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現代言情 這個婚遲早要離 第181頁

《這個婚遲早要離》 第181頁

兩人并肩走了一截路,溫皓白才坦白:“其實我剛才聽工作人員說起過這些,所以......也捐了一點。”

“你說的‘一點’是多?”

“四座圖書館。”

遲疑數秒,他又問:“這算‘敗家’嗎?”

莊青裁近乎是口而出:“當然不算。”

正值活撤場之際,后臺忙中有序,指揮聲、吆喝聲、談笑聲不絕于耳,負責對接演員的工作人員是個年輕姑娘,許是不了解主持人的家背景,只與莊青裁道別:“莊老師慢走......”

促狹的眼神一個勁兒往溫皓白上飄,像是在琢磨,這位相貌出挑、行事溫的年輕男人究竟是男朋友還是追求者。

莊青裁禮貌應聲,直到走出后臺區域才銜接上先前的話題:“你怎麼不早說?我還能在謝名單里多添一個你的名字......”

外之罷了。”

“但我想在這種場合念到你的名字。”莊青裁語氣篤定,“我會因你而驕傲。”

真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

溫皓白愣神片刻,無聲抿笑:“能被你念到名字,也是我的驕傲。”

Advertisement

在這種公共場合,兩人間似乎總籠罩著些許“相敬如賓”,并非疏離,而是另一種只有他們才能會到的親昵。

停車場位于文化宮主樓右側,為了在戶外走,溫皓白領著人向側門走,覺察到丈夫今日的行事略顯神,途中,莊青裁忍不住揶揄:“你不會又給我準備了一車鮮花吧?”

他先是一愣,隨即猶豫著道歉:“抱歉,今天一直在忙,沒來得及......”

被那正兒八經的語氣給逗笑了,莊青裁剛想說點什麼,羽絨服擺卻被人自后拉住,駐足轉,發現是一個方才參加表演的小孩,因為還沒有卸掉夸張的舞臺妝,臉蛋顯得紅撲撲的。

將抓在手里的一朵花舉到莊青裁面前:“阿姨,這個送給你。”

是演出現場撤下來沒帶走的料鮮花。

橙紅的弗朗花在冬日午后,顯得格外耀眼。

莊青裁笑盈盈地接過花,道了謝,小孩有點不好意思,怯怯看著兩人:“剛才聽老師說,叔叔阿姨給我們學校捐了圖書館......謝謝你們......”

說罷,便往后臺方向跑。

莊青裁上叮囑著“慢點跑”,目隨小小的過去:只見安全通道門后一連探出好幾個小腦袋,疊疊樂似的,躲在暗觀察著和溫皓白。

方才聽得清楚,小孩說的是“叔叔阿姨”。

不由側目:“你捐圖書館的時候也寫了我的名字?”

溫皓白只言其他:“我們是夫妻,名字本就該寫在一起。”

注意力被妻子手中的弗朗花所吸引,他故意岔開話題:“回繡園的路上若是看到花店就給你補上,好嗎?”

推開側門,寒風撲面而來。

莊青裁卻掉左手的小羊皮手套,握住溫皓白的手:“不用啦。”

將另一只手上的弗朗花沖他搖了搖,笑容比鮮艷的花朵更加熱烈:“......這不是已經有花了嗎?”

*

得知小夫妻要回繡園過年,溫茗自下午起就一直在客廳里看書。

就連管家胡旭都說,如今的夫人愈發與老夫人相似:好似對任何人、任何事都遠遠疏離,卻在細枝末節不經意流出自己的在意......

在等候溫皓白和莊青裁的時間里,溫茗剝了好些橘子,挑出最甜的幾只,放在一旁的水晶果盤里。

見到裹得像個粽子似的莊青裁,著實訝異,忙問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繡園主宅溫度宜人,溫皓白一邊替妻子解開羽絨服“封印”,一邊解釋:“剛剛結束工作,還穿著禮服。”

溫茗點點頭,示意莊青裁先上樓卸妝換服,只是將兩人送到樓梯便停下腳步,沒有再繼續跟上去。

走遠幾步,莊青裁扯著丈夫的袖:“溫老師好像還是沒能釋懷。”

“什麼?”

“和你一起走樓梯。”

溫皓白線繃直,牽住妻子的手默默收:溫茗果然還在為當年那一場意外懊惱自責--姑且算是一場意外吧,他始終認為母親當時神志不清,本意絕非是想傷害他。

行至二樓,莊青裁忽然開口:“我有個想法......”

他抬眼。

接著道:“我們不如找個機會把樓梯的樣式換掉吧?”

“你想換什麼樣的?”

“唔,我現在也沒有好的想法,但我以前在網上看到過一些別墅裝修的案例,有那種一側是樓梯、另一側是梯和桿的設計,如果家里有小朋友的話,應該會很喜歡......”

溫皓白垂目思量片刻,輕聲答應:“好,等到家里有小朋友了,我就請人來把樓梯重新設計一下。”

等到家里......

有小朋友......

莊青裁反應過來,不輕不重“誒”了一聲,溫皓白卻像什麼都沒說一般,噙著笑繼續往前走。

抬手拍了拍逐漸升溫的雙頰,無可奈何跟了上去。

*

溫家今年的年禮食盒一共上下四層,除了糕點、堅果和茶餅,還多加了一小份由家主夫人親手腌制的四拼小菜。

這是溫皓白的主意。

為此,他還特意定制了一批特殊的封玻璃罐,名其曰“支持妻子的腌菜事業”。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yanqing/14_b/bjRO8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