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瑤衣 第104頁

《瑤衣》 第104頁

后門外,一輛青帷馬車停在那兒,是詹家為送彭元悟回去而準備的。

彭元悟和他的小廝已經等在車旁,見著袁瑤從后門出去,客氣的行了一禮。

“因為趕著回家,只能勞煩娘子跑這一趟了。”他客氣道,說話的時候,臉上總是帶著溫和的笑。

袁瑤道聲不礙事,便同連嬸先上了車。

覺得出來一趟也好,萬一街邊能看見“芙蓉織”的招牌呢?

馬車還算寬敞,所以坐三個人也不擁

通過連嬸和彭元悟的對話,袁瑤得知他的家在京城以北兩百里厚山鎮,地域上來說,也算是京城的管轄范圍。

心中一,想起姨母來。

莫不是之前只顧在京城中尋找,忽略了周邊的屬于京城管轄的鎮子,或者姨母不是在京城,而是在哪一座鎮子上

“彭公子,”按捺不住心中疑,開口相問,“京城周邊有幾個鎮子?”

“娘子是問屬于京城管轄的嗎?”彭元悟問,見袁瑤點頭,便回道:“主要的鎮子有七八個,中間會有些村子分布。”

袁瑤點頭,又問:“那運河上走的貨,是否都需在京城的渡頭卸下?”

Advertisement

彭元悟笑:“并不是,比如華彩鎮在最北,靠著授州府極近,便會在那邊的渡頭卸貨,省了不路程。”

“原來如此。”

“娘子是有事?”彭元悟問。

一旁的連嬸接話:“是娘子的姨母,人在京城開布莊,這不一直沒尋著,才問公子你打聽。”

“原是這樣,”彭元悟了然道聲,“我與父親日常會出去行醫,不若娘子將所找之人名諱告知,指不準會上呢?”

連嬸看去袁瑤,道聲:“我瞧著這事兒使得,娘子出不來府,彭公子日常在外行走,倒真可以幫著打聽。”

袁瑤看去對面的彭元悟,他也正看著,似乎在等著告知。

“芙蓉織,是一間布鋪。”輕道,要是人真的幫著打聽到,后面定然會好生謝。

彭元悟笑著點頭:“我記下了。”

等到了一間藥堂,彭元悟將藥配好,然后告知袁瑤如何熬制、服用。袁瑤聽得認真,一一記下。

從藥堂中出來,袁瑤將藥給連嬸。

“彭公子請稍等一下。”道聲,然后轉提著裾跑開。

的步子不大,跑起來裊裊婷婷的,角跟在綻開翻擺,好似夏日清池中的搖曳芙蕖。

彭元悟站在原,眼中一瞬的失神。

過了一會兒,袁瑤跑了回來,懷中抱著個包袱。

“聽聞公子家中有個小侄兒,這些糕餅很好吃,給帶回去嘗嘗。”把包袱往前一送,微微笑著,因為跑的緣故,呼吸還未平穩,格外多了幾分清澈的鮮活。

“好,謝謝娘子。”彭元悟收下,自然曉得是袁瑤對他幫著打聽親人消息的謝。

簡單話了兩句,彭家主仆二人便上了馬車。在離開一段后,彭元悟掀開窗簾揮了揮手。

這廂,袁瑤也準備回去,連嬸說去對面租輛馬車。

才走出兩步,連嬸便停在那里,指著街對面道:“娘子,你看。”

袁瑤手里提著藥包,順著人指的看去街對面,不期然與一雙疏淡的眸子對上。

詹鐸,他怎麼會在這兒?

第42章 第 42 章

袁瑤沒想到會在這兒到詹鐸, 他站在那兒一便裝,人群中很是惹眼,但凡經過的人都會將視線投向他。

穿過街道, 走到他面前:“世子。”

詹鐸看一眼,然后又看去那輛馬車離去的方向,此時已經走遠。

“那是誰?你怎麼會出來?”他問。

今日也是去了一趟漕運司,經過這里一眼看見府里的馬車,然后看見了

聞言,袁瑤指著連嬸手里的藥包:“來給老夫人取藥,方才的是彭元悟公子。”

詹鐸收回視線, 薄:“是他。”

他自然知道彭元悟, 以前來府里給老夫人診脈的是彭父,近一年才換彭元悟。據說,這個彭家的小兒子醫很有造詣,在其父之上。

聽袁瑤說了原因,他也就沒再問。只是剛才的那一幕,怎麼都覺得刺眼。

彭家那小兒子站在街邊,袁瑤朝人跑過去,送上自己給的東西。那笑容很純凈,完全發自心底

“要回去了?”他問。

袁瑤點頭:“正準備去租輛馬車。”

“不必了, ”詹鐸往前走了步, 抬手落去的鬢間,“坐我的馬車, 我送你回去, 剛好有話與你說。”

袁瑤覺到他的手指在耳邊過, 將一縷碎發抿好。于這熱鬧大街上,這舉著實顯得親昵。

說話的功夫, 馬車已經在兩人邊停好。

等上了車坐好,馬車往鄴國公府的方向回去,踢踏的馬蹄聲,混雜進街道上的各種聲音中。

“瑤,你是否又瘦了?”詹鐸問,心中有些想笑,說了多遍,可仍舊喜歡靠著門邊坐。

袁瑤當然不知道自己胖了瘦了,只不過最近心事有些多是真的,偏又不能與旁人說,在自己心里。

“沒有。”

詹鐸看:“這些日子,你對老夫人的事上心,是累了。難得,你,也相信你。”

這話讓袁瑤聽得半懵半懂,詹老夫人相信,難道是因為延樂寺救治過對方?彼時,的確是都不知彼此份。而讓彭元悟專門進府診治、送藥,可見詹老夫人本也是個極謹慎的人。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yanqing/26_b/bjX2V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