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聽說我哥是暴君 第199頁

《聽說我哥是暴君》 第199頁

好吧,那只能改日了。

兩人在郡主府逗留了一會兒,葉初逗逗鸚鵡喂喂魚,人明日把鸚鵡們都送去宮里。謝澹說他有些事要去前宅一下,葉初只以為他是去置什麼政事,或者見鐵甲衛什麼人,便也不問。

謝澹去了前宅,人傳許遠志來見。

帝后新婚第三天,許遠志被傳召進來時,頗有些不著頭腦,這個時候皇帝傳他做什麼?皇帝傳見他當然隨時隨地,隨隨到,可皇帝新婚燕爾,沒召他去宮中而是來郡主府,并且還是在前宅,避開皇后娘娘,再聯想到皇帝從前都不曾踏進過后宮,難不……原諒許遠志想歪了。

許遠志一路過來的時候,腦中竟開始考慮如何給皇帝“補”。

腦中想著這事兒,許遠志進去時便格外小心了些,行禮后小心覷著皇帝的臉,卻見謝澹神采奕奕,分明心不錯的樣子。許遠志稍稍松了一口氣。

事實上,謝澹召他來郡主府也是圖個方便清凈,他若是新婚第三日就大張旗鼓傳召太醫,又不知得引來多臆測。

“許遠志,”謝澹直截了當問道,“太醫院可有什麼避孕的法子,不傷的。”

許遠志一愣,定定神一揖問道:“陛下是想……”

Advertisement

“朕聽說,子年紀太小生育易傷,可有此事?”

“醫理上講是有這道理。”許遠志躬答道,“子年紀太小孕育生子,都還沒發育完善,易傷,也容易難產,生出的孩子也往往不甚康健。臣早年游走民間行醫發現,那些正值壯年的子生產,母子往往更聰慧康健一些,有胎弱之癥。”

謝澹坐在書案后邊,沉著說道:“皇后也才十六歲,子原本又弱,朕尋思著若是有什麼好的法子,就再等兩年。”

“陛下……”許遠志斟酌片刻,大著膽子說道,“陛下,我朝倡導子年十五及笄而嫁,子十五六歲之后也就可以婚嫁孕育了。臣早年就伺候皇后娘娘,娘娘的只是看著弱些,這幾年調理得很有起,陛下不必過度憂心。陛下是大周天子,皇后娘娘位居中宮,臣便斗膽說一句,娘娘自然是早早誕下皇嗣為好。”

許遠志自然是私心向著葉初的,道理誰都懂,早早生下太子,皇后的位子才能坐穩啊。

“要皇嗣也得先要皇后子康健無憂,朕沒那麼急。”謝澹道。在他心里,小姑娘自己都還是個孩子,自己量都還在長呢。

當年葉夫人若不是生產傷,也不至于早早就病逝了。

安安現在才十六,等兩年,再好好養一養,十八|九歲,子也該完全長開了吧。

許遠志明白皇帝心意已決,再說作為太醫,他自然明白皇帝的顧慮和想法都有其道理。許遠志思索片刻,說道:“陛下,子避孕的法子不是沒有,后宮、宅之中多用避子湯,也可用避子丸、麝香香包等等,但長期用都會傷。不傷的法子太醫院也是有的,可以在行房后讓醫為娘娘按腹部位、每月再配合一次針灸,不不傷,對還有些益,只是……此法并不能完全可靠,不能全然避免,也有意外懷上了的。”

“就沒有男子能用的法子?”謝澹問。

許遠志心頭一跳,低頭道:“陛下恕罪,臣才疏學淺,太醫院……實在不曾研究過男子避孕的法子。”

太醫院研習男子避孕之法,那就只能給皇帝用,這話在別說出去怕不是要掉腦袋的。

“嗯,那就試試按針灸之法吧。”謝澹道,只要不傷就好。若是用了法子還意外懷上,那也只能說是天意送子了。

只是每日同房后讓醫進來按……實在別扭,男歡好是一種本能之,事后甜相擁才,試想兩人心愉悅之后,正甜甜地相擁平復呢,忽然進來個醫……小姑娘非生氣不可。

之法需要醫練的技,也只有宮中才有,原本就是為高位嬪妃來的,宮中規矩,嬪妃侍寢后就會被宦送回自己宮中,不能和皇帝一夜共寢同眠。可謝澹和葉初,恨不得長在一起算了,就沒想過分開睡。所以謝澹略一沉,索說道:“明日你挑一名醫至紫宸殿見朕,讓教朕。”

“遵旨。”

許遠志躬退下,走出廳堂抬頭看看天空,當真覺得天都不一樣了。他是從漉州就常年伺候在皇后邊的,也算是開了眼界,外界只知皇帝對皇后極其寵,可不知道能寵到這個份上,這哪,這祖宗,子,皇帝這是把娘娘看得比他自己都重要了吧。

謝澹和葉初在郡主府逗留了一兩個時辰,看著日頭偏西,便坐上馬車回宮。謝澹已經擅自決定了避孕的事,也沒跟葉初商量,半點也不心虛。

他十分明白,自家小新娘還沒想過這個事呢,自己還是個稚氣未的孩子,本沒這個思想準備。兩人再恩兩年,已經養這麼多年了,他也不急,就再養養。

只是像昨晚那樣,若是偏巧就懷上了……理智上似乎應當再忍忍,先忍幾天,等他學會按的法子,可是……懷里抱著這麼個的小人兒,一天都忍不了啊。

正所謂食髓知味,有些東西不曾品嘗過還好,不曾還能忍,一經,便再也忍不了了,青天白日的,馬車微微搖晃,坐在他上靠在他懷里,懶洋洋又舒服愜意的樣子。謝澹就這麼看著,腦子里就各種旖旎不流的綺念了。

哦豁,小伙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https://.52shuku.net/yanqing/b/bjMnS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