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瑤衣 第195頁

《瑤衣》 第195頁

直到走上了主街,袁瑤才停下腳步回頭看,可是這時已經看不到渡頭,也看不見那艘貨船。

此時已過晌午,知道該做去墨河的打算,而不是去揣心里的那團微妙從何而來。

“路,總是要往前走的。”小聲嘀咕著跟自己說道。

以前,就是這句話,一直讓撐著往前走。那時候,與詹鐸的荒唐意外就像是天塌下一樣,只能一點點的索著往前。

現在回頭看看,那些似乎已經淡去。

走過了那一段,又會有重新的一段等著。大抵,人生便是這樣吧。

沒再去多想,買了些干糧,然后去租了輛馬車,便啟程往墨河去。

墨河,離著青竹縣二百多里路,得走上近兩日。可巧,那趕車的正好是帶著妻去老丈人家,袁瑤路上也算有了伴。

從船上下來后,本以為那份張會消失,可是并沒有。即使人已經離開,但心里仍舊想著。

馬車走在郊外的道上,車夫四歲的兒開始無聊,吵著讓母親講故事。

車廂不算寬敞,兩個大人一個孩子,也只算是稍稍寬裕。

Advertisement

看著那可娃,袁瑤想起了彭家的妞兒,也不知道厚山鎮的那間藥堂如何了?

便是用來迷寧遮的,后面事結束后,應該不會再繼續吧?畢竟,詹鐸也說了,那些藥材會送去北面的邊城。

看那娃可想起自己包袱里有飴糖,于是手進去,想出兩塊。

在里面挲一通,手指上一塊清涼溫潤的

心中微微疑,便就掏出來看,見是一枚圓潤的玉佩。

由細膩的羊脂玉雕,是一匹威武的麒麟,腳踩祥云,姿態雄壯。這是詹鐸上的那塊,日常配在腰間。

下船前收拾過包袱,確定沒有這塊玉佩。那麼,是詹鐸塞進來的?

袁瑤記起在渡頭的時候,他幫整過肩上的包袱,是那個時候嗎?

那他給這塊玉佩做什麼?

而對面,那對母正講到故事中男間的定,母親說,對心儀之人送出定。那小娃并不懂這些,只是忽閃著一雙大眼鏡,認真聽著。

袁瑤看著手里玉佩,想起在鄴國公府時,尤嬤嬤曾提過一句詹鐸相看的事。

說是兩相覺得合適,便取一隨換相贈,算是表明心意

表明心意?

手心一,而后迅速將那圓潤之給塞回包袱中。

就這樣,路上走了兩日,終于到了墨河。

袁瑤一番打聽,找到了位于墨河邊的墨河書院。

抱著包袱等在院門外,守門的阿伯已經送了消息進去,只要阿兄下了學,就會出來見

心中滿是期待,上回兩人相見的時候,還是年前在鄴國公府。

彼時的阿兄說要跟著走,有自己的打算,便沒答應。覺得自己可以離開國公府,可最終還是會回去。

日頭偏西,院墻染和的橘,那墻頭上探出一截杏枝,含苞待放。

“不知不覺的,已經快要三月了嗎?”盯著墻頭,自言自語。

當初,跟著詹鐸啟程南下的時候,都還沒出正月

“瑤?”

一聲輕喚自后傳來。

袁瑤心頭一,快速回

看見一儒袍的青年從大門走出,神奕奕,俊朗的臉上帶著欣喜的笑。

“阿兄!”抬起手朝對方揮舞著,笑開。

袁安與快步跑到墻下,上下打量著自己妹妹:“你怎麼穿這樣?臉怎麼了?”

袁瑤笑得瞇了眼睛,手指在臉頰上一抹,然后往阿兄面前一送:“你看。”

的指肚上沾著黃的藥,袁安與一看便明白上來,跟著就笑出聲。

“來了就好。”他長舒出一口氣,去接過了妹妹手里的包袱。

袁瑤看著書院高大的院墻,嘆一聲:“里面是不是很大?”

聞言,袁安與心中一酸,那些匿的愧疚緒滋生蔓延:“等有空,我帶你進去看看。”

袁瑤笑著搖頭:“不用,我只是覺得阿兄能在這麼有名的書院學習,真的了不起。”

當然知道書院不是一般人能隨意進出,更何況子。

了吧?我們去吃些東西。”袁安與道,包袱往肩上一搭。

書院建在河邊,選了一幽靜的地方,為了學子們能安下心讀書,所以離著主街有一小段路程,中間穿過一片小竹林就行。

兄妹倆一起t往前走,沒幾步就進了竹林。

“阿兄,我可能會在這邊住幾日。”袁瑤道,從青竹縣下船的時候,就與詹鐸說好的,等他來接。

至于是什麼時候,并不知道。

袁安與側著臉看:“好,住多久都行。”

袁瑤瞇著眼睛一笑,心中有一份對兄長依賴:“會打攪到你讀書嗎?”

“你人都來了,還說這些?”袁安與明朗的笑出聲,像小時候那樣了下妹妹的發頂,“不管什麼時候,阿兄都會照顧你。”

聞言,袁瑤心中生出溫暖,整個人也輕松起來。

到了主街上,兩人進了一間食肆,袁安與點了幾樣吃食,小二哥利落應下,便去準備。

墻邊一張桌子,兄妹倆隔桌而坐。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yanqing/26_b/bjX2V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