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半夏小說 古代言情 堂妹逼我換親,我同意了你哭啥? 第1卷 第161章 真心道歉

《堂妹逼我換親,我同意了你哭啥?》 第1卷 第161章 真心道歉

何老爺子是毫不給村長面子,既然已經撕破了臉,誰還管那麼多?

村長被說得臉上一陣青一陣白,時不時還瞄顧遠之幾眼,生怕惹怒后者,自己這個村長就真的做到頭了。

顧遠之聽了何老爺子一番話,饒有興趣的詢問:“何家爺爺和村長有過節?”

村長見縣令大人詢問他們兩家的過節,生怕何老爺子將賠償何秀秀一百兩銀子的前因后果說出,瞬間嚇出了一冷汗。

何老爺子是個言而有信之人,雖然他家已經和村長鬧到這個份兒上,但畢竟拿了人家的賠償,并且答應后者,不會將此事告知縣令大人,他就不會在這個時候落井下石。

“大人,都是一些蒜皮的小事,早已經過去了。”

顧遠之一眼就看出,何老爺子沒有講實話,但人家不愿意說,他也不好追問。

村長已經做好了馬上跪下磕頭求饒的準備,誰知,何老爺子本就沒提那件事。

這……這就有些出乎意料了!

村長不可置信的看了看何老爺子,一抹愧疚席卷心頭。

想想過往,人家養那麼好的閨,被自家那個不的兒子差點害得失去清白,討要點補償也不算過分。

若換了是他,自家閨被人拐走賣掉,他殺了那人的心思都有。

而且從縣令大人目前對自己的態度來看,何家人并沒有私底下說過他什麼壞話,否則,現在縣令大人就不會心平氣和在這里和他講話,首先要做的就是將他這個村長擼了。

Advertisement

其實,他不知道,何老爺子之所以沒有借著孫子和縣令的關系對他落井下石,也是有原因的。

張富貴做了這麼多年麥禾村的村長,在大事上并沒有什麼錯

雖然他貪點小便宜,但也都是在一些無關大雅的事上面,總來說,他帶領的麥禾村還是很安穩的。

若是村長換別人,不一定能做到張富貴這樣。

張富貴愧疚的看著何老爺子,這一次,他是真心道歉。

“何三叔,今日之事,錯全在我,是我心狹隘小肚腸了。”

何老爺子擺擺手:“算了,事都已經過去了,都是一個村住著,哪有舌頭不牙的。”

顧遠之聽著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心中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但見何家人都沒有和張富貴計較,他索也沒有多事。

張富貴狀告何老爺子的事,也算是到此結束。

顧遠之又想到了何老爺子擔心的事,這也是他作為一方父母,最怕發生的事

他起:“張富貴,帶著本到村子里去看看。”

張富貴不知道縣令大人要看什麼,但作為村長的他,很愿意帶路。

顧遠之是想看看村民家里的房子,是否有抵大雪的能力。

一些太過于老舊的房屋,別說遇到罕見雪災了,就是雪下得大一些,不及時清理房頂積雪,都可能會將房子垮。

看了一圈兒,況并不樂觀。

麥禾村除了何項北家與村長家是青磚大瓦房,還有老宅正在建的磚瓦房,其余村民家中大部分都是土坯房,甚至還有人家是茅草屋。

一些年久失修的土坯房,因為年久的關系,外觀上看著就已經出現了傾斜的現象。

茅草屋就更不用說,夸張點的話,來一陣大風都能將房子刮跑了。

萬幸的是,麥禾村這種不結實的茅草屋只有兩家。

顧遠之背著手走在最前面,他問村長:“那兩茅草屋里住的都是什麼人?”

村長對麥禾村的況非常了解:“大人,其中一個茅草屋里面住著小兄弟倆,他們家的父母前些年都去了。

另外一茅草屋,原本住著一個孤寡老漢,去年已經死了,那房子就一直空置著。”

空置的倒還好,沒有人居住,就不存在危險。

“那兄弟倆多大年齡?”顧遠之比較關心這個。

村長嘆了口氣:“哎……這兄弟倆年齡都不小了,一個十八一個十六。”

顧遠之有些不解,他們這個年齡,只要不懶,去城里找份工去做容易得很。

賺來的錢,即便不建什麼青磚瓦房,弄個結實的土坯房還是可以的,為何會住在那麼破舊的茅草屋里?

顧遠之直接問出了心中的疑

村長再次嘆氣。

“還真是一言難盡啊!”

顧遠之挑眉:“如何?”

村長緩緩說道:“這兄弟倆懶惰,自從他們父母離世后,就將家里為數不多的耕地全部賣掉,好幾年了,什麼都不做,就靠著那點兒賣地的銀子混吃等死。”

說起這懶惰的兄弟倆,村長就一肚子的火氣。

當初,他還去勸過幾次,不能就這樣坐吃山空。

可話到了這兄弟倆耳朵里,就如同耳旁風一樣,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本就不聽。

“走,帶本去看看他們。”

顧遠之不是可憐他們,是真的擔心冬天有雪災發生,這兄弟倆若是繼續留在這茅草屋里面,恐怕都得丟了命。

這一對兄弟姓李,和李子安家沾點親戚,但不是很近那種。

村長進了院子,就開口喊道:“李大栓,李二栓,縣令大人來了,還不快出來迎接。”

過了許久,茅草屋里走出來兩個邋遢年。

兩人蓬頭垢面,上的服已然看不出原本的,此刻正睡眼惺忪看著來人。

他們發現一服的顧遠之后,立刻跪了下來。

“草民給大人磕頭。”

顧遠之看著兩人,很是不悅:“這大白天的,你們兄弟就在家里睡大覺?”

兩人嚇得再次磕頭,這話卻不知道要怎麼接。

顧遠之蹙眉沉思了一會兒開口:“正好最近州府的窯需要人手,本稍后命人將你們兄弟二人送去那里做工,做不滿半年不準回來。”

州府的窯,因為是朝廷設立的地方,專門燒制各種皿。

出品的皿會以朝廷的名義,銷售到各個地區。

窯給的工錢不高,一個月只有五百文,百姓們嫌工錢低,若不是實在找不到工作,都不會選擇去那里做事。

除此之外,一些犯了事,且不是罪大惡極的人,也會送去那里做事,當然,犯人是沒有工錢拿的。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