,為了那種不必要的奢侈。他肯定是不可能做得出來的。
再加上,他也沒有后宮佳麗,日后更加不支有,一后足矣!整個墨王府的家人再算上服侍之人全算起來也沒多人,本用不著弄那麼大的宮殿空閑在那里做擺設。
墨離早在一年多以前便著手讓人將南昆城東面原有的一面積最大的舊王府買了下來,再以此府為中心。向東南西北各自征收了一部分地,把原有面積擴大幾倍做為皇宮選址。
征地并沒有任何的麻煩。一則用途明顯且所征之地極,二則但凡所征之地都給予了應有的賠償,所以沒有什麼好抵的。而墨離更是令人盡可能的利用原來的這些資源,在舊王府的基礎上實施改建擴建各種理朝政事、接待重要貴賓等必備的實用之所便可。
而大墨的百姓也很快得知,他們的新皇并沒有如同其他皇帝一般大興宮殿,除了必要的支出以外,幾乎都沒有浪費一文錢,他們的新皇將所有的財力與心思都投到了為替他們老百姓謀求福祉,頓時更加稱贊不已。
古往今年,這樣的好皇帝可是太太,而他們卻是能夠遇上,當真是莫大的運氣。
大墨皇朝有著一個極好的開端,一個皇室的興盛取決于許多的因素,但往往最為關鍵的便是最高當權者本!這一點,墨離心中再清楚不過。
“雪兒,把安兒給我,你現在還得多休養才行,別天抱著孩子影響到自己的子!”
理完政事,墨離直接便回了妻兒這邊,一進門就看到韓江雪又在抱著安兒,卻是邊說邊過去把孩子給接了過來。
那天晚上,江雪可是差不多丟了半條命,吳大夫都說了最得靜養半年以上,可這丫頭就是不聽話,這才剛剛過了三個月就以為自己好利索了,天趁他不在的時候抱著孩子不撒手。
韓江雪雖然已經抱著孩子逗了好久,不過兒子被墨離搶了過去還是有些意猶未盡的,只得手又了自個兒子的小手,笑著說道:“瞧把你張的,吳大夫也說了三個月后像這樣抱孩子之類的沒什麼問題,只要不做太過劇烈勞累之事便。”
不過也沒有再去搶孩子,省得又讓墨離說道個不停。
“那也不能總抱著,多休養總不會錯的,可是不能留下一丁點的病子。”墨離也沒有再怪什麼,為母之心他是能夠會的,當時這丫頭可是連自己的命都愿意舍了換孩子。
“對了,后日的百日宴你到了人齊正式開始之后,再帶著安兒出來就,其他事都別理。呆一會差不多了就回來休息,不可以逞強,更不能夠沾半點灑水。知道嗎?”他再次叮囑著,這話這幾日都已經說了好多回了,不知不覺間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就變得這般啰嗦不已。
韓江雪想笑,卻沒有笑出聲來,也沒說這話已經聽過多遍之類的,只是很干脆的點著頭再次應了下來。
兩人正說著話,東凌來了。在門外求見,說是有東西要呈上。
很快。東凌便走了進來,他的手有拿著一個小包裹,里頭也不知道裝著何,不過看上去倒是四四方方的。還有點份量。
“啟稟皇上,有人送來一,說是送給太子百日宴的賀禮。”東凌并沒有貿然將東西呈上,而是將事前因后果先行代了個清楚:“送東西的人是個六十來歲的老人,東西是直接到微臣手上的,他只說了一句皇上與皇后看到東西之后自會明日是何人所送,而后那人便離開了。”
墨離掃了一眼那個包袱,朝東凌問道:“你可認得送東西的人?”
東凌微微沉默了一下,很快回復道:“回皇上。微臣不識得那人,但看著有幾分面,似乎當年曾在東明皇宮中見過。看他的樣子。曾經應該是一名宦。”
聽到這話,墨離側目與韓江雪對視了一眼,似乎都想到了什麼。
“把包袱打開來吧。”墨離沒有再問什麼,示意東凌直接把東西打開來看便是,若是猜得沒錯的話,這件應該是李清所留。
而很快。包袱便被打了開來,果然如包著著看到的差不多。方方正正的。
“是玉璽!”韓江雪道了一聲,剛才約便有所猜測,只是沒想到李家的這枚傳國玉璽竟然會在這個時候跑到他們的眼前。
東明雖然已經滅亡,但李氏皇室卻并沒有絕后,在濟靈島呆了下來,想著保存實力積蓄力量,以待日后的復興。
按理說,李家人在撤離時絕對不會忘記將這枚傳國玉璽給忘記弄丟,除非是他們在李清死后本就沒有找到此,不然怎麼也得帶去靈濟島。
“曾有機消息傳出,說前朝玉璽很早之前便已經失,沒想到竟然是真的。”墨離好一會之后這才出聲,他不由得搖了搖頭,略帶慨:“只不過,東西并不是自己被盜罷了。”
只怕李清臨死之前早就已經做出了對這玉璽做出了安排,將其給最為信得過的人保管,讓那人帶著玉璽一并離開了后宮,離開了京城。
這東西對于墨離來說并沒有任何實際的作用,不過李清將玉璽送給江雪與他的兒子,這其中的用意卻是極為不同。
他與李清也算是斗了這麼久,李清哪怕到死也不曾真正對他服過輸,但卻心甘愿拱手將玉璽送給他的兒子。當然,他也清楚李清這般全然是因為他兒子的母親是江雪,換是其他任何的人都不可能。
沒想到這家伙到死都還要擺這麼一個后招來在江雪面前展示著存在,不過人死如燈滅,墨離除了略有慨以外,倒也不會跟個已死之人計較這些。
“替安兒收著吧,日后也好讓他以此為鏡!”他笑著親了親孩子,抬眼看向旁的妻子展出發自心的愉悅笑容。
這笑容,溫暖、深、如同暖一般,將一直陪伴著心的妻兒直到永遠!
