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瑤衣 第126頁

《瑤衣》 第126頁

說完,便去看袁瑤的臉。這樣近看,不但破了,還有些腫

“先用飯吧。”袁瑤道聲,便將疊好的嫁仔細放在一旁。

昨晚,詹鐸扔出嫁的時候,著實嚇了一驚,生怕被損壞。后來從床上下來,發現嫁掛在桌沿上,并未有丁點兒的損壞,這才放下心來。

子出嫁的喜服何其重要,不能在手里出問題。

等用完了朝食,兩人一起收拾了桌子。

“世子來過了。”袁瑤淡淡道,手里的抹布正過桌邊。

這件事瞞不住,尤其是對連嬸,倒不如和盤托出。

連嬸一聽,差點兒將手里的盤子松開:“他不是離京了嗎?這麼快回來?他過來做什麼?老夫人已經答應娘子,是讓你來的厚山鎮。”

一連串的發問,袁瑤只是淡淡一笑。

這些也問過自己,然后心中沒有答案,因為那是詹鐸,他要做什麼,誰能管呢?

而連嬸似乎也猜到了什麼,道:“娘子要回去了?”

“不,”袁瑤搖頭,輕輕舒出一口氣,“倒是阿嬸,你去跟詹老夫人說說,回閎州去吧。”

Advertisement

“娘子哪里話?我一路和你來到京城,如今能說走就走?”連嬸皺眉道,把盤子往桌上一擱,“說什麼,我也不能丟下你自己一個人。”

這一路走來,是真真切切看著袁瑤的,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子,遭了那般的事兒,自己撐著一步步往前走。要說一開始心中的是憐憫,那麼到現在,卻是真的對袁瑤生出佩服。

有一份共患難在,豈能這般就走了?

定是昨晚,在劉嫂那兒說話,這個功夫,詹鐸來的家里。回來時分明察覺出一不對勁兒,為什麼就不再深想一層呢?

不過,既然后面人走了,說明沒生出什麼事兒,這倒是萬幸。

袁瑤心中涌出溫溫的暖流,鼻尖微微泛酸,聲音跟著了下去:“阿嬸”

“別怕,”連嬸一把摟住袁瑤,拍拍的后背,“就算他是樞使,也得講究朝廷法度。”

袁瑤間發堵說不出話,只是靠著對方的肩頭,輕輕點了下頭。

這時,院門被敲響。

袁瑤站直子,去院門的方向,腦中下意識想到是詹鐸。

“估計是元悟公子。”連嬸道,連忙端著盤碗往外走,“我這就去開門。”

“我去吧。”袁瑤道聲,遂先一步出了屋門。

因為昨夜詹鐸的出現,倒是忘了與彭家說下的那件事兒,便是給對方回復,是否定下正月十八那日議親。

穿過院子,走過去將院門打開。

外頭,正是彭元悟站在那兒,手里提著一個食盒:“嫂子早上做了紅豆餡的元宵,讓我帶來給你嘗嘗。”

袁瑤往街上看去,如今還是早晨,外出的人并不多。當然也沒看見詹鐸的影。

輕輕松了口氣,稍稍平息了心中忐忑。因為昨晚詹鐸的突然出現,總怕他再回來。

“怎麼了?是家里要來人?”彭元悟見著袁瑤略有失神,便問了聲。

“沒有,我看劉嫂出沒出來,好將楚娘的嫁給送過去,”袁瑤淺淺一笑編了個理由,遂將形往旁邊一讓,“彭公子請進。”

等進到正屋,連嬸已經全部收拾干凈,給桌上擺了一碟點心。

對于這里,彭元悟已經悉,進屋后慣常坐在桌前的凳上。接著,打開了食盒的蓋子,里頭平穩擺著一個湯盅。

袁瑤坐去對面,心中微微起著波瀾。

“瑤,嘗一個試試。”彭元悟端出湯盅,將上頭蓋子揭開,隨后推至袁瑤手邊。

袁瑤低頭看著,湯盅里躺著幾顆圓滾滾的元宵,瞧著糯糯的。指尖正好上盅壁,溫溫的。

從彭家過來,路上是需要走一段的。用食盒提著湯盅,一旦手里不穩,湯水便會灑出來,可見彭元悟一路走來是很仔細的。

已經用過早飯,況且心里著事,也無甚胃口,但還是拿調羹舀了一顆元宵送進里。

都說南方和北方是有些許差異的,就拿吃的元宵來說,在家鄉稱之為湯圓兒,略小些,皮兒薄,餡兒細又;京城的元宵,皮爾厚些,里頭的餡兒有那種沙粒,怪好吃的。

“好吃。”沖對方笑了笑,客氣道。

彭元悟得了肯定,隨即跟著笑:“你喜歡,明早我再捎些來。”

袁瑤覺得發堵,也不知是不是方才的那顆元宵咽的太急:“不用麻煩,這個時候我都用過飯了,公子還是著自己的事做。”

放下調羹,兩只手垂放去上,手指上一褶,來回捻著。

“你的怎麼了?可是上火了?”彭元悟問,方才在院門外就見到了,只是不好意思問。

瞧著瓣發腫,一破了,昨日見還好好地。

“是,”袁瑤抬手,下意識擋著自己的,“昨天燈滅了,我不小心到了。”

哪里是到的?是詹鐸做的,那時候他像是故意的,拿齒來磨。黑暗中,一遍遍的推他,就是推不開,越是想掙開,他越是使力的想控制,以至于后面還想撕的小

心里嘆了一聲,本以為離開就可以開始自己的日子,沒想到還是如此復雜。

“瑤,”彭元悟開口,面上帶著溫和的笑,“晚上你有空嗎?一起去前街看燈吧?”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yanqing/26_b/bjX2V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