(全文完)
完本了,最后幾句話,必看必看哦,嘻嘻:
歷經近一年,《嫡歸來》終于完本,謝所有書友朋友們一路以來的支持,江雪萬分謝!同時,也十分期盼大家能夠繼續關注、支持我的新書《閨煞》。
《閨煞》,首發起點生網,作者:不要掃雪(就是我,哈哈)
簡介:人人都說,相府符家三顧市井找回的兒簡直就是個煞星,瞪誰誰倒霉、誰誰沒命,不小心惹了,更是得家門禍、犬不寧。
符夏謙虛一笑,害人無數、毀人不倦,這條道才剛剛開始,用前世從你們那學來的一切‘回饋’你們,才是彩大戲。
只是,那名聲比還臭的者,總這般死纏爛打的又是怎麼回事?
(我坑品還是十分之好的,歡迎大家移駕新書看一看瞧一瞧,收藏、推薦,再次謝大家的支持,麼麼噠,讓我們一起相聚在新書吧~(^o^)/~,歡迎歡迎,熱烈歡迎……)(未完待續)
再世重生,卻遭到未婚夫的退婚,退了婚的姑娘沒人要?笑話!她有美貌、有智慧,想要釣個金龜婿,只要略施手段,何愁美男不上鉤?只是上天要不要這麼無聊啊,喜歡她的男人那麼多,爲何偏挑他這個腹黑男,妖孽啊,有木有!
【甜+爽】死後,蘇蜜才知道自己多慘。 為她出氣的竟是被自己傷得最深的前任二叔。 傳聞毀容的男人為她查清真相后,摘下面具,露出讓她驚為天人的顏值。 重生后,蘇蜜有了心念控制能力,發誓這輩子當某人的小嬌軟,黏死不放。 全城盛傳:不知名女演員蘇蜜被娛樂公...
前世,她錯愛渣男,死於非命,重生歸來,她隻想抱緊老公大腿,順便被大佬舅舅們寵上天。 世人隻知,她是慘遭調包的真千金,流落山村十九年被找回,未婚夫是那坐在輪椅上的白家四爺,終身殘疾,麵貌醜陋。 村姑配殘疾,絕配! 誰知,她大舅是集團總裁,二舅是頂流明星,小舅是電競冠軍,而她自己更是馬甲無數的超級大佬! 她那神秘老公,不僅冇有殘疾,還是一位俊美多金,寵妻第一名的巨佬!
蘭山君孤兒出身,長在淮陵,吃百家飯長大,學得一手殺豬的本事,本是要開一個屠宰場的。誰知老天給她開了一個玩笑。 十六歲那年,她被接回了洛陽的鎮國公府,成了國公府第流落在外的嫡次女。 最初,她以爲這是老天看她殺豬太可憐給的恩待。後來又過了十年,她戰戰兢兢討好家人,汲汲營營嫁人,備受十年白眼,被送去暗不見天日的院子裏關着時,這才恍然發現,從鄉野來京,應當是她殺豬殺多了老天給的懲罰,而不是恩待。 此後又是一年,她被關在小院子裏看不見天日,不知日月更迭,冷菜餿飯度日,受盡苦楚,卻依舊是不甘不願,不敢死去。 唯一能聊慰苦悶的是,在黑暗之中,她摸到了一本書。 窗戶未曾封死,依舊透進了一縷春光。 她慢慢的挪到窗邊,藉着這屢光去看—— 這是一本手札。裏面記下了一個少年六歲到十六歲的感悟。有滿腔熱血,有遠大志向,他覺得自己像是一把利劍,只等着君王拔它出鞘。 她倒是認得執筆者。是她被送離洛陽那天,也同樣登上斷頭臺的鬱清梧。 所以重回十六歲,她與鬱清梧第一次相見時,便覺得他是一位可悲的紙上摯友。 等她在洛陽裏面艱難的重掌命運,偶然忽視一個個聲音,從春日裏的光曦窺見了他內心的躊躇不前,糾結痛苦卻又無愧於心的大志,毅然決然要走向一條死路時,她心裏突然生出些鬱怒來。 他們的命運何其相似,都不應死在權貴的愚弄之下。 她和他,都該活下來。 —— 遇見蘭山君前,鬱清梧寫札記:先生,天下,百姓。 遇見蘭山君後,鬱清梧寫札記:山君,山君,山君。 #山君倔得很,但沒關係,我會低頭# 他心隨她動,低頭哀求,“山君,我試着剋制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